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张献忠手下出了三个明朝王,他们分别是谁?

张献忠手下出了三个明朝王,他们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52 更新时间:2024/1/1 4:18:40

1644年,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崇祯皇帝、李自成、多尔衮和吴三桂是舞台中央的主角,明末的另一位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似乎存在感没有那么强,崇祯皇帝自杀之后,李自成、吴三桂和多尔衮在山海关和北京城内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大戏,而张献忠则独自一人默默的在四川辛苦的奋斗着,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张献忠在四川称帝了,成了大西皇帝。

清军入关后,张献忠秉承民族大义,出川抗清。1646年张献忠在前线指挥作战中,中箭牺牲,大西军余部遂向西南撤退。

张献忠有四大养子,分别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这四人能征善战、有勇有谋,是张献忠的股肱之臣,在张献忠去世后,大西军余部在这四人的领导下撤退。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四人中的三人竟然最终被明朝封为一字王,掌握了明朝的军政大权,将明朝的生死存亡掌握在手中。

1647年,孙可望率领大西军余部占领云南,并在云南修养生息,经过几年的恢复与发展,云南生产得到了恢复,大西军的补给得到了增强,而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决定改变之前与明朝(此时已是南明时期)对抗的政策,改为联明抗清。在和南明永历朝廷取得联系之后,大西军余部名义上接受明朝的改编,并出云南、贵州进入湖南、广西等地开展抗清斗争。

由于孙可望是大西军名义上的领袖,而且他在治国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所以在与明朝谈判之时,他要求明朝将其封为秦王,要知道王爵的名号是十分重要的,一字王比二字王更加尊贵,而一字王中又以“秦”的封号最为尊贵,当年李世民也是受“秦王”的封号。但是因明朝已经有秦王了(朱元璋第二子朱樉一系),所以双方在封号问题上一直相持不下,最终孙可望还是被封了秦王,并且将永历朝廷大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时的孙可望已经是实际上的南明皇帝了。

而张献忠的另一个养子李定国则在军事上具有很强的能力,在抗清斗争中,他先是在广西桂林将清朝的定南王孔有德围困,孔有德在城破之日被迫自杀,后来又在衡阳击杀了前来增援的敬谨亲王尼堪,这是明朝军队在战场上第一次击杀了清朝亲王,史称“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李定国的辉煌战绩鼓舞了明朝将士的抗清斗争,抗清斗争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张献忠麾下的另外一位大将刘文秀也在南明受封蜀王,在孙可望的领导下南征北战。艾能奇则已于1647年在抗清战争中牺牲,未能封王。

如果张献忠生前的这三员大将能够精诚合作下去,那么将清朝从中原大地赶出去也未可知,但是事与愿违,后来因为孙可望野心膨胀,想要取永历帝而代之,与忠于明朝的李定国发生内斗,最终孙可望不敌李定国,孙可望投降了清朝,被封为义王,降清后率领清军反攻了南明,最终南明不敌满清和汉奸部队的围攻,形势急转直下,原本看到曙光的抗清形势从此不可逆转。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三人在明朝分别受封秦王、晋王和蜀王,他们三人的能力和忠心决定了南明形势的走向,三人团结则明朝兴,三人内讧则明朝亡,谁能想到最终决定明朝兴亡的居然是张献忠的三个部下,真是让人感慨历史的捉弄。

标签: 张献忠明朝

更多文章

  • 盘点西汉四位有庙号的皇帝,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西汉

    庙号是指皇帝驾崩之后,被供于庙中祭祀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比如我们熟知的太祖、太宗、高宗等等。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隋唐之前,庙号可是一个奢侈品,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有庙号的,必须有重大功绩的皇帝才配享有庙号,而不是像明朝、清朝那样不管皇帝做得如何,死后都要上个

  • 朱瞻基继位之后,为什么会杀掉朱高煦,放过朱高燧?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瞻基,明朝

    朱瞻基登基后,为何杀掉造反的二叔,却放过了三叔朱高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一说出生于1398年3月16日),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年号“

  • 刘邦和刘备谁的能力更强 刘邦大耳贼的外号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刘备,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一个是汉高祖,一个是蜀汉自立为帝,时代背景也不尽相同。刘备无论军事才能和实战经验都高于刘邦,不知道刘备如果是汉朝开国皇帝,那汉朝会不会繁盛久远一些呢?刘备一生有着不少的外号,其中除了“刘皇叔”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大耳贼”的称呼,那么这个

  • 刘备和刘邦的经历如此相似 刘备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刘备

    对刘邦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刘字姓,历史上最出名了就莫过于刘邦和刘备了。他俩都是天下大乱时期的枭雄,而刘备也一直在模仿汉高祖刘邦,希望和他一样,能够以弱胜强,成就一番霸业!其实说起来,刘邦和刘备得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俩都是以仁义宽厚为名。礼贤下士

  • 朱棣不过是打下南京城,为什么就成了大明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以藩王身份实现逆袭,成为皇帝。在力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直取南京,成功夺位。他为什么那么顺利呢,取得南京就取得了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朱棣一方在名义上占据理的一面。有人说,朱棣属于谋反怎么占理了。问题是朱棣起兵也不能去造反吧,他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他

  • 齐国国相邹忌,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邹忌,战国

    大家好,说起齐国国相邹忌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邹忌,一个毁誉参半的人,有人说他是贤相,有的人却又觉得他是奸臣、弄臣。而他也确实兼具着这两面贤的那一面,便是他作为臣子,对于齐国的社稷有大功,对于君王,更是敢于劝谏。当然邹忌实行的是讽谏,对的,就是上学时背诵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谏这其实与邹忌的

  •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自己的长子李弘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弘,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李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的一生,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尽管有“虎毒不食子”的古语,但武则天为了权势,终究还是做出了连老虎都不忍做的事情。在四个儿子之中,武则天竟然先后杀掉了两个,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武

  • 《大风歌》创作于什么时候?杀掉韩信,刘邦后悔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挥泪创作《大风歌》,是因为他对诛杀韩信之事感到后悔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这首诗歌创作于高帝十二年,当时刘邦讨灭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率领军队回师,途中路过他的家乡沛县。刘邦在沛县停留了半个

  • 垂帘听政的起源从何而来?古代哪位女性才是始作俑者?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垂帘听政,古代

    在封建王朝新君主继位之后,如果皇帝年幼还无力处理国事,一般有两种处置办法,一种是内阁群臣代为议政,是为辅政大臣,而另一种就是由皇后或者皇太后垂帘听政了,那么历史上的垂帘听政是怎么来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垂帘听政简称“垂帘”,是指封建时代由女后辅佐幼主临朝听

  • 汉末骠骑将军:揭秘皇甫嵩传奇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甫嵩,东汉

    在中国古代武职中,骠骑将军一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它仅次于大将军,而在车骑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之上。本文的主人公,便是汉末的一位骠骑将军。此人是平定黄巾之乱的第一功臣,亦是诛杀董卓全族的有功之臣,最后安然病逝。那么,此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熟知汉末历史的朋友,想必已经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