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秦国统一天下后为何就成了“暴秦”?史书中塑造的暴秦,真相真的如此吗?

秦国统一天下后为何就成了“暴秦”?史书中塑造的暴秦,真相真的如此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602 更新时间:2024/1/16 0:02:13

说到我国历史上的秦朝,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都是“暴秦”的形象,那么秦国统一天下后为何就成了“暴秦”?史书中塑造的暴秦,真相真的如此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秦国能统一天下,依托的是“商君之法”的治国思路,用法家思想来整合国家资源,把国家人力和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整个秦国成为一部隆隆前进的战车,而所有的秦国人变成了士兵+农民的双重身份,和平时生产,战时随军出征,以图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秦统一六国之后,公元前221年曾经的东方六国并入秦的版图,全国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当然还有秦国长期实行的一些法律制度,一并推行到六国。对于东方六国来讲,仅仅是一些贵族的利益受到了伤害,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的变化。往往有些既得利益者由于失去了利益,就会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控制,恰恰秦国失去了广大的舆论控制,那么它就变成了暴政,也就是所谓的暴秦。

小编个人认为“暴秦”并不真的残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严厉的统治、繁重的服役、刑罚严酷、焚书坑儒。

秦国遵从法家,并且制定了严密的法律体制,秦国就是在这种严密的制度下,横扫六国,气吞万里如虎。

而同样的制度,在秦国大一统之后对其他六国子民实行,就成了残暴的制度。难道秦国子民和其他六国子民不一样么?这肯定不是,原因在于秦国先进的制度——封建制。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而秦国就是在商鞅的带领下转变的最快最彻底的国家,而类似楚国,一直到灭亡,国内都存在无数大贵族的封地(楚王无权干涉的封地)。先进的制度消灭了落后的制度,秦国也就战胜了其他六国,但随着秦国制度的强制推行,原六国权贵利益都受到严重损害,他们又都是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掌握社会的话语权,所以秦国就成了“暴秦”。这“暴”不是对民众“暴”,而是对原六国权贵的“残暴”。

秦朝繁重的服役不过是两个方面,一兵役: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二徭役: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修阿房宫。秦朝兵役不过是两场胜利的战争,而战国时期,各诸侯是年年征战,无论胜负都伤亡惨重,绝对比秦朝兵役悲惨。而徭役中最沉重的就是修筑万里长城,但小编这里要说,为啥万里长城要用修筑一词而不是建造一词?这是因为万里长城是在原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的。集全国之力修筑长城,与一诸侯国自我修筑长城相比无疑死轻松的,并且还不死人。一场长平之战赵国伤亡45万,秦国伤亡30万,共计75万人,但整个秦朝的兵役、徭役死亡人数肯定是无法与之相比。所以秦朝服役是正常的服役,不是残暴的服役。

秦国因法家而兴起,法家也为秦国制定了严密的法律法规。秦国统一后后世都批评秦朝刑罚严酷,但很多人都忽视了秦法汉随,汉朝的法律制定几乎是照搬秦朝。同样的法规换了一个朝代就再无严酷的批评,是法规的问题么?不是,是成王败寇的问题。

焚书坑儒,儒家由孔子建立,遵从周礼。而秦朝正是周王朝的灭亡者,也从周王朝的奴隶制变为封建制度,这时候一堆儒生大力宣传周王朝的礼仪与好处,宣扬反秦言论,秦始皇能放过他们么。并且焚书坑儒只是烧毁周礼与儒家学说,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并无焚烧。但后面的朝代都是儒家思想,秦始皇这么打击儒家,儒家的徒子徒孙能让他好过么。

相比之下秦国还有着诸多的功绩:

1、统一六国,结束几百年春秋战国的动乱。首先,对于天下百姓来说,统一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天下苦战久矣,谁不避免战争,好好种地呢,所以,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秦国统一六国,结束战乱,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是十分受欢迎的;其次,对于中国数千年的统一思想奠定了基础,让后世的历朝历代,不论动荡多久,都渴望天下一统,对于中华民族的“和”的概念也是形成了一个家国烙印。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其在古典封建王朝时期的优点在于,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3、文字的统一使用,这使得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从未间断的最重要因素;

4、郡县制替代分封制,郡县制不仅有效防止了各地行政长官拥兵自重,还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在中国延续至今;

5、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得以统一调配,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6、车同轨,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四面八方,把全国各地连载一起,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7、修建灵渠,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8、万里长城建立的,建立之初是为了抵御匈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长城不仅具有军事价值,长城周边也逐渐发展起来,还使得民族得以融合,还是后世文人墨客笔下的盛景,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今更是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象征,成为世界奇迹之一;

9、开拓疆土,南征南越,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10、修建郑国渠,《史记·河渠书》记载,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

那么为何秦国在统一六国后短短15年就灭国了呢?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兵力太过分散,蒙氏兄弟带领三十万将士誓死抗击匈奴。而又让赵佗带领50万军队平定南中国。而此时咸阳只有区区几万人在保卫始皇帝。秦始皇早已知晓会有人起义来反秦,在赵佗平定南中国后。但秦始皇下定密令,如有反贼作乱,尔等要坚守国土,不许北上秦王。大意就是如果有人来反我,你要守住华夏的国土,不要让匈奴因为中原内战而入侵中原,让百姓不得安生。要不然即使我们统一了中原,也照样对不起百姓和祖先。这就是为什么项羽刘邦等大军攻入咸阳城时,赵佗选择隔岸观火不去救秦,从而保住了中国的版图。如此深明大义的皇帝被扣上了暴秦的帽子。而南中国是哪里,就是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包括现在的香港澳门。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赵云有多厉害,为何刘备只把他当保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在这一时期有许多经典的名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名将赵云有多厉害,为何刘备只把他当保镖?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姿伟岸,高八尺有余。大家可能对八尺没有什么概念,解释一下,在三国时期的律尺单位中,一尺合现代的24.2厘米,那么折算一下八尺大约为1米93。身高1米

  • 隋炀帝杨广身死之后,他的子嗣儿女,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说到隋炀帝杨广最后的结局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么在他身死之后,他的子嗣儿女,最后结局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炀帝千古暴君,大有骂名万载的趋势。但此人“美姿仪,少敏慧”,既有其父汉人杨坚的高大威猛,又有其母鲜卑姑娘独孤氏的白皙婉秀,风流漂亮,神采照人。当王子时,杨广南平陈国,北却突厥,绝对不是绣花

  • 金日磾曾是匈奴王子 后落魄为养马人 最后成为汉武帝的托孤重臣 金日磾一个匈奴人为何能成为汉朝臣子道德典范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金日磾是西汉时期匈奴族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其子孙后代忠孝显名,七世不衰,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自小聪明伶俐,深得休屠王喜爱。但这在光芒四射的汉武帝面前就不够看了,三国时期有句话叫“既生瑜何生亮”,用在金日磾身上,非常的妥

  • 刘伯温号称第一谋士,朱元璋建立明朝,刘伯温有八分功劳,却也逃不过冤死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刘伯温号称第一谋士,朱元璋建立明朝,刘伯温有八分功劳,却也逃不过冤死的结局。刘伯温是元末明朝的浙江人,从小天赋极高,读书能做到七行俱下,而且过目不忘,十四岁时便学习春秋经书,这些儒家经典,本身晦涩难懂,初学的人一般只能读通,却不明含义,可刘伯温看了几遍之

  • 李世民功绩一生,他的皇位最终传给了哪位皇子?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例如唐朝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功绩可谓是居功至伟,那么他的皇位最终传给了哪位皇子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一生为国为民,在唐朝建立起后并没有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带兵出征塞外,那时候李世民还未是唐朝的王帝,在四方征战那几场,战役中。李世民都是亲身参与的,在这四场战役中

  • 王莽从五好青年到恭俭官员 再到篡汉自立 为何说王莽篡汉是顺势而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王莽篡汉其实是顺应历史要求的,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篡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王莽出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其父早逝,无任何封号,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大伯父王凤位居大司马一职。由于王莽

  • 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最终惨败的原因有哪些?他若不攻打孙吴,是否可以笑到最后?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被众人所了解的一个乱世,其蜀汉的衰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因为夷陵之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最终惨败的原因有哪些?他若不攻打孙吴,是否可以笑到最后?刘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会选人,也会用人,成就了他的功业。但他指挥的夷陵一战,让蜀国就此走向没路,让人叹息

  • 李世民是如何上位,当上皇帝的?他在位从政时期,又有哪些著名的功绩?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帝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唐朝李世民是如何上位,当上皇帝的?他在位从政时期,又有哪些著名的功绩?李世民是靠一场血雨腥风的“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的。“玄武门之变”大概是这样的:一天凌晨,李世民同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9人率兵埋伏于玄武门内,把守玄武门的主将常何也已被李世民收

  • 北京保卫战于谦力挽狂澜 击退瓦剌大军 使大明朝转危为安 于谦是如何击退瓦剌大军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开始了一场首都保卫战。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正统十四年,明朝主力军对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朝最高统治者明英宗被俘、统管明朝军事的行政长官兵部尚书,统管明朝

  • 隋文帝杨坚,真的喜欢独孤伽罗吗?他曾被逼的离家出走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夫妻恩爱的皇帝,其中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的爱情,更是让人心生向往,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文帝杨坚,真的喜欢独孤伽罗吗?他曾被逼的离家出走。提起隋文帝,他的名声就比儿子杨广好多了,他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达三百年的大分裂时期,一统天下,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