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朝时期的国骂:不牵涉父母和下三路,急眼了另说

唐朝时期的国骂:不牵涉父母和下三路,急眼了另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61 更新时间:2024/1/16 23:46:18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最先学会的肯定是它的骂人的话,好像这些污言秽语是天生刻在我们基因中的一样。我国历朝历代都有标注的国骂,只不过史书中不太方便记载这种粗俗的言论。

骂人这事,人人都会。人人骂过人,人人挨过骂。骂人估计是人类与生俱来能用语言表达思想意图时候就有的本领。无论哪朝哪代,无论民族种族,都会骂人,都有骂人话。那么唐朝的骂人话有那些呢。

第一个,田舍翁。也叫田舍汉,田舍儿,田舍奴,田舍郎。顾名思义,就是种地的农民,乡巴佬。为何农民伯伯会成为骂人话,因为一般而言农民的生活比较简单粗犷,不怎么讲究繁文缛节,也不怎么讲究做事方法,用头条的话说,垂直度高于健康度,互动度高于原创度,因此成为没文化,没素质,没教养,没前途,没法沟通等等n无人员的代名词。久而久之,就被一些自诩有这些条件的人鄙视蔑视藐视无视,于是成了骂人话。

比较出名的,李世民骂魏征。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照说魏征出身名门,也是世家之后,怎么会被骂为农民呢。原来是“每廷争辱我”。啥意思,不顾场合,不看左右,逮啥说啥。多次让李世民在大庭广众下不了台。垂直度大于灵活度,因此被李世民骂了这么一句。对于这句骂人话,长孙皇后也解释到:“魏征直言。”说话不讲究语言艺术,比较冲,不婉转,跟农民说话一样,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还有李昭德骂娄师德。二人同为武则天时期官员。宋代王谠在《唐语林·雅量》记载:“李昭德为内史,娄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尀耐杀人田舍汉。’”

啥意思,两人一起相跟着上班,可能需要一起汇报工作,不相跟不行。娄师德长得胖,因此走得慢,李昭德老需要停下脚步等他。等的次数多了,老李也就很不耐烦,当年大骂娄师德,你这个可恶的要死的乡巴佬。幸亏娄师德是个胖子,为人宽宏大量,也不计较。骂就骂两句呗,有啥呢。又掉不了几两肉。再说了掉了肉还减肥呢。

还有王之涣大骂王昌高适。唐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中,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饮酒。此时有一帮梨园歌手也来旗亭聚会。三个人就打赌,她们唱谁的诗最多,咱们三个人谁就是第一。省的老争不停。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辞之多者,则为优矣。”

一会儿一位唱了王昌龄的,一位唱了高适的,就是不唱王之涣的。王之涣于是脸上挂不住,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于是指着诸妓之中最佳者(唱得最好的还是长得最漂亮的,不明白)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结果这位最佳者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诗。涣之乃擨歈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这里的田舍奴啥意思,就如咱们现在说的,小样,文盲,脑残,我没白说吧。

这里有人要问了,在唐朝农民的社会地位可是不低,国有四民,士农工商。农民都被这么骂,那工人和商人还活不活了。其实骂人话每个阶层都有。

骂工商阶层的有:市井儿,市井奴,市井无赖,等等。当然这都是指那些小商小贩,比如武大郎这种小买卖人,货郎。要是像李白老豆这种大商人,这么骂很显然杀伤力不大。

或曰,士人基层地位最高,骂人话是那句呢。很出名,穷措大。措大也就是醋大,意思这帮念书人整天之乎者也,酸文假醋,让人讨厌,就像吃多了醋一样,因此被称为醋大。而且这帮醋大大多没钱,因此前面要加一穷字。当时还有一句俗语:“穷措大唤妓女,必不来”。总之一句话,不论哪个阶层你都得混出点人模狗样来,混不出来,就得挨骂。

唐李匡乂在《资暇集》卷下解释了啥叫措大:“代称士流为醋大,言其峭醋而冠四人之首;一说衣冠俨然,黎庶望之,有不可犯之色,犯必有验,比于醋而更验,故谓之焉。或云:往有士人,贫居新郑之郊,以驴负醋,巡邑而卖,复落魄不调。邑人指其醋驮而号之。新郑多衣冠所居,因总被斯号。亦云:郑有醋沟,士流多居。其州沟之东,尤多甲族,以甲乙叙之,故曰醋大。愚以为四说皆非也。醋,宜作‘措’,正言其能举措大事而已。”

不想翻译,能看懂算,看不懂算。

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江陵号衣冠薮泽,人言琵琶多於饭甑,措大多於鲫鱼。”这句也不知道是骂人还是夸奖。就如现在人们说,大街上随便扔块砖,能砸三个大学生,这句话是好话还是坏话呢。风月君不懂,望有识者告我。

当然大唐骂人话不止这些。人身攻击必不可少。比如:

狗鼠辈。狗和老鼠一样的人。卑劣下贱的人。《旧唐书/宇文融传》:中书令张说素恶融之为人,融揣其意,先事图之。中书舍人张九龄言于说曰:“宇文融承恩用事,辩给多词,不可不备也。”说曰:“此狗鼠辈,焉能为事!”

张九龄让张说小心点,张说很不屑,宇文融是个狗和老鼠一样的小人,能成什么大事。

也有骂猪狗的。《旧唐书/白孝德传》:史思明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率铁骑五千临城挑战。龙仙捷勇自恃,举右足加马鬣上,嫚骂光弼。光弼顾诸将曰:“孰可取者?”左右曰:“白孝德可。”孝德呼龙仙曰:“侍中使余致辞,非他也。”龙仙亵骂如初。孝德息马伺便,曰:“贼识我乎?”龙仙曰:“谁耶?”曰:“我,国之大将白孝德也。”龙仙曰:“是何猪狗!”

也有骂“某某奴”的。《新唐书/高仙芝传》:仙芝军还至河西,夫蒙灵察不使人迎劳,骂仙芝曰:“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高仙芝是高丽人,因此被这么骂。用现在话说就是,吃狗屎去吧高丽棒子。可能是由于高丽人喜欢吃狗肉,因此得名。

当然还有骂竖子,小子,小竖的。

《新唐书/白居易传》:上(唐宪宗)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白居易这小子,我提拔他当了大官,他却老跟我为难,我真拿他没办法。

《新唐书/高祖诸子传》:高祖驰使召太宗以谋之,太宗曰:“文干小竖狂悖,起兵州府,官司已应擒剿。纵其假息时刻,但须遣一将耳。”杨文干只是个小竖而已,派个大将去收拾了就得了。

这里给大家说一下啥叫竖子。《说文解字》:竖,立也。竖子意为老是站着的人。啥人老是站着,地位低下的人,身份卑贱的人,没资格坐着的人。这些人有啥特点,见识浅短,没有大局观,没有独立思想和人格。因此引申出竖儒,竖夫,竖褐,阉竖等等。范增项羽“竖子不足与谋”,意思是说项羽没有主见,本来商量好的搞死刘邦,却被刘邦和张良几句话忽悠了,改变了主意。而不是什么项羽年纪小,范增老了,因此骂他竖子。

还有骂某某汉的。《新唐书/高祖诸子传》:他日,高祖呼太宗小名谓裴寂等:“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世民这小子,被房玄龄杜如晦这帮读书汉教坏了,不是我以前认识的二儿子了。读书也是汉,风月君也就醉了。

还有地域歧视的。当时南方人骂北方人为胡,狄,北方人骂南方人为蛮,獠。比如非常出名的,武则天大骂褚遂良,“何不扑杀此獠”。褚遂良是浙江人,因此被骂。

写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说,艾玛古人就是醇厚,民风就是纯良,骂人都这么文明,不问候对方父母,不直奔下三路,哎吆我要穿越。这里风月君叫一声且慢。两个原因,一来咱们看到的都是历史书,历史书一般写的文明,比如你看明史,再看水浒传金瓶梅三言二拍,写的都是一个朝代,可是骂人话却是天壤之别。李逵动不动“你个鸟人”“你咬我鸟”,“你个贼厮鸟”,明史上能看到吗。你看清史稿再看红楼梦,曹哥张口闭口鸡巴放屁逼里蹦出来的,清史稿能看到吗。二来写字的都是文化人,实在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一般都不能付诸笔墨。像四大名著这种旷古奇书那是少之又少。尤其水浒传和红楼梦,简直就是一部骂人大全。

因此唐人骂人,问候对方父母和直奔下三路也是有的,只是我们看不到相关记载而已。但是,真的就找不到只言片语了吗。风月君作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写作爱好者,资深伪知识分子,不信这个邪。知识就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新唐书/李密传》:宇文化及拥兵十余万至黎阳。密乃引兵东追化及黎阳。密与隔水阵,遥谓化及曰:“公家本戎隶破野头尔,父子兄弟受隋恩,至妻公主。上有失德不能谏,又虐杀之,冒天下之恶,今安往?能即降,尚全后嗣。”化及默然良久,乃瞋目为鄙语辱密。密顾左右曰:“此庸人,图为帝,吾当折箠驱之。”

看出来了吧。李密上来就问候宇文化及祖宗八代,父子兄弟。宇文士及被骂的抬不起头,想了半天卧槽,跟你丫讲什么文明用语,直接“瞋目为鄙语辱密”。啥叫“鄙语”,就是粗话。卑鄙下流的话。啥难听骂啥。结果李密也被骂的招不住,跟左右说,我怎么跟这么个不上道的家伙干起了嘴仗,直接打死丫挺不就得了。其实他没想是自己先问候人家老母的。

因此梁实秋先生在《骂人的艺术》中写道,骂人最好不要问候对方父母,不要关注对方生理缺陷,因为谁都有父母,谁都不是长得无懈可击。。。。。。

标签:

更多文章

  • 在秦朝,打老婆犯法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的地位很低,男人对妻子使用家庭暴力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在秦朝却是个例外。下面我们通过一本描写秦朝时期民生的书来了解一下。在秦朝定居下来之后,你开始思春了。经过一番寻觅,好消息是你总算娶到了老婆,坏消息是:“她长得那个漂亮啊:大高个,大脸盘子,浓眉大眼,粘上胡子跟张飞似的

  • 唐朝人怎么喝茶,来看桃金娘漫画《唐代人煮茗粥》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中国有着极为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唐朝时期我国的茶文化就已经非常流行了,陆羽的《茶经》也是那个时候写成的。唐朝人怎么喝茶,萌萌哒唐朝人喝茶和现在很不一样哦!

  • 朱元璋设立锦卫内幕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权利的集中,将历史上存在了许久的宰相这一官职都废掉了,明朝的皇权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但是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手段,可以说有些不地道。胡惟庸,在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个不能回避的名字。在论述中国官制的汗牛充栋的论文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朱元璋一手炮制的“胡党”谋逆大案,使得丞相这个古

  • 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时代,各个国家之间互相吞并,只有更强大的实力才能帮助你存活下来,而自然的最强大的秦国笑到了最后。战国末期王翦的灭楚之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从此战当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为帅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将用兵的非凡谋略。(图)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公前2

  • 曾经将战国七雄欺负了一个遍的强横国家,为什么最后却被灭?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战国时期魏国最开始有着很强的实力,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纷纷开始变法,军事和其他方面的实力逐渐增强,逐渐超过了魏国,因此魏国的灭亡也是意料之中的。在公元前413年,魏国朝着西边的秦国动武,用了五年时间拿下了秦国河西之地,导致秦国不得不退回到洛水以西防守。紧接着,魏国由乐毅的祖先乐羊领军,直接经过赵国将中山

  • 让曹操恨得牙痛的历史学家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曹操作为历史上受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有人对他钦佩有加,有人则对他嗤之以鼻,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史书记载不同,这里不是说三国志记载有偏差,主要是后人为三国志做的注解略有差别。都说史书上的曹操和演义里完全是两个人:一个雄才大略,一个奸伪狡诈;一个是军事奇才,一个是常败将军;一个是“非常之人”,一个是赘阉遗丑

  • 唐朝虽然还不是市民社会,但人们已经懂得如何享受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武则天的唐朝时期,长安是世界的中心,这里有着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以及最繁华的场景,人民有着很高的生活水平,享受生活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早在大唐,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都市的长安就吸引着全世界的向往,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带来不同文化的同时也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小吃美食。今天的历史资料显示,唐朝虽然还不是市民社

  • 一身是胆的传奇将军赵云,为什么一直得不到蜀汉的重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其中最受我们喜爱的当属蜀汉大将赵云了,在小说中他年少成名,武艺超群,同时作战勇猛无敌,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将军。提到赵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子龙浑身都是胆”等评价。而这句话不是别人说,正是刘备对于赵云的由衷称赞。毕竟能在万军丛中救出自己的心肝儿子刘禅,这份功劳就是无可匹敌的。

  • 他在朝堂上公然殴死冷血特务,后成为大明十五世纪最霸道封疆大吏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大明朝虽说皇帝多昏庸,奸臣也有几个很出名的,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能人忠臣多,下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没有那么出名,但是相当硬核的武将。1,迅速蹿红的愤怒青年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土木堡惨案。这是一场任性皇帝(明英宗)受权阉(王振)撺掇,御驾亲征被打得全军覆没的惨祸:明英宗朱祁镇沦为俘虏,大明江山岌岌

  • 日本和中国几乎是同时起步进行维新,中国却输在了起跑线上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中国的百日维新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处在同一时间节点上,但是执行的彻底与否则决定了两国完全不同的命运,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明治新政之后,开放性的眼光看向整个世界。在1862年“千岁丸”访问中国之后,1871年12月23日,急于脱亚入欧的明治政府为了“求知识于世界”“派遣才智卓越精通外语且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