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昭宗李晔简介:李晔为了扭转局面而制订出什么统治方略?

唐昭宗李晔简介:李晔为了扭转局面而制订出什么统治方略?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72 更新时间:2024/1/16 13:56:54

唐昭宗李晔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昭宗李晔是怎么死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昭宗李晔简介:

唐昭宗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至904年在位,在位16年。

唐昭宗李晔生平经历介绍:

文德元年(888年)昭宗即位时,黄巢起义虽已失败,但大唐帝国在农民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在地方,藩镇林立、军阀各占一地,目无天子,基层组织完全为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署理。昭宗为了扭转这种内有权臣、外有强藩的局面,处心积虑,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且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

用兵四川虽然最终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确实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朱温则坐收渔翁之利。从此朱温的实力一天天壮大起来,昭宗间接上帮助朱温成为了中原霸主,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此后唐昭宗一直受制于李茂贞与朱温。

天佑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唐昭宗为朱温所弑,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是为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咸通八年(867年)二月二十二日生于长安宫中,6岁时被封为寿王,初名杰。乾符四年(876年),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唐僖宗即位之后,因为是其同母弟的缘故,待他十分优厚。广明元年(880年)因为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李晔也是密切随侍唐僖宗左右,让他参与机要事务,众人都十分看重他。

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唐僖宗病危时,群臣因僖宗的皇子年幼,拟立皇弟吉王李保为嗣君,只有宦官杨复恭请立唐僖宗同母弟寿王李杰。杨复恭之所以拥立寿王李杰,仍然是宦官自行废立的惯用旧例。加之寿王自身也能够表现一些军事才能,与杨复恭关系相处也算和谐,比较能为杨复恭等人接受。此时唐僖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略微点头算是恩准了,于是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遗诏立寿王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

当天就由中尉刘季述,率禁兵迎入寿王李杰,安置在少阳院,由宰相孔纬杜让能带人去观察。群臣见他"体貌明粹,饶有英气,亦皆私庆得人"。八日,僖宗崩,遗诏命太弟嗣位,改名为敏,即位于柩前,又改名为晔,是为昭宗。在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昭宗即位的杨复恭。昭宗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哥哥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表面上,昭宗一再对杨复恭表示尊敬。

同时,却尽量回避与杨复恭等人的接触,政事都和宰相们商议。暗地里,昭宗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昭宗的舅舅王瓌要求出任节度使,因杨复恭从中阻挠,王瓌没能当上节度使。后来,杨复恭担心王瓌同自己争权夺势,先是主动提出让王瓌出任黔南节度使,然后在他赴任的途中,派自己的亲信把王瓌所乘的船弄沉,王瓌一家及仆人全部淹死。不久,昭宗得知了王瓌的真正死因,对杨复恭痛恨非常。

无论是个人恩怨,还是对权力的争夺,杨复恭都成为了昭宗的最大敌人,因此昭宗决心将其铲除。为了除掉杨复恭,昭宗对杨复恭的干儿子进行拉拢,挑拨双方的矛盾。杨复恭有个干儿子叫杨守立,本名叫胡弘立,官为天威军使,勇武过人,官兵都很怕他。昭宗用计离间杨复恭和胡弘立的关系,让他两个人相互攻击,以便趁机除掉杨复恭。唐昭宗笼络住李顺节以后,对杨复恭便不再假以颜色了。

此后,杨复恭和昭宗的矛盾公开化了。杨复恭写信给他在各地的干儿子,让他们拥兵自立。他的干儿子龙剑节度使杨守贞和洋州节度使杨守忠,开始不向唐廷进贡,并且还上书攻击朝廷。对此,昭宗也毫不示弱,于大顺二年(891),夺了杨复恭的兵权,转而派他到凤翔去做监军。杨复恭针锋相对,留在长安拒不上任,同时,上奏要求回家养老,以此对昭宗进行要挟。昭宗趁机同意了他的请求,免去了他的官职,只给他留了一个上将军的空闲职位。

杨复恭看到要挟不成,反而失了兵权,恼羞成怒,派人将宣布皇帝旨意的使臣杀死于归途中,然后自己逃到商山隐居。不久,他又回到长安昭化坊的官邸。其官邸距离玉山军营很近,他的干儿子杨守信是玉山军使,经常到他家中探望。杨复恭还给他的侄子兴元节度使杨守亮写信,说昭宗对不起自己,忘记了他的拥立之功,不仅不知恩图报,还对他百般刁难。他还指示杨守亮要"积粟练兵,不要进奉",公开和昭宗抗衡。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信的结尾这是那句名言,"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战争是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乾宁二年,李茂贞又指使宦官杀死了另一个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而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韩建恐吓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

挟持昭宗于乾宁三年七月十七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大臣幽禁了将近三年,期间皇室宗亲覃王嗣周,延王戒丕,通王滋,沂王禋,彭王惕,丹王允,及韶王、陈王、韩王、济王、睦王等十一人被杀,直到乾宁五年。回到长安,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在那里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朱温早就利欲熏心,看重的怎会是这些呢?天佑元年(904年)正月,朱温再次表请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当昭宗"车驾至华州,民夹道呼万岁。

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又对他的侍臣说:"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朱温把昭宗左右的小黄门、打球供奉、内园小儿等200余人全部缢杀而代之以他选来的形貌大小相似的亲信。"昭宗初不能辨,久而方察。自是昭宗左右前后皆梁人矣!"

唐昭宗李晔是怎么死的?

朱全忠也担心昭宗再次成为自己对手的招牌,就对他下了杀手。天佑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的手下蒋玄晖和史太带领一百多人深夜来到宫殿,言军前有急事相奏,欲面见皇帝。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正在犹豫,史太挥刀杀死她,闯入宫内。蒋玄晖入宫后见到昭仪李渐荣,问她:"皇帝在哪儿?"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

昭宗由于内心苦闷,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入宫寻他,暗觉不妙,急忙起身,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史太逼近,将昭宗杀害,时年三十七岁。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也被杀害。群臣上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

标签: 唐昭宗李晔

更多文章

  • 五子良将中,曹操最喜欢的人为何是徐晃?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汉朝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曹操作为一方诸侯、一代枭雄,手下的猛将谋士自然是多如牛毛了,不说其他人,光是曹操的曹氏宗族,曹操的自家人就有八虎骑了,更别提曹操在之后广纳天下人才,其中作为武将的代表就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了,这个五个人都是曹操

  • 东汉末年的西凉军到底有多强大 这西凉军也是分两种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汉,西凉军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汉西凉军,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后期。对于西凉军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孙刘曹这三方关注的焦点。因为西凉军在那个时代,不仅战力强大,而且这些西凉军当中的勇猛之士极多。对于那个战争不断的年代来说,谁能够拥有强悍的战斗力,谁就有可能在历史长河中长存下来。当

  • 王允成为东汉主政者后 他为什么会拒绝西凉军归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允,西凉军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允拒绝西凉军,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王允拒绝西凉军归降,确实是一大臭棋,一个没有战略思维和整体战术思考的领导人,终究会把国家带入不可复兴的深渊,王允确实是东汉末年的一个转折人物,正是因为他的这一错误,导致东汉末年,出现了巨大的政治演变,最终形成了三个国家瓜分天下的格局

  • 邬思道作为雍正的军事 雍正是怎么发现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雍正,邬思道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邬思道和雍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提起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我们会想到在这部剧中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还有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很多人,不过今天要说的人,却并不是他们,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四阿哥胤禛的军师邬思道,同时也是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

  • 母夜叉孙二娘的实力如何?水浒传中的第一狠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母夜叉孙二娘,宋朝

    母夜叉孙二娘的实力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水浒传》中强调更多的是兄弟情义,所以书中的女子并没有太多笔墨,而且大部分女性角色都是一些反派角色,精通武艺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唯有这位女子在江湖上赫赫有名,可以说是水浒传中的第一狠人。无数叱咤风云的

  • 揭秘:北宋隐士林逋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林逋,北宋

    林逋[bū](967一1028年),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的隐士。其幼时好学上进,通晓经史百家。但并不是学究似的辩章析句,拘泥于书本。青少年时期,林逋浪迹天涯,纵情游于江淮之间多年,似闲云野鹤一般逍遥自在。林逋中年以后,他厌倦漂泊,回到了故乡杭州,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在西湖

  • 苏定方一生征战,他有哪些出色战绩?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苏定方,唐朝

    我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在强大的汉王朝时期,有着同样强大的匈奴帝国,两国之间的对抗持续了数百年。到隋末唐初时,在边境上又有了突厥这一强大的势力,虽然经过唐太宗李世民派出的两次征讨,消灭了北突厥,李世民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成为周边各部共同的盟主,但是,突厥势力并没有消亡

  • 关云长水淹七军的真相是什么?曹丕给出了结论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水淹七军,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云长水淹七军的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关云长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军两员大将一死一降,五子良将中第一个晋位四方将军假节钺的于禁成了笑柄,庞德则成了威武不屈的典范。于禁之所以成为三国笑柄,也是拜《三国演义》所赐,这本书把于禁写成了一个跪地乞

  • 宦官黄皓权倾朝野,诸葛亮为何不除掉他?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三国

    宦官黄皓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前除掉他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宠幸宦官黄皓,荒废朝政,导致蜀汉国力江河日下,最终弄被邓艾、钟会攻破,开城投降。那么,宦官黄皓,是如何一步步掌握蜀汉大权,权倾朝野的?为何诸葛亮没有站出来,除掉黄皓,

  • 杨氏长得到底有多美 李世民为什么杀了弟弟后还要霸占她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弟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当上皇帝。但是他却杀了自己的兄弟,不仅如此,还霸占了其弟弟的妻子巢王妃杨氏。而杨氏还为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子李明。杨氏到底有多漂亮?李世民当皇帝23年,开创了贞观之治,被无数人所敬仰赞颂。明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