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面对投降的仇家,法正大开杀戒,是经过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的?

面对投降的仇家,法正大开杀戒,是经过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01 更新时间:2024/1/20 10:10:52

法正刘备手下最为信任的人,甚至地位超过了诸葛亮,相传法正曾经擅自杀害投降的人,只因为这个人是自己的仇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取得益州之后,法正作为首功之臣,受到刘备无上尊崇。可是法正不知节制,竟然擅自杀害自己的私仇,引起官场轰动。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当时益州的大局是稳定人心,让刘备的统治迅速稳固下来。法正的行为看似是破坏和益州的和谐氛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推进刘备的统治。也就是说,法正擅杀很可能是刘备批准,诸葛亮默许,法正出面的一场政治阴谋。

为何怎么说?

在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史书上没有写法正到底打击甚至杀害了哪些人,只是讲到那些人曾经“毁伤”法正。法正本是益州中下级官员,在刘璋手下混得很不好,只有益州别驾张松和法正比较谈得来,于是二人联手向刘备献策,阴谋夺取益州。当刘备取得益州之后,法正得势,他会打击那些人呢?一是他在担任基层干部的时候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二是在大家知道法正已经背叛了刘璋,做了奸细的时候,嘲笑、讽刺、甚至向刘璋献计斩杀法正的人。第一种人都是小人物,既然因为法正不得志而看不起法正,自然也会因为法正得志而追随、吹捧法正。很可能当初说话最恶毒的人会变成现在说话最谄媚的人。

但是第二种人就不那么简单了。他们属于坚定的反刘派,对于刘备入川,很多官员很早就曾经公开表示反对。当刘璋明白过来的时候,也斩杀了法正的恩人兼朋友张松,刘璋对于益州第二号汉奸法正自然也是欲除之而后快。这些人在刘备夺权之后,有的人选择了归顺,虽然归顺的态度可能会扭扭捏捏一些,但毕竟是归顺了,可还是有一些人会顽抗到底。这些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或许是他们的名气不够大,或许是他们的名字被刘备人为掩埋,但肯定会有这么一批人。

古来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就算是关系再融洽,也很难交心,彼此地位不同,利益不同。可是法正却说对待许靖不妨敬重,敬重的目的不过是“以眩远近”,话说的这么直接,可见二人关系非常不一般。

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在任命自己的属官的时候,许靖以益州老臣的身份名列第一。

刘备对待围而后降的许靖尚且如此鄙视,对待那些一心追随刘璋的死忠分子会如何呢?答案估计只有一个,毫不留情的斩杀。

可是,仁德之君刘备不能出面,贤明睿智的诸葛亮不会出面,算来算去,法正是做刽子手的最好人选。

于是法正杀了自己的仇人,大家议论纷纷,但是矛头都指向法正,把法正的行为看成是他个人横行不法。可是刘备却任命这位擅杀私仇的法正为尚书令,和诸葛亮一起打理益州政。若非法正为了刘备冲锋陷阵怎能如此?

法正斩杀的不但是法正的私仇,更是阻挡刘备入川的敌对势力。一个政治家,允许文人们有点个性,有点出格,但是绝对不允许在政治路线上和自己对着干。这一点,刘备如此,曹操也如此。只是相对而言,曹操做在明处,而刘备做在暗处,借法正的手斩杀。

法正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好,对于诸葛亮在蜀中严格执法,法正也公开表示异议,不过彼此之间还算尊重。我看并非是什么相互理解,更不是什么惺惺相惜,或许有些像两个刺猬,有时候彼此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标签:

更多文章

  • 康熙一生有30多个儿子,而八阿哥胤禩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康熙是大清武功卓著的帝王,同时他还有很多其他的功绩,是清王朝最优秀的皇帝,他有非常多个儿子,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他众多儿子中,公认的最为优秀的一个。康熙皇帝,有30多个儿子,存活下来的有24个。在这24个儿子中,有整日里提笼架鸟斗蛐蛐的贝勒贝子,有潜心读书的亲王,有工于心计争储的亲王等等。在康熙帝所有

  • 历史上没有文字的日本,现在所用的文字是起源于唐朝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日本由于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很多历史都无法记载,唐朝时候,大量的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才促成日本发明推广了自己的文字。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吉备真备,原名下道真备,开元五年(717年)随“遣唐使”来华。他在长安就学于四门助教赵玄默,深通五经三史、历算、刑律、漏刻、军制、阵法、韵学、书道等诸艺。他在唐

  • 同样是科举考试,唐朝和明朝有什么不同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同为繁荣强大的朝代,同为汉族建立的政权,明朝和唐朝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⑴主要不同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②考试范围不同:唐朝是经义、时务和读经史,而明朝的出题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没有时务和历史。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主要是诗赋、帖经墨义等,而明朝则是八

  • 宋仁宗时期皇帝的饮食,体现了皇家的严谨和规范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宋仁宗之所以被后世称宋仁宗,就是要突出一个“仁”字,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实事求是反对铺张浪费的同时还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这一点从他对待侍从和饮食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尚食志·糟》一文,曾述宋仁宗皇后向吕夷简夫人索糟鱼一事,宋朝宫廷有制度:不得取食于四方。就是说,京城所在地方产什么,皇宫里基本上

  • 揭秘东吴名将蒋钦之死,真的是病逝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蒋钦的死,在史书上有着明确的记载,他是在回军途中病逝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蒋钦,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三国蒋钦怎么死的?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

  • 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为什么下令全国要剃发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清军入关接手统治权后,用铁腕手段强行修剪中国人的发型,强制成年男性必须剃额发留辫子,留发不留头,意思是不剃发者斩首,其实这种关于外貌着装的规定,并不是清朝时期首创的,西夏李元昊时期就曾经实行过。元昊(公元1004年-1048年),党项人。西夏开国之君,据西北之地,对宋作战,三战三捷。在他之前,其祖、

  •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是怎么处理生活垃圾?乱丢垃圾被发现可是要砍手示众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现代社会科技和工业已经相当的发达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现在由于人口的数量每天所产生的垃圾也是多到不可估量,但还好伴随着科技的上升能够处理巨量的生活垃圾;但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是怎么处理垃圾的呢?从古代到现代关于垃圾处理是怎么个进化史呢?第1招:埋当人类还处于游牧时期,就已经一边追逐猎物,一边顺手

  • 清朝的两种士兵 “兵”和“勇”虽然是一字之差 但是待遇却千差万别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节目上看到清朝士兵胸口上印有“兵”“勇”二字,却不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含义?那我们先来看看“兵”吧,一看名字就应该明白,这是清朝政府的正规军。其事实也是这样,“兵”主要有八旗兵和绿营兵组成。八骑兵是清朝起家的主力部队,也是清朝统治阶级的嫡系部队,全部是由满人组成。清朝入

  • 为什么诸葛亮能流传千古,为后世的人所传颂?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出生于低级士族之

  • 他终究是明朝最牛的皇帝,专家的意见出奇统一,崇祯换成他,可能还有救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可以说在他在位期间明朝的气数已尽,也正因为他生于气数将尽的时代,他的弱点才变得如此严重和深刻,可是在当时的时局,如果说换成那个皇帝还有救的话,专家的意见出奇统一,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时的举措。崇祯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杀了魏忠贤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