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春秋战国一直以来都是并称,什么是春秋,二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春秋战国混战500多年才统一?

春秋战国一直以来都是并称,什么是春秋,二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春秋战国混战500多年才统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84 更新时间:2024/1/9 7:55:32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那么,什么是春秋?为什么叫春秋?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春秋战国混战500多年才统一,历时如此之长,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春秋战国时期绝对是不可不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文化形成彻底的奠定时期。要了解中国历史,必先了解春秋战国。因为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化、政治、军事、宗教、外交等等形成的重要时期。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其中的春秋。什么是春秋?为什么叫春秋?

首先来说一下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来源于天文,我们知道一年四季的气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讲昼夜,白昼在冬天最短,在夏天太长,都不平均。只有在春天二月间和秋天的八月间,“春分”、“秋分”两个节气,就是在经纬度上,太阳刚刚走到黄道中间的时刻,白昼和黑夜一样长,气候也是不冷不热得很温和,所以称历史为春秋。就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认为在这一个时代当中,社会、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这个像春分秋分一样平衡的天平上来批判。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下面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军事等

其实我们所说的春秋只是是东周的一个前期,也就是东周的一部分。严格上来说应该叫东周春秋。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后导致西周灭亡,他的儿子周平王东迁都洛邑。

在这之后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在这一时期各国之间的壁垒打开,文化充分交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

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

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

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史称“田陈篡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一直以来都是并称,那么究竟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最最最主要的区别——战争性质!

春秋与战国最主要的区别,其实就是战斗方式!看客们肯定得问了,春秋和战国不都是各个诸侯国之间打来打去,哪有什么战争的方式区别啊!春秋时期的战斗方式,其实就是看春秋五霸的打仗状态,春秋时期的五位大佬们被冠以“霸”名号,霸就是倚强凌弱,欺负别人。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就是以倚强凌弱为主,战争目的在于使别国归顺自己,成为自己的附庸,并不以消灭他国为目的!

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直接表明部分诸侯和士大夫不仅喝汤,还要开始吃肉了,要把其他国家都吞进肚子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状态与春秋时期截然不同,战国七雄相互征战,他们打仗的主要目的已经从欺负别人变成了杀人,不满足于使别国臣服自己,而要开始吞并国家了。

当然战争形态是最主要最明显的区别,其他在经济、社会、宗法方面的区别也很多,但是都不是最主要和最明显的区别。春秋时期,天子即使大权被分割。依然有强大的人心民意。依然能号令诸侯。正因如此,管仲才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三家分晋之后,进入战国时期。天子完全失去了号令诸侯的能力,也真正变成了名义上的国家主人。

春秋战国混战500多年才统一,根本原因何在?

一是魏国、齐国、赵国等国接连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导致统一迟迟未至。先说魏国,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庞涓强军,国力迅速增强,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军事上魏武卒横行天下。在此基础上,魏文侯又厉行团结三晋的政策,使韩、赵都接受魏国的领导。但可惜的是,魏国没有“乘胜追击”,后来接连错过了无数的经天纬地之才,令人扼腕叹息,比如吴起商鞅孙膑乐毅张仪、范睢、尉缭子等等。尤其是商鞅、张仪、范雎的流失直接导致秦国成为第一强国。上面那些人有些虽然不是魏国人,但至少也在魏国呆过,在魏国郁郁不得志所以投奔秦国。

再说齐国,齐国是贯穿整个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一个是齐桓公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管仲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出现了“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的经济社会局面,并且管仲改革并不比商鞅变法差,其光芒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齐国未能一统天下。

另一个是齐威王时期:这是齐国在战国时期最强的时期,有名将名相的辅佐。齐威王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推广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可惜好景不长,齐威王死后,齐国就走下坡路了。还有赵国、楚国也都强盛一时。他们都有机会,但他们的强大都只是昙花一现,没能抓住机会实现统一。反观秦国,只有一次机会,但老秦人牢牢把握住了: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坚持以法治国的信念,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并且商鞅变法后,秦国连出几代明君强臣,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念念不忘,终成霸业。

二是秦国由弱变强直至统一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起初险些被其他各国所瓜分吞并。后经商鞅变法,逐步裂变崛起。由最弱的国家,慢慢变成了最强的国家,需要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跨越,如果不是因为秦国连出几代明君强臣,说不定统一还要等到猴年马月。这是春秋战国历时比较长的另一个原因。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妃子走路时为什么要宫女扶着胳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清宫剧中都能看到皇宫内的一些妃子走起路来的时候都是需要有宫女在一旁扶着,而且似乎越高贵的人需要扶的越多,你看慈禧太后走路的时候,旁边一定要有一个太监弯着腰伸着手扶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清朝是一个满族建立的王朝,这个王朝和宋明这样的汉人朝廷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一以贯之得执行了女性相对独立的政策。放在个

  •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他在京城有多少房产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和珅是历史上著名的贪官,在乾隆时期,由于和珅比较有办事能力而且颇会讨皇帝喜欢,所以一直得宠,搜刮了无尽家财。但是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和大人可是“满洲第一俊男”,学富五车呀。历史上的和珅却被称之为大清第一美男子,这也是乾隆爷喜欢他的一个理由。然而被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爷会以貌取人吗?当然不是,他看重的不仅仅

  • 朱元璋多讨厌贪污,就算是驸马也杀,宁愿让女儿守寡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封建王朝都是从贪污腐败开始衰落的,谈到那个开国皇帝最讨厌贪污,那么非朱元璋莫属了,这和朱元璋的经历有关,为此就算是驸马贪污也杀,宁愿让女儿守寡。话说自唐宋以来,中原王朝就利用茶叶与西部的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来换取马匹。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指定了非常严密的政策,由官方来管理茶马贸易,在陕西

  • 清末的时候一支拥有60万士兵的绿营兵为什么消失的悄无声息?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清朝的时候军队大部分都是由八旗组成,但还有一支大约60万人的军队存在,这只队伍全部都是由汉人组成,旗帜因为是绿色的就被称作了绿营兵,但后来这60万的军队却销声匿迹了。在清朝前期,绿营屡立战功,如平定三藩和准噶尔、征讨大小金川,有过气吞万里的辉煌。但是到了晚清,绿营的战斗力已经无从谈起,军纪废弛,营务

  • 古代的官员为什么退休之后都选择告老还乡 而不是选择留在任职的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古代的官员年迈的时候都会向皇帝请辞告老还乡,基本上没有退休的人留在自己任职的地方或者京城,这是为什么呢?留在任职的不是更方便一点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古代人特别在意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几乎所有人都不想自己老了以后死在外地,就算再艰难他们也会想办法回老家,让自己死在出生的地方。就算生前做不到

  • 慈禧与香蕉苹果之间的不解之谜:不吃拿来那她拿来做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说到古代女人的奢侈,那应该非慈禧太后莫属,都知道慈在生活细节上很是讲究,从吃饭到都美容保养,洗澡、上厕所,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方式,然而她还有个特殊癖好,很喜欢香蕉苹果却不吃,那她拿来做什么呢?据说单单负责慈禧吃饭的,就有108间寿善房,每个房间的厨师就有一百多人,算下来单单给慈禧做饭的人就有上万人,

  • 古代的妃嫔和宫女是通过什么方式入宫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现代的选美,各式各样,名称不一,可谓五光十色。其实中国古代也有不同的选美活动。古代皇帝号称后宫佳丽三千,三千虽然是个夸张的数字,但是古代的妃嫔和宫女都是通过选妃或是选宫女进宫的。除了选妃古代的妃嫔和宫女还有什么方式入宫的呢?东汉规定,每年八月要派遣内廷官(中大夫、掖庭丞)和精通相术者,到洛阳乡中阅视

  • 被发配到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清朝,如果有人犯罪,一般不会采取死刑,而是选择流放。可有一个流放之地,人们宁可自杀也不愿前往。那就是坐落在极北之地的宁古塔。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多人怕呢?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是清代东北地区的重镇。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在此建立政权,常年驻军。是满

  • 为什么现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断的从课本中删除,有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朋友都知道,他的作品很有深意,每每读来,觉得精妙无比,那么鲁迅的文章为何近年来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越来越少呢?有什么原因?说起鲁迅,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吧,毕竟我们从小到大的书本里,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甚至到了大学也都能够加到鲁迅的身影,有许许多多他的作品,对于他的作品,都会在文

  • 秦始皇还有后代在世吗?有四种姓氏有极大的可能是秦始皇的后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秦始皇作为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被人称之为千古一帝,他一生中的功与过可以说是相对参半的;让他没想到的是,在经过两世之后,他的亲属后人就被屠杀殆尽,那秦始皇现在还有后人吗?按道理来说,过了秦汉时代,对秦始皇后人的迫害已经消失了,嬴姓也开始正常的繁衍生息了,人口也是遍布中国9个省份,可是到目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