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鄱阳湖大战如果朱元璋大败的话 陈友谅能不能推翻元朝

鄱阳湖大战如果朱元璋大败的话 陈友谅能不能推翻元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05 更新时间:2023/12/6 3:06:35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鄱阳湖大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该说,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必须迈过去的坎,对于双方都是一场生死决战。应该感谢双方,他们用生命和因生死搏斗所蕴生的一切文化历史,成为后人考古和诘问的对象。我们不能预卜未来,但历史却能告诉我们未来。一,乱世枭雄一一陈友谅陈友谅本姓谢,祖父入赘陈家,故陈姓。陈友谅是“浪里白条”类似的人物,在江河湖泊打渔为生,一个苦哈哈的底层人物,只因算命先生的一句话:“这家要出贵人”,这样玄之又玄的话却让一个渔夫心中燃起希望。陈友谅终于到政府基层作了一个小吏,“尝为县小吏,非其好也。”(巜明史》)元朝一个汉人小吏,没有正式编制,工资是由县官的俸银中支取,多少随意,时值天下大乱,他怎么能安心本职工作呢?于是他投奔了徐寿辉。

说实话,陈友谅并没有朱元璋那样凄惨的人生,也不是随时受缉私队打击的私盐贩子张士诚,他可以一步步的走向小康生活,但是,他义无反顾的造反了,而且在所有义军将领中唯一一个坚持“反到底”的义军首领,比如张士诚就是在“鄱阳湖大战”的前夕,投降元朝。从这点来说,陈友谅有骨气。陈友谅的顶头长官是徐寿辉,丞相倪文俊。而倪文俊可以说是陈友谅的恩人,他直接提拨陈友谅到领导阶层。可惜他没有看透陈友谅一颗卑鄙无耻的小人心肠。为了达到自己心里的梦想,哪个敢阻碍老子前进的步伐一一格杀无论。他借徐寿辉之手铲除了自己的恩人倪文俊。

他和曹操一样信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在群雄角逐权力的内斗中,他的坐右铭是:“心狠手辣,不仁不义。”他决心自立为王,为此,设计铲除了徐寿辉手下的“四大全刚”,逼迫丁普郎和傅友徳投奔朱元璋,赵普被杀。徐寿辉的干将被除,徐寿辉的命运在刀光剑影中摇曳不定。不久,在江州陈友谅伏击消灭了徐寿辉的禁卫军,徐寿辉在软禁期间被人锤杀至死。至正二十年(1360)六月十六日,长江之水见证了陈友谅的自立为王一幕,于是改国号为汉,年号大义。上面我讲述了陈友谅的称王过程,他既可称为乱世“枭雄”,也可以是一个下三滥的小人,他是卑鄙的,但也是被逼的。

对于一个在乱世中想成为“贵人”的人,没有这些卑鄙手段是不行的。假如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胜了,他能推翻元朝吗?二,陈友谅与元朝的对决至正二十五年(1365)鄱阳湖一战二年后,“汉王”陈友谅剑指“吴王”张士诚,开始大举进攻张士诚的势力范围,我们知道,朱元璋的先锋大将是徐达,而陈友谅的先锋大将应该是孤胆英雄张定边。张定边的胆量和武功丝毫不逊色徐达、常遇春。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在东吴,也是现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张士诚取得东吴霸权称王之后,张士诚是有诚意的对待老百姓的,也有“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具体仁义施政,但是,纵观历史上的农民义军首领,在打拼天下时,总是把老百姓的疾苦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一旦有了自己的地盘,老百姓生活开始富乐,自己的力量也强大时,贫困暴富的后果是疯狂敛财,甚至夺人妻儿,占人家产,广修殿堂,作威作福,他们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起义?拥有强大水军力量的陈友谅很快就消灭了盐贩子张士诚,虽然张士诚的失败也堪称壮烈。

两年后的1367年,陈友谅削平了所有的义军山头后,“汉”军向元朝政府作出北伐的警告。愚蠢的元朝政府其实是有力量一战的,但是,元顺帝听信小人谗言,解除了元朝优秀的右丞相脱脱的兵权,削去官爵。对于义军的互相征讨,元政府抱着隔山观火的态势,满以为会斗得二败俱伤,自己“黄雀在后”,哪里知道陈友谅越战越勇,力量也滚雪球般强大,当先锋张文定夺取山东后,元大都失去有力屏障。及至陈友谅大本营攻占通州时,骄横一世的元主妥懽帖木尔战斗的意志全部消失,带着一群后妃搬了一个“月亮家”,连夜从建德门一溜烟跑到老巢一一元上都。公元1368年八月二日,“浪里白条”陈友谅骑着自己的“菊花青”骏马,从齐化门进入元大都。

结束语虽然这些叙述都是假设,但是历史经历的轨迹是一样的,朱元璋并非完人,他也曾和元朝当局妥协过,只不过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陈友谅未必智商低于朱元璋,所以我的结论是:“陈友谅完全可以推翻元朝政权。”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她生下了三位开国功臣,最后被逼殉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巴亥,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的开国功臣,很多人都会想起多尔衮。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这位女人的存在,她生下了三位开国功臣,抚养了开国皇帝,但终究躲不过死亡的命运。她就是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一个比孝庄太后还传奇的女人。万历二十九年,乌喇部的首领布占泰为了自保,将阿巴亥作为牺牲品嫁给了努尔哈赤。虽然这是一场政治婚姻,但是阿

  • 司马懿有多厉害?杀退诸葛亮,剿灭曹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三国,野史秘闻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给我们的是一个智谋高、性格多疑、能隐忍的“奸臣”形象。但不知各位看官是否了解过《晋书》中的司马懿,《晋书》中的司马懿可是光正伟岸的大英雄形象。《晋书》成书于唐朝贞观年间,是唐太宗李世民命房玄龄等人编撰的,其中司马懿的形象最起码是符合唐朝统治阶层对司马懿的印象的。毕竟篡位弄权的

  • 明朝将领盛庸简介:靖难之役的中央军主要将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中国古代九大禁卫军分别指的是什么?详解古代九大禁卫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中国古代九大禁卫军分别指的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禁军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朝时期便设有常备军由周天子直接管辖,号称【天子六师】、【宗周六师】,后世【六军】一词也代指禁军秦朝时期便设立专门的部队负责保卫皇宫跟京师,汉朝初期设立南、北二军。南军

  • 威海卫之战清军的人数有多少?还不到日军的一半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威海卫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甲午战争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可能主要都集中在了甲午海战了,而遗忘了其实甲午战争是一场打了足足半年多的中日大决战!但是,遗憾的是,从众多史料中,每每发现一种情况真是让国人汗颜,因为甲午大战的主场地明明是我们中国,可是甲午陆战的场景却是,数量远远高于清朝军队的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大地上横行无忌威海卫之战就是

  • 刘邦当亭长时,为什么又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亭长,春秋战国,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能从一介布衣,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创者,他自己的总结是:“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以看出,刘邦能战胜贵族出身的项羽、成就帝业,完全是依靠优秀人才的辅佐。但出身布衣的刘

  • 李隆基夜夜宠幸杨贵妃,为什么没有身孕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唐朝,野史秘闻

    杨贵妃之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的有名,并不只是因为她的美貌,还因为她和李隆基父子俩的爱情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她是李瑁的王妃,但是人长得漂亮,想低调都不行,被自己的公公李隆基看到以后,两个人慢慢的产生了感情,后来经过一番曲折成了贵妃。杨贵妃进宫以后,锦衣玉食,豪华宫殿一样不落,被李隆基奉为掌上珍宝,杨

  •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真的吗?与史实相符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关羽,风云人物

    都知道“斩颜良、诛文丑”是三国名将关羽大放异彩的时刻,说的是官渡之战期间,临时效力于曹操的关羽大发神威,连斩袁绍手下两员名将,还曹操一个大人情,为后面“过五关、斩六将”预留了铺垫。但是,“斩颜良、诛文丑”这6个字里却有2项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先说“诛文丑”。文丑与颜良齐名,都是汉末名将,有人将他们同列

  • “海虹”又称贻贝,现代医学如何防止人们食用海虹中毒?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海虹”又称贻贝,是常见的一种食用性贝类,双壳黑褐色。近年来,北方沿海县市发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海虹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由于海虹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海虹麻痹性贝类毒素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从3月

  • 高平陵之变时,为什么会没人支持曹氏?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平陵之变,汉朝,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刘备和孙权可以说各路诸侯中最大的赢家,但是笑到最后的却不是三人中的任何一人,而是曹操麾下的司马懿,司马懿不仅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更是比任何人都能活,不仅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熬死了曹叡,更是把自己熬成了两代托孤重臣,在手握大权之后,司马懿也没有任何手软直接发动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