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和珅的发家史

和珅的发家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40 更新时间:2024/2/14 23:34:48

历朝历代只要是官就有花不完的钱,清朝也不例外,清朝最大的贪官和坤就靠权力获得了巨大的收入。

权势靠财富来彰显,安乐也需要金钱支撑,由此而踏上贪贿敛财的道路,是合乎逻辑的。

和珅敛财,取之有“道”——借职务与权力顺手牵羊。由和珅一手倡导设立的议罪银制度,本身就是乾隆和珅君臣的私人小金库,在乾隆皇帝那里,也许自以为这个小金库悉数归他,旁人不敢过问的那个密记处,和珅只是替他看管钱财的一条警犬;警犬不这么认为,和珅把大块的骨头和精肉神不知鬼不觉地都叼到了自家院子。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和珅兼任崇文门税务一职,这个肥缺有两条道儿可以捞钱,一靠减免外地官员、客商进京缴纳的税银数额获取好处,二借代为朝廷变卖抄没公大臣家产从中渔利。和珅把持这个位置数年,后来由他儿子丰绅殷德接掌,管家刘全参与管理,这里实际上就是和府的一个钱袋子。

因为有乾隆的特别信任,和珅又会把事情办得让皇帝满意气派,凡老太后和皇帝的寿诞宴庆、下江南的车驾用品采买准备以及避暑山庄等重大工程的改扩建,这些都成了和珅趁机捞取大量钱财的渠道。拿乾隆八十岁的寿辰为例,整个庆典所涉及的规模设置、场馆建造、寿宴用品采办及王公大臣、巨贾富豪和各级官吏的进献礼金,统统掌握在和珅一人手中,而实际花费仅用去一半,另一半自然入了和声囊中;八十岁的皇帝沉浸在亿万兆民万寿无疆的祝福声中,精明的和珅挑灯清点到手的万两黄金暗自狂喜。

构筑堆积财富的金字塔。权钱交易在今天仍充当着社会生活游戏的重要角色,两百年前的封建王朝里则更是绝对的主角,“清正廉洁”一直以来就是竖立在婊子家门前街口的牌坊,是愚弄和欺骗老百姓的幌子。权力的金字塔骨子里就是金钱堆积起的金字塔,层层盘剥贪贿转而层层上贡邀宠固位,是官场千年不变的传统剧目,偶尔被砍掉的几个脑袋,不过是投错了主子、枉费了钱财的蠢货替罪羊而已。凭借乾隆的信赖,和珅稳稳地陪天子坐在金字塔尖上,脚下的塔身无须费多大功夫即可建成,自有大小喽啰们慌不迭地添砖加瓦。

和珅的这座金山,文武兼备、上下贯通、角色齐全,既不乏朝廷大员、封疆大吏,更拥有一大帮地方官吏,那时节,这伙人唯恐和大人这里见不着自己的一张嘴脸。和珅后来案发,能指名道姓的就有:广西巡抚钱度,四川总督阿尔泰,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亶望,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副省长)于易简,两淮盐政征瑞,江西巡抚郝硕,湖南布政使郑源寿、恒文,浙江巡抚福崧,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建,直隶总督杨景泰,两广与闽浙总督富勒浑、伍拉纳,云贵总督鄂辉、富纲,陕西巡抚秦承恩,河南巡抚毕沅。上述均堪称和珅财富大厦的顶梁柱。最具讽刺意味是,当年和珅亲自查办治罪的两广与云贵总督李侍,事后不久也做了和珅贪腐网中的干将。

“反贪”原来是“行贪受贿”的绝佳途径,有几个苍头能弄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形象地来表述和珅个人财富聚敛的话,和府就是大清乾隆朝的“中央银行”。

合法经营并非仅作幌子。在大量敛取不义之财的同时,和珅开辟家族合法经营项目,初看似乎是为掩盖巨额财产来源寻求退路,但在和珅——一个贪婪者——的眼里,不失为又一条创收渠道。放在今天,和珅无疑更容易藏身,宛然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巨子,一个拥有主体产业兼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董事长。和家经营当铺、酒店餐饮、粮油农资、古玩藏品、小煤窑,同时投资物流业,而其主营的是房地产和金融业。利用权力,和珅收购兼并了大量土地,据称其名下良田八十万亩,可想而知一年下来,仅土地租赁一项,和珅即获利会有多少;和珅各处大批的房产同样用来出租或开酒店,这又是一笔不菲的财源;金融投资放高利贷是和氏集团另一项主营业务,面向社会,不分官吏、友人、平民,只要你有实物抵押,均可到和氏银行办理贷款业务,连亲舅舅也不例外。和珅的舅舅明保借贷一万五千两,月息一分,还款期到,明保一分不少付给外甥,含糊不得。

不要小看这样的收成。当一个人被物欲所左右时,财富就是他的亲爹亲娘,一切能够聚敛金钱的把戏,都是他最痴迷的游戏。世人常说: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和珅说:鬼话!身外之物何以人人去争去抢?在这样的价值观支配下,富已敌国的和珅,尚不放过任何一个来钱的机会。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名望经常举办各种家宴,生日聚会、夫妇婚庆、儿孙满月、父母诞辰,凡一切可资赚钱的由头都被和珅派上了用场,借以收取礼金礼品。各地官员年年节节都要给皇上或朝廷进贡当地名贵特产,和珅负责接收,挑一些乾隆喜欢的,余者运到和府,谁会去问贡品去向?各藩属国使节给大清皇帝进贡的玩好珍异,一律先经和大人之手,因此和府里的奇珍异宝,皇宫里不一定有,“家内所藏珍宝,内珍珠和串竟有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至数倍。”和珅家的珍珠比大内所藏多出好几倍去,有一颗比乾隆御冠上镶的那颗还要大。

和珅起初是跟着万岁爷同乐,不知不觉间被金钱财富俘虏了,玩得过界了,他的小金库变成了大金山,朝廷的大金库则成了一座破仓房。

放在今天,和珅无疑更容易藏身,宛然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巨子,一个拥有主体产业兼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董事长。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监制度贯穿于历史朝代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一个男人的心中可能都有这么一个皇帝梦,坐拥整座江山,“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何等的幸福!虽然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这么一个好的结局,但是大多数来讲的话,还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接着我们可能就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何古代皇宫中,皇帝总是钟情于太监?偌大的皇宫中除去皇帝和女人就剩下太监了。有些观众可能就

  • 古代的吞金自杀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人在吞金自尽之前有一个小的前提,这个小前提就是喝一点毒药,这毒药什么都有,比如鹤顶红。而根据一些历史文献不难发现这些人往往在吃了剧毒之物之后才开始吃金子,而吃完金子之后也就死翘翘了,所以就有很多的人认为吞金自尽。那么如果我们回到现实中来,如果一个人吃金子能够把自己吃死吗?答案是能的,只不过要吃很

  • 秦始皇陵墓的守陵人为什么消失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统一六国,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及,而对于自己去世后的陵墓,也是相当的用心,如此庞大的皇陵必然也会遭到盗墓贼和反抗他的人的觊觎。庞大的秦皇陵因为作为一个千古一帝,在他去世后,皇陵中的财宝和文物不计其数,有的盗墓贼即便知道里面有水银和机关防御,但财迷心窍之人也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盗取宝物。所以我个人

  • 锦衣卫是怎么被灭掉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锦衣卫是朱元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驾驭不法的大臣,这群人在成立之初风光无限。他们只听从皇帝的话,首领一般是皇帝最信任的武将担任。他们手里的权利很大,可以抓捕任何人,这里面就包括了皇亲国戚。并且他们还可以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也就是私刑。在朱元璋时期,贪官不好受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锦衣卫,朱元璋极其痛恨贪官

  • 揭秘古人为什么对沐浴如此重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洗澡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清洁方式;不管是太阳高悬的夏天还是冰冻三尺的冬日,最让人喜欢的就是洗澡了!温温软软的水流在身上划过,顺着曲线流下去,打湿了头发,沾湿了皮肤,带走了身上的污垢,也带走了一天的疲惫。在北方的公共浴池里,你还能在享受水的“按摩”时,享受到熟人唠嗑的乐趣。而在南方,你

  • 朱允炆去向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棣攻入南京城后,发现皇宫一片火海,士兵灭了火之后,七手八脚地抬出了一具又一具的尸体。朱棣傻眼了,这些尸体烧的面目全非,黑炭一般,是男是女都分辨不清,更别提辨别是不是朱允炆了!朱棣坐立难安,愁眉不展,他担心朱允炆没死,或者逃走了,那就麻烦大了!要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按理说

  • 杨贵妃真的很胖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中的羞花,据说在杨贵妃醉酒的时候,她在御花园一边赏花一边跳舞,结果就在她翩翩起舞的时候周围盛开的花朵纷纷收拢了起来,这件事后,杨贵妃的美貌就在民间越传越开,很多文人雅士都用诗词来称赞杨贵妃的美貌。因为唐朝一直都以胖为美,所以很多人都猜测,四大美女的杨玉环体型很胖,成语中的环肥燕瘦说的

  • 历史上真的有夏雨荷这个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的皇帝里面,乾隆皇帝是一个不得不说的皇帝,对于康乾盛世和他的六下江南,我们至今都津津乐道。他的父亲雍正是个节俭的帝王,他给乾隆在国库里攒下了好多的白花花的银子,如此一来乾隆也就可以适当得败败家,可是成天憋在宫里怎么花钱?于是他就想到了下江南游玩,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而《还珠格格》的故事

  • 辽国情史:辽萧太后与韩德让的君臣之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太后,史称承天太后,名绰,小名燕燕,系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辽圣宗之母,主持辽国朝政四十载。她被人称为“细娘”,应该是一个气度非凡的绝色美女。同时,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史称其“明达治道,习知军政”,被后世誉为辽邦“中兴之后”。但后世对她“杀妻夺夫”的残暴举动,颇

  • 子虚乌有的苏小妹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宋八大家有三位是一家人,即苏老泉(苏洵)和他的儿子苏东坡(大苏)、苏辙(小苏)。在民间传说中,苏家还有一位聪明绝世无双、资质过人数倍的人物——苏老泉的女儿、大小苏的妹妹苏小妹。因为她是女的,按当时的制度无法参加科举,因此在政坛上没留下足迹,但在民间的名气很大。根据民间传说,苏小妹与当时的大才子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