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和珅成为清朝最受宠的贪官,竟只因为他是乾隆挚爱女人的转世

和珅成为清朝最受宠的贪官,竟只因为他是乾隆挚爱女人的转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79 更新时间:2024/1/18 12:58:03

客观评价,乾隆也是历史上可以被称为明君的人,他一生有很多功绩,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祖宗的家业,但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重用和珅

乾隆在位期间,使清朝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更加昌盛繁荣,且将西藏和新疆纳入了中国版图,完成了多民族的国家统一。然而其同时也因为为了捍卫政权的唯一性,下令封锁了泉州、厦门、宁波等三个对外的港口,仅留广州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让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闭关锁国的环境下,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压抑,与发达的西方拉开了差距。除此之外,乾隆生前最昏庸的一件事就是,极为宠幸被称之为“清朝第一大贪官”的和珅。

出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和珅,原本只是一名承袭的三等轻车都尉,但是因为后来懂得如何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与阿谀奉承,所以在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的时候,其就被升任为乾清门侍卫,并在不久之后继续升为御前侍卫,之后更是一路提升,从军机大臣到总管内务府大臣,和珅极受乾隆宠信,其地位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在刚入仕途为官时,和珅曾经也是想做一名清官,但是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欲望不断的扩大,位居高处的和珅开始利用自己的权利结党营私打击政敌,聚敛钱财,背着乾隆,在民间开设当铺与银号,并于英国人有着生意往来。随着私欲的日益膨胀,和珅逐步变成了“清朝第一大贪官”。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赫赫有名的君主,英明的乾隆皇帝其实对于和珅的贪污,早已心知肚明。但是为何在其生前,乾隆皇帝不处置和珅呢?又为何依然对其宠信有加呢?

其实,和珅能在乾隆跟前受到宠信,除了要懂得揣摩圣意和拍马屁之外,还有很多原因的。

原因一:和珅有才华,懂得抓住机会展现自己

自幼丧失双亲和家境贫寒的和珅曾经差点被赶出家门,所以他深知未来想要出人头地的话,知识很重要,所以抓住了一些能够改变的机会。在和珅十来岁的时候,因为聪颖好学而被选进了咸安宫接受儒学思想和满、汉、蒙的三文教育,而这也为他后来在乾隆身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相传,和珅还在当侍卫的时候,有一次跟随圣驾出行,坐在轿子里背诵《论语》的乾隆,一时间忘记了下文是什么,结果在轿旁的和珅很流利的背了出来,让乾隆对这他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原因二:乾隆认为和珅是挚爱女人转世

根据《清宫秘史》记载,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曾经深爱着其父亲雍正的宠妃马佳氏,并且私底下是有来往。有一次两人私下幽会的时候,被钮钴禄氏皇后看到了,于是下了一道懿旨,要马佳氏在月华门自我了断,当乾隆得知消息赶来的时候,马佳氏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悲痛万分的乾隆咬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滴在了马佳氏的颈部,并说道“吾害你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以其颈之红印为记。”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是我害了你,如果你有灵魂的,那么二十年之后,你再来与我相聚,你脖子上的这块红印就是我们日后见面的记号。”后来,当乾隆见到和珅的时候,竟然发现和珅脖子上有一块红印子,且和珅当时的年龄也与马佳氏逝世的年龄相仿,所以迷信的乾隆就认为和珅是马佳氏的转世,以至于后来极为宠信。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这件事的真伪,但是在《清宫遗闻》红曾经记载道,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准备禅位给嘉庆的时候,曾经对和珅说“吾与你有宿缘,故能若是后之人将不汝容也”。大概意思就是说“我跟你有命中注定的缘分,所以对你宠爱,但是在我逝世之后,别人就容不了”。从这句话,我们也看出关于和珅是马佳氏转世的说法也不无可能,同时也证明了乾隆对和珅的贪污并不是不知情的。

原因三:和珅与乾隆有着千丝万缕的亲家关系

乾隆与和珅不仅是朝堂上的君臣关系,在家庭生活中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家关系。在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时,乾隆为和珅的儿子赐名为“丰绅殷德”,并将自己最小的女儿十公主许配给他。在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时,乾隆将十公主封为固伦和孝公主,而丰绅殷德则被授予固伦额驸。乾隆将自己的公主下嫁给和珅的儿子,这无疑是给和珅又增加了一个保护罩。

有了儿子与公主的联姻,那么作为和珅的女儿自然也不能与皇族失去联系,所以和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康熙爷的曾孙永鋆,成为了一位贝勒爷的福晋。除此之外,和珅兄长和琳的女儿,也被进了皇族,成为了乾隆孙子绵庆的妻子。

与皇族扯上了如此复杂的关系,不知是无意为之,还是和珅在为自己日后有朝一日万一被乾隆追究贪污之责时,而做好的完全保护准备呢

嘉庆四年(公元前1799年),和珅被嘉庆皇帝下旨革职入狱之后,在其家中搜出约11亿两的白银,而且其家中所有的资产加起来,相当于当时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后来,在乾隆皇帝逝世15天之后,嘉庆皇帝下旨命令和珅自尽而亡。据悉,按照大清律法,这位“清朝第一贪官”应该被判处凌迟的,但是和珅的儿媳固伦和孝公主,也就是嘉庆皇帝的皇妹不断上门求情之后,嘉庆皇帝对于和珅与皇族之间那千丝万缕的亲家关系足足考虑了三天,最终才决定留和珅一个全尸,恩准他自尽。

标签:

更多文章

  • 宋高宗赵构"中兴之主"的称号名副其实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赵构想必大家应该不是很陌生,在他的时代,秦桧设法害死了大将军岳飞,让宋金之间只能以和谈的方式达成和平,宋绝无资本再与金一战。(图)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宋高宗,名赵构,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宋朝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代皇帝。赵构早年被封为康王,且天性聪明

  •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心酸史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都有着自己的美丽故事,但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女子大多数时候都是牺牲品,这很辛酸却也非常现实。众所周知,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千百年来,民间广为流传和议论的,除了她们“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貌外,还有她们悲惨、曲折的命运。今天,就让我们来探寻一下,这

  • 世界历史上十个强横繁荣的国家,第一竟然是它?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人类演化出文明至今的漫长时光里,多个文明在世界各地诞生,他们逐渐发展为强大的国家,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世界历史上曾经诞生过的强大国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王朝换代频繁,但还是出现了秦汉、唐宋、元明等强盛一时的帝国。同样的,就整个世界历史来说,也诞生过无数盛极一时的强国。在综合考虑统治区域、军事经

  • 刘备数次易主被称为英雄,为什么吕布却要被骂作“三姓家奴”?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刘备和吕布常被拿来作为比较,两人都曾经多次易主,为什么风评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张飞在和吕布在虎牢关交手的过程中,曾经破口大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当然,张飞也不是在污蔑吕奉先。吕布早年丧父,于是就认当时的并州刺史丁原做自己的义父。但是,吕布在杀了丁原后果断投降董卓,拜后者

  • 堂堂春秋时期的国君,却因为一件裘皮大衣丢了性命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大国之间的较量小国只能挨欺负,甚至一不小心得罪了大国,自己也有被灭国的风险。在春秋时期,很多小国家为了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只好向周围的大国靠拢,来寻求对方的保护。不过这种依附别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你不知道哪天,因为点什么就把老大给得罪了,这引起的后果,可能就是自己

  • 慈禧太后曾被下嫁给李鸿章?揭秘李鸿章出访国外惹出了哪些笑话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清政府闭关锁国期间,大清与外界联系少了很多,再加上中国与欧美各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根本上的不同,导致了中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方方面面的差异,这一点,在李鸿章作为外交大臣出使各国的时候体现的非常明显,甚至还闹了不少笑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8年)的10月20日,美国最为著名的《纽约时报》所刊登的一则

  • 曾国藩为什么被赐予“曾文正公”?因为他有牛皮癣!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曾国藩是清朝著名大臣,他一生恪守心中的准则,奉公廉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尤其是他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家的后人延续至今,已经枝繁叶茂,其中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可谓满门才俊。传说,曾国藩是“癞龙”转世。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降临人世,有人说,在曾国藩降生的前一天夜间,曾

  • “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两部,《水浒》和《三国演义》都是男孩子们从小爱看的,里面豪情万丈的江湖和肆意驰骋的疆场简直就是为男性量身定做的,读起来畅快淋漓却又耐人寻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道路上,四大名著几乎是绕不过去的砍。对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施耐庵的《水浒传》,民间一直流传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 中国史上最奇葩父子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晋朝作为结束三国局面的统一朝代,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也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公元311年,晋怀帝被俘虏以后,西晋在长安又立秦王司马邺为帝,史称晋愍帝。但这时的皇室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什么实力。建兴四年,刘聪的弟弟中山王刘曜攻入长安城,晋愍帝赤露肩背,口里含玉壁,乘

  • 历史上最美丽的王子–兰陵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三国和隋唐的历史我们可能多少了解一些,但是三国两晋时期和隋唐时期中间这一段被称为南北朝的大分裂时期,确实我们不是很熟悉的。著名的兰陵王高长恭就诞生在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