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秦王赢政并没有下令吕不韦自尽 只是让他迁到巴蜀为什么他就自尽了呢?

秦王赢政并没有下令吕不韦自尽 只是让他迁到巴蜀为什么他就自尽了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93 更新时间:2023/12/31 8:12:52

在秦朝时期吕不韦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之间有些关系,而秦始皇也是想除掉他,吕不韦在接到秦王政的一封信后选择了自杀。但这封信中并有提到让吕不韦自杀的句子,那吕不韦为什么会自杀呢?

如果可以生,谁会选择死?吕不韦从一名商人摇身一变成为秦国的丞相和万户侯,这期间他付出了多少心血?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生命的,秦王政给吕不韦的信很短,只有三十个字,丝毫没有提及让吕不韦自尽的事,只是让吕不韦将全家迁到蜀地。但是高手过招,根本不需要说的那么直白。这里先贴出那封只有三十个字的信: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翻译一下就是: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竟然可以受封十万户食邑;你和秦国又有什么关系,竟然被称为仲父。你还是赶紧和家人迁到蜀地去。

表面上看,秦始皇的这封信只是斥责吕不韦所获得的封赏与他的功劳不配,所以将他贬到蜀地。但实际上,秦始皇的这短短三十个字背后,还有着这样三层意思:

一是告诉吕不韦,自己将要对他一生的功劳进行否定;二是斥责吕不韦这个仲父名不正言不顺,是大罪;三是告诉吕不韦,他的这番罪过,已经连累到他的全家老乡,他自己看着办吧?

秦王政要的是兵不血刃的解决吕不韦,并且不能留下刻薄寡恩的坏名声,而吕不韦要的是自己死后,家里人能够免于一死。因此吕不韦自尽是最好的结局,毕竟秦王政想杀吕不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彼此心里都有数。

吕不韦原先只是一个商人,在邯郸经商的时候遇到了落魄公子子楚,彼时,子楚只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一个庶子,生母还不得宠爱,而子楚奉命在赵国做质子,两国冲突不断,子楚在赵国的处境实在不怎么好。然而正是因为这样,吕不韦才认为子楚奇货可居,如果能把这样的一个公子扶上未来的秦国国君之位,才能让子楚感激自己,那样吕不韦得到的才会更多。

也正如吕不韦所想的那样,子楚向吕不韦承诺,将来自己做了国君,会和吕不韦一起共掌秦国国政,相当于两人均分秦国。

吕不韦拿出千金来打点这件事,先是让子楚在赵国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然后吕不韦亲自到秦国说服华阳夫人将子楚过继过去,让子楚成为嫡子,将来会在安阳君成为国君的时候做秦国的太子。

吕不韦在子楚身上投入的可不止金钱,还有美女。吕不韦在家中宴请子楚的时候,子楚看上了吕不韦的小妾,也就是赵姬,未来的赵太后。吕不韦忍痛割爱将赵姬让给了子楚,很快两人就结婚,并生下了赵政,也就是未来的始皇帝。而也正因为如此,一直有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传闻,但实际上秦始皇根本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他只可能是子楚的儿子。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邯郸,吕不韦和子楚趁机逃回了秦国,而赵姬带着赵政在赵国被软禁了起来,赵政在赵国还有一个玩伴叫做太子丹,就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中的燕太子丹,他当时也在赵国做质子,两个人在异国他乡成为好朋友,只是长大后又成为了敌人。

秦昭襄王去世后,安阳君继位,子楚被立为太子,赵姬和赵政被护送回了秦国。只是安阳君比较悲催,继位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子楚继位,赵政成为太子,而吕不韦这个大功臣成为丞相、文信侯并食邑十万户,位极人臣,权势滔天。三年后,子楚也去世了,十三岁的赵政登基成为秦国的国君,因其年幼,秦国国政实际上把握在吕不韦手中,而且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相国,以及赵政的“仲父”。何为“仲父”?就是国君对重臣的一个尊称,其地位仅次于父亲。

吕不韦做臣子做到这个地步应该是已经达到极致了,这样的权臣对任何准备有作为的国君来说都是拦路石,都是应该被清除的。在赵王政那样的有野心和雄心的国君面前,吕不韦应该急流勇退才可能保全性命,但是在秦王政还年轻的时候,吕不韦舍不得权力,而且他还犯了一个大错。

子楚去世后,吕不韦就和赵姬重新勾搭在一起了。虽然当时的秦王政年纪小,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选择了隐忍而已。到了后来,随着秦王政一天天长大,吕不韦知道自己继续和赵姬这样下去很可能会被赵王政解决掉,才给赵姬推荐了嫪毐

赵姬和嫪毐双宿双飞之后,吕不韦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继续安心为官了,但是嫪毐显然没有吕不韦那样的头脑,他以假太监的身份和赵姬待在一起,还让赵姬怀孕生下了儿子,两人搬到了雍地,真正过上了一家人的生活,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嫪毐狐假虎威,借助赵太后的力量,不仅成为长信侯,有了封地、门客,排场也很大,甚至嫪毐还动了让自己的孩子做未来国君的心思。

秦王政一直隐忍不发,只等着亲政后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前239年,在秦王政亲政前夕,朝中的风向就开始转变,秦王政新君上任三把火是必须要有的,因此已经有人将嫪毐的一切行径报告给了秦王政。第二年,秦王政正式亲政,嫪毐害怕秦王政向自己对手,遂抢先一步对秦王政动手,当然,结果是嫪毐失败被车裂,夷三族,两个儿子也被秦王政乱棍打死。

处理完了嫪毐,回过头就是吕不韦,秦王政是想借着这件事直接处死吕不韦的,毕竟嫪毐是吕不韦进献给太后的,其假太监的身份也和吕不韦有关。但是吕不韦的情况又和嫪毐不一样,嫪毐对秦国完全没有功劳,所以处死这样一个人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吕不韦就不同了。

吕不韦这些年对秦国是有大功的,是他一手将子楚扶上了秦国国君的位子,甚至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不可能有秦王政。而且吕不韦在秦国甚至诸侯国间还是很有威望的,他门客众多,他们也都为他说情。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王政不可能强行处死吕不韦,毕竟他刚刚亲政,权力还没有完全握在手中,一旦处死吕不韦,会寒了很多官员的心,这样就是得不偿失。

因此,秦王政只是在第二年免去了吕不韦相国之职,又让他离开国都到河南的封地去。虽然做了这样的决定,秦王政还是不放心吕不韦,而且他时时刻刻在想着怎么处死吕不韦,彻底解决这个隐患。机会终于来了,一年后,很多诸侯国的宾客纷纷来到秦国慰问吕不韦,这让秦王政终于按耐不住了,就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

古代皇帝一般暗示某个人自杀,其实已经是对他的宽大处理。因为,皇帝想杀一个人,实在太容易,也可以找出很多名正言顺的理由。但是,皇帝却不这样做,反而暗示你自杀,言外之意就是你虽然犯下大错,但我认可你的功劳,也不想多对你过多追究,你就自己自杀,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事后我会给你风光大葬,给你的盖棺定论也是正面评价,你的家人自然也不会受到牵连。

在这种背景下,绝大部分臣子都会选择自杀,否则下场只会更惨。比如,当年曹丕继位后,暗示曹操的宠臣丁仪兄弟自杀,结果他们不愿意,还找各种人来说清,结果最后直接被曹丕派人把全家都给灭族。

所以,在当时的情形下,吕不韦也只能选择识时务,果断喝毒酒自杀。事后,秦始皇也没有再追究吕不韦家人的责任,给他的盖馆定论也是对秦国功大于过,也由此我们在史书上才能看到吕不韦,这种至少还能算是正面的形象,否则他恐怕就成为和嫪毐一样的邪恶坏蛋。

再后来,吕不韦的门客都被迁回到京师,而由吕不韦所主导编写的《吕氏春秋》,也被给予保存并流传下来。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吕不韦选择自杀,也算是死得其所。

标签:

更多文章

  • 宋代文艺界最大的大神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要说宋代的文艺界大神,最大的大神一定是苏东坡,这恐怕争议不大,书法人家是“宋四家”之一,文章人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地位既如此,当然牛得不能行,因此我说他宋代文艺界最大的大神!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眉

  • 第74军为什么被誉为第一王牌军,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前几天客栈介绍过“青天白日勋章”和“国光勋章”(详见:————),都是抗战时期“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至高荣誉。不过,这两枚勋章都是授予个人的,在抗战时期,还有一种集体最高荣誉,即“飞虎旗”。飞虎旗始于1935年,“凡部队、舰艇、航空队或要塞,于战时特著忠勇之战功者颁给之”。到1949年国民政府退出

  • 揭秘邓小平到底有没有参加遵义会议?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会议之后,干部进行了调整,邓小平由《红星》报主编调任中央秘书长,接替邓颖超的工作。他的职责是整理会议记录和文件,收发信件和起草命令等。从此,邓小平经常参加中央重要会议,并兼管中央军委纵队警卫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1935年1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秘书

  • 武则天给儿子李弘举办了史无前例的帝王之礼!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咱们发现,在唐代的墓葬建设中,“号墓为陵”的皇室丧葬准则尽管历时时间短,可它把帝王操纵全国时杂乱奇妙的心态表现得酣畅淋漓。唐恭陵即是高宗李治给太子李弘的帝王之荣。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儿子,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652年秋天生于长安感业寺,第二年随母亲入宫,被封为代王。656年,年仅四岁的李弘被父亲

  • 问鼎中原,自诩为“中华”的越南王朝所铸九鼎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越南阮朝九鼎陈列于顺化皇城显临阁前庭,九鼎铸造于明命十七年(1836年),鼎上有日月、山川、花草等图案。九鼎以广南阮主及阮朝皇帝的谥号命名,中央为高鼎,高153厘米,直径101厘米;左一为仁鼎,左二为英鼎,左三为宣鼎,左四为裕鼎;右一为章鼎,右二为毅鼎,右三为宣鼎,右四为玄鼎。九鼎铸造于明命十七年(

  • 820对82,日本人付出这么大代价却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文/爱藏说史在抗日战争中,曾经涌现出很多像赵一曼,杨靖宇,王二小这样的个人英雄。但是也不乏一些集体团队,刘老庄82烈士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群体。那是在1943年日本对淮北平原展开的春季大扫荡中发生的故事。当时,日军集结重兵,对我设在淮北地区的党政领导机关展开大扫荡,意图一举摧毁我在淮北地区的基层政

  • 揭秘中国古代的远程射击武器—礮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中国人发明火药并造成世界上第一门火炮之前,在人类战争中曾经大量使用过一种“远程”射击武器,即抛石机。中国古书上称之为“礮(读成炮pào)”。礮是古代战争中“军中第一攻击利器”。在欧洲许多民族语言中,“战争”这词多是从“石头”这个词根衍生出来的。▲图为复原北宋军人用的攻城抛石机—砲上古时期,工具和武

  • 万历皇帝一个冲动,影响千万华人在南洋的命运至今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文/红枫未名1600年5月北京乾清宫大明天子朱翊钧叹了口气,把手中的奏折合上,丢到桌边的一堆奏折上,同类的奏折已经堆了二十几本高。一旁的近侍太监连忙将这堆奏折捧走归档。按惯例,这些没有加任何批示的奏折,没什么机会再见天日了。不用看内容,近侍从朱翊钧的表情中也已明白,多半这篇和前面几篇一样。又是文官们

  • 万历皇帝的课程表里的秘密,透露张居正死后为什么被抄家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文/红枫未名(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先请看下面这个课程表每天日出时起床,吃早饭后开始上课第一节课:早自习,诵读《尚书》《大学》各10遍。第二节课:司礼监将各衙门章奏进上御览,老师们退在西厢房伺候。第三节课:书法课,需工工整整写字若干幅,由正字官指点批评第四节课:讲解《资治通鉴》等书。第五节课:问答

  • 妃嫔争锋吃醋功夫不在皮表而在精深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首诗:“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小怜玉体横陈夜”讲的是一个叫冯小怜的女人,玉体横陈于宫殿之案上,供大臣们欣赏观看。冯小怜伺候的是北齐后主高纬。这位皇帝这一点开明,身边有尤物,说什么也得让大臣们开开眼,不能自顾享受。这样的事,在中外历史上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