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朝代开始的

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朝代开始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26 更新时间:2023/12/26 22:38:13

中国最早有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代开始的。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属于上古汉语(old),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记录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在总共10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但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

考古研究发现殷商甲骨文极有可能源自9500年前河南裴岗文化遗址的贾湖契刻符号。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标签: 是从

更多文章

  • 八岐大蛇最快变蛇阵容,阴阳师为什么八岐大蛇用了不洁之力下一轮直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蛇

    八岐大蛇最快变蛇阵容,阴阳师为什么八岐大蛇用了不洁之力下一轮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因为他的蛇带了轮入道御魂吧,触发的时候会多一次行动机会。霸气大神7层阵容搭配其实有很多的,这里就分享一套阵容以及具体的思路。较为平民的阵容:1号位茨木童子,2号位三尾狐,三尾狐可以替换为任意输出型二号位。3号位

  • 杜如晦怎么死的? 杜如晦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结局

    杜如晦杜如晦,字克明,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后,祖父杜果在隋为工部尚书、义兴公,父亲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小时候聪慧有悟性,喜欢和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礼部侍郎高孝基对杜如晦非常器重,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持

  • 神秘与精细: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同期西方世界没有的艺术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有的

    神秘与精细: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同期西方世界没有的艺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震惊、意外和茫然,也许是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带给每个参观者的共同感受。同期的西方文化还没有出现形体这么高大、製作这么精美的青铜人像,在中国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它更可以称作独一无二,其实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间最早、体形最大的青铜

  • 《长安十二时辰》郭利仕原型,权倾朝野,太子都得叫他声「二哥」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朝野

    《长安十二时辰》郭利仕原型,权倾朝野,太子都得叫他声「二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作者:我方特邀竹映月江,《长安十二时辰》中,太子和李必有个颇受圣人信任的好帮手郭利仕。,剧中的圣人有了隐居骊山温泉宫的想法后,正是这位郭利仕挺身而出,为太子仗义执言,试图扭转乾坤。,那么,这位给力的郭利仕在历史上

  • 如何挑选斯里兰卡红茶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斯里兰卡

    按照品质优劣的程度,将斯里兰卡红茶分为优质茶、次品茶和劣质茶三种。应该借助手、眼、鼻、口等感官系统进行综合评判。一、手抓首先用手去感触红茶条索的轻重、松紧和粗细。优质红茶的条索相对紧结,以重实者为佳,粗送、轻飘者为劣。用手触摸茶叶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了解红茶干茶的干燥程度。随手拈取一根茶条,干茶通常

  • 写唐朝历史的书知乎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的书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新唐书》,不推荐《旧唐书》,旧唐书里面有些内容因为各种政治原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修改过。赫连勃勃大王的《帝国的正午》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主要是唐代的政治《中国通史》范文澜主编的隋唐部分,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一般通史都是把朝代的各方面讲的全面《剑桥中国隋唐史》另外,以下是我在其

  • 道光奇案:国库900万两白银为何不翼而飞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不翼而飞

    大清朝的国库,竟然快穷成耗子窝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道光帝已62岁高龄。多年劳心操持,使他苍老得异常快,此时他疲惫至极,寝食难安。他大概知道大清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内忧外患使清政府岌岌可危。鸦片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沿海各地复归平静,但举目所及之处无一不是乱麻一团。此时,道光帝面临的最大内忧来

  • 灵寿县石牌楼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灵寿县

    灵寿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东临大平原。县城距省会40公里,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石家庄民航机场20公里。朔黄铁路横穿该县3个乡镇,并在阜安、北宅建两个车站。交通方便,通讯便利,能源供应充足。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33万(2010年),共辖6镇9乡、279个行政村、772个自然庄。地形

  • 六十年代香港的街头风貌(老照片图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香港

  • 曹孟德趁势崛起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德

    曹孟德趁势崛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历史新知网中华上下五千年曹孟德趁势崛起的故事。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在今安徽)人。他本姓夏侯,他的父亲叫夏侯嵩,因为过继给宦官、中常侍曹腾做养子,才改姓曹,叫曹嵩。曹嵩曾在东汉担任过司隶校尉(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和大司农(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