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秦国士兵杀一人便赏一顷土地 为什么秦国的土地分不完呢?

秦国士兵杀一人便赏一顷土地 为什么秦国的土地分不完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4/1/15 17:02:21

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一个士兵斩杀一个敌人便可获得田一顷、住宅一处仆人一个,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秦国几十万士兵,够分吗?是什么原因让秦国的土地分不完呢?

第一,在秦国建立军功并不容易。

秦国虽然有“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看起来建功立业很容易,其实并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第一级军功爵位“公士”,你杀的人必须是“甲士”。一者甲士在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中人数并不多。二者人家带甲,不容易砍死。三者,砍死以后,你还得割下头颅带在身上。打仗的时候,都是在拼命,还有什么闲暇割下头颅挂在身上?挂在身上也不方便打仗啊。再说了,你还得证明你砍下的头颅是带甲的人的头颅,这怎么验证呢?是不是还需要再砍下一些甲片带在身上?这可就太麻烦了。所以说,这个军功看起来漂亮,其实真正建功的,应该并不多。

而且我们看从商鞅变法开始到秦朝建立,有多少人因为战争建功立业,并至于家大业大呢?史书上记下来的,应该不是很多吧。

第二,秦国的军功获得不容易但失去很容易。

在商鞅变法中,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并行的,是秦国严酷的法律。秦国的严刑峻法是非有名的。不仅繁多,还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也就是告密机制、连坐机制。只这两项机制,就使得秦国犯罪的人,空前绝后的多。

我们可以找一些实际的例证。比如秦孝公的太子老师都犯罪了,而太子却不能保他。再比如商鞅最后逃到边关的时候,人家不敢收留他,因为他没有“身份证”。收留他就会被砍头。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秦国法律严酷到什么程度。

我们再看看秦朝建立后,去修筑万里长城、秦直道和房宫的人,大部分是“刑徒”,可见,在秦国,犯罪数量有多么庞大。

正因为秦国犯罪可能性非常高,犯罪人数非常多。因而,就算很多人曾经在战场上建立了战功,但是他也不可能一辈子守住,可能很快就失去了。

第三,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度实施在秦国上升时期,其实并不缺爵位和土地。秦国最后兼并了其它六国,实现了统一。这得增加多少土地和财富啊!因此,就算秦国士兵建立军功很容易,就算秦国法律并不严酷,秦国要按照制度实施分封,也是不难的。

而且,在1976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同时也为我们解开了谜团,为了解决土地和爵位的供需矛盾,商鞅在顶层制度设计时,加入了2条非常机智巧妙的规定。

第一条是降爵继承。也就是说,儿子可以继承父亲因功所授的田宅以及爵位,但却要降爵两级继承,那么对应的田宅也就会相应减少。此外,父子不在同一里的,不能继承。

第2条是身死田夺。商鞅虽然承认了土地私有,但却给它加了一个期限,即被授田者死后,除了由儿子继承的那部分土地外,多土地是要收归国家的。

上面已经提到,子孙继承爵位是要降两级的,这也就意味着:第一代授田者死后,必然会有多余土地收归秦国国有。这一制度规定,用现代的说法,其实是产权年限。严格来说,这种土地私有更像是终生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商鞅的这两条规定,既解决了土地将来不够用于爵位赏赐的难题,同时也迫使历代秦国人必须不断作出努力,立功受爵,才能避免土地逐步被朝廷收回的尴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末代皇妃下嫁给车夫 婚后车夫说了一句话 这才是真爱啊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众所周知,皇帝后宫妃子无数,然而能够得到皇帝宠幸的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很多妃子便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来赢得皇帝的宠幸,但是她们最后的结果都非常悲惨,然而凡是都有例外,清朝一位末代皇妃,离开了溥仪嫁给了一位车夫,婚后车夫的一句话道出了两人的真实感情。那么这个妃子是谁?车夫是谁?而这个车夫又说了什么呢?这个

  • 历史上被权臣架空的的皇帝是怎么反抗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们的一言一行关乎着国家的命运,然而,有些皇帝却并不是这样,而是被权臣给架空了,比如秦王子婴就是这样,不过后来他逆袭成功扳倒了权臣,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被架空了的皇帝是怎么反抗权臣的。秦三世子婴,我们经常都说秦二世而亡,实际上在赵高逼死了胡亥之后,他就将三世子

  • 龙且为什么惨败于韩信,龙且之败对后人又有何警示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自幼与项羽一起长大,情若兄弟。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后与田荣合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英布背楚之时,项羽使龙且点兵十万往击之。龙且与英布战,大破之,英布逃离九江归汉。项羽闻韩信已举河北,破齐、赵,而且想要击楚,派龙且帅二十万众往击之。韩信与龙且大战,诈败,引龙且中水淹之计。龙

  • 水浒中为什么公孙胜执意要离开梁山并且一去不返?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在梁山的众多好汉中,公孙胜是与各路英雄都不同的人,公孙胜在入伙梁山之前是一名道士,抢夺生辰纲后他随晁盖共赴梁山,坐上第四把交椅,可为何最后公孙胜为何要提前离开梁山呢?公孙胜最初联合晁盖和吴用等人,一起劫取了生辰纲。并且后来又一同来到梁山,落草为寇,后来林教头火并王伦之后,晁盖成为首领。然而大家要知道

  • 刘邦去世以后,吕雉为什么密不发丧,还要杀光元老大臣?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中国历史上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他的一生可谓是一个传奇,可是他死后,吕雉为何密不发丧,还要杀光元老大臣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载,“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显然,刘邦死后四日不发丧,这是吕后的决定。皇帝都死了四天了,还不发丧,吕后究竟想干啥?刘邦去世的时候,天下并不

  • 赵国于长平一役后损失45万主力 为什么秦国到40年之后才灭了赵国?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著名、最血腥的一场战斗,赵军投入兵力超过五十万,秦军投入的兵力超过六十万,其规模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超过百万的大会战,最后赵国战败,前后损失45万主力,那么为什么秦国还要等到40年后才灭了赵国呢?长平之战这场大战役,对于秦国来说,也是一次相当严重的损耗。历史上对秦国的损耗记载不

  • 清朝黄马褂有什么用,哪种黄马褂含金量最高?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当我们在看宫廷剧的时候,有些犯人穿上黄马褂,会受到特殊对待,当时是不是非常的奇怪,这黄马褂是什么衣服?为什么权力这么大。清代官吏的制服有四种:礼服(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马褂在清初只有营兵穿着,康熙末年,有些富家子弟也有穿着者。雍正时,因为穿马褂骑马、射箭颇为方便,穿着者逐渐多起来,以至后来无人

  • 太平天国究竟有哪些原因导致它失败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太平天国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在1861年洪秀全实行“改政”,先后将国号改为“上帝天国”和“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从这一国号也能看出洪秀全实际上是依靠宗教立国的,与满清儒学治天下截然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太平天国会失

  • 嘉庆毫无预兆的驾崩 真的是被雷劈死的吗?其实只是因为他得了一种病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清朝嘉庆做的最为出名的事情就是彻底扳倒了和珅,让大清朝的国库变得再次充盈起来,但嘉庆在位期间却对贪官污吏整治的不够彻底;嘉庆去世的原因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被雷劈死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一位平庸皇帝,嘉庆在位25年没有显赫的政绩,是一位很平庸的帝王,可他的死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嘉庆二十五年(182

  • ​常遇春年仅四十暴毙军中,​常遇春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常遇春是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常遇春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跟随朱元璋的。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常遇春最先投靠的是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