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陆文圭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文圭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41 更新时间:2024/2/18 13:38:41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文学成就

陆文圭著作有《墙东类稿》20卷,原本已失传,清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编纂人员从《永乐大典》中蒐采辑佚,共得文300多篇,诗词600多首,仍按原目,成20卷收入《四库全书》。此后,还有道光十九年(1839)世德堂刊本,光绪间刊本,《常州先哲遗书》本,有补遗1 卷、金武祥撰校勘记1 卷。《元史》评论"文圭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

《墙东类稿》清道光世德堂刊本有李兆洛和祁寯藻写的序。李兆洛序云:

古来文章之得传于后者,大抵子孙世保守之。或自乡邦之人刊布之,盖爱重慕效故也。江阴之习,尚气节而不知致力于文章,故自汉以下文章传者无人,至唐末,魏不琢始以诗称,而存者绝少。宋时科第渐盛,如葛氏、邱氏仍世馆阁,裒然大集,著于崇文总目而未见流传。元时则有王梧溪、陆子方、缪苔石,皆有声誉。王有《梧溪集》,幸邑明经叶保堂捐赀,刻之鲍氏《知不足斋丛书》中。《苔石诗集》则未之见。去年春,陆君清臣鸠梓刻其谱,予因从臾刻子方之遗书,盖他集皆世有传本,《墙东类稿》则散佚已久。赖《四库全书》采掇《永乐大典》而存之。如更不刊行,则将遂亡之也。

《墙东类稿》收入了大量著于元代的诗文,对于研究元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举和江阴的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墙东类稿》卷7有《浙西道院记》,这是一篇记述江阴古时地理位置、 民风民俗的重要文章。在元代,江阴是“道”一级的行政单位。文章说:“暨居大江之间。东西南百里之近。所统狭,无监临隶属之烦;所处僻,无将迎传送之劳;所治简,无争斗狱讼之嚣。古称浙西道院名者,谓其清净简易,无为而化,如真仙隐士之居。穷林绝岛,迥隔尘凡,不知其为官府之处也。”意思说,暨州在长江南岸,东西南方圆仅百里,幅员狭小,所处地方也很偏僻,象真仙隐士居住的地方,不知居然是官府所在地。接下来又讲,江南道院有10多所,如皋、当涂、临武、长林、临漳、苍梧都是。浙西有十五六郡,暨州(江阴)最小,它规模不如杭州,奢丽不如苏州,富庶不如湖州。这里“延陵公子崇退让之节于争夺之吴,《春秋》嘉之,实封于兹土。而衣冠之藏,隶刻犹存;香火之祠,绵历不废;渊源渐被有自来矣。”接下来,又描述江阴的民俗民风:“入其境,农朴而啬力,耕而奉公;百工之器,质而不窳,拙而不华;商贾才通有无,而无高资厚值之家;士大夫居处,循礼好学,而不奔竞入其官府。官吏畏法而不私,守职而能勤,平旦视事,日晡而散。”可见,季札的风范、情操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江阴人,江阴有良好的民风、官风,道院设立在这里,堪为一方之表率。

陆文圭的文学思想受到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的重视。《墙东类稿》中的《跋陈元复诗稿》是陆文圭的文论代表作之一。文中说:

余读陈君诗稿,擿事充实,肆笔壮宕。如蜀山雪消,春江怒涨,万里东注,滩濑不已。鱼龙蛟蜃,蜿蜒万状,错出于其中。伟则伟矣,奇则奇矣,然诗有句,句中有字,诗外也;诗有意,意中有趣,诗内也……

宋代科举有记载到度中十年(1274)为止,5 年后宋亡,直到元代延祐年间才恢复科举。这一段时间里,诗歌风气兴盛起来。陆文圭《跋陈元复诗稿》继续说:

科场度三十年,程文阁不用,后生秀才,气无所发泄,溢而为诗;诗,未易学也。

接下去,陆氏又阐述了他的文学观点:

骚选而下,徐庚不必学;盛唐而下,温李不必学;苏黄而下,江西不必学,下是非诗也。

陆文圭论文尊盛唐而轻晚唐,重苏黄而薄江西诗派。以学句为外,以意趣为内,强调言外之意,这是当时流行的见解。

陆文圭《跋苔石翁诗卷》云:

诗家与文章家不同,诗家最难。删前三百首,经圣人手,后人议论不敢到。建安称七子,李、杜、苏、黄集大成。渡江初,诚斋、放翁、后村号三大家数,其余江湖诗人一联半句,虽是小家数,亦有过人者。如江西派中人物,如彭城、陵阳、南康人皆入社,独未有澄江人入社者,故自古澄江无诗人。噫!今有人矣。翁名鉴,字君实,缪氏。诗号《效颦集》云。

文中说,诗人中,魏晋建安七子、唐李白杜甫、北宋苏轼和黄庭坚、南宋杨万里、陆游、刘克庄可称大家。其余小家中也有突出人物,如江西诗派中都有人入社,唯独江阴人没有入社,所以称澄江无诗人。现在有了,此人名缪鉴,字君实,他的诗作为《效颦集》。由此可见,陆氏对缪鉴及其诗作的评价还是颇高的。

诗词作品

陆文圭现存词28首。其中约有一半是以描写歌妓和艳情为内容的。它们多数只停留在一般声、色描写上,并无真实的感情。他晚年所写的词,内容上比较充实,艺术上也趋于成熟。如〔探春慢〕《和心渊己巳元夕韵》写于晚年,寄托了他对亡宋的怀念,感情也沉郁真切。同年所作〔满江红〕中写"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传达出"物是人非"的衰老心境。写法上以景传情,景中寓情,也较成功。还有一些作品写"物换星移"、"人生如梦"、"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等消极出世思想。但他也有一些赠人作品,标举"明而恕"、"廉而介"、"德政"等,又表明他未能忘怀世情。

陆文圭著作有《墙东类稿》20卷,今存永乐大典本,收有文300余篇,诗词600余首,计20卷。《元史》评论"文圭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

标签: 陆文圭元朝

更多文章

  •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在晚年的时候,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事情费尽心机。他为了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不仅仅多次在朝中把这件事提出来说,和那些大臣们争论。而且后来,当他决定不再废刘盈的

  • 韩信被骗入宫里被宫女用竹签活活戳死 韩信为何死的那么惨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汉朝

    对“兵仙”韩信死得有多惨?被宫女拿着竹签活活戳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是西汉有名的开国功臣,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淮阴侯。同样是“汉初三杰”之一,萧何和张良活了64岁,唯独韩信只活了35岁。在古代,能活到6

  • 承认元朝的合法性有何好吃?朱元璋为何这么做?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八月,在徐达大军威逼下的元顺帝逃离大都(北京),元朝在关内的统治结束,明朝接替。元朝统治中国大地近百年,其统治手段难说温和,这从元朝完成统一后仅仅七十余年(从南宋灭

  • 独孤信一共有几个女儿?她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独孤信,南北朝

    独孤信,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独孤信被称为“天下第一岳父”,是因为他的3个女儿都贵为皇后,分别是北周明敬皇后、隋朝文献皇后和唐朝元贞皇后。可是奇怪的是,这三个皇后都是在他被逼自杀后,才当上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出身于鲜卑

  • 贺兰敏之是什么身份?他最后会被处死是犯了什么错?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贺兰敏之,唐朝

    贺兰敏之是什么身份?他最后会被处死是犯了什么错?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武则天的亲外甥,贺兰敏之最后之所以会被武则天处死,主要是因为贺兰敏之做了太多荒唐的事情了。比如说,贺兰敏之曾经将武则天未过门的儿媳妇,也就是当时的准太子妃给强行侮辱了。又比如,贺兰敏之

  • 嘉庆上位四年后才对和珅下手 和珅为何不提前谋划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庆,和珅

    还不知道:嘉庆登基四年才处死和珅,和珅为何不提前谋划和嘉庆搞好关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生在乾隆十五年(1750)的和珅,无疑是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最备受瞩目的宠臣之一。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当乾隆皇帝的仪仗队侍从起,到嘉庆四年(1799)太上皇乾隆驾崩

  • 汉景帝为什么会那么受百姓拥护爱戴?他有什么丰功伟绩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景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景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景帝刘启和父亲汉文帝刘恒携手开创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这父子二人,可以说是西汉最受百姓爱戴的两位皇帝了。那么,汉景帝刘启,是如何深受百姓爱戴的呢?第一,时局稳定,少有动乱。汉景帝刘启在位16年,在这16年里,鲜有大规模战事,即

  • 曹操都做过哪些残忍之事?曾经多次屠城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曹操

    三国演义黑惨了曹操,那么在正史上,曹操的黑历史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国演义的总基调是“褒刘贬曹”,所以罗贯中给曹操增添了很多黑点,如曹操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罗贯中给曹操添加的,这将曹操奸诈、自私的一面体现了出来,也让曹操背负了千年骂名

  • 二十岁当上相国的郭开,为何害死了两个战神?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郭开,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郭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战国末期,郭开生于晋阳,也就是今山西太原一带,他从小便与还是太子的赵悼襄王关系亲密,等到后者继位,郭开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在当时的朝堂上,老将廉颇的地位可谓最高,他既是大将,又兼任相国,郭开对他的地位垂涎三尺,

  • 赵括在长平被困时,赵王为什么不来救他?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括,战国

    赵括在长平被困长达两个月,各国为何不救?赵王为何也不救,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长平之战中,由于廉颇在长平坚持以防守为主,不肯出击与秦军正面交战,惹怒了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派赵括替换廉颇,统帅赵军与秦军交战。秦国得知赵国换帅的消息后,也立刻换帅,用白起代替王龁。白起到达长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