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的帝王之术的根本是什么?为何说伴君如伴虎?

古代的帝王之术的根本是什么?为何说伴君如伴虎?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149 更新时间:2024/1/5 12:46:57

古代的帝王之术的根本是什么?为何说伴君如伴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帝王术一直都是古代皇帝们必修的一门课程,为了驾驭群臣,皇帝们往往会扶持两个不好对付的大臣,让他们互相争斗,以保持权力的平衡。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凝聚力十分强大的国家,但是,也是一个十分善于内斗的民族,像唐后期的牛李党争,则是彻底耗尽了昔日荣耀的大唐余辉,让唐朝陷入到了一个无休止的党争之中,最终,不可逆转的走向了衰落。

然而,统治者扶持这些党派,极容易造成大臣在朝堂上相互攻击,以及,在政事上的相互推脱、扯皮。这种无休止的党争,严重影响了权利中枢的运行效率,也会使国家的国运日渐衰竭,由此可见,党派之间的争斗是具有很大危害的。

那么,这些弊端难道统治者就不知道吗?

统治者肯定知道,但是,出于无奈,他们不得不这么做。在丞相制度出现之后,作为文官之首的丞相,如果,在朝堂之上没有人能与之相抗衡,长久以后,权力便会过度集中在丞相身上,这不利于君主集权专制的实现。

因此,为了实现对天下权力的牢牢把控,统治者不得不“既唱白脸”、“又演黑脸”。在必要的时候,统治者还会向自己昔日的好友,或者是曾经一起打江山的生死兄弟痛下杀手,这种过河拆桥的桥段在历史上十分常见。

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明朝的朱元璋。

朱元璋,前半生的经历非常坎坷,早年父母双亡,他被迫出家当和尚。后来,经过好友的引荐参加了起义军,又凭借他出众的军事谋略和调兵遣将的能力,先后大败同是枭雄的陈友谅张士诚,并将元朝的统治者驱逐出了中原,赶到了荒凉的蒙古草原。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明朝的建立而彻底改变了,朱元璋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明朝建立之后,那些昔日和朱元璋称兄道弟的生死兄弟,竟然被朱元璋一个又一个的诛杀、流放,最后,就只剩下了一个病重的汤和

有人就会说,朱元璋怎么会如此残忍呢?连自己的生死兄弟都杀,这些可都是与你一起拼死打江山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人,你怎么会获得江山呢?你怎么能如此忘恩负义呢?

是的,没有这些人,朱元璋仅靠一人之力,是不能打下这诺大的明朝江山的。但是,朱元璋不得不这么做,即使这样做是错的,他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朱元璋明白,他深知自己手下这些人的能力,如果,给予他们同样的机会,在皇位的诱惑下,他们极有可能以下犯上的。

为了让自家江山永固,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他更为了留给自己的子孙一个更加平稳的时代,使其能来安心的统治明朝,他做起了一个屠夫,不惜在历史上留下恶名,把明朝可能潜在的一切危机,都一一铲除,即便是运用血腥残暴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相对于朱元璋,赵匡胤就显得温和多了。

赵匡胤凭借在陈桥的黄袍加身,成功夺得了天下的统治权。

然而,在取得天下之后,他心里始终存在着很深的顾虑,总是在想,如果哪天自己的属下也效仿自己当初的行为,那么,自己岂不是要沦为阶下囚。于是,赵匡胤就专门办了一场酒宴,把自己手下诸多掌握兵权的将领都邀请来参加酒宴。

一开始,赵匡胤先是盛赞这些属下当年的拥护之功,待到酒会正酣时则话锋一转,做出一脸愁容不展的样子。

当时,诸将领自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好小心翼翼地向赵匡胤询问为何如此。赵匡胤则说:自己现在当了皇帝,反而不如当年当节度使那般快乐,天天都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人赶下皇位。

赵匡胤话刚说完,这下将领就吓得赶紧下跪,立马表示自己绝无异心。但是,赵匡胤仍然不放心,说:日后有人仿效当初的陈桥兵变,怕你们也推脱不了。将领们更加是焦急万分,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祈求皇帝给他们指一条明路。

这个时候,赵匡胤就说了:

你们跟着我一起打江山,自己也是戎马半生了,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不如封个闲职回家享享清福,这样对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是一种荫护。这些将领听完后,心领神会,于是,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便纷纷上书说,自己年老力衰,不能胜任职位,希望能告老还乡。

赵匡胤则是假意做了一番挽留,然后,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历史上,像朱元璋与赵匡胤这种过河拆桥的现象是非常多的,就像向来对待属下很是友善的汉高祖刘邦,也曾经屠杀过自己的功臣,让一代兵神韩信命归黄泉。而张良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在刘邦功成名就之后,便自觉隐退山林,做起了一个世外高人得以善终。

在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可以患难与共,却富贵难容,自古说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皇帝来说,群臣与谋士都是自己统治天下的工具,当工具变成利刃反过头来刺向自己的时候,自然是毫无疑问地要去铲除,即便是他们还没有想要变成利刃。

但是,为了避免潜在的威胁,尽早下手也是免除后患的一种方式。因此,所谓的帝王术就是以最深的恶意去揣测人性中的贪婪与邪恶,其实也就是人之本性。

标签: 历史宋朝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朱厚照智商极高,不过却不适合做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朱厚照,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厚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做皇帝需要具备什么,帝王心术,治国之略,朱厚照完全不具备这些特质,可以说,他也不感兴趣。那他对什么感兴趣——玩后世的长辈们常常喜欢这样训斥顽劣的晚辈:成天无所事事,你想当朱厚照吗,说的就是这位仁兄。我们简单列举一下这位仁兄的事迹,你

  • 春秋时期最狠毒的母亲,联合娘家人害死了亲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栾祁,春秋

    都说虎毒不食子,母亲尤为爱惜自己的孩子。然而春秋中期,晋国却发生了一件母亲联合娘家爹跟弟弟坑死自己亲儿子的事。这位狠毒的母亲叫栾祁(春秋常以夫家氏加娘家姓称呼女子),是(掌军政大事,中国最早的内阁制度)之一栾氏(姬姓)家族的当家人栾黡的妻子。栾黡的父亲栾书,曾是晋国晋景公和晋厉公时期的中军将(六卿之

  • 李建成的妻子是谁?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收了李元吉老婆却放了李建成老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李建成

    李建成的妻子是谁?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收了李元吉老婆却放了李建成老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之变,不仅改写了李渊父子四人的命运,更是改写了唐朝甚至整个历史的走向,李世民依靠这一次成为了大唐的太子和皇帝,然而被他杀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却失去了全部,不仅是生命和地位,还有李元吉的妻子也

  • 揭秘:古代的宦官相当于太监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太监”一词被解释为“宦官”,“宦官”一词被解释为“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也叫太监。”也就是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宦官”与“太监”等同。同样,各种古装影视剧中,我们也经常见到将两者混用的情况。但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并不完

  • 明朝最冷血皇帝,眼睁睁看妃子被大火烧死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朱厚熜,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厚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不是完美的,世间也就没有完美之人。《明史》对朱厚熜的记载是这样的:“帝性严厉”,这样评价一个帝王,在《明史》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历史上的朱厚熜确实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君王。从他的后宫,

  • 悫惠皇贵妃:康熙最特别的妃子,首次册封就是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悫惠皇贵妃,清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悫惠皇贵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皇帝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但在父母亲缘上,几乎没有享受过一日天伦之乐。康熙继位第二年,他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就去世了,留下终生遗憾。因为孝康章皇后早逝,康熙对佟佳氏族人一向宽厚优渥,康熙朝就出了一位佟佳氏皇后,即孝懿仁皇后。然而孝懿仁皇

  • 元朝旧臣张昶穿破衣服,朱元璋为何就把他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张昶,明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黄袍加身,能力的确是非常人所能及,要说看人的眼光,朱元璋的确不赖,否则也不会找到那么多有能力的手下扶持他,但他看人的眼光却属实远远不如自己的臣子刘伯温。朱元璋执政时,有一位叫张昶的官员,此人很有才华,却有一个习惯,身上的衣服破了也

  • 勾践被俘吴王夫差为什么不杀他?真的是因为夫差太自大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春秋,夫差

    勾践被俘吴王夫差为什么不杀他?真的是因为夫差太自大了吗?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很多人都欣赏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复国的故事,但这也算是有些断章取义了,勾践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是前提是当夫差灭掉越国之后,并没有杀了他,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没有杀了勾践,才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复国的计划。但是

  • 揭秘: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母子情”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安禄山,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安禄山生于703年,卒于757年,营州胡人,名轧荦山。亲生父亲姓康,母阿史德氏突厥族巫婆。据传,安禄山的母亲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突厥的战斗之神扎荦山,之后于长安三年的正月初一诞下一子,也就是安禄山,取名扎荦山。在安禄山幼年他的父亲就

  • 史记中的卫子夫以贤惠著称,卫子夫真的是这样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汉朝,卫子夫

    史记中的卫子夫以贤惠著称,卫子夫真的是这样的吗?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卫子夫,可能部分人不是很陌生。因为部分古装题材的影视剧出现过以皇后卫子夫位原型的影视剧形象。据记载,皇后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出身并不高贵,但是以贤惠著称,并且丝毫恪守本分,不会偏帮自己的“娘家人”。据记载,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