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探秘史上最牛陪葬墓:唐朝永泰公主的坟墓为什么那么奢华?(图)

探秘史上最牛陪葬墓:唐朝永泰公主的坟墓为什么那么奢华?(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3/12/24 7:36:40

大多数皇帝的陵墓旁边都有许多陪葬墓,而陪葬墓规模的大小,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制,至于陪葬多少东西,那得由墓主生前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唐朝皇帝陵墓的陪葬墓都比较多,但是如果要问,世上最奢华的陪葬墓是谁的墓?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就是唐朝永泰公主的坟墓。

永泰公主墓地宫

永泰公主墓在乾县北原,是乾陵的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孙女,名仙蕙,字秾辉,嫁于武则天的侄孙驸马都尉武延基。701年,永泰公主死于洛阳,时年仅17岁。根据墓志铭记载,永泰公主因难产而死。但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载:

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

唐中宗李显即位以后,将其追封为“永泰公主”,并于706年与武延基合葬于乾县北原,以陪葬乾陵。

“东方维纳斯”宫女壁画

永泰公主墓属于封土堆墓,其墓穴为砖砌,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的,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宽约两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俑、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椁壁上刻着15幅仕女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象征着墓内主人夫妻恩爱。

永泰公主墓虽已被盗过,但仍出土了众多文物。出土文物除壁画外,尚有600多件,其中绝大部分是陶器,有陶立俑、各种动物俑、文臣俑、武士俑、镇墓兽、三彩马、绿釉花盆和彩绘塔式罐等。这些陶器制作精美,造型生动,各具特色。

标签:

更多文章

  • 民国帮会的生意之道(三)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传统的帮会生意,有着天然的缺陷,非法和缺德。政局的稳定以及国民党的干预,都使得帮会在赚钱上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毫无顾忌什么活都干。帮会大佬跻身社会上层的打算,也让他们有所收敛,并且他们发现投资金融、工商业似乎也很来钱。随着民国的踏步前进,帮会在做生意上又跟着与时俱进了一把。生意人都想赚钱,没有人想做亏

  • 惊动国务院的61件国宝盗墓大案:11名盗墓贼被就地正法(图)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因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称“太子冢”。唐恭陵不同于昭陵、乾陵等“依山为陵”的陵墓规则,而是在平地上用红褐色土夯筑灵台“号墓为陵”。恭陵是洛阳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长宽约440米。四周原有神墙护围,其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有神

  • 趣闻传说:《清明上河图》泄露北宋军事机密!(图)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节选自《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趣闻传说》,中国法制出版社《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我们看他的《清明上河图》时,都被这幅画的真实性深深感染,但是,就是这副画,泄露了北宋的军事机密,这是什么原因呢?《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

  • 她是《红楼梦》里的憨豆师太,危难之际却显侠肝义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红楼梦》勾勒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刘姥姥如同一只飞入天鹅群中的麻雀,渺小的微不足道;又如同妙玉的“成窑五彩小盖钟”间杂入了一个粗瓷大碗,丑拙的不值一提。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见证了百年望族的“乐极生悲”、“树倒猢狲散”。同时,她置身其中

  • 死了都不得消停,为什么大家不能放过这位老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王国维(1877.12.3-1927.6.2),字静安,号礼堂,晚号观堂,浙江嘉兴海宁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其研究领域包括美学、哲学、文学、考古学等,且无不精通。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尤其名满天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

  • 康熙皇帝长寿之道:不喝酒不练气功,喜欢泡温泉(图)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节选自《清朝十二帝疑案正解》,李寅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康熙帝活了69岁,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长寿的了。所以,康熙帝的养生之道很值得人们研究学习。翻阅典籍,发现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不吸烟,不饮酒。康熙帝认为“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所以,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不吸烟,不饮白酒。关于康熙帝不

  • 防备汉人?清代火器落后世界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1840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先进火器,清军的火器简直就是博物馆的文物。于是,这也成为“清代火器落后”的最直观印象。至于为什么清代火器会落后?很多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的说法是,满清八旗兵重视骑射,轻视火器,所以导致火器发展停滞不前,乃至落后。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其

  • 三国五大悲剧英雄,刘备排第二,诸葛亮排第三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核心提示:《三国演义》是由一个个英雄人物的悲剧人生贯穿而成的。无论是一方诸侯君主,还是文臣武将,或雄才大略,或勇武过人,或智慧超群。他们有过辉煌壮丽的人生,但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一、汉献帝—水深火热汉献帝贵为天子,虽然皇威尽失,但比前任少帝要“幸运”得多,衣带诏案发生后,即使是苦苦哀求,也未能保全已

  • 诸葛亮坚持一定要北伐的原因,被一件特殊文物的出土,揭晓答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诸葛亮一生谨慎,做任何事情诸葛亮都是思绪周全的。那么为何诸葛亮一直坚持要北伐呢?有许多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却因为一件特殊文物的出土,揭晓答案。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此时的蜀汉,纵然诸葛亮如何天纵英才,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惨淡局面。其一,武将青黄不接;其二,是最要命的,没人。刘备的夷陵惨败,基本

  • 沐英:朱元璋杀诸多功臣唯独不动他,即使是朱棣实行削藩政策,也不动他的后人?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中国历史上明朝皇帝朱元璋,晚年时期大肆杀害,明朝的开国功臣,却唯独不动沐英,即使是朱棣登基后,实行削藩政策,也始终不动他的后人,那这是为什么呢?生平经历沐英在八岁的时候被朱元璋收为养子,12岁的时候就跟随养父朱元璋南征北战,骁勇善战的沐英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他擅长使用火铳,还发明了一个三行战法,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