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关于朱元璋长相的民间故事

关于朱元璋长相的民间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51 更新时间:2024/1/26 8:41:35

朱元璋相貌粗陋,很不体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生就一长瓢把子驴脸,双眼深陷,脸长嘴阔,且脸上长满了麻子,望上去杀气腾腾。但这幅真实的画像一直被密藏着。另一副则是仪表堂堂,脸上一团和气,但跟他本人没有一点相象。现在朱元璋就有这两张形态各异的画像流传至今。如今这两张画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

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故事。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酷凶狠的光芒。

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将朱元璋的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去斩首了。

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其中道理,于是,对朱元璋的脸型加以较大规模的修饰,着力于眉目传神,侧重于理想表达,便有了这幅据称是不怒自威的皇帝像。据说,朱元璋见了这幅与自己本来面目没有太大关系的画像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摹写了许多本子,用来赐给臣子和留给后世子孙。于是,这位经过呕心沥血、苦心加工,几乎凭空创作出来的慈眉善目的富贵老人,就成了朱元璋的标准像。而那位善解人意的聪明人也受到了奖赏与表彰。这种荒唐可笑的事情只有朱元璋才能做得出来。

有一种说法,说是刘伯温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曾在心中大吃一惊,深深为朱元璋那怪异的相貌所震撼: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颊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

据说,刘伯温一见之下,便据相术得出结论:此人之相,兼具大贤之厚朴与大奸之残暴。结果,后来的朱元璋,果然以自己的行为,准确地证明了刘伯温之所言不虚。对这段说辞,我们不必追究其真假。事实上,它是后人附会发挥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它至少在刻画朱元璋其人的容貌与作为上,相当传神。这里对相貌的描述,显然更接近未经艺术加工的那幅标准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鹦鹉洲的来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传三国年间,名士祢衡由刘表荐引给江夏太守黄祖。祢衡和黄祖的儿子黄射非常要好,常常在一起玩耍作乐,饮酒赋诗。那时候,长江中有一座江心洲,洲上一片荒芜,杂草丛生,野兔出没。有一天,黄射邀请祢衡到江心洲上去打猎饮洒。江夏太守的儿子请客,又选在长江当中的沙洲上,去的人不少,有的人还带着歌伎、美女打算痛痛快

  • 古人打仗竟然还要讲规矩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懂得利益的国度。在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就连打仗也是要讲礼仪的。在《左传》中就有说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春秋战国时期,祭祀有着很多繁琐的礼仪细节,但是让人意外的是,打仗也会像祭祀一样,有着很多的规矩,需要各个诸侯国共同遵守。第一条: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而且要战争,必

  • 揭秘西汉皇帝的私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西汉的皇帝,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们是很厉害的,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刘邦、汉武帝等等,这些皇帝都是出自西汉时期,也都是非常有名的皇帝。不过对于更多的喜欢研究皇帝的私生活的人来说,或许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西汉的很多皇帝都喜欢和男人在一起,历史上有很多形容这一方面的词语说的都是西汉的皇帝。据史料记载,刘邦得取

  • 李莲英给慈禧梳头为何一根头发都不掉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莲英八岁入宫当上了太监,他本着出人头地的思想净了身,故此,伺候慈禧(当时是懿贵妃)的时候,就分外用心。慈禧也是非常喜欢聪明伶俐的李莲英,故此,经常当着众位太监们夸奖他。李莲英能得到慈禧的夸奖,只有一个人高兴,那就是安德海,因为安德海是李莲英的师父。李莲英得到了给慈禧梳头的任务后,心情也是非常忐忑和

  • 杨贵妃和安禄山的绯闻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绯闻,不仅在野史、话本中出现,就连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中,多次记载了安禄山与杨贵妃的不正常关系。司马光对于这段绯闻也是颇有研究,他根据《安禄山事迹》、《开元天宝遗事》等文献,推测出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却有私情。杨贵妃成为安禄山养母之事,或许就是他们两人暗通私情之始。史书中记载,公元7

  • 揭秘:古代“滴水刑”是一种什么刑罚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滴水刑”,据说古代的女子宁可自杀也不愿受此刑罚,就知道这种刑法有多么的残忍。这种刑法还是出自于商纣朝时期,也是古代刑法最层出不穷的年代,因为纣王是一个生性非常暴躁的皇帝,经常因为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折磨身边的人,也难怪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了,谁也不知道纣王下一刻是否还会开

  • 诸葛亮死前为什么要点亮49盏灯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中,要是论智谋的话,很多人第一印象就会想到的人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才智在三国中,是数一数二的存在的。不过,尽管才智过人可是终究是难逃一死。不过在诸葛亮死前,其实很多人以为他点亮了49盏灯是为了续命,可是真的是这样吗?诸葛亮给人们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但是诸葛亮最后的下场并不是最圆满的,因为他最后

  • 花木兰从军10年为何没人发现她的女儿身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史料中,花木兰是位神秘的女子,对于她的姓氏、籍贯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有说她是商丘虞城县人,也有人认为她是陕西延安人,还有说她是湖北黄陂人……总之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让花木兰最早成名的是一首词诗——《木兰辞》。这首诗出自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被收录于南朝陈的史料《古今乐录》,流传到隋唐时期,又经过了隋唐

  • 揭秘:替父从军花木兰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花木兰的结局,后人有两种说法:第一结局:归隐山林。有传说,花木兰征战多年凯旋而归后,皇帝要对她封赏。此时,花木兰的身份再也无法隐瞒了,于是主动向皇帝“坦白认罪”。结果皇帝念其立下功劳,便赦免了她的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能力出众,忠厚老实,赐她高官厚禄。结果木兰再做惊人之举,她以家中父母年迈,需要人

  • 宋代禁止杀牛 梁山好汉为何每天都吃牛肉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也有违禁食品,那就是牛肉。禁止食用牛肉还被写进了法律,西周规定:诸侯无故不得杀牛。唐朝法律规定:“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本,马即致远供军,故杀者徒一年半。”在唐朝无故杀牛,判处徒刑一年半。宋代的法律也是一样,无故杀牛,判处一年半的徒刑。梁山好汉大块吃牛肉,实际上是作者故意这么写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