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红楼梦》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比较分析,你会更喜欢谁?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比较分析,你会更喜欢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15 更新时间:2024/1/3 17:57:10

作为我国小说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描写可谓到了极致的程度,尤其是对金陵十二钗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

黛玉宝钗无疑是《红楼梦》中所要着力描写的两位女子,黛玉冰雪聪慧,宝钗沉稳干练,两人可谓各有千秋。以至于在作者做判词的时候,干脆就将此二人判词合作一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就这样,两个同样美丽可人的女子就如同梦魇一般在《红楼梦》中将自己无法自主的命运延展开来,成为“一场春梦了无痕”的真切写照。

然而,当我们细细搜罗二人的成长轨迹,自然就会发现,虽然命运相似,但经历、家世背景、做事风格、才华秉性等等方面,二人可谓千差万别。

丧母病父只能中途投靠祖母的黛玉算是从开始就品尝到了寄人篱下的辛酸,“敕造荣国府”牌匾下的大门是不会对她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凭借和恃靠的外孙女开放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母训更是言犹在耳,所以她小心翼翼地迎候着所有进入眼帘的人和事,察言观色,贾母一句“不当睁眼瞎”的玩笑也让她立刻在宝玉问及自己读书情况时立马修正了原来的说法,只说“些许认得几个字罢了”,而那句“在哪里曾见过”的话就自然深埋心底。这样一个只有六岁(从《红楼梦》二三回中即可推测得知)的小姑娘真真让人刮目相看。

只带了一个丫鬟并一个嬷嬷的小家碧玉却也懂得人世的冷暖,哪怕是在自己的外祖母和舅舅家,她也绝不会随便丢份儿,她保持着一种特有的骄傲的自尊,来回穿梭于贾家三厅分立的布局下,绝无粗促之意,始终莹润如玉,饭桌上她安然就座,用眼更用心体味和聆听着所有人的动静,尤让她未曾想到的是舅母口口声声讨责的“混世魔王”表兄竟因为自己无玉而直接摔了身上的通灵宝贝,让自己未免又惊又喜。

(图)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

之后《红楼梦》第四回,薛蟠因打死冯渊,刚好已然及笄之年的宝钗又准备遴选皇宫,于是薛姨妈就带着一双儿女跻身贾府,投了在贾府占据重要地位的姐姐王夫人。此时黛玉已经十一岁,宝玉也已经十二岁,也就是说黛玉已经进府五年了,她和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生活从此开始被打乱了。

宝钗从开始入府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她本为选妃目标而来,又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成员,而母亲更是与贾家具体掌权者的王夫人为亲姊妹,这些无疑都为她赢得了不少的选票,她身上具有的贤惠之德更是成为无形的资产,让她在贾府的姐妹甚至下人中早已经是人未至而声名已存。她还有什么不得意的呢,她的咏柳絮诗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将自己选秀无望但却投身有门的心态书写的淋漓尽致。然而柳絮虽可接风,但毕竟最终还是无法到达青云,所以未免让人嘘唏。相对而言,贾雨村甄士隐老先生面前所讲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则似乎更能显示和透漏一些实际的欲求。

从此,一场你来我往的明争暗斗就开始了,尽管谁也没有明确的将目标指向对方,但最终失去父亲的黛玉已经没有了丝毫的退路,她只能完全把希望寄托于一个似乎钟情于自己的宝玉身上,因为宝玉不仅是童年的玩伴,更是她精神和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宝玉身上才可以发掘到希望,痴情的黛玉从此只能为爱生死,爱与不爱成了她内心煎熬的苦难。

于是,面对来自各方面只要有丝毫威胁,她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她用自己微弱但却尖刻的话语应对着来自各方面的流言蜚语,然而更为恶劣的气候来临了,酷似黛玉的晴雯带病被逐出贾府,她手把手教导的香菱也不得不在薛家受尽了人情冷暖,秉性刚强的司棋更是选择了被逐后撞墙而死,接二连三的死亡浓重的阴影成为黛玉心头挥之不去的重压,她只能把自己一腔心事托付与纷飞的桃花,扛着扫帚,她用白皙的纤纤素手捡拾着春天风雨打落凡尘的花瓣,她不知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她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

凹镜馆中,史湘云一句“寒塘渡鹤影”直接带出了黛玉的“冷月葬花魂”,一语成谶,黛玉就这样寂然死在了无人看顾的夜晚,完成了“玉带林中挂”的悲剧。

(图)薛宝钗,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是太虚幻境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位人物

宝钗呢,自然顺风顺水,既有当权派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极力撮合,也有宝玉身边唯一云雨的袭人从旁边周旋,更有府中其他丫鬟婆子的习惯性追捧,甚而还有自己的“聪明”手段精心策划和导演,把自己一步步从与探春共同理政的才华初露推到了二奶奶的位置上,而这显然正是黛玉的软肋。一个庞大家族显然决然不可能把一个根本不懂得经世计用的人推到前台,因为宝玉毕竟是贾家的希望,尽管可能她并不愿意,但所有人显然早已经自然地赋予了他这样的位置,所以一腔痴情的黛玉,一肚子的委屈只能在苦楚中黯然神伤。而当独木难支的贾府风雨飘摇之际,宝钗赢得的也许却也仅仅只有一个空壳的婚姻,至于宝玉,好像除了遁入空门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了。

红颜易老,岁月无情,风花雪月似乎总是昨天的故事,钗黛二人在貌似强大的贾府也只不过就是两个匆匆过客,欣赏她们的我们,坐在我们自己折起的帷幕背后,看到的也许也只是“一缕香魂归故乡”的自我情伤。

黛玉是天上的月,孤傲而迷人;宝钗是地上的花,香艳而冰冷。她们宛若风中的一缕清香,余音袅袅,在弥漫着脂粉气息的《红楼》中升腾弥漫。

标签:

更多文章

  • 揭秘亚临界核试验:不易被外界察觉,一般核武国家搞不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提起核试验,很多人都知道,但亚临界核试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所谓亚临界核试验,是研究核武器所使用的裂变材料在高能炸药或其他方式冲击下的物理、化学行为。试验中所用的武器及钚、高浓缩铀等核材料的数量以不发生自持链式反应为限,即核材料在试验过程中始终没有达到临界反应,不释放核能量。从公开的资料看,美国迄今

  • 古代皇帝怎么对付“桑拿天”?(图)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北京的气候四季分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寒冬酷暑,如果没有相应的辅助设施,恐怕仅凭自身的素质是无法抵御严苛的自然条件的。因此,一些基本的防寒防暑的措施是必要的。北京虽地处北方,但夏季还是十分炎热的,人对于气候变化的感觉还是十分敏锐的,有时,即使是微小的气温变化都可能会导致不适,所以,盛夏之际,皇宫里

  • 史上最有格局的人:收复一领土,石油库存量够国家用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现代社会石油资源是极其重要的的资源,而在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格局的人,收复的一个领土,石油库存量够国家用百年,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清朝末期,政局比较混乱,清政府也开始腐败无能,西方列强有机可趁,开始大肆进入我国烧杀抢掠,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我国丧失了不少领土。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中

  • 多尔衮死后他惟一的女儿去哪了,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看清初时期的影视剧的时候绝对少不了一个人存在,就是多尔衮,皇太极的弟弟,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被皇太极赐予“墨尔根戴青”的称号,意思是聪明的统帅,并且成为了正白旗主。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多尔衮被封为了和硕睿亲王,乃是大清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多尔衮的一生堪称传奇,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拥立福临为帝,多尔衮就成了

  • 在古代的时候大夫把脉是怎么诊断出喜脉的,这其中是什么原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在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大夫给女子把完脉之后说一句有喜了,更甚者在皇宫内不能触摸嫔妃直接用一根丝线来诊断,那古代诊断出喜脉的原理是什么呢?怀孕的脉象在很多的传统医籍中都有记载,都是古人对怀孕后身体变化的总结,到现在依然具有参考意义:人的基本构造没有改变!所以在一些偏远地区,依然还在运用脉诊等传统方式去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什么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他的悲惨结局告诉我们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中国历史上所有时期都涌现出过英杰雄主,今天小编说的这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这么一位雄主,可是你知道么他终的结局却是,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时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君主,他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到列国领先水平,奠

  • 古代的时候做什么职业的人死后不能安葬在祖坟,祖坟的选址又有什么讲究?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古代的时候远在他乡的老人在即将临终的时候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就是俗话说的落叶归根,但在古代的时候有做这几种职业的人是不能安葬在祖坟的,那时候选祖坟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所谓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古今的人们以死后能入祖坟享受后人供奉为荣,但却并非人人均可入。什么样的人进不了祖坟?未婚女子。古代文化中,女

  • 长城的修建时间长达两千多年 为什么到了清朝的时候康熙决定停止修建长城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长城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修建的过程长达两千多年,在历史中长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清朝时候康熙为什么要停止修建长城呢?首先,必须先说说长城,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最初不仅是北方边境,战国群雄在中原多处屡有建造,如山东的齐长城,邯郸南部的赵长城,河南南阳的楚长城。但是随着中原地区的统一,这些具有

  • 在古代大臣被抄家之后家中的那些女眷都是什么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一些大臣犯事之后或者被陷害之后一般都会被抄家,那么在大臣被抄家后,家里的一群老少女眷们结局如何?我们可以想象,结局应该不会好过。一、一同发配边疆,慰劳边疆守军。一般发配边塞之地的人都是重罪,能够侥幸活下来已是不易,很多这种罪犯都会连同家属女眷一起前往发配地,一路会有押送的军队同往,很多人

  • 他辛苦打下4000里江山,但全部拱手送给刘秀,家族富贵了600年,最后却惨遭灭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功臣,最后却难逃被皇帝处死的命运,今天我们说的这位他辛苦打下4000里江山,但全部拱手送给刘秀,家族富贵了600年,最后却惨遭灭门。这个人正是东汉开国元勋——窦融。窦融出身贵族世家,七世祖为孝文窦皇后之弟窦广国。从此以后,窦氏以扶风作为郡望,因此成就了著名的扶风窦氏。王莽篡汉后,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