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乾隆与康熙两帝执政生涯的10大惊人区别

乾隆与康熙两帝执政生涯的10大惊人区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4/1/17 20:23:13

都说康乾盛世康熙乾隆可以说是清朝最强盛的时期了,那么这两位帝王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将乾隆与康熙比,会发现很多相似但又区别巨大的地方。

(图)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年号“乾隆”

康熙帝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乾隆也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康熙帝南巡6次,乾隆帝也是南巡6次;康熙帝搞文字狱,乾隆也搞文字狱;康熙帝与民同乐,举办千叟宴,乾隆帝也举办千叟宴……。二帝在位时间也差不多。乾隆在位时间比康熙仅少一年,康熙是61年,乾隆是60年。本来乾隆帝还可以干几年,他之所以内禅,是出于对祖父的尊敬,在位时间不敢与他相等。

除了这些模仿外,两位帝王还有很多深层次上的相似:两人都有雄才伟略,勤于政事,长于谋略,励精图治,集中皇权,在拓展领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方面,对于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康乾盛世的形成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两帝都善于对汉族知识分子实行笼络政策,举行了制科考试,但又都实行思想文化专政,大兴文字狱,打击对清朝有不满情绪的知识分子。

显然,乾隆帝出于对祖父康熙帝的崇拜和敬佩,处处向他学习。

(图)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年号康熙

然而,两人是存在区别的。

一.武功之区别

乾隆夸耀“十全武功”:两攻准部、一攻回部、两攻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安南、缅甸各一次,抗击廓尔喀侵略两次。这些武功,有些值得称道,如攻准部、回部,抗击廓尔喀侵略,攻打金川,也有道理,但是损失很大。其他就不值得称道了,攻缅甸、安南之役就是不义之举。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大败俄侵略军于雅克萨,三征噶尔丹,这些功绩,件件都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武功,乾隆不如康熙。

二.当政之区别

为政风格。康熙宽仁,雍正严酷,乾隆宽柔相济。康熙即位之初,民族矛盾严重,镇压抗清刚结束,百业待兴,为使人民休息,消除满汉矛盾,需要宽仁。为缓解因雍正严酷造成的统治上层矛盾激化,乾隆需要宽。但吏治腐败抬头,又需要严。二帝为政风格不同,但都从实际出发。为政风格方面我们不好说此长彼短。

三.文化发展之区别

《平定台湾战图册》文治。康熙、乾隆两帝都注重发展文化事业,在世时出了很多著名学者,编辑了很多有价值的书籍。康熙朝编有《康熙字典》、《历象考成》、《佩文韵府》、《数理精蕴》、《子史精华》、《全唐诗》,还开始了规模仅次于《永乐大典》的《古今图书集成》的编辑。乾隆帝时期则完成了《大清一统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四库全书》。乾隆时期,乾嘉学派开始形成。《万国来朝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乾隆帝在文治上的成就比康熙大一些。然而,乾隆毁书多,则是他的一大罪过。

(图)乾隆岁朝图

四.外交政策之区别

在对外关系方面,康熙帝比乾隆帝开放得多。康熙初年还执行海禁政策,但统一台湾之后,康熙帝便开了海禁,鼓励人们出海贸易,开放了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作贸易港口。只是到五十五年因海盗猖獗又恢复了海禁,终止了同南洋吕宋、噶喇巴的贸易,禁止卖船给国外,禁止运米出境,但与东洋的贸易照旧,外国商船可来中国。乾隆帝即位后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只许广州一处通商,设立十三行,约束外商活动,限制商民出海。他致英王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显得十分虚妄。

五.生活作风之区别

作风方面乾隆比康熙就差之远矣。康熙帝崇实尚简,自觉减少宫中费用。他说:“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彩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乾隆则好大喜功,耗费国家钱财毫不可惜,人称为“散财童子”。他几次给他母亲做寿都大肆铺张(详《国母寿庆》)。他大造皇家园林,计有清漪圆、静宜圆、乾隆花园,此外他还扩建了圆明园。二帝都曾六巡江南,康熙帝六次南巡是为解决治河问题,轻车简从,而乾隆帝则是前呼后拥,大批后妃、王公亲贵、文武官员相随。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为搬运帐篷、衣物、器具,动用马六千匹,骡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只,征调夫役近万人。不仅沿途地方官要进献山珍海味,还要从全国各地运来许多食品,连饮水都是从北京、济南、镇江等地远道运去的著名泉水。

六.好面子之区别

乾隆爱表现自己,戏弄臣下,“每一诗出,令儒臣注释,不得原委者,许归家涉猎。然多有翻撷万卷莫能解者,然后上举其出处,以博一笑,诸臣莫不佩服。”他为博取“十全老人”称誉,在缅甸数攻不下的情况下,竟重赂缅甸君长,使贡象数匹。

七.情商之区别

性格方面二帝差距也大。康熙帝稳重,乾隆易于感情用事。乾隆十三年,皇后富蔡氏死了,乾隆帝十分悲伤。在盛怒之下,乾隆帝因芝麻小事,处分大员百多人。乾隆《平定金川战图册•收复小金川》而他在此以前的13年中只处分一人——提督鄂善。康熙晚年,皇子争位,也闹得他够伤心的,但他就没有这样感情用事。

(图)康熙南巡图

八.文字狱之区别

二帝都搞思想统治,但乾隆比康熙厉害得多。康熙朝有文字狱,但处理比较宽大。《南山集》开始株连三百多人,康熙算是宽大,只将戴名世一人处死。乾隆帝把文字狱当成家常便饭,制造130多桩,占整个清朝文字狱的80%,好多是捕风捉影。乾隆帝还屡下禁书令,销毁了大量有价值的图书。

九.科技发展之区别

知识和技能方面,总的来说康熙也比乾隆强。康熙帝在数学、天文、物理、历法、地理、农学、医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并支持科技事业。他通过测验,为受冤屈致死的汤若望昭雪,打击了诬陷他的杨光先。他支持西方数学知识百科全书《数理精蕴》编译成册,支持地图绘测而成《皇舆全览图》。乾隆帝在科技知识方面的才能没见有记载。

十.语言诗才之区别

语言知识方面。乾隆帝懂满、藏、汉文,康熙帝除懂满、汉文外,精于蒙文、梵文,还懂一些拉丁文。

两帝都能诗,而康熙帝诗作远没乾隆多。乾隆一生作诗40000余首。然而他们的诗作技巧差不多。他们的作品没有一篇收入沈德潜选编的《清诗别裁集》,在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戚世隽等主编的《明清文学史》中,没有一首被提及。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孝宗身世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明朝中的政治内斗、后宫内斗非常激烈,后宫皇后为了维护自己地位的稳固甚至杀死了所有其他妃子的孩子,差点让皇帝绝了后,这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期的事。在历代王朝的权力斗争中,女人作为弱势群体想要取得并且保住地位,往往要使出更多的非常手段,那些发生在她们身上的事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历史上的悍妇不少

  • 为什么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孤独”?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每家都有相当数量的大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越多,江湖越大,而其中的凶险程度,甚至比敌我双方的战场更甚。曹魏集团内部的构成相对于蜀汉、东吴而言要复杂的多,同僚关系也千变万化。这里选取张辽进行举例,从中亦可管中窥豹,从个案来透视曹魏的用人理念。“(图)张辽(169年-222年),

  • 死后仅有一把乐器陪葬,这位战功过人的皇帝为什么如此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古代天子死后往往都会有丰厚的陪葬品,可是下面这位却只有一把乐器陪葬,未免也太寒酸了吧。(图)李存勖,后唐太祖李克用的长子,后唐开国皇帝你能想象一个亲冒箭矢、驰骋沙场的马上天子面涂粉墨、穿上戏服在戏台上深吟浅唱的场景吗?想想就觉得这画面太美,不忍直视。然而,这一切都是真的,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皇帝是资

  • 唐朝时期的国骂:不牵涉父母和下三路,急眼了另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最先学会的肯定是它的骂人的话,好像这些污言秽语是天生刻在我们基因中的一样。我国历朝历代都有标注的国骂,只不过史书中不太方便记载这种粗俗的言论。骂人这事,人人都会。人人骂过人,人人挨过骂。骂人估计是人类与生俱来能用语言表达思想意图时候就有的本领。无论哪朝哪代

  • 在秦朝,打老婆犯法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的地位很低,男人对妻子使用家庭暴力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在秦朝却是个例外。下面我们通过一本描写秦朝时期民生的书来了解一下。在秦朝定居下来之后,你开始思春了。经过一番寻觅,好消息是你总算娶到了老婆,坏消息是:“她长得那个漂亮啊:大高个,大脸盘子,浓眉大眼,粘上胡子跟张飞似的

  • 唐朝人怎么喝茶,来看桃金娘漫画《唐代人煮茗粥》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中国有着极为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唐朝时期我国的茶文化就已经非常流行了,陆羽的《茶经》也是那个时候写成的。唐朝人怎么喝茶,萌萌哒唐朝人喝茶和现在很不一样哦!

  • 朱元璋设立锦卫内幕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权利的集中,将历史上存在了许久的宰相这一官职都废掉了,明朝的皇权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但是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手段,可以说有些不地道。胡惟庸,在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个不能回避的名字。在论述中国官制的汗牛充栋的论文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朱元璋一手炮制的“胡党”谋逆大案,使得丞相这个古

  • 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时代,各个国家之间互相吞并,只有更强大的实力才能帮助你存活下来,而自然的最强大的秦国笑到了最后。战国末期王翦的灭楚之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从此战当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为帅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将用兵的非凡谋略。(图)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公前2

  • 曾经将战国七雄欺负了一个遍的强横国家,为什么最后却被灭?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战国时期魏国最开始有着很强的实力,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纷纷开始变法,军事和其他方面的实力逐渐增强,逐渐超过了魏国,因此魏国的灭亡也是意料之中的。在公元前413年,魏国朝着西边的秦国动武,用了五年时间拿下了秦国河西之地,导致秦国不得不退回到洛水以西防守。紧接着,魏国由乐毅的祖先乐羊领军,直接经过赵国将中山

  • 让曹操恨得牙痛的历史学家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曹操作为历史上受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有人对他钦佩有加,有人则对他嗤之以鼻,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史书记载不同,这里不是说三国志记载有偏差,主要是后人为三国志做的注解略有差别。都说史书上的曹操和演义里完全是两个人:一个雄才大略,一个奸伪狡诈;一个是军事奇才,一个是常败将军;一个是“非常之人”,一个是赘阉遗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