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顺治帝的废后孟古青生下一子,这事是真的吗?

顺治帝的废后孟古青生下一子,这事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38 更新时间:2024/1/17 16:47:13

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被顺治帝废后以后,返回了蒙古科尔沁草原,并在那里产下一子。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这个孩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清朝275年历史上,仅有一位皇后被废,这位废后,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据史书记载,博尔济吉特氏本是蒙古皇族姓氏,血统非常高贵。自满清建立后,为了巩固和蒙古的联盟,满清皇族的皇后和妃子多来自这个姓氏。

孟古青的父亲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

在历史上,吴克善的能力平平,几乎没见到他立过战功,但他却是满清时期第一批得到分封并能世袭罔替的亲王。之所以他被满清厚待,这和他家的女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吴克善很善于和满清皇室处理关系。皇太极在位时,他便想方设法将姑姑孟古哲哲嫁给皇太极做了皇后,自此奠定了他在蒙古贵族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孟古哲哲久未生育出皇子,为了巩固家族和满清皇族的关系,吴克善又把亲妹妹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嫁给了皇太极为妃。

可是木布泰接连生下3个公主,迟迟未见诞下皇子。于是,吴克善又将另一个妹妹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海兰珠入宫后便得到皇太极宠爱,也诞下了皇子,可惜皇子早夭。承受不住丧子之痛的海兰珠也在不久后便撒手人寰,她的死让皇太极无心争夺天下,不久便思念成疾,追随而去。

尽管如此,吴克善通过这几次婚姻,却得到了很多实惠。所以,尝到甜头的他在顺治继位后,决定再次把女儿孟古青送入宫中做皇后。

这件事对此时的吴克善来说,并非难事。

一是顺治帝是孝庄太后所生,和孟古青是姑表关系。再加上孝庄太后也希望博尔济吉特氏能在满清后宫中势力强大,所以她是赞成吴克善的想法的。

二是顺治帝的皇叔多尔衮是摄政王,由于顺治帝年少继位,母弱子幼,所以他在与其他亲王博弈胜利后,成为唯一把持朝政的人。为了以后能继续控制顺治帝,他当仁不让地替顺治帝选定了孟古青。

公元1650年,多尔衮在关外狩猎时坠马重伤而死,年仅14岁的顺治得以亲政,并于次年迎娶孟古青为皇后。

此时的孟古青,已出落得花容月貌,人又聪慧伶俐,再加上处处有孝庄太后照拂,按说她的皇后之位该是万年不倒才是。可是让人意外的是,仅过了3年,顺治便执意要废掉她的皇后之位。

这事尴尬了。

原来,顺治从小住在宫中,饱受多尔衮压制,又受多尔衮约束,不能和孝庄太后多见面。因此在多尔衮去世后,顺治虽然得以亲政,但总疑心立威不够。再加上久受压制,心里怨恨极深。但毕竟多尔衮才去世不久,不便于马上清算多尔衮,所以一腔仇和怨都发泄到了孟古青身上。

孟古青是多尔衮拍板作主选定的皇后。顺治虽然心里不满意这门婚事,但慑于多尔衮的权势,也只能曲意应承。所以两人婚后,顺治对孟古青并无好感。

顺治提出废后的理由是,孟古青“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绣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顺治还在《孝献皇后行状》中说孟古青“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

顺治这样说,当然也是有根据的。

孟古青从小娇生惯养,的确在吃穿用度上颇为奢侈。这和顺治平日要求的俭省颇有冲破。

另外,据《清史稿》记载:“后则嗜奢侈,又妒,积与上忤。”

也就是说,孟古青平时在后宫中骄横跋扈,但凡看到顺治和其他妃子亲近,便撒泼使性子。随着矛盾升级,顺治本就不钟意孟古青,再加上后来又有了董鄂氏,这更加坚定了顺治废后的决心。

这事,孝庄太后不同意,朝臣也不赞同。但顺治大权在握,最终还是左右了大家的意见,达到了废后的目的。

孟古青最终被降为静妃,另居侧宫。此后在清朝史料中,再无任何关于她的记载。

那么,孟古青最终是不是如《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的那样,回科尔沁草原,并生下一子呢?由于书中记载此子在康熙四年时,年纪为14岁。这显然与史实是不符合的。因为如果孟古青真怀着身孕回科尔沁,并生下来的话,这个孩子当时最多11岁。也不知是《朝鲜王朝实录》记错了,还是把年龄算错了。

不管怎么样,孟古青被废后,必然不能再嫁。而造成这种悲惨结局的原因,一方面是政治原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她性格使然,最终促成了她不幸的人生。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中的殷开山历史原型是谁?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殷开山,唐朝,风云人物

    熟悉《西游记》的人都清楚,唐僧的生母是当朝宰相殷峤之女,叫殷温娇。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殷温娇则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的掌上明珠,那殷开山就是唐僧的外公。若是唐僧的父母没有遇到刘洪,想来他们一家三口应该过的很幸福。那《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殷开山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殷开山不仅是《西游记

  • 清朝辛者库是什么地方?具体是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辛者库是什么地方?具体是干什么的?“辛者库”,是满文“sin jeku”的音译,含义乃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八旗之下的一个旗人组织——管领,这是一种包衣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辛者库人分原有的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的,不能一概认定辛者库人皆

  • 明朝灭元的战争经过如何?朱元璋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明朝灭元的战争。此次战争是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一次决战。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占中原各地,孤立大都,最终取得全面胜利。1352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四年后即位吴王,设置百官。建立政权后,明太祖先后夺取了湖广、江西、江浙等地,为北上灭元扫平障碍。13

  • 二里头文化对历史有什么影响?和夏朝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历史解密

    夏代的经济生产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反映在物质文化上更加丰富。豫西(洛阳)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是夏代中心区域的代表性文化。从二里头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可以看出夏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状况。由于夏文化是许多地区不同氏族交融的产物,在这广阔的地域内,各地的二里头文化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豫西地区的二里头类型、晋南地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古代的女人没有什么地位,即使是那些身份尊贵的公主,也只不过是在成年之前,能够享受到一些荣华富贵而已。因为只要她们到了13、14岁的样子,很多都会被父皇利用,被迫成为和亲的对象,被送到陌生的地方,与陌生人的结为妻子。那里无论是生活还是风俗,都与公主此前的生活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高高在上的公主

  • 康熙做的这两件事,让人们怒火中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很多人在提及清朝的康熙帝时,都会认为他是“千古一帝”,给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由于康熙少年杀鳌拜,后来又平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重用汉臣,还使得国力日渐富强。所以,很多人认为康熙就是一代明君。可是,当你真正了解历史后,就会发现,在另一个方面,康熙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昏君,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源头

  •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真是因对楚王的承诺才命令撤退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说:“

  • 揭秘五虎上将的最后一战,箕谷之战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五虎上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夷陵惨败,从此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白帝城。刘禅继位以后,政事上的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决定。诸葛亮花了三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治理蜀汉,发展蜀汉的国力。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诸葛亮先打败

  • 丁戌奇荒中,老百姓为什么没有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丁戌奇荒,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最怕的就是各种自然灾害。因为这个自然灾害的牵连非常广,老百姓会因为饥荒而造反,四处逃窜。宫里的人一边要想办法去救济那些老百姓,一边还要想办法去安抚那些暴乱的人,让他们好好冷静一下。这几乎成了每一次饥荒常见的现象,但是被称为历史上在光绪年间爆发“丁戌奇荒”中,百姓却死都不愿意造反。这背后的原因

  • 曹家曾四次接驾康熙,为什么被雍正抄家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雪芹,清朝,野史秘闻

    缘起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写了场大火,火起葫芦庙,烧了整条街,脂砚斋批注道:“写出南直招祸之实病。”这实病指的是一场严峻的政治局面,那就是雍正元年朝廷清查江南亏空。雍正这把火烧垮了江南许多大户,随着曹家最大靠山李煦倒台,曹家开始走向没落。李煦因父李士桢而荣。李士桢原姓姜,明朝兵败被俘,押送辽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