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北宋隐士林逋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揭秘:北宋隐士林逋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81 更新时间:2024/1/10 19:36:03

林逋[bū](967一1028年),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的隐士。其幼时好学上进,通晓经史百家。但并不是学究似的辩章析句,拘泥于书本。青少年时期,林逋浪迹天涯,纵情游于江淮之间多年,似闲云野鹤一般逍遥自在。

林逋中年以后,他厌倦漂泊,回到了故乡杭州,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在西湖孤山过上了极其清苦的隐居生活。

林逋虽然过上了隐居生活,但丝毫没有寂寞之感。他甚喜梅,故在孤山种植了数百株梅花,一首《山园小梅》成为林逋的代表作,也成为“千古咏梅绝唱”:

《山园小梅》 林逋 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一首诗不仅写出了梅的形,而且也写出了梅的神,把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高贵品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若非有高超的才华与操守,怎能写出如此俏丽的华章?怎能如此深刻解读傲立的梅花?

林逋不仅喜梅,他无妻无子,隐居孤山后,又养了两只白鹤,日子一久,白鹤竟然通了人性,即使林逋打开笼子,让它们盘旋云霄,纵情飞翔后,又会主动地回到笼内,忠诚如伴侣。

当有客来访,若林逋不在家,守门的童子也不急,而是一边泡茶迎客,一边放出白鹤,当鹤鸣长天之际,林逋看到听到天空飞舞的白鹤时,知家中有客到访,便立即归家,如此次次灵验。

林逋隐居孤山二十载,可谓“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生活怡然自得。因其钟情于梅,亲昵于鹤,故人称其为“梅妻鹤子”。

林逋不仅喜写诗,还善填词,但却率性而为,常常随写随丢。有人问他:“何不录以示后世?”他却回答:“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宋史-林逋传》)。生前还不在乎,还会在乎死后之名吗?

林逋还书画双绝,令同时代的人们赞叹不已,陆游也是当时的书法大家,他曾说:“君复(林逋字)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陆游《放翁题跋》),由此可见陆游对林逋的书法推崇有多高。

宋朝是一个文士发达的朝代,皇帝们也十分重视有名的文士。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听说林逋的名气后,特意安排杭州知州王济去孤山,专程探望林逋,有意征他出山。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又派人送来粮食和布帛,并要求当地知府定期给予接济。天圣三年(1025年),宋仁宗也安排人送钱物,表达慰问之情。

面对朝廷多次邀他出仕的机会,林逋均婉拒,他说:“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得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对于林逋来说,富贵如浮云,荣华如尘末。

林逋虽然性情直率,但并不孤傲,虽然隐得彻底,但并不偏激,他性情温和,故与当时的一些高僧和德才兼备的文人士大夫们唱和交往 ,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林逋常常划着小舟,出入古刹,在晨钟暮鼓中与高僧们探讨人生的精深学问。杭州的数任知府,也多次乘船上孤山,造访林逋的草庐。而范仲淹欧阳修、梅臣等许多在当时还是青年才俊的文士,更是不远千里来到孤山,拜访他们最尊敬的林逋处士,交流心得,诗酒唱和,留下许多优美的故事。

范仲淹在《寄赠林逋处士》一诗中说:“唐重逸人,束帛降何频。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表达了他对林逋的敬慕之情。

天圣六年(1028年),林逋在孤山寂静地离世。宋仁宗得知后“嗟悼不已”,特安排人前来吊唁,并赠谥号“和靖先生”。一位皇帝能对一个布衣隐士赠谥号,足见林逋在朝野上下的巨大影响力。

即使在林逋故去后,其仍然在北宋的士大夫之间产生着影响。那些敬重他的人们,绵延不绝地赶往孤山,把孤山当成精神圣地虔诚朝拜。

九年后才出生的苏东坡,亦因未能当面向林逋讨教而深感遗憾。后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便常常去孤山林逋墓前祭拜。更难得的是,苏东坡对林逋的精神境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由衷敬佩。

据宋代《王直方诗话》记载,苏东坡与孙巨源、王居卿等一班文友在扬州聚会,大家在一起讨论林逋的《山园小梅》时,王居卿开玩笑地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虽然有名,但它用来咏杏或桃李也可。苏东坡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可则可,但恐桃杏不敢承当耳。”

苏东坡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并诗跋其书:“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留台差少肉。”他认为林逋的诗比唐代的孟郊才高一等,字比宋代的李建中更胜一筹。依对林逋的诗句理解来说,苏东坡堪称是林逋的隔世知交。

标签: 林逋北宋

更多文章

  • 苏定方一生征战,他有哪些出色战绩?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苏定方,唐朝

    我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在强大的汉王朝时期,有着同样强大的匈奴帝国,两国之间的对抗持续了数百年。到隋末唐初时,在边境上又有了突厥这一强大的势力,虽然经过唐太宗李世民派出的两次征讨,消灭了北突厥,李世民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成为周边各部共同的盟主,但是,突厥势力并没有消亡

  • 关云长水淹七军的真相是什么?曹丕给出了结论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水淹七军,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云长水淹七军的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关云长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军两员大将一死一降,五子良将中第一个晋位四方将军假节钺的于禁成了笑柄,庞德则成了威武不屈的典范。于禁之所以成为三国笑柄,也是拜《三国演义》所赐,这本书把于禁写成了一个跪地乞

  • 宦官黄皓权倾朝野,诸葛亮为何不除掉他?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三国

    宦官黄皓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前除掉他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宠幸宦官黄皓,荒废朝政,导致蜀汉国力江河日下,最终弄被邓艾、钟会攻破,开城投降。那么,宦官黄皓,是如何一步步掌握蜀汉大权,权倾朝野的?为何诸葛亮没有站出来,除掉黄皓,

  • 杨氏长得到底有多美 李世民为什么杀了弟弟后还要霸占她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弟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当上皇帝。但是他却杀了自己的兄弟,不仅如此,还霸占了其弟弟的妻子巢王妃杨氏。而杨氏还为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子李明。杨氏到底有多漂亮?李世民当皇帝23年,开创了贞观之治,被无数人所敬仰赞颂。明朝开

  • 赵高指鹿为马的用意是什么?别有用意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高,秦朝

    对赵高指鹿为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世人皆以为赵高是一蝇营狗苟之辈,可屈大均却评价他说;“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赵高生长赵王家,泪洒长平作血死。报赵尽倾秦县郡,报韩只得博浪沙。”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陔余丛考》中指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痛恨自己的国

  • 高绍德:高洋的嫡次子,被皇叔高湛活活打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绍德,北齐,李祖娥

    他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次子,母亲是有名的昭信皇后李祖娥,最后却被皇叔杀死,他就是高绍德,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北齐是出了名的变态王朝,皇帝没几个正常人,冷酷残暴是他们的标签。高绍德是高洋的嫡次子,也是废帝高殷的同母胞弟,他母亲李祖娥的一生也是悲惨,本来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 窦建德:靠兄弟义气起家,又因为兄弟义气败亡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窦建德,隋末

    说到窦建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 七月二十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晴空中洋溢着欢快的气息。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身披黄金甲,脚踏登云靴,跨乘青骓驹,率领徐世勣、尉迟恭等二十五将,重骑兵一万,轻骑兵三万,明甲执戟,浩浩荡荡,

  • 武则天死后武三思为何没有被清算 这和他们傍上大树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三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武三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后和武则天除了都是强势的女性政治人物之外,没有任何一点相似的地方。吕后死后吕氏一族遭到清算是可以预见的,而武则天死后武家得以保全也是不难理解的。武则天和吕后的身份不同。吕后干政名不正言不顺。刘邦去世时汉惠帝已经十五岁,

  • 霍成君是如何上位成为皇后的?许平君的死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成君,西汉

    说到霍成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熟知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汉宣帝总共有三位皇后,第一位是结发妻子许平君,第二位是霍光的女儿霍成君,第三位是抚养太子的养母王皇后。从我们对汉宣帝对结发妻子“故剑情深”和他们夫妻琴瑟和鸣来看,汉宣帝是不可能那么快废掉皇后的

  • 刘娥成为北宋皇后,她的前夫最后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娥,北宋

    1007年,宋真宗赵恒打算册立刘娥为皇后,却引起了一场风波。寇准、向敏中、王旦等人认为刘娥出身低微,不能母仪天下。原来,刘娥出生后不久,父母就离世了,一直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刘娥长大后,一度做了歌女,之后嫁给了银匠龚美。可是后来,龚美因家中贫困,居然将刘娥卖了!那么刘娥成为皇后,龚美的命运又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