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春秋时期的霸主们,为什么将小小的郑国作为争夺的焦点?

春秋时期的霸主们,为什么将小小的郑国作为争夺的焦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1/17 2:53:10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是分封的比较晚的一个小诸侯国,但是它却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因此成为了其他霸主国家眼中的一块肥肉。

郑国是周天子所封较晚的一个国家,直到周幽王时期才建国,这时候距离平王东迁即所谓的东周已经很近了。这个国家的最初几位国君比较有作为,春秋初期大国之间事情少,对他们来说天下相对还算稳定些,所以郑国的战事也不算多。自郑庄公之后,诸公子争夺君位,郑国国势渐弱。由于郑国处于中原腹地(今河南新郑一带),土地肥沃,自然成为他国艳羡的对象。郑国无险可守,是所谓的四战之地,又处于周边的大国夹缝之中,所以这郑国就成了霸主之国的演兵场。由于春秋时期周天子还是所谓的天下共主,一些霸主之国的国君还要顾及他国的干涉,所以这郑国虽被他国欺凌蹂躏,还能够有国。也正因为如此,霸主们对郑国的用兵,更像是一种显示实力,因此才说这郑国是霸主之国的演兵场。

楚国自楚武王时期开始强大,到了楚文王时期用武力统一了长江流域,到了成王时期,楚国开始将目光瞄向北方,郑国自然就成了首选目标。公元前659年,楚国进攻郑国,原因是郑国亲近齐国。第三年秋天,齐桓公在阳榖谋划伐楚,而这年冬天,楚国第二次出兵伐郑。公元前657年,齐桓公与夫人蔡姬乘船游玩。蔡姬熟悉水性,摇晃船只颠簸桓公。齐桓公让她停止,蔡姬不停。下船之后,蔡姬被送回蔡国娘家,但没有断绝婚姻关系。蔡侯十分生气,就把蔡姬另嫁。齐桓公于是兴兵伐蔡,并转而伐楚。蔡国是楚国的盟国,楚国不能不管,但又畏惧于齐国的势力。齐国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打败楚国,再加上劳师袭远,于是两国在楚国答应向周王室进贡的条件下达成罢兵协议。

齐桓公伐楚是非常有名的历史事件,表面看来,齐桓公是为了伐蔡而伐楚,如果进一步追根溯源,是由于楚国人伐郑,觊觎中原,这才引起了这场战争。

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也有过伐郑的举动。

公元前655年,诸侯在首止会盟,为的是安定成周。郑文公不想参加,有大臣劝他,他不听。第二年,诸侯就以这个理由讨伐郑国。楚国出兵讨伐许国,诸侯移师救许,才解除了郑国之围。此后两年(前653),齐桓公汇合鲁、宋等国又一次伐郑,郑文公只好和以齐国为首的诸侯签订了盟约。

不仅是雄霸一时的齐、楚两国拿着伐郑当事情,没有足够势力却想称霸的宋襄公也要伐郑。公元前638年三月,郑国国君到楚国去,这等于是承认楚国为霸主之国,宋襄公于是在夏季发兵讨伐郑国。秋天,楚国为了解救郑国而出兵伐宋。宋襄公要出战,大臣子鱼劝他不听,十一月,宋、楚两国在泓水相遇,历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战发生了。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楚国军队还没有完全渡河,公子目夷建议宋襄公,敌众我寡,可以趁他们渡河的时候攻打楚军,宋襄公没有听取目夷的意见。当楚军渡河完毕但还没有列阵的时候,目夷又建议趁楚军立足未稳,攻打楚军。宋襄公却说:“君子不能攻打未列好阵势的军队,结果宋军被楚军打得大败。这种战法,被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称之为蠢猪式的战法。

晋文公可以算得上是继齐桓公以后的中原霸主了吧,他在即位的第七年(前630)上和秦穆公一道包围了郑国。原因是当年晋文公在逃亡时路过郑国,郑文公对他很不礼貌。事情要追溯到七年以前(前637),晋文公离开宋国路过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接待晋文公(当时还是流亡公子)。郑文公的弟弟叔詹说:“重耳是贤人,又和咱们同姓,穷困来到您这儿,你不能对他无礼。”郑文公说:“诸侯中逃亡公子路过此处的多了,我能接待过来吗?”于是,晋文公要兴兵报复。晋、秦两国兴兵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晋楚两国城濮之战的时候,郑国是援助楚国的。实际上,这个原因更关键。春秋前半期,楚国时刻想着北上称霸,“问鼎中原”,而中原各国谁想要成为霸主,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这个国家能不能遏制楚国的这个势头。晋文公也正是在城濮打败了楚国以后,再拿郑国开刀,进一步削弱楚国的力量。

秦、晋两国攻打郑国,郑国亡国在即,在答应了晋国讲和的条件之后,晋国仍然要见到郑文公,就是想羞辱他。郑国人很担心,就派大臣烛之武私下里接触秦穆公,说:“打败了郑国对晋国有好处,但却是对秦国有害处。您不如放过郑国,让郑国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后秦国使者来来往往,让郑国接待他们,供给食宿。您想,这对于您有什么害处吗?”这就是“东道主”一词的由来。秦穆公于是撤兵,晋国人也同意了郑国讲和。

秦穆公是西戎的霸主,但是他时时刻刻都想入主中原称霸,因此,他也在打郑国的主意。公元前627年春天,秦国军队向东进发,穿过晋国,目的是偷袭郑国。当初,晋、秦两国伐郑的时候,秦国被烛之武说服,首先和郑国结盟,并留下了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戍守。有一个郑国人向秦国出卖郑国,说:“我掌管着郑国的城门,可以帮助秦国。”秦穆公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把握,于是做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决定。当军队开到晋国边城滑邑的时候,让一个叫做弦高的郑国商人遇见了,他正准备带着二十头牛到周朝都城去出卖。他害怕被秦军杀掉或者俘虏,就献上他的牛,说:“听说贵国要讨伐郑国,郑国已经做好了战守准备,还派我带了二十头牛来慰劳贵国士兵。”秦国带兵将领见郑国已经有了准备,就攻下了晋国的边城滑邑。

秦国这次伐郑虽然不成,但秦穆公敢于跨越千里打郑国的主意,可见这个郑国既是一块肥肉,又实在是软弱可欺。

楚庄王即位以后,开始不理政事,日夜寻欢作乐,还下令不许大臣们进谏。在大臣们巧妙的劝说下,楚庄王开始一飞冲天。他不但重拾祖上的称霸中原的旧业,在讨伐陆浑戎经过周都时还询问周鼎的重量,这就是“问鼎”一词的由来。当然,楚庄王想问鼎中原,首选的演兵场自然就是郑国。

楚庄王十六年(前598),因为郑国和晋国结盟的缘故,第二年,楚庄王就发兵攻打郑国。楚军包围郑国三个月,攻下了郑国国都。郑襄公脱去上衣露出胳膊牵着羊迎接楚庄王进入郑国国都。郑襄公卑颜屈膝,表示愿意臣服楚国,楚庄王同意了,为此让军队退后三十里,那意思是说郑国甘愿结盟,不是签订的城下之盟。楚国大臣们不理解,说:“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儿,官兵们已经劳苦很久了,为什么打下的国家又放弃了呢?”楚庄王说:“我们之所以讨伐,是征服那些不驯服的国家,既然人家已经服服帖帖了,还有什么可要求的呢?”楚国于是撤军。其实,楚国所以释放郑襄公,并不是郑襄公话说得多么可怜,而是因为晋国已经出兵救援。早在战事初期,晋国就想出兵救郑,由于国内意见不统一,所以耽误了。等到了黄河,楚军已经离开了。晋国将帅有的想渡河追击,有的想班师回国,但还是渡过了黄河。楚庄王听说后,翻转身攻击晋国军队,郑国军队也帮助楚国,晋军大败。因为此役,也有人把楚庄王列入霸主行列。

晋国在晋文公以后,晋国有点儿作为或者是想称霸的君主都拿伐郑说事儿。公元前588年,齐顷公想尊称晋景公称王,晋景公权衡利弊,没有接受。就是在这一年,晋国开始设立六军。第二年(前587),晋国讨伐郑国,攻下了汜这个地方。

晋景公死后,他的儿子寿曼成为国君,即晋厉公。晋厉公想称霸,也在拿郑国当做演兵场。公元前575年,因为郑国背叛了晋国与楚国结盟,晋厉公很生气。大臣也说:“不可以在我们这一代失去诸侯。”于是,晋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厉公亲自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听说楚国前来救援,晋国军队就与楚国交战。两国军队在鄢陵相遇,晋国军队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军失败。楚国大臣子反想整顿军队再与晋国交战,晋国军队非常担心。楚共王召唤子反,子反因为醉酒不能前去拜见,楚共王很生气,责备子反,子反自杀。楚共王失去了执政大臣,只好回国。晋国也因此威震诸侯,想号令天下,取得霸权。

有一种版本说晋悼公也是春秋霸主,著名的祁奚荐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人身上。他想重新恢复晋文公时代的霸业,继位的当年就出兵伐郑,而这个叫公子周的晋悼公即位时只有十四岁。

到了战国时期,郑国在韩国不断的侵伐下,终于在公元前375年被韩哀侯灭亡,其土地并入了韩国。

郑国为什么会成为霸主之国的演兵场?这当然有它的地理位置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自身不能自强自立的关系。在建国初期,郑国在武公、庄公时期,也曾经强大过,那时候的郑国只有打别人的份儿,没有谁敢欺负郑国。即便是在秦、晋联合伐郑的时候,由于有了一个有智慧的大臣烛之武,郑国得以保全。秦国要偷袭郑国,因为一个商人弦高,郑国也免除了一场灾难。还有就是在子产执政时期,郑国也曾经出现过一丝向好发展的曙光。可惜,郑国这些“光亮”只不过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并没有结成串,更没有连成线,所以只能是成为他人的附庸,要么为人家驱使,要么被人家任意宰割。郑国的事例也向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自强,难自立。

标签:

更多文章

  • 关云长刮骨疗伤,历史上确有此事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勇气和坚忍的典范教育着后人,但是细翻历史,这一段并没有任何记载,那么这一个故事是不是虚构的呢?《三国志·华佗传》讲了许多华佗行医治病的故事,惟独没有替谁“刮骨疗毒”或“刮骨去毒”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

  • 他是敢于冒死弹劾庆亲王的铁面清官,最后结局是什么样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光绪年间,庆亲王奕劻掌握着国家重大权力,虽然身居高位,但他本身能力并不出众,也没有经天纬地的才华,全靠稳重的风格和高深的为官之道一路晋升,这对于国家发展十分不利。福建莆田人江春霖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秉性骨梗挺直的他身在清要闲适的翰林院,却始终心系负有监督参劾

  • 乱扔垃圾在古代会被处刑?看看刑罚严苛的秦朝是怎么做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越是强大富庶的朝代,就越注意国家和城市街道的卫生,因为古代医学不发达,乱扔垃圾如果造成瘟疫的话,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那我们就来看看以刑罚严酷著称的秦朝,是怎么处置乱倒垃圾者的吧。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先从他们选择住宅建筑上来看,就知道他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了

  • 她是隋朝的和亲公主,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大义公主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宇文招之女,她一生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早已看透了人情冷暖,养成了成熟坚毅的性格。开皇十三年的一天,隋文帝正在听刚出使完突厥的使者汇报工作,不久前,隋文帝给突厥的可贺敦(相当于皇后)大义公主送了一件华丽的屏风,他很想知道大义公主看了以后是什么反应。也许你会

  • 刘备一直不信任马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三国时期的三位霸主,刘备其实是最为普通的一位,论谋略和武功以及带兵打仗他都不如当时的大部分人,但是他有一个很出众的能力,就是知人善任的慧眼。刘备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颇有识人之名。这一点毋庸质疑,刘备反对诸葛亮重用马谡,史书上说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

  • 明清时期到底有多少寡妇?日趋严格的封建礼教害人啊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我国明清两代寡妇非常多,达到了百万之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左右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个则是统治阶层的学术流派控制人们的思想。妇女的寡居现象与国家的政策、社会的风气有密切的关系。明代以来,朱子学被立为官学,宋儒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儒程颐曰:“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

  • 在无敌的蒙古铁骑进攻下,坚守50年的南宋,改变了世界格局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蒙古的铁骑几乎踏平了欧洲,他们向西扩张的运动从未停止过,就在眼看就要征服全欧洲的时候,一个惊雷般的消息从后方传来,蒙哥大汗战死在钓鱼城战役中,于是在欧洲疯狂攻城略地的猛哥大军终于停止了步伐,第一时间赶回后方争抢汗位,这个小小的钓鱼城,也成为了拯救欧洲文明的关键。成吉思汗一直瞧不起不会骑射只会享受安逸

  • 董卓的女儿们都是谁,细数董卓的女儿们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军阀,他以残忍暴虐著称,那么他这样残暴的人,会不会对自己女儿也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有几个女儿。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

  • 宋朝好男色是真的吗,合适开始禁绝男妓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宋朝我们都知道是一个很富庶的时期,因此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精神层面的享受也逐渐提高,各种看似不太正常的爱好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就文化成就而言,可以说把华夏文明推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它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因素,比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论调进入公共道德空

  •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切腹?一切源于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我们都知道日本崇尚自己的武士道精神,切腹自杀就是其中一种体现,那么这种残忍血腥、给被害人带来巨大痛苦的自杀方式又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自杀,中国的方式可谓多样化,比如自焚的商纣王、沉江的屈原、自刎的项羽、上吊的崇祯、跳楼的张国荣。可为什么日本人喜欢搞切腹呢?当然,说起日本人的切腹,必然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