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是历史上最具争议、最富传奇的封建帝王

他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是历史上最具争议、最富传奇的封建帝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4/1/2 6:45:07

九子夺嫡,这是一场堪称史上最经典的皇位斗争——“它荟萃了中国古代政治权术的精华”,其中充斥的权、血、谋,是一个浓缩了几千年王朝史的标本。而雍正成了这场厮杀中的获胜者,他是一位充满争议的皇帝,手段残酷但又不可否认他是一位以勤先天下的帝王。

康雍皇位交接是一段残酷的历史,上演的九子夺嫡充满了腥风血雨。直至康熙去世,在四十几年的时间里,大臣与大臣之间;太子与皇子之间;皇子与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从未中断过。这其间明珠、索额图几起几落,太子胤礽两立两废;托合齐挫骨扬灰;佟国维马齐、王掞纷纷落马,朱天保惨遭诛戮。康熙时期,谈“储”色变、人心惶惶。

虽然最终雍正险胜,但“夺位”的余波却震荡不绝——“年羹案”、“允禩允禟案”、“隆科多案”、“张熙投书案”、“吕留良案”案案叠生;“弑父门”、“逼母门”、“杀兄门”、“屠弟门”、“诛忠门”更是门门相扣。让这一个在位仅仅十三年的雍正皇帝也一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最具话题、最富有传奇色彩封建帝王。

(九子夺嫡)

有清一代十二位帝王中,雍正是最难盖棺论定的。这不仅是因为他谜一般的即位和死亡,更在于这个薄情寡恩、生性多疑的君主,以其铁腕统治厉行改革,把所谓的康雍乾农业盛世,推向了顶峰。

康熙皇帝驾崩前,宫廷内的派系斗争风起云涌。毫无竞争优势的雍正韬光养晦,恭谦蓄势,暗中勾结隆科多、年羹尧,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不清不白地脱颖而出。雍正中年(四十五岁)才得继大统,在争夺皇位的腥风血雨中,他看透了一切又怀疑一切。几十年的政治斗争经历,培养出了一个狐疑无情、刚毅果决的狠角色。

(《雍正王朝》雍正剧照)

雍正即位后,第一要务就是巩固权力。他以各种残忍的手段,分化诸皇子集团,打杀当年的竞争对手。为了避免子孙们步自己的后尘,他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三年(1725年),他以作威作福、结党营私之名,责令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然后削夺舅舅隆科多的权力,后把其圈禁致死。雍正七年(1729年),以曾静案为契机,大兴文字狱,钳制思想,打击异己。同年,以西北用兵为借口,始设军机处,作为辅助皇帝决策与行政的机构。另外,他还建立密折奏事制度,令“阁臣不得与闻”。这两项制度的建立,使皇权专制走向极端。

康熙晚年,标榜宽仁治国,致使吏治腐败。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雍正连续颁布十一道谕旨,训谕各级文武官员。为有效治理腐败,雍正施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以此减少官员的贪污暴敛。雍正澄清吏治雷厉风行,仅雍正元年就革职抄家各级官吏数十人,以致于“贪冒之徒,莫不望风革面”。

雍正的社会改革大刀阔斧。雍正元年(1723年),他下令消除山西、陕西乐籍等各类贱籍,严厉打击残存的蓄奴制度。所谓贱籍就是不属士、农、工、商的贱民,他们世代相传,不能读书入仕。后来北京乐户、广东疍户、绍兴堕民、宁国世仆、常熟丐户等相继开豁为良,编入正户。雍正以前,国家对土地和人丁分开征税。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推行“摊丁入地”的赋役制度,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同时宣布取消儒户、宦户,限制绅衿特权。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根据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制度。此前,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由世袭土司予以治理。废除土司制度后,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辖,促进了上述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同俄国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就领土和通商问题,做出了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约定。

尽管后世对雍正颇多争议,但他的一生是勤政的一生,历史上不会有对政事如此自觉的帝王。雍正在位期间,倡导“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不玩乐,整天勤于政事。他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十件,从不假手于他人,在位十三年,共批阅奏折四万一千六百余件。他在五十八岁时轰然而逝,与积劳成疾关系很大。

就这样一个铁腕改革家,依然跳不出历史的局限,执行的商业经济政策,依然是承袭康熙的路线。他认为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大业,工商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农业。在执政期内,他反对种植经济作物,反对发展手工业,打击工商业,重本抑末成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尽管雍正曾经使国库存银达六千万余两,较康熙统治时期为多,但此时农业的边际收入已趋于零无。发展繁荣的幻想背后,是经济基础的极端脆弱。

雍正私档:

姓名: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

庙号:世宗

谥号:宪

年号:雍正

即位时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1722年12月27日)

即位年龄:四十四周岁

在位时间:十三年

陵寝:泰陵(今河北易县)

父母:父玄烨,母乌雅氏

配偶:十六人,皇后乌拉那拉氏

子:十六人,夭六人。长子弘晖,次子弘昐,三子弘昀,四子弘时,

五子弘历,六子弘昼,七子弘宜,八子弘惠,九子弘沛,十子弘曕

女:八人

继位人:弘历

本文选自《接班的战争》,李俭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清朝十二个帝王的权力争夺和交接班,如同一幕幕兄弟成仇、父子反目、功臣喋血、阴算阳谋、明枪暗箭、矛盾和情节跌宕起伏的莎士比亚式戏剧。作者运用哲学视角、政治维度、历史纵深的笔法,将笔触伸入社会和历史的脉搏以及当事人的心灵深处,还原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图景,探寻权力更迭的斯芬克斯之谜。

:jzhpress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清以来,从运河边搬到城里的安德马驿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德州州治原在运河以西,明洪武十年开始迁到河东,先搬迁的是学宫。明永乐九年,州治全部迁移到卫城,安德马驿就座落在南门里东侧的州署里面。继而,在城外南关修建单独的安德马驿馆,座北面南,砖木结构,山门三楹。入山门后是三间造型别致的砖房,行道从中间穿过,左右两间各有泥塑彩绘的高头大马,俗称骑道二马殿,据说是

  • 李清照的微表情心理学:别惹高智商女人!(图)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节选自《中国人:群居的食草族》,中国工人出版社一李清照人生最快乐的时期,是她的少女时代。18岁,她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李家和赵家,都是书香门第,又同在朝廷任职高官。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人虽然年轻,却淡泊物欲,独对金石书画痴爱如狂。小夫妻此生无求,唯愿粗茶淡饭,幽室孤灯,对赏书画。他们的愿望很小,但却

  • 他给自己封了一个皇帝,竟然还有人承认,死的时候几万人为他送行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我们总说,美国没有封建王朝,没有皇帝,鲜少有人知道,美国曾经有过一位皇帝,他就是诺顿一世。19世纪中期,有人在《旧金山快报》上发表了一篇“诏书”,声称自己将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并且在“诏书”上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世”。按理说不会有人搭理他,但是,美国人天生就有的幽默细胞让这份“诏书”登上了报

  • 预言神女许负:古代第一女神相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许负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女子,未出生前天下各地处处流溢着一派祥和之像,在她降生百天后就能言语,当时她的降生异香也惊动了秦始皇,更特意赏赐了她父亲许望黄金白两,希望他能好好培养此女,而许望十分感恩戴德,故将其取小名为“莫负”,意思是莫负皇帝隆恩的意思。后来许负因为善于面相占卜之术被汉高祖刘邦封为“

  • 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变弱了?其实我们都错了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文/小话西游作为一个草根,自从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后,他瞬间在人间,妖界,仙界成为了网红,很多妖怪都以孙悟空为偶像。他们觉得孙悟空的法力太强了,竟然可以从南天门直接打到凌霄宝殿,连玉帝都被吓得躲到了桌子下面(事后证明这是谣言,玉帝并没有被吓到好不好)。由于孙悟空太嚣张了,最后被如来佛祖用五行山给封杀了,

  • 水浒中,李逵娘被老虎吃了,他为什么大笑不止,接着又说了这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提起李逵,想必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生得粗壮黝、心粗胆大但却也是个孝子。“黑旋风”李逵原生于沂水县百丈村,因幼年打死了人才逃了出去。这一逃,便是二十余载。李逵虽长的粗糙,倒是个忠义之人。何为忠?他既认了宋江为首,自此便是一心一意,再无二心。何为义?为救宋江,李逵独自劫了法场,自此成了大宋朝廷的罪犯。虽

  • 越南人“节直心虚”的竹文化情结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竹子千百年来与越南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中,竹子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武器。在和平生活中,竹子被人们用来制作各种家庭用品。在融入国际经济进程中,人们用竹子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深受外国友人喜爱。自古以来,一提到绿色竹丛,人们立即想起质朴而熟悉的越南乡村。无论走到哪儿,人们都可看到竹丛

  • 明朝灭亡的关节点:两位皇帝的两次错杀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明亡清兴,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到顺治元年即崇祯十年(1644年),一共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关节点,那就是两位明朝皇帝错杀了两个人:明朝万历皇帝错杀了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崇祯皇帝错杀了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年间,当时全国人口约有九千万,这么多人,杀一个边塞的普通人,本

  • 危难之时,27岁的女将抱起儿子会同丈夫救了皇帝,平定叛乱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梁红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她与抗金名将韩世忠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起义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腊,啸聚山民起义,迅速发展到

  • 越南自治时期——静海军节度使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交趾郡为交州总管府,武德七年(624年)又改为交州都督府。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再改为安南都护府,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复改为镇南都护府,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仍改为安南都护府,由交州刺史充任都护。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在安南都护府设置静海军,以安南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