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他千古第一贤宦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他千古第一贤宦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65 更新时间:2024/1/2 19:38:25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他千古第一贤宦的称呼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说起历史上的宦官这一职业,或许大部分的读者朋友都不会有太好的印象。很正常,毕竟我们了解这一职业很多时候是通过电视上播放的影视剧,而在这些影视剧里的他们,要不是阴狠毒辣,要不就是奴性十足却没有什么真正的能力。久而久之,我们脑中不知不觉间就留下了对宦官这个职业整体的负面印象。

但事情总有例外,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什么职业,总会有一些人能够在这个行业做到出类拔萃,宦官这一行业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个人,就是宦官这个行业的佼佼者,甚至被人称为“千古第一贤宦”,这个人就是唐朝著名太监——高力士。

说起高力士这个名字或许有些读者朋友并不陌生,对文学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能还知道一个著名的典故“力士脱靴”,从中了解到一代诗仙李白和皇帝身边第一红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导致了解这一典故的读者朋友或许并不认为高力士这人能称得上贤宦。不过,且不谈这一典故的真实性早已遭到后世学者的质疑这一事实,我们仅仅从高力士这个人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名不虚传。

一、名门之后,一朝落难。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高力士并不是他的本名。这位高力士虽然是所谓的“刑余之人”,但其实人家的来头并不小。高力士其先祖出身于北燕长乐冯氏,乃是北燕皇族,后来到了北魏依然和北魏皇族关系密切,官居高位。冯家另一支由于不愿投降北魏于是去到了高句丽,之后由冯业率领南渡投降刘宋,定居在岭南,成为了岭南豪族。

到了冯元一的曾祖冯盎这一辈,冯家已经是岭南举足轻重的家族,冯盎本人在隋唐两代都是朝中的大人物,让皇帝都无法无视他的存在。冯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上柱国、高州总管、越国公,冯家此时的地位不可谓不尊贵,冯家在这几百年里几乎垄断了岭南地区各地刺史,堪称岭南的“土皇帝”。

但冯元一虽然生在如此显赫的富贵之家,但他的命却并不好,他的父亲冯君衡继承了其祖父的潘州刺史的位置后被人诬陷谋反,武则天派兵讨伐,导致冯元一的父亲阵亡,而他们一家人也妻离子散。当时还尚未满十岁的冯元一在这场横祸中,不幸受了宫刑。就这样,曾经的豪门少爷,入宫成了宦官。

二、女皇赏识,后随玄宗。

武则天看这个孩子聪慧机灵,长得也算一表人才,就把他留在了身边侍奉自己,还让内侍省宦官高延福收了冯元一当养子,由此他也就改姓了“高”。至于力士这个外号的来源,则是因为他虽然是个在内廷长大的阉人,但却依然有男性的刚强,他在宫中学文习武,并且射箭的技术极其精湛,由此得名“冯力士”,改名之后,也就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高力士。

之后,高力士尽心侍奉李隆基,得到李隆基的信任和恩宠。当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高力士在宫中担任内应,最后杀死了当时意图乱政并效仿武则天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拥立了李隆基之父李旦登基,即唐睿宗。不久唐睿宗禅位给儿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而高力士也更受恩宠,负责传达诏命,已经有资格介入政事。甚至他还曾化解了宰相姚崇和玄宗之间的误会,使玄宗与姚崇之间和睦相处。

三、宠幸备至,内心清醒。

高力士非常受到唐玄宗的器重,唐玄宗曾这么表达过自己对于高力士的信任:“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将部分决策权交给他,我甚至还能安心歇息,可见玄宗对高力士多么放心。所以高力士常常得以在大殿旁边休息,很少回到自己家,以便随时伺候皇帝身旁。

高力士受到如此恩宠,少不了想要和他搞好关系的人。唐肃宗还在东宫时,曾经将他称为“二兄”;驸马则称高力士为“爷”;而金吾卫的大将军程伯献甚至和高力士结拜为兄弟,当高力士的母亲去世时,程伯献像自己的母亲去世一样,披头散发、披麻戴孝、接待来宾。可见当时高力士的权势之大,使得整个朝中不缺想要向他献媚的大臣。

不过,相比于那些为了权势依附到自己身边的人,高力士自己的内心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哪怕自己已经如此权力熏天,但他面对唐玄宗依然诚惶诚恐,不敢怠慢,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小心侍奉。而且高力士虽然权大,但他并不专权,也不和权臣奸相同流合污。当唐玄宗统治后期,李林甫专权时,高力士曾多次向唐玄宗或委婉或直接地表达规劝,希望唐玄宗能够像以前一样勤政,不要被权臣迷惑,但唐玄宗却认为自己的江山依然高枕无忧。

四、忠心耿耿,至死而终。

唐玄宗不顾高力士的劝说,依然继续之前那种醉心声色的生活,最终终究酿成的安史之乱的悲剧,不仅被迫在马嵬坡缢死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还被儿子直接变成了太上皇。当唐肃宗身边的宠臣李辅国私自下诏将唐玄宗迁往西内(指太极宫)时,高力士因为李辅国对唐玄宗不敬,狠狠地训斥了李辅国。李辅国虽然当场没有发作,但高力士却得罪了这个狭隘的人。

李辅国之后再次下假诏书,将高力士和玄宗身边的老臣们下放到了偏僻且多瘴气的黔中道。高力士自己虽然生活也很艰难,但却依然不放心千里之外的玄宗。没想到仅仅两年后,玄宗竟然和肃宗两任皇帝相继去世,代宗李豫登基大赦天下,高力士也得以遇赦返京。但是当他知道自己侍奉了一辈子的玄宗已经去世之时,他“号天叩地,悲不自胜。”常常独自痛哭流泣,最后悲痛过度,因病抑郁去世。

史书评价高力士“恭而不劳、亲而不黩、谏而不忤、久而不厌、美畅于中、声闻于外。”这个评价中肯而科学地评判了这位一代贤宦的功与过,肯定了他的贡献和他忠诚甚至他的行为方式,高力士的千古贤宦之名确实名副其实。

标签: 高力士唐朝

更多文章

  • 西汉最奇葩的丞相:公孙贺是个怎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孙贺,西汉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非常大,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许多人为了爬到这个位置,不惜动用各种阴谋诡计。可是西汉时期,却出现了一幕让人非常不解的事情。汉武帝任命一位官员担任丞相,此人非但没有感恩,然而跪地痛哭流涕,不敢接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大臣名叫公孙贺,出身将门之家,

  • 吕布被曹操杀了之后,赤兔马去哪儿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三国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这种三国演义的武将,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关羽张飞,但

  • 蜀汉灭亡后,姜维选择策反钟会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三国

    公元263年农历癸未,司马昭三路伐蜀,姜维退守剑阁,与钟会对峙,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战败,吴国救援不及,蜀汉灭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此战,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晃

  • 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为何杀死亲叔叔?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为何不顾名声执意杀死亲叔叔?这背后有何隐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后来随朱棣起兵,累立战功。朱棣即位后,被封为汉王,封地在云南。

  • 历史上刘邦的后代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盈,汉朝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刘邦决定亲征。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徐州),把昔日的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地即兴创作了《大风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

  • 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有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三国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在于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三国三大枭雄刘备、曹操、孙权,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蜀魏吴先后灭亡,极有可能与这三国的开创者的性格密切相关——首任家长的不同的性格

  • 谢道韫的名声为何能万古长青?她的婚姻生活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谢道韫,东晋

    谢道韫是东晋时期才女,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齐名,颇有文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史上流芳千古的诗人不计其数,因一首诗或一句诗而闻名于世的却为数不多。比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 刘克庄有哪些成就?为何宋理宗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克庄,南宋

    宋理宗曾赞誉:“卿风姿沉邃,天韵崇谹。今观所进近作,赋典丽而诗清新,记腴赡而序筒古,片言只字,据经按史,谓非有裨于缉熙顾问,可乎?先儒有言:‘学富醇儒雅,辞华哲匠能。’非卿不足以语此。”他赞誉的人是谁呢?为何能让宋理宗评价如此之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就是曾

  • 历史上秦穆公的霸主地位是怎么来的?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穆公,春秋

    秦穆公是秦国人士,曾称霸西戎,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五张羊皮当然不能帮秦穆公换来霸主地位,但秦穆公却用五张羊皮换来了一个人,正是在这个人的辅佐之下,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使得秦国开始真正崛起,而

  • 盘点三国时期八位出自颍川的人才,他们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颍川

    三国时期,颍川出了不少人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颍川,是一个古代一个地名,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地方;据记载,轩辕黄帝和大禹就是颍川人,此后颍川这个地方名人辈出,比如吕不韦、张良、晁错等。不过属于颍川的巅峰时期,应该还是汉末至三国时期,可以说,当时天下英才中,有近乎一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