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什么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他的悲惨结局告诉我们什么?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什么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他的悲惨结局告诉我们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3/12/29 4:35:30

中国历史上所有时期都涌现出过英杰雄主,今天小编说的这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这么一位雄主,可是你知道么他终的结局却是,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时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君主,他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到列国领先水平,奠定了赵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强盛根基。他是赵国的第一位王,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少年君主

赵雍,是赵肃侯赵语的儿子,也是嫡子。作为嫡子,赵雍生下来就是继承大位的好命,而他似乎也毫不怀疑自己的君主之命,幼小时就十分的聪颖,热心朝政,时常与父侯配给自己的傅议论朝政。

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难”。这话用在赵雍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在了。失去母亲后,赵雍失落了一阵子,但很快奋起,抖擞精神,跟着傅攻读史书,学习治国理政经验。

赵肃侯在位时期,与魏国的关系不好,两国之间经常征战,互有胜负。赵国、魏国、韩国合称三晋,意思是从晋国分离出来的三个国家。三晋的关系十分密切,赵国与魏国之间经常征战,关系不睦,处在它们之间的韩国,是双方都着力拉拢的对象。因为韩国若倒向哪一方,哪一方的胜算就会大许多。

为了拉拢韩国共同对付魏国,赵肃侯决定让太子赵雍到韩国做人质。

虽然远离自己的国家有许多的危险,但是,年仅十三岁的赵雍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质子之路,到韩国去做人质。

在韩国,少年赵雍十分老实地去做人质,不该自己表态的时候,自己坚决不说一句话,对韩国君臣彬彬有礼,尽量显示出赵国的善意。每当有他国使者前来新郑时,他都要派人细心查访,时刻关注动态,以便掌握必要的舆论信息,做出正确的研判。

赵雍在韩国做了两年质子,很受韩国君臣的欣赏。正在此时,他的父侯赵肃侯崩殂,十五岁的太子赵雍理所当然的应该回到赵国继位。

韩威侯(即韩宣惠王韩康)为了加强与赵国的友好关系,决定派兵护送赵雍回国继位。自幼聪颖的赵雍当即表示,愿意娶韩国的公主做自己的夫人。

韩威侯大悦,只是公主年龄尚幼,还要再等几年。赵雍与其约定五年后,将派人来迎娶公主。

在韩国的支持下,赵雍顺利回国继位,是为赵国的第六代君主——赵武灵王。这年,他十五岁。

赵武灵王这边一登场,秦国、齐国、燕国、楚国、魏国马上各派军队万人前来“祝贺”,为他送上了一份大礼。

眼见着五国联军不怀好意的气势汹汹而来,十五岁的赵武灵王并没有退却。他深知,越是这样危险的时刻,越是不能退让和胆怯,必须扛起自己肩上的重担。

他一方面重用父侯留下的阳文君赵豹、叔父公子成等人稳住国内政局,调兵遣将,做好战争准备,一方面结好韩国、中山国、宋国、鲁国等国家,寻求他们的支持,减少外部压力。

在韩威侯的带动下,中山国、宋国、鲁国等国均表示支持,甚至有的国家还派军到赵国助战。当五国联军杀气腾腾地进抵赵国时,赵军已经集结了十余万,做好了充分准备。

五国联军见此,虽然早就谋划好如何瓜分赵国,可赵军和其盟军早已做好了迎敌的准备,且在兵力上尤胜于己,胆怯裹足不前了。

正在此时,赵武灵王派出了自己的精锐部队出征,浩浩荡荡的向五国联军冲来。五国联军知道难敌同仇敌忾的赵军,只好悻悻而退。至此,五国联军的威胁解除了。

二、锐意进取

赵肃侯在位时期,中原老牌霸主魏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魏国的实力还是有的。赵国和魏国相互不对付了数十年,内耗严重。赵雍对付魏国的办法是,既不招惹,也不惧怕,一方面示好,一方面魏国若来侵略的话,照样还击。对于其他国家,他也尽量结好,不与之翻脸。

打退五国联军,消除了外部威胁后,少年君主赵雍开始着手整顿吏治、刷新政治,力图让赵国在自己的手上走上勃兴之路。

他任命阳文君赵豹为相,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军政上又重用公子成等人,政事上还听从贵臣肥义之言,国内外局势很快得到了稳固。他大胆放权,让重用的大臣放手去做,整顿吏治,减轻民众负担,操练军队,适当时候主动在列国发声,扩大赵国的影响力。

赵武灵王五年(前321),赵雍兑现若言,迎娶韩宣惠王(韩威侯)的公主来做他的夫人。赵国与韩国的友好关系得到有效的加强。

赵武灵王十年(前316),燕国发生子之之乱。燕国的相子之夺取君主大权,让燕王做他的臣子。后来,齐国讨伐子之,派出军队深入燕境,打着为燕国靖难的旗号,烧杀抢掠,几乎灭掉了燕国。

为改善与燕国的关系,同时树立赵国的负责任大国正面形象,赵武灵王将在韩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姬职迎到赵国,立为新的燕王,然后派军送回燕国,是为燕昭王。赵武灵王的善举,赢得了列国的赞誉。

为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他决定学习楼烦、林胡、匈奴人那样,进行“胡服骑射”。就是遵从胡人的穿衣、执兵等习俗,像他们那样用兵。他首先请教楼缓,讲了自己的打算后,得到了原为楼烦人的楼缓的大力支持。但是,其他大臣却不同意去学习落后的胡人那样穿衣戴帽、拉弓执兵。

群臣的态度,让赵雍很难为。肥义劝他:“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他听后很高兴,决定先去说服自己的叔父公子成,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几经周折,最后赢得了叔父的支持。

有了叔父的支持,赵雍算是有了底气,就在国内强力推行“胡服骑射”,力图锻炼出一支比齐国技击、魏国武卒、秦国锐士还要战斗力强的军队,来保家卫国、称王天下。

同时,赵武灵王提拔一批年轻人充实臣下,像赵文、周袑、富丁、赵固等人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为国家臣僚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政变亡身

赵武灵王与夫人韩国公主的感情很好,韩夫人为他生下了嫡子赵章。但是,之后没几年,赵雍的夫人韩氏死去。

因为没娘了,所以自幼聪慧的小赵章处处显示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为人处世十分谨慎。赵雍见儿子争气,也很高兴,就册立其为太子。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将来赵武灵王百年后,赵章毫无疑问的将会继承大位,成为赵国新的国君。可惜,他们的命运,连着赵国的命运,因为赵雍的传位而改变了。

原来在赵武灵王,应该干出一番事业的壮年之龄,他却选择了退位,来辅佐幼君。这本就是让人感到十分意外的事情,更加让人意外的是,他并不是让自己的长子来继承自己的国君位置,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幼子。

之所以选择幼子赵何来继承自己的王位,是因为赵武灵王宠爱赵何的母亲。按道理说赵武灵王应该是赵国最有作为的一代君王了,他对中国的历史,肯定是很熟悉的了。

他肯定知道若是继承人选择不好,肯定会出现差错,甚至会亡国的。

很显然赵武灵王并没有在意这件事,他很任性的,把自己的小儿子赵何推上了赵王的王位,当时的赵何年龄仅只有十岁,可以说还是一个娃娃。

当然了这时候赵武灵王让宰相肥义来辅佐赵何,当初赵武灵王做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朝中的大臣都是反对他的。

一是,反对他不应该这么早退位,二是反对他把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而非是已经成年的长子赵章。

这样就造成了赵章心里的极度不平衡。

按理说赵章是长子还被立为过太子,他应该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可是,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喜欢一个女人,这个喜欢的女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就让他喜欢的女人生的孩子当了赵国的继承人。

这本身就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尽管赵章对这一决定十分的不满,但是,他也是无可奈何。

有一次赵武灵王看到自己的长子赵章跪拜在自己的次子赵何的面前,他心里感觉十分的不是滋味,说白了就是他为赵章的命运感到不平。

所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自己的小儿子赵何当赵王,让自己的大儿子赵章当代王。

本来这时候赵武灵王已经退位了,把王位传给人家赵何了,他就不应该干预这样的事情了,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实际上赵国的老大,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把王权给争夺过来。

可是,赵武灵王不知道的是,一场谋杀正在向他袭击而来。

之所以会有这次谋杀的机会,还是赵武灵王给儿子制造的,当时赵武灵王要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赵何和赵章两个人去游览沙丘宫。

赵章觉得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弟弟赵何给干掉,这样的话整个赵国就是自己的了。

所以,他就想在晚上发动政变,让赵何来自己这里,然后在对他动手。

可是,赵章的这个计划被赵何的宰相肥义给识破了。当赵章叫赵何去他那里的时候,肥义没有让赵何去,而是自己去了,他要看看赵章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赵章就把宰相肥义给杀了。

很显然赵章已经谋反了,本来赵章想带着自己的人马,杀到赵何居住的地方,把赵何给杀掉的。

可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公子成带着士兵来护驾了,因此,赵章兵败,他就逃到了父亲赵武灵王居住的沙丘宫。

正是在这里赵武灵王丢掉了性命,因为赵武灵王袒护自己的长子赵章,一开始他并不想把赵章给交出去,事实上他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把赵章给交出来的。

赵章被交出来之后,就被杀掉了。

公子成等人一想,自己逼迫赵武灵王交出自己的儿子,还杀了他的儿子,若是把赵武灵王给放出来,日后他重新掌权的话,肯定会灭了自己的族的。

他们越想越害怕,所以,索性一不干二不休,就把赵武灵王给杀了吧。

所以,他们就派兵把沙丘宫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并且把除了赵武灵王之外的人,全部给放了出来。

就这样沙丘宫里就剩下赵武灵王一个人了,沙丘宫里并没有什么吃的东西,赵武灵王只能掏鸟窝、抓老鼠、吃树皮度日了。就这样他坚持了三个月,沙丘宫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吃的了,所以,最终他被活活饿死在了沙丘宫中。

从他的故事里我们能得到什么教训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的时候做什么职业的人死后不能安葬在祖坟,祖坟的选址又有什么讲究?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古代的时候远在他乡的老人在即将临终的时候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就是俗话说的落叶归根,但在古代的时候有做这几种职业的人是不能安葬在祖坟的,那时候选祖坟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所谓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古今的人们以死后能入祖坟享受后人供奉为荣,但却并非人人均可入。什么样的人进不了祖坟?未婚女子。古代文化中,女

  • 长城的修建时间长达两千多年 为什么到了清朝的时候康熙决定停止修建长城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长城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修建的过程长达两千多年,在历史中长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清朝时候康熙为什么要停止修建长城呢?首先,必须先说说长城,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最初不仅是北方边境,战国群雄在中原多处屡有建造,如山东的齐长城,邯郸南部的赵长城,河南南阳的楚长城。但是随着中原地区的统一,这些具有

  • 在古代大臣被抄家之后家中的那些女眷都是什么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一些大臣犯事之后或者被陷害之后一般都会被抄家,那么在大臣被抄家后,家里的一群老少女眷们结局如何?我们可以想象,结局应该不会好过。一、一同发配边疆,慰劳边疆守军。一般发配边塞之地的人都是重罪,能够侥幸活下来已是不易,很多这种罪犯都会连同家属女眷一起前往发配地,一路会有押送的军队同往,很多人

  • 他辛苦打下4000里江山,但全部拱手送给刘秀,家族富贵了600年,最后却惨遭灭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功臣,最后却难逃被皇帝处死的命运,今天我们说的这位他辛苦打下4000里江山,但全部拱手送给刘秀,家族富贵了600年,最后却惨遭灭门。这个人正是东汉开国元勋——窦融。窦融出身贵族世家,七世祖为孝文窦皇后之弟窦广国。从此以后,窦氏以扶风作为郡望,因此成就了著名的扶风窦氏。王莽篡汉后,窦

  • 为什么古代男子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是个人意愿还是环境所迫?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女子婚嫁一般都在十三四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女孩放到现在也就个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女孩正处在发育期,那么古人为什么喜欢娶十三四的女孩为妻呢?在现在看起来还是小女生的年纪,在古代却已经需要担负起为家族诞生子嗣的重任,那么早就结婚真的好吗?当然不好,但是古代的男子的确都是与这样年纪的女孩结婚的

  • 古代士兵每天都要开饭 明明够吃 可为什么一遇打仗总喊缺粮?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古代的军队中每天都会开饭,粮草充足,可是一到了开始打仗的时候就会喊粮草不足,断粮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不打仗的时候很充足,一打仗就缺粮?首先,一打仗,粮食的损耗率就高的惊人。粮草被劫被烧的情况先不说,单单是运输环节的损耗,就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传说中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目的就是运输军粮更方

  • 前秦天王苻坚一生宽仁 唯一一次失败就让前秦土崩瓦解 苻坚大帝的悲剧人生 苻坚为什么一意孤行要伐晋?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苻坚是前秦第三位国君,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休养生息,加强生产”政策,实现国力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而后发动淝水之战。意图消灭东晋,一统天下。最终败给东晋谢玄率领的北府兵,导致前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独立。两晋五胡十六国时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

  • 吕后为什么没杀长子刘肥 最后刘肥的儿子铲除了吕家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刘邦的妻子吕雉,就是历史上的吕后,刘邦一共八个儿子,有四个都惨遭吕后毒手,其余四子中,除了当了皇帝的汉文帝刘恒,就只有刘邦长子刘肥的结局要好点,吕后并没有杀刘肥,并且刘肥不是吕后的儿子,被封为齐王的刘肥,拥有七十三城,是汉初第一大封国,这个诸侯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十分富庶,最后吕后的吕家也是被刘肥

  • 名将檀道济,战功堪比霍去病,结局却比岳飞更冤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著名将领,如霍去病,岳飞,袁崇焕等,可是南朝时期有位名将,战功堪比霍去病,结局却比岳飞更冤,他就是檀道济。檀道济这个名字或许大家比较陌生,他是东晋末年名将,他是正宗的汉族血统,从小父母双亡,生活异常艰苦,早年檀道济跟着刘裕打仗,成为北府军中的一员,北府军是谢玄组建的军队,异常骁勇,

  • 雍正帝真是“篡位”吗?看他继位后的这些事情可以看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中国历史上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统治者位高权重,俗话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为了权力出现许多骨肉相残的事件,其中雍正帝绝对算是一个,那么雍正帝真是“篡位”吗?我们看看他继位后的这些事情可以看出。1722年12月20日深夜,位于北京西郊的畅春园中,突然传出了凄凉的哭声,原来统治王朝长达61年的康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