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的方孝孺是什么下场?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忠臣

历史上的方孝孺是什么下场?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忠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99 更新时间:2024/3/14 14:12:35

说到方孝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方孝孺自小聪慧,熟读经书,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宋濂。他爹方克勤也是朝廷命官,因为“空印”事件,一个奉公守法的方克勤被牵连其中,丢掉了性命。十九岁的方孝孺就这样没了爹,但儒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挂念深深扎根在他心中,方孝孺没想过要报仇,而是入仕为大明作贡献。

方克勤死后六年,方孝孺被人举荐入仕,得到了朱元璋的接见,这让方孝孺很是兴奋。但他没有等来朱元璋的重用,而是按照礼节将他遣送回家。方孝孺这个时候多少有点失落,“皇帝既然已经接见我了,为什么还不用我呢?”心中的疑惑难以解开。

其实,在接见完方孝孺后,朱元璋曾经对太子朱标说过:

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你应该一直用他到老。

老朱还是十分欣赏方孝孺的,朱标死后,朱元璋又一次叮嘱朱允炆

孙子,你爷爷我给你选择了一个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但这个人有点毛病,就是过于傲气了些,所以现在还不能用他,要压制他一下,将来才能成大器。想当年,我就让你爹用他,可没想到没过几年,你爹就走了。

朱元璋要把方孝孺留给朱允炆,所以,在洪武年间,方孝孺想要入仕是绝不可能的。

方孝孺三十五岁时,再次被人举荐给了朱元璋。本来以为这次自己总算能入仕了,但现实的棒槌又给了他一击。朱元璋说道:

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

把他给打发到汉中做教书先生去了。

方孝孺真正入仕是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的时候。那时的方孝孺已经四十一岁,到了不惑之年。本来以为就这样教书一辈子,无缘仕途了。

但一纸诏书将方孝孺拉回到了天堂。

建文帝召回方孝孺,任命他为翰林侍讲,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以朱允炆为中心,成为了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

开历史倒车的方孝孺

朱允炆是一个被朱元璋保护得太好的孩子,本身没有丝毫的治国经验,于是书生三人组就成为了朱允炆的参考答案。每每有国家大事,朱允炆必然询问这三个人,特别是方孝孺。

方孝孺文学素养和忠心这方面没话说,如果让他成为一个秘书、文学家或是修书的大学士的话,他一定能干得好。但是在治国方面,这个家伙儿和其余两人就属于业余中的业余。呆板不说,甚至还想要开历史倒车。

当时,方孝孺就向朱允炆提出了一个政治主张:复周礼,行井田。意思就是复辟周朝时期的礼仪和制度,同时将天下所有的田地归皇帝所有,然后由皇帝分配给手下的臣子,农民们如同奴隶一样给这些官员和奴隶主们干活。如果真是这样,那最后一步是不是要取消科举制,以后朝中的官职都实行世袭制?

明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方孝孺此举直接将这时的社会制度拉回到周朝那个时候的奴隶制度,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又是什么?

偏偏朱允炆不是一个有主见的皇帝,没有一点政治经验的他居然还同意了方孝孺的主张。若不是朱棣及时发动靖难之役,大明真的会如同秦隋那般二世而亡,朱元璋会直接气得从棺材中跳出来。

百无一用方孝孺

建文帝继位后,听从了三书生的主张,削藩。

朱棣本来在燕京当王爷当得好好的,对于朱允炆屁股下的那张位置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有些断了念想了。没想到因为削藩逼急了他。

1399年,也就是朱允炆即位后的第二年,朱棣忍无可忍发动了后来被称之为靖难之役的兵变。从燕京出发,和朝廷开始了三年的军事对峙。

刚开始造反,朱棣的心情是沉重的,面对当时实力远胜自己的朱允炆,朱棣没有任何把握。但此时不拼一下,将来自己一家全都会人头落地。

鼓起勇气的朱棣没有多想,直接就干上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炆的军队和他的谋臣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不到三年的时间,朱棣就打到了扬州城,战役到了最后的阶段。

朱棣能够如此快速地进兵到扬州,还是要多亏了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这三位建文帝的肱股之臣。就是因为他们馊主意频出,朱棣才会如此轻松。

但朱允炆此时却坐不住了,黄子澄和齐泰已经逃窜,他身边只剩下了方孝孺一人。朱允炆将方孝孺当作了救命稻草,希望他能够处处主意,击退朱棣。

方孝孺倒是自信,侃侃而谈,想出了割让土地与朱棣,外出募兵的计划。但这些都是朱棣玩剩下的,朱棣明确表明了要进攻应天府。朱允炆知道后绝望了,万念俱灰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左膀右臂方孝孺。

在间谍的策应下,朱棣顺利攻下应天府,朱允炆隐遁,方孝孺被俘。

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忠臣

方孝孺被朱棣俘虏,他已经做好了打算,以身殉国。圣僧道衍为方孝孺求情:

殿下攻下京城后,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那你一定不能杀他!如果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会绝了。

有了圣僧军师的警告,朱棣打消了杀方孝孺的念头,这是方孝孺没有想到的。

但无论想到与否,方孝孺是真不打算活命。面对朱棣给他留下来的一条生路,他直接拒绝了,态度是那么的干脆。

面对强逼他写诏书的朱棣,方孝孺很是强硬,直接在诏书上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

朱棣看到了,那叫一个气啊!他道:

你不写,不怕我诛你九族吗?

方孝孺挺直了身体道:

就算是十族又如何!

于是,暴怒的朱棣满足了他,叫人将方孝孺拉了出去。

最终,方孝孺被凌迟处死,灭十族。这十族包括了方孝孺的学生、好友甚至是他的邻居。

自古以来,只有诛九族的说法,而朱棣与方孝孺合作创造了一项纪录。

方孝孺没有什么治国能力,他的政治主张更是十分落后,想要开历史倒车。但他身上那铮铮的铁骨,以及绝高的文学素养确实让人敬佩。

历史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污点就否定了一个人。

标签: 方孝孺明朝

更多文章

  • 赵高和李斯为什么帮助胡亥 李斯和扶苏的关系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高,李斯

    李斯作为大秦帝国的宰相,赵高在谋杀扶苏的时候,李斯为什么会和他狼狈为奸,李斯和扶苏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秦始皇没有死之前,国政大事都是李斯把持的,赵高想篡改诏书,得过李斯这一关。赵高深知扶苏继位,自己就一定没有好下场,所以赵高一定要想办法弄死扶苏。要知道赵高和胡亥的关系交好,胡亥要想顺利登基,就必须除

  • 庞德的儿子杀了关羽满门,最后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庞德,三国

    比起庞德,虽然庞会没有父亲的名气那么大,但是他所做的事情,确实让大家震惊。庞会,男,生卒年不详,三国时魏国将领,庞德之子。史籍对庞会的记载是很少的,只言片语间留给大家的是一个个谜团。“庞会勇烈,有先父之风。”我们在零碎的语言中,发现庞会遗传了父亲作战的优良基因,却不如他的父亲那么出彩,因为其父当年追

  • 司马错:秦惠王时期著名将领,最后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错,战国

    司马错,秦惠王时期将领,司马迁的八世祖。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先伐蜀再伐韩。前316年从石牛道上纵横千里,灭掉蜀国。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秋,司马错率陇西兵二十万人南下东攻楚国,迫楚献出汉北及上庸地(今湖北西北部)。司马错之孙司马靳,为白起部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

  • 胜券在握又拥有大量兵权的托雷为何没有继承皇位?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托雷,蒙古

    托雷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成吉思汗有四子:只斤·术赤,只斤·合台,只斤·阔台,只斤·托雷,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草原的勇士,都可以霸主一方,毕竟人上人只能有一个,我们的四皇子托雷可谓是机会了了,这是中原的传统嫡长子继承皇位,而蒙古是嫡幼子托雷继承汗位。成吉思汗最倚重

  • 张邈东汉末年诸侯,为何会选择背叛曹操?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邈,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邈东汉末年诸侯,为何会选择背叛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东汉末年,外戚势力与宦官横行朝堂,导致东汉日益衰败。汉灵帝即位后,重用宦官,终于在中平元年爆发了黄巾之乱。在讨伐黄巾军过程中,地方豪强崛起,趁机割据一方,于是形成汉末诸侯割据之势。东汉名存实亡,直至三

  • 王喜姐对朱常洛有哪些帮助?她当了几年的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喜姐,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喜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有很多皇后,有些皇后命薄,仅仅当了几个时辰或者几天就一命呜呼了,而有些皇后则福气更胜,当了皇后还当了太后、太皇太后,而单论在皇后这个岗位上的工龄,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原配皇后王喜姐。据姚南双雁黄氏宗谱所载,王

  • 令妃与乾隆的两个女儿,为何年纪轻就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令妃,清朝

    在乾隆的后宫当中有很多的妃子,自然也就会有很多的子女,乾隆最喜爱的皇子是永琏和永琪,那么乾隆最喜爱的公主又是谁呢?他最喜爱的公主是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她出生的时候,乾隆已经年老,可以说是老来得女,对于这个女儿乾隆十分的宠爱,甚至说出她要是皇子,必然立他为皇储的话来。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

  • 杨昢:父亲是奸臣,自己是忠臣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国忠,唐朝

    说起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当时杨贵妃因为受到唐玄宗的宠幸,所以国家大权都掌握在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的手中。而杨国忠只知道排除异己、贪图享乐,最终激发了社会的各项矛盾。而安禄山就是打着讨伐杨国忠的借口,发动叛乱,而杨国忠也在这场叛乱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

  • 历史上张飞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三国

    大家好,说起张飞之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程昱郭嘉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陈寿蜀之诸将,惟飞最雄。——祖龙图关羽张飞是刘备左膀右臂,这二位辞世,蜀汉集团基本上被废掉了一半武功。正如曹操所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尽管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蜀

  • 汉武帝决定重用东方朔真的是10万字的简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汉朝

    还不知道此人凭什么让汉武帝下定决心重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大汉王朝,真的是能人辈出,其中有一人,名叫东方朔,关于他的故事很多,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如何在汉武帝面前推荐自己,最后又得到赏识?从他的入职经历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用心很有智慧的人。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