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为何宁愿背负骂名也要除掉拥护自己的功臣?

雍正为何宁愿背负骂名也要除掉拥护自己的功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25 更新时间:2024/1/22 20:23:04

雍正以什么理由除掉隆科多?曾帮助他登基,这不是忘恩负义么,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帮助雍正顺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别是陕甘总督年羹、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

这三个人中年羹尧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区的民政军务,实力颇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门兵马,是北京城的实权人物,不可小觑。至于十三阿哥胤祥,虽然当时没有具体职务,却是雍正最贴心的兄弟,为雍正举荐了不少人才,比如说金南瑛、李卫等。雍正在登基以后,陆续除掉了年羹尧和隆科多,胤祥后来也病死了,但是胤祥被封为铁帽子王,而年羹尧和隆科多却身败名裂。那么雍正为何要急着除掉隆科多呢?

胤祥被康熙关了十年,一直到雍正上台以后,他才重新被用,成为了雍正的左膀右臂。这个时候的年羹尧成为了征讨西北的大将军,隆科多成为了军机处大臣兼任九门提督。胤祥则被任命为和硕怡亲王,议政大臣,总理户部事务。原本只有年羹尧和隆科多是雍正最得意的功臣,可是突然插入一个胤祥,这让他们俩有点不适应。而且胤祥是皇子,和雍正的关系非常好,很明显,胤祥是要盖过年羹尧和隆科多一头的。为此年羹尧和隆科多在私底下,肯定是有想过怎么扳倒胤祥的。雍正和胤祥这边也没有闲着,他们对手握大权的年羹尧和隆科多,自然也是不怎么放心。尤其是出征在外的年羹尧,手握大量军队,是最需要重用却又是最棘手的人物。

为此胤祥向雍正推荐了金南瑛做陕西驿道使,陕西是年羹尧的大本营,陕西驿道使虽然只是个四品官,但是这就等于是在年羹尧的眼皮子底下安插了一个眼线。

此后年羹尧的一举一动,雍正和胤祥都会知道的一清二楚。为此年羹尧大为恼火,不过人家毕竟是大将军,不可能直接弹劾一个四品小官。

所以年羹尧就派手下人轮番弹劾金南瑛,目的就是为了把他赶出陕西。可是这种弹劾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雍正明白年羹尧的心思。

玉柱以行止甚劣,夺官,交隆科多管束。羹尧得罪,上以都统范时捷疏劾欺罔贪婪诸状,及妄劾道员金南瑛等,并下吏部议处。上谕曰:“前以隆科多、年羹尧颇著勤劳,予以异数,乃交结专擅,诸事欺隐。”命缴上所赐四团龙补服,并不得复用双眼花翎、黄带、紫辔。---《清史稿》

于是年羹尧索性自己上书,甚至伙同了隆科多一起上书,两位宰府之臣居然同时上书弹劾一位四品官,这种事情还真的是闻所未闻。

很显然这两位弹劾的其实不是金南瑛,而是他背后的和硕怡亲王胤祥。甚至于说,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为了给雍正提个醒,这不是找死这是什么?结果金南瑛上了两道奏折,年羹尧和他的朋党们就都下课了,而隆科多也等到了他的厄运。

隆科多自恃功高,丝毫不懂得收敛。隆科多算起来还真的是雍正的舅舅,虽然不是亲娘舅,可是雍正自幼就是隆科多的姐姐孝懿仁皇后抚养长大,所以跟佟佳氏这一族的关系比较亲密。同时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又是康熙皇帝的老丈人兼舅舅,康熙的生母是佟国维的姐姐。由此可见隆科多和皇家的关系,那是相当硬的。再加上康熙临终前将他任命为顾命大臣,帮助雍正皇帝顺利登基,这更是大功一件。为此隆科多在雍正朝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地位高了,那么前来攀附的人就多,为此隆科多的党羽可以说是遍布朝野。当年他老子佟国维就被称之为佟半朝,如今隆科多比他老子还要过分。这次隆科多联合年羹尧弹劾金南瑛的事情,就足以说明隆科多当时已经猖獗到了什么地步,居然连胤祥也敢收拾,甚至可以说这矛头是直奔雍正去的。

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45岁了,所以他当然也知道权力的重要性。这位做了45年皇子的皇帝,在掌握皇权以后,自然是不可能愿意将权力拱手让人,哪怕是分一部分出去都是不行的。

而隆科多要做的,就是分走一部分权力,甚至是想要架空雍正皇帝。这两人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引爆,所以雍正对他下手,是越早越好。

总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这就是雍正除掉隆科多的真正原因,包括年羹尧在内,这些人都是有拥立之功的人,所以他们才会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

因为雍正一旦收拾了他们,那就会背负上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可惜他们不知道,雍正是个不怕挨骂的人,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哪怕天下文人都在骂他,他也不在乎。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耿恭带着仅剩的二十六名将士抵御了匈奴一年的围攻,他是如何做到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耿恭,班超,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耿恭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战争史上,东汉“戊己校尉”耿恭死守疏勒城的悲壮一战,还有那“拯救大兵耿恭”的浴血时刻,都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东汉永平十八年(75),即东汉王朝刚刚在西域恢复“西域都护”建

  • 曹操帐下的超级猛将,乐进的知名度为何不高?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乐进,东汉

    谈到乐进,很多人都会奇怪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在谈哪一个古人。但是当问起张辽是谁,大家一定会说他是曹操手下的一个猛将。其实,乐进和张辽一样,同是曹操麾下的得力大将。而且,乐进立过很多战功,他的军事能力不但不逊于,甚至稍强于张辽。历史上的乐进是一个沉默寡言之人,也因此很多当时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功绩。后世人在

  • 曹真是什么下场?才智谋略和诸葛亮旗鼓相当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真,三国

    你真的了解曹真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三国演义》,我们不由得想起小说中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诸葛亮智多近妖,刘备仁义宽厚,还有一代枭雄曹操的狡诈贪婪,跃然纸上。当然,真正的的历史是由大人物和小人物共同组成的,今天我们就要来说一说《三国演义》中被忽略的“小人物”,曹真。在《

  • 屡战屡败的曹魏名将,如何评价夏侯惇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侯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夏侯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夏侯惇“拔矢啖睛”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使得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兄。但实际上,“盲夏侯”虽然略有武力,不过并非那种披坚持锐上阵杀敌的,分管军队后勤或是坐镇一方调度甚至当一个文官更适合他。夏侯惇是

  • 顺治皇帝有哪些生平经历?顺治皇帝最后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顺治,生平

    跟中国历史故事网一起来了解一下顺治皇帝有哪些生平经历,顺治皇帝最后是怎么死的,以及陵墓在哪里吧!顺治皇帝简介: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戌时生于盛京,为清太宗

  • 韩信处死,萧何入狱,张良为什么就能逃过一劫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良,西汉

    你们知道张良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那么,同为汉初三杰,为何三人各自命运却如此大差距?同时,作为帝王师的张良为何能够在汉初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的残酷政治斗争中逃脱“兔死狗烹,敌灭臣亡”的历史封建定数而存活,并善始善终,名垂千古?答案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张良的贵胄出身先天优势使其深谙帝王心

  • 悯农诗人李绅,为何做了大官后就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绅,唐朝

    李绅,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五言绝句《悯农》,相信大家都能够倒背如流吧?《悯农》的作者叫李绅。李绅是唐朝诗人,生于772年,祖籍亳州谯县,出生于湖州乌程县。李绅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做过宰相,父亲做过县令。

  • 康熙送给侍从一个水晶烟管后,侍从为何再也不抽烟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康熙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吸烟有害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的生活基础知识,然而,由于生活压力太大,亦或者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即使到了今日,烟草依旧成为了很多人喜爱的东西,至少依旧是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的存在。当然,有人喜欢也就有人讨厌,比如二手烟的味道以

  • 为巩固城池生了70多个儿子,田常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田常,春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田常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说中国历史上谁的后代子孙最多,那一定是皇帝的孩子了,在古代不同的男子也就是三十岁而已,而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给他生孩子的女人那么多,他的子孙一定是最多的了,但是实际上皇帝的子孙一点不多于那些子孙稍微多一点儿的寻常

  • 张良儿子15岁说了一句话,差点毁了整个西汉王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良,西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白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能够受到他成怂的人肯定是一位功勋卓越并且深得人心的人。李白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经写了这么几句话。“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