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身为一方霸主,却被迫娶自己的侄媳妇为妻子,这是为什么?

他身为一方霸主,却被迫娶自己的侄媳妇为妻子,这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3/12/21 21:37:21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竟然会被迫娶了自己的侄媳妇为妻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初晋献公派寺人披攻打公子重耳驻守的蒲城时,重耳不肯迎战,逃往翟国。随从重耳一起逃亡的家臣有:狐偃赵衰、颠颉、先轸魏武子、司空季予、狐毛、贾伦、介子推等数十人,都是晋国的贤俊人才。

翟国伐廧咎如族,获其二女:叔隗、季隗。以叔隗为公子重耳妻,生有二子;以季隗为赵衰妻,亦生有一子。到晋惠公七年,晋惠公再次派寺人披率壮士欲入翟国杀重耳。重耳知道消息后,和赵衰等人商量说:“我逃到翟国,并不是因为可以靠翟国的力量回国执政,翟是小国,没有力量办成这样大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翟国靠晋国很近,所以暂且在此歇歇脚。要有所作为,还是应该去到一个大国。当今齐桓公有善名,志在称霸,收恤诸侯,如今听说他的贤臣管仲,隰朋已死,他肯定希望能有贤才辅佐他,不如去齐国看看。”大家都赞成。于是重耳一行人离翟去齐。临行时,重耳对其妻叔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如不来,你再嫁人。”叔隗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也快要就木了。我就等你到死吧!”所谓“就木”,是死后进棺材之意,后人所说的“行将就木”,出处就在这里。

公子重耳在翟国整整住了十二年,这才离开。

经过卫国时,卫文公不肯礼待重耳。重耳一行走过卫地五鹿,饿了,向当地农民求食,农民用盘子盛了土块耍弄他们。重耳大怒,要鞭打戏弄他们的农民。赵衰说:“土块是土地的象征,这是好兆头,君应当拜受。”于是重耳稽首而拜受盛土块的盘子。

到了齐国,齐桓公妻之以同宗之女姜氏,送给重耳一行以马二十乘,待遇不错;重耳安于齐国的生活。两年以后,齐桓公死,齐桓公所宠幸的小人竖刀等人内乱,诸侯之兵几次打齐国。重耳无所作为,就这样拖拖拉拉地在齐国混了五年。

重耳手下的重要士人赵衰、狐偃等人,认为重耳继续在齐国混下去,不可能有前途,于是在桑树下面,商量离开齐国到别的国家找支持力量的事。姜氏的侍女正在树上采桑,碰巧听到了这些谈话,便告诉了姜氏。姜氏怕泄漏了重耳要离开齐国的消息,引起麻烦,便杀了这个侍女,然后劝重耳快些走,说:“你有四方之志,快些动身吧!”后来的成语“男儿志在四方”,就是从这句话生化开来的。重耳说:“人生不过是求安乐而已,何必管其他?我宁可死在齐国,也不想再到处奔波了。”姜氏说:“你是大国的公子,困穷而来齐国。随从你的士人们都以回本国执掌政权为自己的目标。你倘若不能早些复国,使随臣的辛劳得到报答,而只贪图个人安逸,妾窃为你羞之。而且复国之事,需努力去做,倘不肯努力,何时得成?”重耳仍是不愿走。姜氏于是和赵衰、狐偃等人商量,将重耳灌醉了,载上车,由赵衰等人把他带着离开齐国。

重耳酒醉以后,发现自己已经在路上,大怒,举戈要杀狐偃。狐偃说:“若杀臣后,公子能归国为君,正是偃的愿望!”重耳说:“事若不成,我要食舅氏之肉。”前面说过,重耳的母亲出于狐姓,所以重耳称狐偃为“舅氏”。狐偃说:“事若不成,偃不过是一介士人,其肉腥臊,何足食!”

经过曹国时,曹国国君曹共公,听说重耳是骈胁(肋骨长得紧密相连,是一种对健康无大碍的生理上的畸形现象),趁重耳洗澡时,突然逼近重耳,想看一看骈胁的究竟。这自然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曹国大夫僖负羁之妻对僖负羁说:“晋公子贤,随从者都是俊杰。如今国君对公子无礼,公子如果回国得志,必诛诸侯之无礼者。曹乃小国,无力同晋国对抗,国君必有不可免之祸。你应该自贰于国君,结交公子重耳,以求日后免祸。”僖负羁于是送了食品给重耳,而将玉璧置于食品之下。重耳受其食而还其璧。

重耳一行离开曹国,到了宋国。宋襄公新败于楚国,伤股,听说重耳有贤名,于是以接待国君之礼待之。宋国司马公孙固同狐偃很谈得来,对狐偃说:“宋是小国,新败于楚,没有力量帮助公子回国执政。你们还须得到一个大国的帮助,才能成功。”重耳一行于是离开宋国去到郑国,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

到了郑国后,郑文公不肯礼待重耳。郑大夫叔詹谏郑文公说:“晋公子有贤名,其从者狐偃、赵衰、贾佗皆有卿(诸侯国的主要大臣)才;而且晋、郑是同姓之国,君应该以礼待之。”郑文公说:“诸侯流亡公子经过郑国的多得很,怎么能够一一做到对他们礼数周到呢?”叔詹又说:“如果不能礼待重耳,则不如杀掉他。晋国国内不安定而重耳贤,一旦重耳归晋为国君,会算这笔对他不礼待的账的。”郑文公不听。

重耳离郑后到了楚国,楚成王也和宋国一样,以诸侯之礼接待重耳。重耳谢不敢当。赵衰说:“公子出亡在外已经十余年,小国尚且轻视公子,何况大国!如今楚国这样的大国重礼公子,公子不必谦让,这是上天对公子的帮助。”于是重耳以客礼见楚成王。楚成王向重耳说:“公子如回归晋国执政,将何以报答寡人?”重耳说:“羽毛齿角玉帛,君王国中有余,我不知道如何报答!”楚成王又说:“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知道,你将何以报答寡人?”重耳说:“如果不得已而晋、楚两国之兵在中原相遇的话,我的军队将向后退避三舍之地。”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不战而后退九十里。后来,晋、楚两国真的兵戎相见,重耳已成为晋国国君,果然下令后退三台以守诺言。这就有了“退避三舍”这样一句成语。只说当时楚国大将子玉听到这句话后,很不高兴,背地里对楚成王说:“君厚待重耳,如今重耳出言不逊,不如杀掉他。”楚成王说:“晋公子贤,困于国外时日甚久,其随从者大都是治国之才,这是上天帮助他成功,怎么能杀他呢?违天者必降大祸!”

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这时,正好晋惠公病危,为质于秦的晋太子圉逃归晋国,秦穆公对太子圉十分恼火,便派人到楚国去接重耳一行人到秦国。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表明秦国这样一个邻近晋国的大国,彻底丧失了对晋惠公和晋太子圉的最后的一点信任,转而支持重耳了。于是,楚成王对重耳说:“楚国离晋国远,耍经过几个国家才能到达晋国。秦、晋是土地接壤之国,秦国国君是贤君,你快去秦国,勉力而为吧!”于是厚赠重耳,送重耳一行人去秦。

公子重耳自四十三岁开始流亡到翟国,总共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此时已经六十二岁了。这才真正出现了回晋国成为国君的明确前景。

(取材自《史记·晋世家》、《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国语·晋语四》)

晋公子重耳到秦国后,秦穆公非常高兴,将自己的同宗的女儿五个人嫁给重耳,其中却包括了秦穆公自己的女儿、原来太子圉的妻子怀赢。前面在注解中说到过,怀赢是后世史家为她遣起的名字,这个名字见于《左传》和《国语》,《史记》没有提名字,只称她为“故子圉妻”。

这对重耳来说,是件十分为难的事。

晋惠公夷吾是他的弟弟,晋太子圉是他的侄儿,所以怀赢是他的侄媳妇,这是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还有,秦穆公夫人是他姐姐,因而,怀赢在辈份上比他晚一辈;总之,怎么算下来,辈份都不对。另外,怀赢既是原晋太子圉丢在秦国不要的老婆,娶怀赢,在名声上也终究不大好听。

那么,秦穆公何以要这样做呢?史书上无有关记载。我们今人推想起来,其一是,晋怀公把他的女儿怀赢摔在秦国,逃回晋国当国君后,又没有派人来接,对他这样一个大国、强国之君来说,实在是太失面子了;只有公子重耳接受怀赢并在秦国帮助下回晋国执政,才能从根本上挽回他的面子。其二是,秦国本来是从边陲之地兴起的强国,在礼法上原不如中原各国那样讲究;而对习于周礼的周天子的同宗、晋国有教养的公子重耳来说,反过来要适应比较落后地区的意识形态,这自是一件难事。

合婚之日,怀嬴奉上一只特制的盒子,承在下面,自上往下浇水给重耳洗手。这是一种礼节。重耳起初接受了怀赢浇水之礼,继而大概心中实在不舒服,突然不高兴了,便挥手叫怀赢走开。怀赢发怒说:“秦、晋是互相匹敌的大国,你为什么要看不起我?”重耳害怕了,脱去所穿的礼服,自囚以听秦穆公之命。

秦穆公见公子重耳说:“寡人所生之嫡女,这个女儿最有才能。子圉为质于我国时,嫁与子圉。本想将她正式以礼嫁与公子,而怕公子因此遭受恶名,所以不敢以礼正式出嫁,而让她随宗女一起归公子;只是因为寡人特别喜欢这个女儿,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来,没有其他缘故。这是寡人自己失礼,使公子有辱,是寡人之罪也。公子对此无论如何处理,寡人唯命是听。”这段话见之于《国语·晋语四》,它说明,怀赢既是嫡女,就必然是秦穆公夫人、即重耳的同父异母姐姐所生之女,那就是重耳的外甥女了。所以怀赢还不仅是重耳的侄媳妇,还是他的外甥女。但是,秦穆公的话也讲得很坦率、诚恳。这就进一步在重耳面前把这一难题的难度上升了。

重耳心里实在是想辞退这门婚事,便和随从的士人们商量。司空季子说:“公子和子圉,虽然同姓,但并不同心同德。取其所弃,以成大事,不亦可乎!”

重耳又问狐偃,狐偃说:“将要夺其国,对其妻有什么不可取的,我主张唯秦之命是从。”

重耳再问赵衰,赵衰说:“《礼志》中说过:‘将要有请于人,必先做对人家有利的事。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没有施德于他人,而先求人为己所用,这是一种罪恶。’如今公子与秦结为婚姻,受其所好而亲爱之,听其所从而使其感激公子,这是求之不得的事,还有什么可以怀疑呢!”

所有出谋画策者看法都一致,重耳于是下决心正式娶怀赢为妻。先让怀嬴先回到秦穆公身边,然后正式纳币迎娶,这就是说,重耳是把怀赢作为正妻娶回来的。这种迎娶之礼,超过了秦穆公原先的希望,秦穆公大喜。

后来人们所说的“秦晋之好”,用以泛指美满的婚姻,其出处就在这里。不过,从这句成语的用法上,已经包括了秦、晋两国世为婚姻的意思在内,因此,过分追究其原始出处的本义,就反觉胶执了。

过了几天,秦穆公专门设宴款待女婿重耳,并且保证支持重耳回晋国代替晋怀公执政。次年正月,秦穆公就派兵随重耳进军入晋。后来,重耳入晋执政成为晋文公,怀赢成为夫人,史称文赢。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是如何沦落到被灭三族的地步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我们总是喜欢看美女,有关美女的故事也是层出不穷,不过要说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好像就要少很多了,潘安是最为著名的一个历史上的美男子了,但是我们总是因为他的美貌而忽视了他的政绩和生平。提到潘安,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那句“貌若潘安”,潘安的确是大帅哥,但也许是因为太帅,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的人生经历。这个才貌

  •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武则天笃信佛教,难道是自己作孽太多?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自从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来,经历了长时间的本土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信徒最多的宗教,尤其在唐朝时期最为繁盛,传闻武则天就非常尊崇佛教,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笃信佛教的呢?武则天(624~705)是中国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唐代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名曌。14岁时,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黯慧获

  • 历史上光绪帝的瑾妃和珍妃是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瑾妃和珍妃都是光绪帝的妃子,二人还是同父异母的姐妹,那么在后宫之中,二人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二位妃子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瑾妃是珍妃的姐姐,两人同属于光绪的妃子。珍妃和瑾妃是一个母亲生的吗?瑾妃、珍妃姊妹为同父异母,在家族中瑾妃排行第四、珍妃排行第五。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

  • 平均酒量两斤?竹林七贤也太能喝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晋朝时期,朝政荒淫,统治残酷血腥,文人如果有任何反对的言论都会被诛杀,因此纵情饮酒高歌成为了当时文人们的最爱,竹林七贤就是这个时候组团成功,强势出道。七个文化人,因有“竹林之交”,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竹林在哪里?据《晋书》记载,在河内郡山阳县。河内在哪里?据《史记》所记,是在太行以东、黄河以北,

  • 他是史上最残忍嗜杀的暴君,以精神病为借口满足自己的杀戮欲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高洋是北齐的初代皇帝,但是很遗憾,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残忍嗜杀的皇帝,史书中记载的他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以各种稀奇古怪的杀人方式为乐,那么他真的是精神病吗?高欢其他子孙不但是精神正常的人,就算是高洋,也一直认为不是真的疯,而是装疯,趁机满足自己报复杀人和取乐宣泄的兽行。因为他自己也心虚也知道这样做不

  • 古代也有全裸的女模特,想不到宋朝竟然如此开放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人体模特是现代美术发展的产物,作为人体模特一般都需要全裸,这在现代无可厚非,但是你是否能想象在宋朝时期也有这样的人体模特呢?人是非常善忘的生物。想当年,大家均无衣服穿的时候,并不觉得裸体有什么可资利用的价值,反而想方设法找兽皮、寻树叶来遮挡;如今穿上衣服了,反而看“裸”眼热,逢“裸”色变,致使“裸”

  • 天宫之中,玉帝对于私通的男女是怎么处理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西游记中,天庭对于男女私通之事的处置还是非常严格的,从天蓬元帅被贬为猪八戒就能看出来,对于触犯相应律法的天庭之人,处罚有多严重。天蓬元帅调戏了一下嫦娥,居然被玉皇大帝判为死刑。那么,“调戏”罪究竟有多大呢?是否量刑过重呢?《西游记》第31回,与披香殿玉女私通的奎木狼,在事发后,对玉皇大帝说“万岁,

  • 春秋时期的霸主们,为什么将小小的郑国作为争夺的焦点?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是分封的比较晚的一个小诸侯国,但是它却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因此成为了其他霸主国家眼中的一块肥肉。郑国是周天子所封较晚的一个国家,直到周幽王时期才建国,这时候距离平王东迁即所谓的东周已经很近了。这个国家的最初几位国君比较有作为,春秋初期大国之间事情少,对他们来说天下相对还算稳定

  • 关云长刮骨疗伤,历史上确有此事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勇气和坚忍的典范教育着后人,但是细翻历史,这一段并没有任何记载,那么这一个故事是不是虚构的呢?《三国志·华佗传》讲了许多华佗行医治病的故事,惟独没有替谁“刮骨疗毒”或“刮骨去毒”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

  • 他是敢于冒死弹劾庆亲王的铁面清官,最后结局是什么样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光绪年间,庆亲王奕劻掌握着国家重大权力,虽然身居高位,但他本身能力并不出众,也没有经天纬地的才华,全靠稳重的风格和高深的为官之道一路晋升,这对于国家发展十分不利。福建莆田人江春霖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秉性骨梗挺直的他身在清要闲适的翰林院,却始终心系负有监督参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