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受尽列强凌辱的大清王朝,1890年世界排行第二,你信吗?

受尽列强凌辱的大清王朝,1890年世界排行第二,你信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3/12/13 16:48:06

节选自《百年变局:乱世晚清和民国乱象》,马勇著

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往往重演“人亡政息”的剧目:一个超级巨人不在了,他所开的政治路径迅即终结,甚至根本逆转。恭亲王的去世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恭亲王奕訢道光皇帝第六子,又因其为清末洋务派的领袖,被清流派所鄙视,故被送绰号“鬼子六”。奕訢与异母皇兄奕詝竞争过皇位,最终奕詝继承大统,为咸丰帝,奕訢被封为“和硕恭亲王”。1860年,英法联军大败清军于八里桥,直逼京师,咸丰帝断然撤去载垣等皇亲国戚钦差大臣,起用恭亲王为“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全权督办和局。

督办和局为恭亲王提供了一个平台,也让恭亲王对西方人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中英、中法、中俄几个《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在五口通商基础上向世界靠近了一大步,恭亲王对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先前总是以轻蔑的态度看待西方人,并掺杂着仇恨与恐惧。现在不一样了,当恭亲王对英国人、法国人有更多了解时,就开始赏识他们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恭亲王首肯英国人李泰国充任海关总税务司,信任李泰国的继任者英国人赫德,就是用事实表明了他对西方、对世界看法的改变。

中国与西方的距离,因《北京条约》而拉近。各国公使常驻北京,中国也开始模仿西方向各大国派驻使节,中外交涉事务日渐增多,清政府原有政治架构已无法满足这种需求。1861年年初,清廷批准恭亲王的建议,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由礼部、理藩院分别执掌的事务。当然,其功能、范围都有巨大调整。中国通往世界的通道渐渐打开,越开越大。

这一年,咸丰帝病逝。恭亲王与咸丰未亡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抓捕载垣、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此后三十余年,尽管清帝国权力架构经历几次调整,“恭亲王——慈禧太后”这对“叔嫂组合”大致未变。

恭亲王和慈禧太后在1861年重建权力系统之后,相继起用具有真才实学的汉族大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大胆借助西方国家的力量,联手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太平天国动荡,既稳定了国内的政治秩序,又赢得了一个良好、持续的外部和平环境,从而使洋务新政成为可能,为“同光中兴”提供了保障。

持续三十多年的大致和平当然有助于中国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在经济上不仅修复了因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动乱所造成的破坏,而且重振大清帝国的雄风,大致恢复了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根据前辈学者的研究,中国国民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到1890年前后,重新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清帝国北洋海军在1888年成军,这不只是为帝国增加了一个新的军种,还标志着中国力量的强大。

洋务新政、同光中兴,也不仅仅表现在军事方面,实事求是地说,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其实就产生在这个时期。先前的中国,就是一个纯粹的农业社会,精致而早熟的农业文明遮蔽了中国人的眼睛,使中国人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没有弄明白中国走向世界,不是用西方的工业文明去取代中国的农业文明,而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是“加法”而不是“减法”。恭亲王或许也没有弄清其间的道理,但他容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进入,倡导、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短短三十余年,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还有影响后世发展至巨的铁路,都在恭亲王时代渐次诞生。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全新时代悄然呈现,中国人的思想面貌也随之改观,世界各族以平等身份待我的趋向越来越清晰。

洋务新政三十多年埋头发展壮大自己的思路并不错,然而问题在于以恭亲王为首的洋务派未将发展后的路径向知识精英说明白,或许他们自己也不明白经济发展之后要怎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究竟要达成一个怎样的目标?

而中国知识精英也缺乏理性自觉,所以当中国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之后,却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东邻小国日本,心理上的不适应在所难免,由学习西方转身向东,表明中国人陷入整体困惑。不过在这个时候,恭亲王还能把握住大局,并没有让中国这艘大船迷失方向。然而,恭亲王病逝仅仅十三天,一场超越“中体西用”的政治变革(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戊戌变法)突然发生,从此中国踏上一条极为坎坷的曲折之路。

标签:

更多文章

  • 老梁说民国军阀:窝囊黎元洪三当总统之谜(图)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节选自《老梁说天下4》,中国工人出版社黎元洪这个人是民国时期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在政治权力的巅峰上待的时间挺长,先后三次任中华民国的副总统,两次当上了正式的大总统,可是他这一生在政治上几乎是碌碌无为,处处受人挟制,要政权没政权,要兵权没有兵权。很多人都说这黎元洪是个老实懦弱、恪守中庸之道的“老好人”

  • 朱由校:明王朝的文盲天子与木匠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明神宗驾崩。同年,万历皇帝长子长子朱常洛登基为帝,是为明光宗。短短一月,因服用李可灼的红丸。39岁的朱常洛猝死。公元1620年,朱常洛长子,16岁的朱由校即位,是为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即位需要与晚明另外一桩大案“移宫案”联系在一起。明光宗朱常洛驾崩的时候,曾经照顾过朱由校的选侍

  • 他的词让皇帝怒了,让和尚醉了,让王重阳直接开悟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宋词这朵奇葩,是继唐诗后的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与汉赋争奇,与唐诗斗妍,与唐诗并称绝代双娇。后人以为,宋词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真实,宋词并不是那么的神圣与不可高攀。宋词是一种接地气的,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文化。宋词意境图诗有言志的光荣传统。曾几何时,诗是主流、主旋律,是仁、义、礼、智、信;在教育

  • 鲜为人知的美国梦,他们有的遭遇暴力有的四肢不全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这些人来自拉丁美洲,他们取道墨西哥进入美国。刚来美国时,他们都有个美国梦,他们想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有的人想发财致富。但这条路似乎不那么简单。他们主要来自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伦比亚等国。照片中女人来自洪都拉斯,在国内只是一名工人。经过墨西哥时,遭遇抢劫案,被一伙不法分子划伤胳膊。这名女孩来

  • 乾隆皇帝那些五花八门的身世传说,有一说法金庸竟然也信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节选自《老梁说天下4》,中国工人出版社我们之前说清朝皇帝身上的谜案很多,好多涉及的是他怎么获得的权力,再到他怎么死的,基本很少有说这皇帝怎么来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既然是皇上那必然得是龙种,得有正根儿,要是皇帝的身世都没搞清楚,那他没法儿当皇帝。可是,偏偏清十二帝里有两位就存在着身世之谜——怎么来的

  • 法属越南时期纸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法国为在越南实施殖民政策建立殖民地经济,早就图谋控制越南的金融货币,在1874年3月14日越南与法国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南方占领之后,法国就把越南南部称交趾支那,立即被认定为法国的直属领地。为了控制经济命脉,在1875年法国各大资本家们组成联合大财团成立印度支那银行(banquede

  •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马屁精 并非和珅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近几年市面上流行一部书,叫做《厚黑学》,顾名思义,乃脸厚心黑之学也。但乍听起来,这个名字好像还嫌太文雅了点。其实,也不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完全可以放开来说,说得更简单通俗一些,中国封建官场上的这门最大的学问,就是“马屁学”。如果研究好了“马屁学”,而且能够运用得得心应手,那就会在宦海沉浮的惊涛骇浪

  • 纳兰出手,明珠施救:千古文坛佳话背后的龌龊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吴兆骞(1631年—1684年)清初著名诗人,字汉槎,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吴兆骞像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兆骞中举人,不料“南闱科场案”发。当时,江南主考官方遒、副考官钱开宗收人贿赂,录取同宗的少钛事方拱乾之子方章钺,舆论哗然。士子把正副考官的名字各取一部分,方字去掉一点,钱字取

  • 四十年前的越南时尚女郎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1970年代的越南西贡还是南越的首都,因为长期受到法国文化影响,加之越南战争期间始终是美国的追随者,文化十分西化,越南的女子打扮都很时尚。就是今日来看也不过时。1970年代打扮时尚的越南女孩1970年代的越南西贡街头的女孩1970年代的越南首都西贡的女孩,穿着和好莱坞电影中类似。1970年代的越南西

  • 被误读的殷商“纣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他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欢心。作为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在位的时间溯源到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然而,在这29年的君主生涯中,正史却给了他诸多不公。称号的污蔑世人皆称他为殷商纣王,笔者更愿称其为帝辛。帝辛,子姓,商族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