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世民为何没有选李泰当继承人呢?

李世民为何没有选李泰当继承人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61 更新时间:2023/12/30 20:45:48

李世民性格太过强势,敢作敢为,下手无情,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像他这样。尤其是当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后,他在接班人的挑选上,就更中意柔弱的皇子。

魏王李泰性格颇像李世民,且聪明过人,深得人心,李世民原本对他宠爱有加,甚至想过立他为继承人。然而,当李承乾谋反之事发生后,李世民便渐渐疏远李泰。原因无外乎李泰性格太像自己。那么,李世民为何不愿让性格酷似自己的李泰当接班人呢?

有一次,李世民试探性地问李泰,如果让你做皇帝,你会如何对待兄弟?李泰告诉李世民,他会杀掉自己的儿子,百年之后,再传位给弟弟。

李泰很聪明,他知道父亲最担心的事,便是玄武门之变重演,兄弟之间骨肉相残,所以,他告诉李世民自己绝不可能那样做。但李泰没料到,他聪明得有些过头,李世民根本不相信他的话,这世上有杀掉儿子传位弟弟的皇帝吗?

况且,李泰这孩子,性格太随朕,居然连杀儿子都狠得下心,将来还会放过自己的兄弟吗?本来,李世民对李泰还有一丝幻想,否则也不会如此问他,听到李泰这样回答,李世民顿时下定决心,放弃立李泰为太子。

李世民千挑万选,还是认为皇九子晋王李治最适合当接班人。首先,他是发妻长孙皇后的儿子,根红苗正;其次,他资质尚可,具有治国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李治性格柔弱,仁而爱人,绝不可能做出屠杀手足的事情。

就这样,李世民临终前,放心地把皇位交给李治。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晚年的李世民,恐怕无论如何也料不到,李治虽然性格柔弱,但他继承皇位后,皇子们的结局更惨,全部不得善终!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楚王李宽、江殇王李嚣、代王李简在李世民生前便已夭折,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因被李世民废黜或冷落,郁郁而终,齐王李佑因叛变被杀,活到唐高宗时期的皇子,只剩下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纪王李慎、赵王李福、曹王李明等七个皇子。

唐高宗确实性格柔弱,没有加害兄弟之意,但李世民没想到,唐高宗先后被两个强人左右,分别是长孙无忌武则天,他们可不是对李世民的儿子手下留情。

首先是长孙无忌,因与吴王李恪有宿怨,房遗爱谋反,长孙无忌铸造冤狱,污蔑吴王李恪参与房遗爱谋反。唐高宗不明真相,但不想杀吴王李恪,流着眼泪向长孙无忌求情,但长孙无忌强行让唐高宗效仿周公诛管蔡,将吴王李恪处死。此外,李恪的同母弟蜀王李愔也受牵连,被长孙无忌怂恿唐高宗将其流放,死于流放地。

其次是武则天。长孙无忌其实对李世民的皇子并无恶意,诛杀吴王李恪,也不因宿怨,还因李恪深得人心,且曾被李世民考虑立为继承人。然而,武则天不同,为了揽权自威,她竟大肆诛杀李唐皇族,李世民的儿子几乎无一幸免。

上元元年(674年),朝廷下诏尊武则天为“天后”,这一年,是李唐皇族多灾多难的一年。先是蒋王李恽被诬告谋反自尽,其他皇族子弟或贬或杀,李世民其他在世的皇子,无不有惊惧不安之感。所以,在其后的时间里,越王李贞、纪王李慎、曹王李明先后因谋反被逼诛杀。

唐高宗时期,李世民唯一没有受到迫害的皇子,只有第十三子赵王李福,但也谈不上善终,因为李福早在咸亨元年(670年)便已去世,年仅36岁。至于李福的早逝是否与武则天有关,这便不得而知。

若唐太宗泉下有知,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是这般结局时,不知会不会后悔立李治为太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何能比元朝统治时间多那么久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子女生下来由父母养大,这在许多人眼中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这放在自然生物界也是基本普遍适用的,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一旦生下来就无法更改,在一般情况下,无论子女如何,父母都是会将孩子养大的,除非极少数的特列,生而不养,但这种特殊情况却普遍出现在清朝皇宫中。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子公主被认为是一生下就含

  • 古罗马的士兵为何喜欢用短剑而不是长剑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看过关于古罗马题材的影视作品或是玩过相关游戏的朋友一定会对古罗马的龟甲阵这种独特的步兵方阵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即便是那些并不了解历史的人们,往往只要看到这种龟甲阵的时候就会联想起古罗马。事实上,在古罗马时期乃至更早的时候,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军队主力还是以步兵为主。在后来中世纪期间十分常见的弓箭手和骑

  • 为何中原诸国一直看不起秦国呢?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这个习俗,才是中原诸国将秦人视为禽兽,并不愿与之来往的根本,当然,既然称之为习俗,那自然由来已久,并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的。一:习俗产生的原因。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就与秦的由来有关了,秦自前898年,善于养马的嬴非子在甘肃清水一带立国,此后基本上一直承担大周西部藩屏的任务,自立国以后,就同周边西戎部

  • 明朝时期爆发过多少次农民起义?为何会这样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在其二百七十六年统治期间,所爆发的农民起义次数比其他王朝都要多,且频繁程度也令人震惊。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提到:在明中期延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不仅

  • 司马炎的一个错误决定,让晋朝发生了巨大动乱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晋王朝。公元280年,司马炎南下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得到统一。但是晋王朝后来变得非常自大,整个国家风气败坏特别是皇室贪赃枉法,贿赂风行。对此,司马炎想了一个对策想为太子司马衷娶亲,本来是看好了幽州刺史卫瓘的女儿,但是车骑将军为了让自己的

  • 魏国如此强大,最终为何被秦国吞并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魏国曾一度如此强大,最终为何被秦国吞并了?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可以说,在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止,几个豪强接

  • 三家分晋后,魏国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三家分晋后,魏国一度成为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连秦国也被他常年压制。那魏国究竟是怎样发展强盛的呢?实际上这也跟魏国积极实行变法有关。不过魏国的巅峰期来得快,去的也快,大概只持续了70年左右的时间,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魏国强大的原因,以及此后步入衰落的原因,这根魏国国君也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 明朝如何能如此强大?陈贤的陵墓透露了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明朝人敖英在其《东谷赘言》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明朝:“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朝鲜、安南……奉法尤谨……呜呼,盛哉!”虽有“王婆卖瓜”之嫌,却也是对明朝强盛的真实折射。过去我们将明朝的强盛常常归结于朱元璋、朱棣这些雄才大略的君主

  • 明朝初年各地流寇作乱,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明太祖朱元璋拥有两幅面孔,这两面孔截然不同,可以说互为反面。一副是阴鸷枭狠,一副是慈眉善目,前者用来对待官员,后者用来面对百姓。朱元璋的阴骘枭狠,不必多说,为整治贪官污吏,朱元璋制定史上最惨无人道的酷刑,如剥皮揎草等等,让人不寒而栗。不仅对待贪官污吏,凡可能威胁其地位的权贵勋臣,乃至其亲属好友、门生

  • 淮南三叛是怎么回事,三次叛乱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三国后期的曹魏,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史称“淮南三叛”或“寿春三叛”。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