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尺尊公主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个地位高?

尺尊公主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个地位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04 更新时间:2024/1/17 17:07:16

尺尊公主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个地位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和亲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和亲公主大部分结局都不怎么样,但是人们也一定还是期待一个,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却能够有真情实感的爱情故事吧。不过,松赞干布当时并非只娶了文成公主一个人,或者说这一个和亲公主,另外还有一位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这两位公主当时究竟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

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英雄,他统一了西藏,是藏族人们心中的神话,而其与文成公主的联姻更是为藏汉两地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来,有关于松赞干布的两个妻子,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高低问题的争论一直屡见不鲜,很多人都说来自泥婆罗(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比大唐送去和亲的文成公主地位要高,说尺尊公主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可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尺尊公主是一个连是否存在都充满争议的人物。

在吐蕃的史料,敦煌文献以及汉史中都没有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的记载,甚至于尼泊尔本国的原始史料中都没有这位公主的记录。后来佛教密教的产生,才在一些神话传说中有了松赞干布娶尺尊公主这件事情,如后世的《柱间史》,《西藏王臣记》等书中就记载了尺尊公主。然而这些书成书时离松赞干布时期十分遥远,二是此类书中记载了许多荒谬的事情和神话故事,可信度并不高。

而说文成公主地位不如尺尊公主的,无非就是以下几个理由:

松赞干布是为了迎娶尺尊公主修建的红日宫殿(布达拉宫),在文成公主进藏时,红日宫殿已经修好了。所以说布达拉宫是为尺尊公主修建而不是文成公主修建,松赞干布更加重视尺尊公主。

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建大昭寺,为文成公主建小昭寺,大昭寺听名字就比小昭寺厉害,所以松赞干布更喜欢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先进藏所以地位要高,文成公主后入藏所以是小老婆。

其实仔细推敲起来,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两次求亲才娶回来的大唐公主,贞观十年时,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请求两国和亲,可当时的吐蕃不愿意向大唐称臣,所以当时的唐太宗拒绝了。

两年后,松赞干布率兵进攻吐谷浑,在八月攻打到了松州,大唐派侯君集率兵迎战,让先锋牛进达先行,牛进达到达松州后派兵夜袭了吐蕃军队,斩首了数千人。吐蕃军队被偷袭受创后,松赞干布才退的兵。在松州之战四年后,松赞干布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大唐上书愿意称臣并请求迎娶公主,至此唐太宗才选取了宗室之女前去吐蕃和亲。

当时的唐朝一直都有和突厥,吐谷浑等周边政权通婚,大唐作为天朝大国,派去突厥,吐谷浑这些边境小国和亲的公主其实都是下嫁。松州之战刚吃了败战但是却能和大唐联姻,这让松赞干布非常的高兴。在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松赞干布还特意亲自从都城逻些(今拉萨)前往柏海(今青海玛多县)迎接公主入藏。

事实上,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前的公元631年,松赞干布就已经迁都拉萨并开始在红山上建立红日宫殿,这座宫殿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

关于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布达拉宫并不十分可信,松赞干布于公元631年迁都拉萨修建宫殿,而其第一次向大唐请求和亲时是贞观十年,也就是公元636年。

虽然说松赞干布不是为了文成公主修建的布达拉宫,但是也绝对不是为了尺尊公主修建的红日宫。

作为一名君王,松赞干布绝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做出如此重大的事情,虽然太史公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可烽火戏诸侯是假的,而迁都这样重大的事情并不是儿女私情能随意左右的。

松赞干布其家族悉补野家族发源于雅砻地区,早先的藏区分布着大小十多个政权,而悉补野家族因为连续出了几个英明的君主,所以迅速的打败了藏地其他的势力。到松赞干布时期,悉补野家族的疆域已经跨过了雅鲁藏布江,基本上统一了吐蕃。

此前,吐蕃的宫殿都是在扎西次日山上的雍布拉康。而松赞干布时期,因为疆域已经跨过雅鲁藏布江,这座在大山上的王城已经是不利于君主对于领土的全面管辖,所以松赞干布有了迁都的想法。

迁都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一决议肯定会受到一部分利益受损之人的强烈反对,所以需要一个说服力十足的理由。松赞干布看中了雅鲁藏布江北的拉萨红山脚下一块叫做“吉雪沃塘”(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的地方,这块地方据说悉补野家族的先祖拉托托日年赞在此修炼过,在那时就已经有了红山会成为吐蕃新王都的说法。

而在《玛尼宝训》中记载:在松赞干布带领众臣去红山脚下查看时,远处的红山正巧被一道光环所笼罩,这一奇特的现象被当场的苯教大师解释为天神眷顾赞普,让他在红山修建新宫殿。从现代科学来看,当时的天降光环很有可能是彩虹。

“化身松赞干布想到:‘现今对此雪域王国我将完成教化之事……’得见拉托托日年赞所居之吉雪地区修行。于是,将各种供物以车迎送,并连同眷属臣工人一同前往……并建宫室居之。”

天神的神谕给了松赞干布一个完美的借口,所以松赞干布回去后丝毫就决定迁都,并且在红山山巅上修建红日宫殿。

松赞干布选择迁都于红山脚下的“吉雪沃塘”是出于各方面的考量,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当时的吐蕃版图,红山正位于正中心,方便对边境的管辖;而红山四面环山,山中间有盆地,盆地中吉曲河(拉萨河)穿插而过,有山有水,如此易守难攻的的优越地理位置对于一个新王都来说是十分合格的。

在大藏经《丹珠尔目录》中也记载了修建红日宫的缘由:“为发现先祖之基业,乃建红日宫。”

松赞干布根本就不是为了尺尊公主而修建的红日宫,又何来松赞干布更重视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地位较低一说。

关于大小昭寺名称反应两位公主受宠程度高低这一说法也是没有的事。

大昭寺和小昭寺是现在的叫法,这两个寺庙最初的名字是“逻婆朱囊寺”(幻显寺)和“嘎西朱寺”(四喜幻化寺)。

传说尺尊公主带来的嫁妆里有一尊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而文成公主的嫁妆是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松赞干布为此修建了大小昭寺放置两尊佛祖等身像。而大昭寺放的是尺尊公主陪嫁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小昭寺放置的是文成公主陪嫁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现在的大昭寺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因为后来调换的结果。

两座寺庙有了大小之分大概是在于大昭寺每年藏族新年进行的拉萨传昭大法会。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时,藏传佛教的宗喀巴大师创立了祈愿大法会,规模更大的大昭寺成为了法会的举办地点,大昭寺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此,可这时候文成公主已经去世一千多年了。

据传,大小昭寺佛像互换是因为唐朝军队攻打吐蕃,藏人为了保护佛像不被破坏,才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藏于大昭寺内,战乱过去后,便直接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供奉于大昭寺内。

据藏地史料《新红史》中所记载:在此王之时,唐军抵达吐蕃,红山焚于火。尊者释迎牟尼佛像被藏匿于大昭寺,未得到。

这里的王指的是松赞干布的孙子,吐蕃第三十四代赞普芒松芒赞。松赞干布是吐蕃的第三十三代赞普,而他的儿子英年早逝,所以松赞干布去世后直接由孙子芒松芒赞继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芒松芒赞在位时,大唐军队曾经攻打到吐蕃,红山宫都被战火所焚。于是有人将释迦牟尼佛像藏身于大昭寺内,这样才让唐军没有得到佛像。

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因为文成公主的和亲,和大唐保持了二十多年友好的边境同盟关系,这时候的吐蕃向大唐称臣。可芒松芒赞继位成赞普后,吐蕃和大唐的关系变得恶化,双方经常为了边境领土之争而发生冲突。

而芒松芒赞担任赞普的时间是公元650年到公元676年,期间吐蕃和唐朝多次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基本上都是为了争夺青海和乌海地区。公元670年,唐朝出动五万军队支持吐谷浑,而吐蕃出动二十万军队迎战,于是唐朝军队大败,吐蕃稳固的控制了青海西部,而唐朝长期控制着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在边境领土之争上两国可谓是旗鼓相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以说《新红史》中所说的唐军占领红山,还火烧红山宫殿的举动,在国力颇为强盛的芒松芒赞时期恐怕难以达成。

事实上唐朝史料中并没有任何记载唐朝军队攻打红山的记录,而唐朝三征高句丽,侯君集出兵吐蕃都是有记载的,不可能如此重大胜利的事件漏掉没有记载。

作为胜利方的大唐却在唐史中没有任何关于这一场冲突的记载,仅凭《新红史》中一段没有日期记载的话似乎难以佐证唐朝军队攻占了红山。而唐朝军队攻占红山都是一件难以下定论的事,更何谈因为火烧红山宫殿为了保护佛像不被毁而藏匿佛像所导致佛像互换呢?

所以说大小昭寺更不能体现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地位之分。

说尺尊公主先入藏就是正妻的人其实太过以己度人了,事实上藏族地区没有所谓的正妻,平妻之分。关于大昭寺内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三人的塑身,尺尊公主在松赞干布的右边所以地位要尊贵一些也是如此,藏族并没有明确的右为尊的观念。

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许多吐蕃书籍,史料都有都有关于文成公主的记载。

《贤者喜宴》中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羊年(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在吐蕃,称为赞蒙并且享有祭祀是王后才有的待遇。

大昭寺前的《甥舅会盟碑》碑文中有一段“当其创立大唐之二十三年,王统方一传,圣神赞普弃宗弄赞(松赞干布)与唐主太宗文武圣皇帝和叶社稷如一,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至赞普牙帐。”

正是因为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不低,所以才会留下这么多的记载。就像唐太宗的妃嫔,妃子徐惠虽然没有子嗣,但是因为向太宗谏言所以被写进了《旧唐书》后妃传;而唐太宗的儿子李恽的生母王氏,虽然替太宗育有一子,但是却只有姓氏,没有封号,没记载出生地,生卒也不详。

不管地位高低如何,文成公主都称不上幸福的女人。16岁的女子因为皇帝陛下的一声令下就必须背井离乡,前去数千里外完全陌生的地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两国交好的重要使命。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共同生活九年,而且没有生育一儿一女,在和以前接触的文化教育完全不同的地方独自孀居了三十年,想来是十分孤独的。

而文成公主在藏区做出的杰出贡献使得藏区人们永远记住了她,在藏族人们的心里,文成公主是神圣的,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地位高低就能概括。

标签: 历史唐朝文成公主

更多文章

  • 公主献给皇帝一美女,转眼却被哥哥娶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杨暕,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杨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杨暕是隋文帝杨坚最喜爱的皇孙,乃是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所生之次子,他完美地继承了父母形象上的优点,长得外形俊朗,“美容仪,疏眉目”。杨坚在世时,便加封杨暕为豫章王,食邑一千户,其对杨暕的喜爱可见一斑。然而,作为杨暕父亲的杨广,却不太喜欢

  • 算命的说罗成有七十余年寿命,为何却二十多岁就惨死?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罗成,隋朝

    罗成,出自隋唐演义中的人物,作为北平王罗艺之子,他一出场就显得与众多绿林好汉不同,不出意外的话,他很有可能继承北平王的爵位,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再加上本人精通枪法,长得眉清目秀面容俊俏,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用现代观点来说就是小伙子长得很帅,招人喜欢。后来与秦琼程咬金等人结义,虽说年纪轻轻,江湖经

  •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甄嬛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后宫嫔妃不得干政,这是大清朝自古以来的规矩,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朝政规矩,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后宫嫔妃多是百官的女儿或是孙女选秀出来的,当女人进入后宫后,她们往往都是代表着整个家族的荣辱,如果她们干政

  • 李世民时期玄武门事变差点再次发生,李世民属意李泰还是选择了李治!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唐朝,李治

    李世民时期玄武门事变差点再次发生,李世民属意李泰还是选择了李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本欲传位给魏王李泰,为何最终又改变主意,选择了李治。李世民在唐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便带着大队人马南征北战戎马生涯,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李渊却将他的哥哥李建成封为了太子,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得策划

  • 年羹尧血洗江夏镇,雍正为什么不杀他?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与老十三胤祥办完赈灾差事,返京途中,路过江夏镇。到这“江夏镇”,胤禛先是一疑,而后一大惊。但见江夏镇偌大一片城镇,晚饭时辰只寥寥几处炊烟,还有成片的乌鸦忽起忽落。一打听,“过去是江夏镇,我们刘爷买了过来做庄院,如今是刘宅

  • 宋徽宗连宋江都赶尽杀绝,却不敢动这位好汉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宋徽宗,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徽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水浒传的一把手,那肯定是宋江。但是如果论地位,这位好汉就连宋徽宗都不敢动他一根毫毛,他最后也得以善终。此人就是排名第十的小旋风柴进,说起此人,我想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丹书铁券。所谓丹书铁券就是免死金牌,那柴进到底是何来历呢?柴进虽然

  • 司马炎在刘禅棺材中放了什么?为什么让后人感到羞耻?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刘禅

    司马炎在刘禅棺材中放了什么?为什么让后人感到羞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禅的确算是一个悲情的人物了,后世人都认为他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改变他傻的事实,很多人怀疑会不会是小时候被刘备摔了一下,把他给摔傻了。也有人认为这是大智若愚,如果不是这样,恐怕最终连善终都得不到。不过

  • 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弄死李渊?真实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杨广,隋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他还是晋王的时候,就想把李渊弄死,他当上太子之后,还想把李渊弄死,等他当了皇帝,就更想把李渊弄死了。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弄死李渊呢?因为李渊坏了他好事,私下把此女给斩了。为什么斩?李渊怕他乱国,结果就把杨广气疯了。杨广当晋王时,为

  • 明武宗为什么想尽办法要南巡?反对的一百多名大臣怎么处置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明朝,明武宗

    明武宗为什么想尽办法要南巡?反对的一百多名大臣怎么处置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讲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得先从一个叫江彬的大奸臣讲起。据《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五》,江彬,今河北宣化人,最初仅仅是一个小军官,蔚州卫指挥佥事。1510年,刘六刘七起义爆发,由河北攻入山东,又从山东回攻

  • 皇帝有了新宠,皇后设计害死,太后知道后如何处置皇后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相信大家对《甄嬛传》都不陌生了,在这里面有一个神秘但是又让我们熟悉的人物就是纯元皇后了,虽然这部电视剧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出现过,但是她却被后宫的嫔妃们一直提到,甚至可以说是她们的阴影,尤其是雍正的皇后宜修。纯元一直都是雍正内心深处的那个人,就连一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