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这个国君嫁女儿到他国,亲自送上门,十年后知道真相的女婿崩溃了

这个国君嫁女儿到他国,亲自送上门,十年后知道真相的女婿崩溃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1/10 0:07:13

自古我国适龄女性出嫁都有着许多的规矩和礼仪,虽然现代已经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规矩了,但是还是有一些象征性地保留了下来,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遥远的过去女子出嫁,尤其是公主出嫁,要遵守多少繁文缛节。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齐僖公把女儿文姜嫁给鲁国的国君鲁桓公

谈妥婚事后,鲁国派出上卿公子翚到齐国来接亲。所谓上卿就是最高级的大夫。

鲁国派上卿来接亲,说明还是很讲究的,可鲁国人没想到,齐国人更重视更讲究。

齐僖公亲自出马,将女儿一直送到了鲁国的讙地。

这一下讲究过头了。

鲁国史官马上就此事批评齐僖公不讲礼仪。

这算那门子礼?今天我嫁女儿,多送了两步,就不讲礼了?

事实上,确是齐僖公这件事情做得不讲礼。

在春秋时,送亲是有严格规定的。无论怎么样,国君是不能送的。要送也只能在自已家里送。

国君嫁女,先在祖堂拜祖宗,报告一下,咱们家要嫁女儿了,嫁到那家那户女婿叫啥,祖宗以后多多关照着点。然后送女儿出祖庙,父亲是不出祖庙的,由母亲送出祖庙,但也只限于送到祖庙的大门祭门。到祭门后由兄弟接力一直送出宫门。有什么要嘱咐的话,趁早在家里说了,别等女儿已经出城了,还追出去说一些嘱咐的话,就不太合礼了。

鲁桓公本来坐在床上等老婆呢,一听老丈人竟然送亲送到了讙地,赶紧爬起来穿上鞋,跑到讙地去接亲。鲁国史官特别介绍,本来接老婆,丈夫是不能跑这么远的,但既然齐僖公都来了,我们国君跑去见一下,是出于礼貌,是说得过去的。

在讙地,翁婿两人举行了欢快的会面,齐僖公亲自把女儿交到女婿的手里,祝他们幸福美满。

对于这件事情,虽然鲁国人仗着有点文化,不依不饶的,但民众上对齐僖公的奇怪行为还是理解的。毕竟是嫁女儿嘛。

在这一年的年底,齐僖公又派弟弟仲年到鲁国访问,顺便看望了一下小女儿,发现小女儿在鲁国适应得挺好,鲁国人民对国母很爱戴,老公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仲年放心了。

但这个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到了十多年后,鲁桓公准备跟齐国国君会谈。这时,老丈人齐僖公已经死了。齐国的国君是他的儿子齐襄公

鲁桓公正要出发,他的老婆文姜女士提出也要去。

夫人陪同国君进行外事访问,向来被称为冰冷政治中的一抹温情,文姜女士为了拓展鲁国外交,不辞辛苦,主动请缨,要求出国访问,这种精神相当可贵,可鲁国大夫申繻听到后,突然跑到鲁桓公面前,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妇人有老公,男人有老婆,不互相亵渎,这就叫有礼,如果交换了,一定会有败事。”

这算什么话,鲁桓公是携夫人出国访问,哪里易了?

鲁桓公把申繻喝斥了一顿。

他要是想明白申繻说的话,就不会带老婆出访了。

在泺邑,齐鲁两国国君举行了气氛融洽的见面会,双方就双方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议结束后,齐襄公热情邀请鲁桓公到齐国访问。鲁桓公想起来,自已即位后还从来没有到齐国国都参观过,而他的夫人文姜也一直表示要回娘家看看,于是,鲁桓公接受了这个邀请。

来到齐国国都临淄后,鲁桓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临淄的都城,在回馆的时候,他得到消息说自己的大舅子刚才和自己老婆卿卿我我,做出了出轨的事情。

鲁桓公大概惊呆了。

她还是你的亲妹子啊!

此情此景,实在难以接受,但这确实是真的。

据史书暗示,小说渲染,齐襄公跟妹妹文姜的不伦之恋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姜出嫁前。在那时,齐襄公就跟这个妹妹卿卿我我,搞起了不伦之恋。

鲁桓公嘴张得像一条离水的鱼,他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不正常事情。

当年,齐僖公亲自送女儿文姜到鲁国,原来不是不懂礼,而是怕文姜闹情绪。

原来大夫申繻跟我说的什么男各有妻,妻各有夫,就是这个意思啊。

再介绍一下,鲁桓公跟文姜生了一个小孩叫同,当时就有人说这个同不像鲁桓公。

最后知道真相的鲁桓公终于崩溃了。

气愤之下,鲁桓公质问文姜:“你说,同儿是不是你跟姜诸儿的野种。”(齐襄公大名诸儿)

夫妻吵架,先找娘家。文姜就在娘家,当然摔门而出,找到了她的哥哥齐襄公。

听说事情败露,齐襄公惊慌了一阵,想了一下,齐襄公说:“请妹夫过来吃个饭,我们谈谈。”

鲁桓公如约而来,主宾双方难免尴尬,但齐襄公谈笑风生,嬉笑如常。仿佛没什么事发生。鲁桓公一度想掀了桌子,上前揍大舅子。但看了看齐襄公的体格,又一想自己是在客场,如果冲动起来,占不到什么便宜,还是忍一忍吧,一切等回到鲁国再说。

因为没办法发泄,只好喝闷酒,很快,鲁桓公就喝得东倒西歪。看着脚步踉跄还大喊自己没醉的鲁桓公,齐襄公十分关心,叫来了大夫公子彭生,让他扶一下鲁桓公。

彭生一扶就将鲁桓公扶薨了。

公薨于齐。《春秋-鲁桓公十八年》

这是孔子老师在《春秋》中的记载,自己的国君发生这样蒙羞的事情,还死得如此窝囊。孔子老师都不好意思记,而一向善于补充要点的左丘明老师也不好意思多说,只加了一句:“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还是司马迁公正客观,在《史记》里详细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在将鲁桓公抱上车时,齐襄公下了一命令(可能使了一个眼神)。彭生一使劲,就将鲁桓公的肋骨给折断了。

鲁桓公是带着美好的憧憬出使齐国的,结果却冰冷地躺在马车里被运了回来。

倒霉,太倒霉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行走的人,为什么没有活着回来?原因竟这么奇特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近现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事情已经都能用科学来解释了,但是还是由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比如尼斯湖水怪,UFO事件等。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类是苏联航天员是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是值得人类牢记的重要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东方一号驶向了月球,从此宇宙不再是秘密,

  • 曹操的女人有多少?真相让人很吃惊,皇帝也没这么狂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曹操是个大色鬼,尤其喜欢别人的老婆,这个我们都知道,不过历史上那个英雄不爱美人呢?东汉末年的曹操不但为人奸诈诡计多端,还十分风流好色。他有一个嗜好就是抢别人的老婆,他的许多女人都是他从别人身边抢回来的,让她们陪自己玩乐。那么曹操一共有几个女人呢?没人说得清,史载他的女人光有名有姓的就多达15位,其中

  • 日本人又想入常了,那先问问中国是怎么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吧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日本一直以来都有入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想法,但是说实话,这种想法只能是天方夜谭,是一个美好的梦。亲们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过了安保法案,那下一步,日本又会做出什么呢?很明显,争取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可是,通过安保法案,日本国内自己举个手就算过了。要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就得问问世界答不答应了

  • 辫子里的刀:清朝统治的晴雨表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无论是金钱鼠尾,还是到剃半光头,清朝时期的辫子都藏着一把刀,不可轻易触碰。康有为就曾言:“对满洲人说来,割掉象征旗人征服汉人的辫子,即等于否认旗人在中国的统治。”(清朝发式的演变)清朝八旗入关后颁布了“剃发令”,三百年来一直是不可触碰的政治红线。从多尔衮率领大军打进北京城并于1645年6月,以皇帝之

  • 探秘史上最牛陪葬墓:唐朝永泰公主的坟墓为什么那么奢华?(图)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大多数皇帝的陵墓旁边都有许多陪葬墓,而陪葬墓规模的大小,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制,至于陪葬多少东西,那得由墓主生前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唐朝皇帝陵墓的陪葬墓都比较多,但是如果要问,世上最奢华的陪葬墓是谁的墓?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就是唐朝永泰公主的坟墓。永泰公主墓地宫永泰公主墓在乾县北原,是乾陵的陪葬墓之一

  • 民国帮会的生意之道(三)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传统的帮会生意,有着天然的缺陷,非法和缺德。政局的稳定以及国民党的干预,都使得帮会在赚钱上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毫无顾忌什么活都干。帮会大佬跻身社会上层的打算,也让他们有所收敛,并且他们发现投资金融、工商业似乎也很来钱。随着民国的踏步前进,帮会在做生意上又跟着与时俱进了一把。生意人都想赚钱,没有人想做亏

  • 惊动国务院的61件国宝盗墓大案:11名盗墓贼被就地正法(图)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因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称“太子冢”。唐恭陵不同于昭陵、乾陵等“依山为陵”的陵墓规则,而是在平地上用红褐色土夯筑灵台“号墓为陵”。恭陵是洛阳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长宽约440米。四周原有神墙护围,其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有神

  • 趣闻传说:《清明上河图》泄露北宋军事机密!(图)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节选自《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趣闻传说》,中国法制出版社《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我们看他的《清明上河图》时,都被这幅画的真实性深深感染,但是,就是这副画,泄露了北宋的军事机密,这是什么原因呢?《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

  • 她是《红楼梦》里的憨豆师太,危难之际却显侠肝义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红楼梦》勾勒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刘姥姥如同一只飞入天鹅群中的麻雀,渺小的微不足道;又如同妙玉的“成窑五彩小盖钟”间杂入了一个粗瓷大碗,丑拙的不值一提。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见证了百年望族的“乐极生悲”、“树倒猢狲散”。同时,她置身其中

  • 死了都不得消停,为什么大家不能放过这位老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王国维(1877.12.3-1927.6.2),字静安,号礼堂,晚号观堂,浙江嘉兴海宁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其研究领域包括美学、哲学、文学、考古学等,且无不精通。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尤其名满天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