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第一鬼才郭嘉多厉害,为何传闻“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三国第一鬼才郭嘉多厉害,为何传闻“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40 更新时间:2023/12/22 4:39:14

随着三国演义的撰写,三国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被人们广为知晓,在这一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第一鬼才郭嘉多厉害,为何传闻“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号称三国第一鬼才谋士,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不多,却拥有大量的粉丝。郭嘉原为部下,后转投曹操,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作为曹操的第一谋士,郭嘉可以说是当时的人物,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请诸葛亮出山,同年秋,曹操北征大胜而归,郭嘉病逝在途中。

作为三国时期魏蜀两国最重要的谋士,因为时空的交错未能有缘一较高下。所以,后世也有一种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卧龙诸葛亮是什么身份?说起智谋,无论是正史传记还是小说演义,都把诸葛亮当成是第一人一般的的存在,但是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又将郭嘉捧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郭嘉真那么强吗?

170年,郭嘉出生于颍川(河南省禹州市),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起来,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见了袁绍之后,觉得袁公思虑多端,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很难和他一起谋划建王称霸的大业,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一直赋闲了六年。

郭嘉能成为曹操的,很有些巧合。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写信给,让他再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两人共论天下大事,曹操高兴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非常高兴:“真吾主也。”

曹操唯才是用,麾下谋士号称“百人团”,而郭嘉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了。郭嘉一入曹营就得到了曹操的宠爱,甚至是独宠,视为心腹中的心腹,为此,曹操为郭嘉另外专门设立“军师祭酒”一职,就好像为专门设大都督一职,刘备为诸葛亮专门设军师中郎将一样,为曹操麾下智囊军师之首。当然,这得益于郭嘉才能的展现。

他的主要功绩有:

一、向曹操提出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同袁绍争夺北方统治权的决心。这其中虽然有一些夸大华丽的客套话,但大体上将曹操与袁绍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出来,总的来说分析的很到位,而且对于鼓舞士气人心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坚定了曹操的决战之心,有的时候胜负往往取决于上位者内心的一念之差。

二、趁袁绍和公孙瓒交战的时候,建议曹操尽快消灭吕布,为不久到来的曹袁大战建立稳固的后方,以防到时吕布偷袭。征讨吕布在曹操有点泄气的时候,分析吕布已经“气衰力尽,内外失守”,同荀攸一道劝说曹操,一鼓作气拿下吕布。最终果然如郭嘉所分析,一举擒杀吕布。

三、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阶段时期,孙策曾经想要袭夺许都,大家都很害怕孙策出兵后方有事,只有郭嘉根据孙策的性格以及江东传来的情报,分析出孙策很快就会被刺杀,不用担心他会袭扰后方,避免了曹操分兵防备孙策的进攻,集中兵力全力对付袁绍。

四、通过分析袁绍的性格,准确判断出如果进攻占据徐州的刘备,袁绍肯定会迟疑,不会立刻援救,因此可以迅速消灭刘备。最终结果一如郭嘉的预测。进一步稳固了曹操的后方,使得曹操放手和袁绍一搏。

五、通过分析袁绍手下的嫡子与派系之争,准确判断出如果急着进攻袁谭袁尚二人,则会抱团取暖,不利己方用兵,可以先南征刘表,静待二人自己内讧。结果又被郭嘉料中了,二袁争夺冀州,内耗很大,最终被曹操逐个击破。

六、征讨北窜的袁尚和乌丸时,有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袭扰后方,郭嘉再次根据已有态势和刘表的性格,分析出刘表既不会重用刘备,也不会不用刘备,只能让刘备守门不会让其进攻,可以千里奔袭乌丸,必能一战成功。曹操按照郭嘉所说,出其不意攻击乌丸果然大破之,迫使袁尚兄弟再次逃窜。

在征乌丸回军路上,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天不假年,本来曹操看郭嘉年纪小,还想将身后事托付给他,结果竟然死在了曹操前面,实在可惜。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郭嘉去世的时候还很年轻,只有38岁。《三国志·郭嘉传》是这样记载的:“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郭嘉的病情,起于身体虚弱,又长年生活放纵,不拘小节,曾多次被陈群指出批评。

在历史中,曹操曾为郭嘉哭过三次,第一次是在郭嘉病重的时候,而后两次是在郭嘉去世之后。曹操第一次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征讨乌恒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的说法,当时“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

曹操第二次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恒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郭嘉已经病得很严重,奄奄一息。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问疾者交错”,意思是曹操一遍又一遍地问候。郭嘉一死,曹操“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亲自参加了郭嘉的葬礼,哭得很伤心,并且对荀攸等人说,他打算让郭嘉做他的接班人。可是郭嘉却中年夭折,难道这是命吗?

曹操第三次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后回城的路上。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当时曹操的主要谋士都在,曹操当着他们的面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要是郭嘉还在,绝对不会让他打败仗!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大的打击,犹似雄鹰折翅。他这次哭,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天下梦想的破灭和绝望。

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郭嘉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公元207年,郭嘉去世。在同一年里,刘备从卧龙岗里请出了诸葛亮。没能看到这两个不世出的天才彼此斗智,作为历史的看客,我们唯有遗憾。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统一天下后为何就成了“暴秦”?史书中塑造的暴秦,真相真的如此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说到我国历史上的秦朝,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都是“暴秦”的形象,那么秦国统一天下后为何就成了“暴秦”?史书中塑造的暴秦,真相真的如此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秦国能统一天下,依托的是“商君之法”的治国思路,用法家思想来整合国家资源,把国家人力和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整个秦国成为一部隆隆前进的战车,而所有

  • 三国名将赵云有多厉害,为何刘备只把他当保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在这一时期有许多经典的名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名将赵云有多厉害,为何刘备只把他当保镖?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姿伟岸,高八尺有余。大家可能对八尺没有什么概念,解释一下,在三国时期的律尺单位中,一尺合现代的24.2厘米,那么折算一下八尺大约为1米93。身高1米

  • 隋炀帝杨广身死之后,他的子嗣儿女,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说到隋炀帝杨广最后的结局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么在他身死之后,他的子嗣儿女,最后结局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炀帝千古暴君,大有骂名万载的趋势。但此人“美姿仪,少敏慧”,既有其父汉人杨坚的高大威猛,又有其母鲜卑姑娘独孤氏的白皙婉秀,风流漂亮,神采照人。当王子时,杨广南平陈国,北却突厥,绝对不是绣花

  • 金日磾曾是匈奴王子 后落魄为养马人 最后成为汉武帝的托孤重臣 金日磾一个匈奴人为何能成为汉朝臣子道德典范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金日磾是西汉时期匈奴族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其子孙后代忠孝显名,七世不衰,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自小聪明伶俐,深得休屠王喜爱。但这在光芒四射的汉武帝面前就不够看了,三国时期有句话叫“既生瑜何生亮”,用在金日磾身上,非常的妥

  • 刘伯温号称第一谋士,朱元璋建立明朝,刘伯温有八分功劳,却也逃不过冤死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刘伯温号称第一谋士,朱元璋建立明朝,刘伯温有八分功劳,却也逃不过冤死的结局。刘伯温是元末明朝的浙江人,从小天赋极高,读书能做到七行俱下,而且过目不忘,十四岁时便学习春秋经书,这些儒家经典,本身晦涩难懂,初学的人一般只能读通,却不明含义,可刘伯温看了几遍之

  • 李世民功绩一生,他的皇位最终传给了哪位皇子?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例如唐朝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功绩可谓是居功至伟,那么他的皇位最终传给了哪位皇子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一生为国为民,在唐朝建立起后并没有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带兵出征塞外,那时候李世民还未是唐朝的王帝,在四方征战那几场,战役中。李世民都是亲身参与的,在这四场战役中

  • 王莽从五好青年到恭俭官员 再到篡汉自立 为何说王莽篡汉是顺势而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王莽篡汉其实是顺应历史要求的,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篡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王莽出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其父早逝,无任何封号,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大伯父王凤位居大司马一职。由于王莽

  • 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最终惨败的原因有哪些?他若不攻打孙吴,是否可以笑到最后?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被众人所了解的一个乱世,其蜀汉的衰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因为夷陵之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最终惨败的原因有哪些?他若不攻打孙吴,是否可以笑到最后?刘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会选人,也会用人,成就了他的功业。但他指挥的夷陵一战,让蜀国就此走向没路,让人叹息

  • 李世民是如何上位,当上皇帝的?他在位从政时期,又有哪些著名的功绩?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帝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唐朝李世民是如何上位,当上皇帝的?他在位从政时期,又有哪些著名的功绩?李世民是靠一场血雨腥风的“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的。“玄武门之变”大概是这样的:一天凌晨,李世民同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9人率兵埋伏于玄武门内,把守玄武门的主将常何也已被李世民收

  • 北京保卫战于谦力挽狂澜 击退瓦剌大军 使大明朝转危为安 于谦是如何击退瓦剌大军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开始了一场首都保卫战。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正统十四年,明朝主力军对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朝最高统治者明英宗被俘、统管明朝军事的行政长官兵部尚书,统管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