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那些有趣的事

历史上那些有趣的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63 更新时间:2024/2/7 19:05:17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讲历史里20则有趣的故事。

1.唐时有一将军权龙襄,性情急躁,不学无术。他不懂"忌日"是什么意思,手下人告诉他,父母去世后,要告假在家,独坐房中不能出门。后来老权遇到了丧忧之事,便一个人在房中静坐,突然有只大黑狗闯入房中,这厮大怒,厉声喝道:“好你个畜生,竟敢冲破我的忌日!”于是当即决定:明天重做忌日,看好那条该死的黑狗。

大唐

2.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材高大、力大无穷、骁勇善战、生猛无比。庄宗喜欢自由搏击,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他有个侍卫王门关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庄宗就总想和小王较量较量。小王哪敢啊,输了说明水平差要丢饭碗,赢了弄不好就得丢脑袋。

可庄宗相当墨迹,还总冷嘲热讽,后来又郑重承诺:你小子赢了就封你节度使,输了也绝不究。“小王同志这口气憋了老长时间了,还是个官迷,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拳,把庄宗干个四脚朝天,眼眶子都揍青了,这庄宗还真是纯爷们,捂着眼睛,呲牙咧嘴的将王门关封为幽州节度使。这皇上分明是欠揍型的!

3.唐太宗征讨辽东时,房玄龄留守长安,并授权与他一切事情皆可自行裁断,不必请示。一日,来个告状的,房玄龄十分重视,一问之下得知告的竟然是自己这个宰相。房玄龄没有问他话,更没有治他的罪,而是直接备下车马,送到太宗军中。

太宗觉得蹊跷,如果还有房玄龄处理的不了的告状案,那一定是有关他自己的案子!太宗一问,果然是告的房玄龄,勃然大怒,不容分说,马上喝令将告密者推出去斩首示众。这就是权术!

4.唐太宗闲来无事,半真半假的问尉迟敬德:“有人上书说你要谋反,有这回事吗?”他本以为敬德会矢口否认或者为自己辩解,而借机展现一下自己的大度。没想到这个历史上著名的猛男应声答道:“是啊,我也听说我要谋反了,自从追随陛下南征北战,浑身上下伤痕累累,年轻那时候没想反,现在天下太平,我也老了,就有人怀疑我要谋反了吗?”

说完这老家伙居然马上脱光了衣服,露出满身的伤痕。这下太宗可下不来台了,马上安慰道:“看看你,咋还是这臭脾气呢,咱俩谁跟谁啊,快穿上、快穿上,可别得瑟感冒了!”

大唐高祖李渊

5.唐高宗手下有个能干的官员杨德干,为人执法严峻、刚正不阿。有一次一个高宗很宠信的宦官,率众到百姓的地里放鹞子玩,把田地弄得一片狼藉。杨德干下令杖脊二十,并将鹞子杀死。

宦官深以为耻,跑到宫中添油加醋的向高宗哭诉,高宗不为所动。宦官脱下衣服让高宗看他的伤,高宗徐徐说道:“你早知杨德干为人,何必无事生非,践踏百姓田地呢,现今我也帮不了你。”说完转身离去。

6.李隆基少年时就胆识不俗,高人一等。七岁时朝廷举行祭祀仪式,权臣武懿宗大声呵斥皇家侍卫, 小李隆基怒目而视,大声喝到:“这是我李家的朝堂,你是何人?胆敢如此放肆地训斥我家侍卫!”权势熏天的武懿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武则天认为小李见识不凡,志存高远,对其大加赞赏。

7.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为继承皇位争得不可开交,唐太宗曾经咨询过卫国公李靖和英国公李積,这俩历史上有名的精明人都装疯卖傻、装聋作哑不回答。没想到唐太宗觉得二人未陷入党争,是可以信赖的托孤之臣,反而更敬重这两位不帮皇上分忧的大臣。

8.唐太宗十分欣赏李積的才能,曾经和他交待过自己百年后要托孤于李積。年老时,却又于病重之时下了一道诏书,将李積派为偏远的叠州任军政长官。

然后叮嘱太子李治:“李積此人,才智有余,可担大任,我担心你即位后他不服你约束,才把他外放,如今他接到圣旨后能马上出发,你即位后可以把他召回,委以重任,要是他迟疑观望,马上就处死他,免留后患。”李積接到圣旨后,想都没想,甚至都没和家人告别,马上赴任。

9.唐朝著名政治家魏元忠原名贞宰。武则天时期,被酷吏罗织罪名下狱,受尽了非人的折磨,无时不盼望着劫后余生,重见天日。终于有一天盼来了武则天的赦免文书,有一个小吏在外面听说后,先行跑来告诉老魏这天大的喜讯。

老魏听完之后,老泪纵横,拉住小吏的手可劲的摇啊。又问小吏的名字,答曰:元忠,老魏说:“好名字,以后我也跟你叫元忠了。”出狱后就叫魏元忠了。

10.李师师和皇上宋徽宗有一腿,又和大才子周邦彦搞上了。有一天,李师师得知皇上感冒,以为当晚就不会来了,于是约了周邦彦来玩浪漫,没想到皇上是个讲究人,居然抱病前来参战。来不及撤退的周邦彦无奈趴在李师师床下听了一夜的艳戏。

才子毕竟是才子,后来居然把这出戏谱成一首名词 《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不如休去,,直是少年行!”

11.隋朝开国名将史万岁刚出道的时候,隋军和突厥激战正酣。突厥人提议,双方各挑一员猛将单挑,免得士兵混战伤亡太大,隋将应允。史万岁当时只是个新兵蛋子,请缨出战,隋将一想也行,输了也不丢人,赢了就赚大发了。

遂遣史万岁出阵,没想只一回合,史万岁就斩了突厥千挑万选的猛将,牛逼哄哄的回来了。突厥一看隋军一个连装备都不全的小兵都这么骁勇,这仗是没法打了,灰头土脸的议和而还。

12.秦始皇有一次偶然看到丞相李斯出行,车骑随从众多,甚是招摇,牛气冲天,就随口说了几句不满的话。没想到身边有个太监过后偷偷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斯。李斯大为惊恐,于是以后每次出行都大大的减少了自己的车骑随从,再也不敢臭嘚瑟了。秦始皇明白这一定身边有人泄密,盛怒之下,将那天随侍在自己身边的太监都杀了。

13.后世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给他安了穷奢极欲等等罪名。但始皇帝雄才大略、一统天下的功绩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始皇帝是个典型的工作狂,为了更好的治国理政、安定天下,年轻时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都要批阅一石(合现在120斤以上 ) 的竹简文书,不批完就不休息。而这些竹简文书堆起来有一人多高,可见秦始皇的工作量有多大,白天还要和大臣商议国事。他就是想扯扯淡,哪来的功夫啊!

宋朝皇帝

14.相传赵高本是赵国贵族后代,秦灭赵后,将赵高和他的父亲施以宫刑、籍没为奴,母亲也成为奴婢。后来秦始皇偶然见到赵高,见他身材伟岸、精通法律且为人谨小慎微,于是提拔他做中车府令,也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兼卫士长,又让他教少子胡亥学习判案断狱。

有一次赵高犯了重罪,按律当斩,但一向不会法外开恩、杀人不眨眼的秦始皇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居然赦免了赵高,并且很快官复原职。秦始皇一定没有想到,他的一时宽容,却给大秦帝国种下了一颗毁灭的种子。

15.古人特别讲究避讳,君、尊、长的名字称号都得避,所以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观世音就叫观音,名将李世積 (徐茂公)也改名为李積。五十二万多字的 《史记 》居然全书没有一个“ 谈 ”字,没啥奇怪的,司马迁的爹地就叫司马谈

西游记里被猪八戒调戏过的月亮女神叫桓娥,月亮女神的情人是相当能射、连太阳都能射的后羿。后来避汉文帝刘桓的讳,叫做嫦娥。诗人李贺,其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于是终身考不了进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则因其父名序,故所撰文章皆改“序”为“引”。其子苏轼、苏辙为他人作序时,均改称“叙”。

16.唐高祖的祖父叫李虎,故唐代不能称“虎”。于是,虎字便被“兽”、“彪”等字所替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变成“不入兽穴,焉得兽子”;“画虎不成反类犬”,则成了“画龙不成反类犬”。就连“老虎”的名称也不能叫,而称其为“大虫”。把狗叫做犬,是因为宋高宗叫赵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因为当地的州官叫田登,所以他治下的小民不能用"登"字,谐音都不行。

17.汉景帝和家人的感情非常深。有一次设家宴为入朝的弟弟梁王刘武接风,母亲窦太后也在座。酒过三巡之后,汉景帝喝高了,情绪失控,嘴也没个把门的了,大咧咧的对刘武承诺:百年之后我要把帝位传给你。刘武表面上还在那谦让推辞,实际上连鼻涕泡都美出来了,双目失明的窦太后也高兴的眉开眼笑,涕泪横流。

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一看这不行啊,斟满一杯酒过来就说汉景帝:“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传位与皇子天经地义,绝不可更改,梁王虽亲,毕竟是弟弟,你丫的喝点B酒说错话了,罚你一杯。”汉景帝正因酒后失言,悔得在那使劲掐别人的大腿里子,一看台阶来了,呵呵。傻笑两声,接过罚酒,一饮而尽,随后就转移话题,再也不提这事了。

18.经常听到有人吹牛说家里有“压箱底”的宝贝。其实“压箱底”是古时候用作性教育的一种瓷器,外形像水果,有盖。内藏一对或多对呈各种交合姿势的男女瓷人。

平时人们都把它放在箱底用来辟邪。只有到女儿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打开盖子,展示给女儿,并为她讲解性知识,让女儿懂得“夫妻之道”。看来以后吹牛还真得打草稿了。

宋太宗赵光义

19.战国时代,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曾经担任右庶长,后来因战功赫赫被封为严君。公子疾为人幽默风趣、足智多谋、风流倜傥,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

20.书圣王羲之小时候就聪明伶俐、机智过人,他的叔叔王敦非常喜欢他,经常把他带到自己家里玩几天,并且晚上睡在一个床上。有一天晚上,王羲之刚刚上床,王敦的亲信钱凤来访,和王敦商量谋反的事,他俩密谋许久。

钱凤要告辞的时候,王敦想起王羲之还在床上,钱凤听说屋里还有别人,拔剑就要去杀人灭口,王敦拦住他,进卧室一看,王羲之盖的被子掉地上一半,嘴角还留着口水,睡得沉沉的,两个人才放下心来。其实王羲之早就听见他俩的密谋了,所以装出熟睡的样子,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竟然有鲜卑族血统这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所有伟大的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公元626~649年的23年,但他的功绩及名声丝毫不逊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创业之主。他开创的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他也被称为“千古一帝”。通常我们认为,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是汉人建立的政权,理所当然的,李世民也是

  •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着“天下第一宫”盛誉的阿房宫两千年来引起了人们无限丰富的联想,但这座奢华的宫殿却没有留下她的绝世容颜。人们在惋惜之余,不禁将愤慨之情投向纵火三月的项羽。然而,项羽火烧阿房宫却是个流传千古的冤案。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到中国,通过实地考察,确认秦代阿房宫遗址的建筑规模

  • 鬼到底是什么?纪晓岚是这么认为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纪晓岚,在协助皇帝之余,喜欢与鬼有关的传说,并爱拿出来和别人讨论鬼的来龙去脉。话说乾隆年间某地有位屠夫叫许方,某次收工后天已大黑,只得挑着两坛酒赶夜路,实在累得不行了,便在路边一颗大树下休息。突然这时月光一下子就明亮许多,像大白天一样,并从远方传来“呜呜”叫的声音,接着便有个人

  • 吕不韦、春申君黄歇:历史上的“隔壁老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隔壁老王”这词由来已久,隔壁老王真名不详,知名度不比小明低但身份比小明更为神秘。它泛指哪些睡了别人老婆,或者让被人老婆怀上自己孩子的人。“众位老王们”虽然是一个神秘群体,可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有名有姓的老王,小编就列举两位给大家看看。1:被儿子逼死的“老王”——商人丞相吕不韦吕不韦这个人以

  • 民国四公子的七个不同版本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四公子共有七种版本:关于民国四大公子的说法,台湾大陆都不太一样。大致有七种说法:民国四公子一、陈锦堂、袁克让、张伯驹、宋传兴民国四公子二、袁克文、溥侗、张伯驹、张学良民国四公子三、袁克文、卢小嘉、张伯驹、张学良民国四公子四、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棋瑞之子段宏业、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民

  • 万历皇帝天资聪慧却不上朝竟是身体透支过度!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万历皇帝天资聪颖,他十岁登基,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前十年,因为年幼,由他的母亲李太后和张居正主政,推行一条鞭法等变革,卓有成效。他主政初期也非常勤政,曾经步行二十公里为百姓求雨。但这样一位年青有为的皇帝,为何突然有一天就不想上班了呢?1958年,万历皇帝下葬的陵墓定陵开始挖掘,打

  • 古埃及的诅咒真的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埃及的诅咒是不存在的。古埃及的诅咒的来源:考古学家在图坦卡蒙墓中发现了几处图坦卡蒙的诅咒铭文,有一处写道:“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还有一处写着:“任何怀有不纯之心进这坟墓的,我要像扼一只鸟儿一样扼住他的脖子。” 这个最年轻

  • 乾隆皇帝居然有36颗牙齿!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殿英在1928年盗掘乾隆陵墓,40天后,住在天津张园溥仪带着清朝遗老遗少重新敛葬起来。这些遗老遗少们来到遵化被炸开的皇陵,他们将为乾隆皇帝收拾尸骨的惨状,记录在《东陵盗案汇编》上,关于重新敛葬情况,有这样记载:捡得肋骨一条,脚骨二块,膝骨一块……但令人惊诧的是乾隆皇帝以

  • 妃嫔的苦闷:一朝红颜老,不做帝王妃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首《如意娘》诗,据说是武则天入宫之初未获宠幸时所作, 它真实地反映了后宫妃子在花开花落的岁月流转中,因渴望帝王 的宠幸与纯真的爱情而神思僬悴、泪湿裙衩的情景。事实上,历 代后宫中,确有无数春情如潮的妃嫔,在未获御幸之前,日思夜 梦

  • 古代土豪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的人喜欢怀旧,哪怕怀的是与自己无关的别人的旧,所以当年的日子,就算最简单的吃喝玩乐,有了几个世纪的时间隔绝,也酿成了故事,让今天的人有了热闹可看。总在一些电影情节里,窗棂雕着精美的梅花,公子在读书,府上的戏恨不得天天上演,唱的都是百听不厌的游园惊梦这样的日子,我们不曾经历,却开始怀念。歌舞助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