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操是如何用一千人吓走吕布的?曹操的崛起是偶然吗?

曹操是如何用一千人吓走吕布的?曹操的崛起是偶然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4/1/16 0:56:18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从现在看来,曹操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导者,在得到谋士辅佐前,都是靠他自己去分析,去拿主意,所以他无论在胆量还是计谋上,都是佼佼者。有一次曹操虽然只带一千人守营,但是却吓走了吕布,这是为什么?

兴平元年,曹操曾因兖州的一些名士非议曹操祖上宦官的家世背景,而诛杀了包含边让在内的一些名士。引起一些人的惊惧,包含与被杀名士交好的陈宫,还有张邈及其弟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和王楷等人。于是陈宫劝说陈留太守张邈,可以迎接被袁绍追杀的猛将吕布来兖州,与其待机行事,图谋更大的发展。张邈因之前曾在住处招待过躲避袁绍追杀的吕布,还曾与吕布“把手共誓”,所以张邈担心曹操可能会以助袁绍为名打击自己。正是基于上述复杂的考虑,张邈同意了陈宫等人的建议,派人请吕布来当兖州牧。吕布正愁无处安身自然乐得从命,于是他们暂时抱团一起割据兖州,反叛曹操。

曹操对兖州发生的事自然不能放任不管,所以他亲自率兵前往征讨这些计划和他作对的人。要迎战曹操,当然得吕布出马。在战斗中,吕布的骑兵冲溃了曹操青州兵的阵脚,曹操还烧伤了左手,虽然初战不利,但曹操的实力并未被削弱,所以双方逐渐进入僵持阶段。相持百余日后,兖州遭遇大旱,农田爆发了蝗灾,严重加剧了军民的粮草供应问题,甚至出现吃人的可怕景象,吕布为解决粮食问题,率兵转到山阳驻扎,双方暂时休战。

兴平二年,吕布和陈宫从东缗发兵,再次进攻曹操。由于缺乏粮食,曹操正好派兵到周边较远的农田抢割小麦以充军粮,而营中只有一千兵马驻守。面对吕布和陈宫的突然来犯,曹操觉得仅凭一千兵马恐怕守不住营寨。于是,曹操想到了一个冒险的办法,他认为吕布率军远道而来,应该不清楚当前自己营寨的具体情况,于是,曹操下命令营中的妇女连同士兵,共同据守营寨。吕布率军到来后,发现曹操营寨人马似乎不多,甚至还有女人出动,但是其大营西侧却有一道大堤,背后情况不明,另外在南侧还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也看不清其中的情况。吕布觉得曹操这是以疑兵引其进攻,然后在附近设下伏兵,他对陈宫等人说:“曹操多谲,勿入伏中。”所以,吕布便领军驻扎到屯南十余里的地方修整,准备第二日再战。

这次吕布和曹操的较量,因为没有实质接触,所以表面上没有胜负,但实际上却是曹操更胜一筹,吕布则丧失了良好的战机。

第二日,吕布准备再次率军攻打曹营。曹操见上一日自己营寨中男女齐上阵的阵势迷惑走了吕布,便猜到吕布是担心自己会在大堤或密林中藏有伏兵。曹操认为,既然吕布上次担心自己设了伏兵而撤退,而实际上自己并没有设伏,所以,第二天就真设一些伏兵打击吕布。于是曹操便“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吕布败回营后,认为不能战胜曹操,所以在当天夜里就撤军了。

曹操见吕布败走,而且军粮问题也暂时得到解决,所以开始发起主动进攻,追杀吕布、张邈等人,很快重新占领了兖州大部分地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吕布败退后,被迫向东投奔到徐州的刘备处,张邈则带部分人向南准备到寿春袁术除请求救兵,行前令其弟张超带残兵及家眷驻守在雍丘待援,结果曹操赶来,很快就将雍丘包围,数月后城破,曹操杀死了张超及兄弟二人的三族。张邈搬救兵也并不顺利,他还没走到寿春就被手下士兵杀死了。

由曹操和吕布等人在兖州的较量过程,可以看出曹操能在东汉末年的混战中成长起来,决不是偶然的。在其早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成就了曹魏的基业。再反看吕布,虽然在汉末也一位风云人物,也得到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他却不能抓住关键机遇,发展壮大自己,所以,最终被曹操、刘备等人将其淘汰,也就不足为怪了!

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当世英雄、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说曹操是军事家,这点我很同意。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说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

说曹操是政治家,有些评价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杀百姓的暴行,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其次,曹操个人作风也有很大问题,曹操这个人非常的好色,曹操为了女人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征战张秀时霸占其婶母,打吕布时强占其部将秦宜禄的夫人。最后,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挟天子令诸侯’而屠杀了许多文臣武将。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所用留之 不用则杀之的恶劣作风。我们国人所崇拜的鲁迅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处?却并未明言。任何极端的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曹操。虽然说我并不是很喜欢曹操,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性格是我很喜欢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和曹操一样,有着私心也很有雄心壮志,但是却没有曹操的气魄和曹操的坚持。

标签: 三国曹操吕布曹操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著名大臣:朱珪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珪,清朝,风云人物

    朱珪(1731~1807年),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与其兄朱筠,时称"二朱"。祖籍萧山蜀山街道越寨村,后迁黄阁河村。随父朱文炳由萧山侨居顺天大兴县(今北京市),遂入籍顺天府。乾隆十二年(1747年),17岁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主河南乡试,会

  • 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历史上有哪些人对他做出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上对姜子牙做出评价的人有非常多,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容

  • 在和通泊之战中,清军吃下了怎样非常惨烈的败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通泊之战,清军,战史风云

    清朝统一准噶尔之战总共持续了近70年时间,中间跨越了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位清朝最出名的皇帝。那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和通泊之战,是发生在雍正年间。这场战役不算出名,但在和通泊之战中,清军吃下了一场非常惨烈的败仗,最后几乎是接近全军覆没的地步。为何强大的清军会输给准噶尔军队呢?重要原因还是因为清军统帅傅尔

  • 揭秘:马嵬坡杨贵妃墓埋得其实不是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贵妃墓,唐朝,历史解密

    杨玉环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她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 但是,唐玄宗因为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最终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杨贵妃成为红颜祸水的代名词,为了发泄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唐朝众兵将逼死了杨玉环,葬在了马嵬坡。但是,

  • 杨广让侍卫辞职走人,却因此断送了隋朝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广,隋朝,隋朝,野史秘闻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杨广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有一天,杨广退朝时,一路往后宫走去,途中遇到一个面色黝黑的侍卫,无意间便多看了他一眼,不料却从此再也不能忘记他的容颜,因为这个侍卫眼神古怪,闪烁不定,透露出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杨广一见顿时被吓住了,但侍卫又没犯错,也不能乱整人家啊。回到宫中,杨广问宇文述

  • 咸丰帝的生母,揭秘全贵妃跌宕起伏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咸丰帝的生母,揭秘全贵妃跌宕起伏的一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咸丰皇帝的生母,全贵妃,钮祜禄氏,在道光皇帝的后宫中确实是与众不同的,钮祜禄氏为满清八大姓氏之一。一是瓜尔佳氏,满清开国五大功臣费英东、权臣鳌拜都出自这一家族。二是钮祜禄氏,满族最古老最尊贵的姓氏。清朝一共出6为皇后。八个姓氏

  • 曹植有诗现存九十余首,那么他的诗歌作品有怎样的风格?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在建安时期,存诗最多、成就最高的是被锺嵘《诗品》誉为“建安之杰”的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聪明好学,才华英逸,被称为“天人”、“绣虎”,甚得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性格疏荡,“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终于失宠。曹丕称帝后,曹植备

  • 诸葛瞻统领七万雄兵以逸待劳,为何却败给邓艾的两千残兵?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瞻,邓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经刘备好不容易建立的蜀国最终被魏国打败,并俘虏了蜀国后主刘禅。说起蜀后主刘禅投降的事,不得不说起绵竹之战,可谓是魏国灭蜀的关键一战,也是压垮蜀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刘禅不得不投降魏国。但这一战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统领七万雄兵以逸待劳,却被长途跋涉的蜀国大将邓艾的两千残兵打败,

  • 清朝和明朝哪个朝代更强?领土疆域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和明朝是中华民族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后人也经常将明朝和清朝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对比明朝和清朝到底谁更厉害,比较的方面有很多,但是从有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清朝和明朝到底谁更厉害,这个方面就是领土的面积,也就是疆域面积。清朝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总共有着267年的时间,清朝的全盛时期,疆域的面

  • 大明朝的军队经历了什么?从正规军到拿钱卖命的雇佣军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朝的军事制度非常有意思,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首创了卫所制度,在他看来通过这套制度完全可以实现军队粮食的自给自足,从而减轻帝国的财政负担。一开始由于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制度还是充满着活力,到了明朝中后期,这套制度却似乎失去了它的优越性,开始走向腐朽。古人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