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民国帮会的生意之道(三)

民国帮会的生意之道(三)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87 更新时间:2024/1/13 6:48:25

传统的帮会生意,有着天然的缺陷,非法和缺德。政局的稳定以及国民党的干预,都使得帮会在赚钱上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毫无顾忌什么活都干。帮会大佬跻身社会上层的打算,也让他们有所收敛,并且他们发现投资金融、工商业似乎也很来钱。随着民国的踏步前进,帮会在做生意上又跟着与时俱进了一把。

生意人都想赚钱,没有人想做亏本的买卖,可市场有风险,不是谁能说了算的。但这一点,在帮会这里就是个坎,市场上的那一套规矩,他们不懂,也不想弄明白。帮会传统的买卖,基本上是受政治因素的制约,和市场没多大关系,如果没有把握做成,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

所以,帮会还是习惯用过去的思维方式,去经营新的生意,他们认为光靠拳头这一招,就能吃遍天下。只不过,很多事情,想法是一个层次,事实上又是另外一个层次。

刚开始,帮会插手工商业,多是别人主动找上门,求他们帮忙罩着点,作为回报,通会给帮会大佬安排个虚职,当然,手续费不能少。青帮在上海非常典型,黄金荣杜月笙身上有那么多头衔,大多数都是这么得来,光是这些月俸,也是相当可观的收入。

慢慢地,青帮把收保护费的那一套也搬到了这上面,只不过更加冠冕堂皇一些,名曰投资实业,谁都知道,他们是只进不出。那帮老头子就不能惯着,你一服软,他们顺着杆子就往上爬,你给,他们收着,不给,他们就抢。青帮是两只手一起伸进来的,一面保护资本家免受不必要的骚扰,一面又去抢他们的生意,插手近代实业。

银行业,是青帮老头子乐于投资的一个项目,因为他们手上有钱,放在银行里吃分红比把大洋摞在家里要合算得多,并且涉足其他企业也要有资金支持,从这里下手是惯用套路。

刚开始,黄金荣对银行倒有些不放心,他一喜欢稳稳当当,别人都是从赚钱的角度看待,而他则是以亏钱作为出发点进行衡量,反正他横看竖看,银行都不像能挣大钱的样子,还是杜月笙的鼓动,才勉强意思一下。在这方面,杜月笙明显就看得比较远。

银行家一般也比较硬气,他们关系广,政商两界要都转得开才能吃这碗饭,帮会想伸手也不是很容易。杜月笙和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新六、交通银行的总经理唐寿民和上海商业银行总经理陈光甫,都是朋友,业务上常有往来,对他们自然客气些,帮会那套欺负人的手段,杜月笙通常不会用在他们身上。而帮会跨入近代企业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杜月笙开银行。

中汇银行于1929年3月开张,杜月笙任董事长,银行由他一手操持起来,但实际上,经营管理的琐事都由杜月笙的一个门徒徐懋棠负责。徐懋棠同时也是大英银行的买办,对银行这方面的业务门清。别看他是个买办,徐懋棠可不是一般人物,也就杜月笙这个级别的才能请得动他。

他不但自己有本事,关键还有一个有钱的爹,上海纺织业的龙头老大,号称“棉纱大”的徐庆云就是他父亲。给杜月笙帮忙,纯粹是冲着面子去的。当初,徐庆云突然去世,留下巨额遗产,徐庆云的小老婆想要和徐懋棠分割遗产,最后还是杜月笙出面摆平,徐懋棠才得以全部继承他老爹两千多万的财产。

杜月笙有事,招呼一下,徐懋棠自然跑过来排忧解难,虽然他本人并不是很乐意。按理来说,中汇银行既有帮会背景,又有业务精英把关,生意肯定不会差。再说,赔本的买卖,杜月笙也不会干。可是,中汇银行刚开张的前两年,却是萎靡不振,账面上的业务只能凑合,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来钱。

其实,并不是中汇银行不赚钱,主要是正规银行开展的业务,它压根就不怎么做,全把心思放在了洗黑钱上。中汇银行在杜月笙这里的主要功能,就是帮他把赌场和鸦片赚来的钱过一遍,洗干净,同时,给租界或是国民党高官行贿时也方便。像银行的一些常规业务,杜月笙不是很热心,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说起来,中汇银行算是杜月笙走入上流社会的新起点,即使他依然做的是不合法的买卖。

投资近代工商业和金融业,青帮老头子近水楼台,在上海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哪会放着这个便宜不占。

青帮的生意也因此逐渐转型,至少有了合法的外衣,然而换汤不换药,也是他们的老把戏了。毕竟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称呼,让人听起来顺耳多了,青帮大佬们在经过经济上的漂白之后,才真正有种上流人士的感觉,要不,杜月笙总是变着法的往里面挤。

不过,真正对这方面感兴趣的除了杜月笙几个人之外,不算太多,大部分帮会大佬还是习惯过去的一套谋生本领,即使脚往实业里面跨了几步,也还是老样子。从他们插手企业经营的手段就可以看得出来,一旦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依旧是帮会惯用的伎俩,恐吓、威胁,以多欺少。

杜月笙算是其中比较地道的,先来的,不行才动武。张啸林当年做棉纱股票的时候,为了弥补自己的亏空,直接要求交易所停止交易,什么市场,都只是他赚钱的手段而已。

更要命的是,他们在市场里混,却仍旧使用帮会打击对手的那套手段,这就太伤人了,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你还不能吭声,只能强忍着情绪陪他们继续玩下去。

所以说,上海的资本家,如果和帮会没有往来,却仍然能够坚挺地活下来,那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原因,他们有个更硬的后台,譬如背后站着国民党或是外国人。

帮会的生意,在二三十年代做的风生水起,有了大洋撑腰,底气也足了,在和国民党的交往中,不仅满足他们的要求,帮会也会为自个的利益而拍桌子、摔板凳。

标签:

更多文章

  • 惊动国务院的61件国宝盗墓大案:11名盗墓贼被就地正法(图)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因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称“太子冢”。唐恭陵不同于昭陵、乾陵等“依山为陵”的陵墓规则,而是在平地上用红褐色土夯筑灵台“号墓为陵”。恭陵是洛阳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长宽约440米。四周原有神墙护围,其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有神

  • 趣闻传说:《清明上河图》泄露北宋军事机密!(图)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节选自《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趣闻传说》,中国法制出版社《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我们看他的《清明上河图》时,都被这幅画的真实性深深感染,但是,就是这副画,泄露了北宋的军事机密,这是什么原因呢?《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

  • 她是《红楼梦》里的憨豆师太,危难之际却显侠肝义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红楼梦》勾勒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刘姥姥如同一只飞入天鹅群中的麻雀,渺小的微不足道;又如同妙玉的“成窑五彩小盖钟”间杂入了一个粗瓷大碗,丑拙的不值一提。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见证了百年望族的“乐极生悲”、“树倒猢狲散”。同时,她置身其中

  • 死了都不得消停,为什么大家不能放过这位老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王国维(1877.12.3-1927.6.2),字静安,号礼堂,晚号观堂,浙江嘉兴海宁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其研究领域包括美学、哲学、文学、考古学等,且无不精通。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尤其名满天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

  • 康熙皇帝长寿之道:不喝酒不练气功,喜欢泡温泉(图)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节选自《清朝十二帝疑案正解》,李寅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康熙帝活了69岁,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长寿的了。所以,康熙帝的养生之道很值得人们研究学习。翻阅典籍,发现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不吸烟,不饮酒。康熙帝认为“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所以,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不吸烟,不饮白酒。关于康熙帝不

  • 防备汉人?清代火器落后世界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1840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先进火器,清军的火器简直就是博物馆的文物。于是,这也成为“清代火器落后”的最直观印象。至于为什么清代火器会落后?很多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的说法是,满清八旗兵重视骑射,轻视火器,所以导致火器发展停滞不前,乃至落后。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其

  • 三国五大悲剧英雄,刘备排第二,诸葛亮排第三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核心提示:《三国演义》是由一个个英雄人物的悲剧人生贯穿而成的。无论是一方诸侯君主,还是文臣武将,或雄才大略,或勇武过人,或智慧超群。他们有过辉煌壮丽的人生,但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一、汉献帝—水深火热汉献帝贵为天子,虽然皇威尽失,但比前任少帝要“幸运”得多,衣带诏案发生后,即使是苦苦哀求,也未能保全已

  • 诸葛亮坚持一定要北伐的原因,被一件特殊文物的出土,揭晓答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诸葛亮一生谨慎,做任何事情诸葛亮都是思绪周全的。那么为何诸葛亮一直坚持要北伐呢?有许多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却因为一件特殊文物的出土,揭晓答案。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此时的蜀汉,纵然诸葛亮如何天纵英才,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惨淡局面。其一,武将青黄不接;其二,是最要命的,没人。刘备的夷陵惨败,基本

  • 沐英:朱元璋杀诸多功臣唯独不动他,即使是朱棣实行削藩政策,也不动他的后人?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中国历史上明朝皇帝朱元璋,晚年时期大肆杀害,明朝的开国功臣,却唯独不动沐英,即使是朱棣登基后,实行削藩政策,也始终不动他的后人,那这是为什么呢?生平经历沐英在八岁的时候被朱元璋收为养子,12岁的时候就跟随养父朱元璋南征北战,骁勇善战的沐英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他擅长使用火铳,还发明了一个三行战法,在他

  • 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就被李渊恶心了一把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据史书记载,大明宫建筑规模相当于5个紫禁城,有着“千年之宫”的美称,其修建原因还得从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退位,提出来的一个要求说起了。众所周知,李家的天下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打下的,李渊则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世民则是李渊的次子。唐朝建立后,长子李建成被册封为太子,如果按照正常的剧情发展下去,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