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为什么下令全国要剃发呢?

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为什么下令全国要剃发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3/12/24 7:34:21

清军入关接手统治权后,用铁腕手段强行修剪中国人的发型,强制成年男性必须剃额发留辫子,留发不留头,意思是不剃发者斩首,其实这种关于外貌着装的规定,并不是清朝时期首创的,西夏李元昊时期就曾经实行过。

元昊(公元1004年-1048年),党项人。西夏开国之君,据西北之地,对宋作战,三战三捷。在他之前,其祖、父两代,一直向北宋称臣,北宋无西北之患,可集中力量对付辽国。元昊横空出世,宋朝从此进入多个北方强邻环伺的时代。

公元1041年,一支数千人的北宋轻骑,疾驰到好水川。

这是宁夏六盘山的一处要塞,入口狭小,腹地开阔,路边全是悬崖峭壁。奇怪的是,刚才和宋军一交手就吃败仗、沿路丢盔弃甲的西夏兵,到此不见影踪。

“快看,路上有几个箱笼。”

箱笼里传来“咯噔”之声,宋军好奇地打开了。领军的任福,沉浸在乘胜追击的喜悦中,早忘了上司韩琦“能战则战,不能战则绕行背后”的交待。直到箱笼中呼啦啦飞出了一群鸽子,他才猛然回神:“信鸽!我们中伏了!”

西夏军队从山谷中涌来。凭着鸽子的盘桓,他们轻而易举锁定了宋军位置,一举围歼。7000宋军,或阵亡,或跳崖,任福也以身殉国。战况之惨烈,震惊北宋高层,引发了一场人事地震,朝中重臣韩琦引咎辞职。

好水川之战,信鸽第一次用于作战。此计,出自西夏皇帝元昊。

打造西夏式文明

1004年,正当宋辽签下“澶渊之盟”、宣告休战时,元昊出生了。这个巧合,像是老天对宋朝命运的一个苦笑:防得了辽国,防不了西夏。

对家族而言,元昊的出生也是一声苦笑:祖父李继迁去世了。这位党项人的一代英雄,以向北宋称臣为代价,在西北站稳了脚跟。

元昊之父李德明,继承了“夹心饼”政策。在外交文书中,称大宋为南国、契丹(辽)为北国。两不得罪之余,悄然在边境走私,积累财富。

小时候的元昊长得很漂亮,“圆脸高鼻深目”,读兵书、习佛经、学汉语藏语回鹘语。某天,父亲告诫他“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永不可背宋称帝。元昊当即顶了一句:“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之为!”

元昊说到做到。成年后,他征战于河西走廊,接连攻下张掖、敦煌、安西。一时间,党项人横扫西北大地。

等到他老子两腿一伸荣登极乐,元昊便大展拳脚了。

但元昊十分清醒,并不急于对外征战,而是对内塑造民族特性。他宣布,从此舍弃唐、宋皇帝赐的李、赵国姓,改回党项姓氏;颁布“剃发令”,凡党项男子,三天内一律剃光头顶,只留边缘一圈结成短辫,否则格杀勿论。他自己率先换上了新发型。

这条“剃发令”,颇有“留发不留头”的意味。但其聪明之处在于,仅限党项人恢复民族传统,绝不强求他人。几百年后,清王朝却把这个政策“抄袭”为强迫汉人剃发,酿成了“江阴十日”、“嘉定三屠”的大悲剧。

在衣着上,元昊选择了回鹘服饰。当时,在西北头戴尖顶冠,身穿白色的圆领、窄袖、收腰长袍,是最时尚的打扮,“回鹘衣装回鹘马”风行一时。

但党项一族,游牧四方,散漫惯了,单靠发式和服饰来统一民族特性,远远不够。元昊想到了文字。自秦始皇以来,“书同文”就是凝聚民心的不二法宝。元昊创造了十二卷单字,党项语流行起来。西北一带的人们写一张欠条,顺手就是党项文,而不是汉字。直到明朝,党项文才渐渐消失。

文治既成,其他诸如州郡、兵制,对元昊来说,不啻小菜一碟。公元1038年,元昊建立了“大白高国”。消息传到开封,宋朝称之为“西夏”。

标签:

更多文章

  •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是怎么处理生活垃圾?乱丢垃圾被发现可是要砍手示众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现代社会科技和工业已经相当的发达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现在由于人口的数量每天所产生的垃圾也是多到不可估量,但还好伴随着科技的上升能够处理巨量的生活垃圾;但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是怎么处理垃圾的呢?从古代到现代关于垃圾处理是怎么个进化史呢?第1招:埋当人类还处于游牧时期,就已经一边追逐猎物,一边顺手

  • 清朝的两种士兵 “兵”和“勇”虽然是一字之差 但是待遇却千差万别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节目上看到清朝士兵胸口上印有“兵”“勇”二字,却不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含义?那我们先来看看“兵”吧,一看名字就应该明白,这是清朝政府的正规军。其事实也是这样,“兵”主要有八旗兵和绿营兵组成。八骑兵是清朝起家的主力部队,也是清朝统治阶级的嫡系部队,全部是由满人组成。清朝入

  • 为什么诸葛亮能流传千古,为后世的人所传颂?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出生于低级士族之

  • 他终究是明朝最牛的皇帝,专家的意见出奇统一,崇祯换成他,可能还有救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可以说在他在位期间明朝的气数已尽,也正因为他生于气数将尽的时代,他的弱点才变得如此严重和深刻,可是在当时的时局,如果说换成那个皇帝还有救的话,专家的意见出奇统一,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时的举措。崇祯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杀了魏忠贤阉党

  • 被戏称为“立皇帝”的太监刘瑾,到底有多富有?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中国历史上,古代封建王朝有许多的朝代,都深受宦官专政的毒害,其中刘瑾可以说是佼佼者,被当时戏称为“立皇帝”,其权力可想而知,那么他到底有多富有呢?刘瑾本来只是一个自宫为宦的奴才,入宫后,也长期难逞其野心,但其为人“狡狠”,自弘治时,入侍东宫,便“以俳弄为太子所悦”。等到年仅十五岁的太子朱厚照即位后,

  • 在唐代的时候为什么人们那么推崇牡丹花?雍容华贵呈吉祥 傲视群芳有风骨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牡丹花在唐诗中出现过很多次,在唐朝的时候人们也都是对牡丹花情有独钟,那为什么会是牡丹花被唐代人所推崇呢?在唐代以前,牡丹并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然而翻开唐诗,描述关于牡丹的诗共有200首之多。盛唐时期最少,约有7首牡丹诗;到了中唐时已高达约84首;晚唐则有71首,到了五代十国还留有42首有关牡丹的诗句

  • 在古代 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嫡长子?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古代,上至皇室,下至黎民百姓,所有的家业都是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孩子也只是能够分得一些家产,由此足以看出古人对于嫡长子的重视,那么,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嫡长子呢?嫡长子继承起源于西周时期,那时候规定父亲去世或者退位之后,他的位置都是嫡长子继承的。而其他的儿子官位都会自动往下降低一档,起初这样做是为了

  • 史上最对不起中国的三个人 每个人都让中国发展倒退数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人才辈出,有很多对中国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有很多历史大人物,祸乱朝纲,卖国求荣,史上就出过三个最对不起中国的三个人,每一个都使中国倒退百年,被骂千年不为过。第一个,司马炎司马炎,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司马衷的父亲。在司马昭死了之后,司马炎就继承了相国的

  • 中原王朝为什么一直想夺回​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燕云十六州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之于南方犹如岭北行省之于北方,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

  •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人策略无双,智力超群,两人本事都很强,所以也难免会避免被人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来比较,那么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哪个更厉害些呢?这简直就是一道送命题,不论我们说哪个更厉害,都会有不同的声音,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从小说上看来,诸葛亮的空城计,火熄上方谷等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