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钩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立子杀母?

钩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立子杀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3/12/24 7:37:07

汉武帝在临终之际的时候才确定立刘弗陵为太子,这时候刘弗陵还是一个孩童,正是需要关怀的时候,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赐死呢?

汉武帝继位时,年仅16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少年天子。

这样的年纪,放在今天那也就是刚刚初中毕业进高中的年岁。可汉武帝却在这样的年纪里成了天下的主宰,对于臣子和天下而言,他的年纪并不那么让人放心,于是这时候权谋过人的窦太后便站出来了。

窦太后本是为汉武帝保驾护航,为了巩固他的帝位,可最后随着汉武帝年纪的增长,他越来越不满窦太后的“保护”。

窦太后推崇黄老之说,思想过于保守。而年轻的汉武帝却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这种巨大分歧下,两人意见越来越大。

可以说,汉武帝虽做了帝王可一直都被窦太后压着,天子是真龙,真龙被压着的结果往往比普通男人被女人压着更严重。

随着汉武帝对窦太后的越来越不满,两人的之间的政见不和开始演变为明争暗斗。

窦太后意识到朝中支持汉武帝的人越来越多后,她便开始想方设法打击那些支持汉武帝的大臣。这样一来,刘彻自然是会回以各种反抗的。

随着两人争斗的加剧,汉武帝对窦太后的痛恨日深。对于汉武帝而言,窦太后就是他的“看不惯却除不掉”,这种痛苦只有眼中曾有过拔不掉的刺的人方能懂。

好在窦太后虽权谋过人可毕竟年岁大了,最终,祖孙两的争斗终于随着窦太后的死亡落下了帷幕。

然而,祖孙两的争斗虽然结束了,但汉武帝的“余恨”却迟迟未消。这情绪通常都会有发散的渠道,汉武帝发泄他情绪的渠道便是后来的“杀子立母”。

没错,汉武帝是要以这种方式杜绝女人对皇帝的控制。想想,天子多有母亲,万一母亲是个如窦太后一般的角色,自己的子孙不就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了吗?这样的事情,他汉武帝是窝囊过来的,所以绝不能让子孙再尝。

最为关键的是,偏偏钩弋夫人极其向窦太后,而且,当时汉武帝册立其子刘弗陵为太子时,他自己已经64岁了,可钩弋夫人赵氏才刚刚十多岁。这意味着,她和窦太后一样是有可能成为权倾天下的祖母太后的。

于是,汉武帝便在册立钩弋夫人刘弗陵为子后不久,便下令赐死了年仅20岁的钩弋夫人并就此确定了“杀子立母”的残酷制度。

钩弋夫人年纪轻轻,无缘无故被赐死甘泉宫,很多人惋惜。她的悲惨结局,也赚取后人很多同情。但是,钩弋夫人真的是一朵白莲花,是无辜被害的吗?未必!

其一,奇特的"献美"

钩弋夫人出现在汉武帝晚年,得到隆宠,有点戏剧性。据说,钩弋夫人一出生手中就紧握着一个玉钩,任谁都掰不开。唯独汉武帝!这份所谓"天赐"的缘份让汉武帝格外珍惜。汉武帝封为婕妤,号称"钩弋夫人"。当时未央宫还流行一种游戏,叫"藏钩"。但是细想起来,这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钩弋夫人的父亲因罪被处宫刑,是掖廷的中黄门。他深居宫中,对武帝的为人、喜好肯定很了解,策划联合一帮阿谀奉承的官吏导演一出那样的戏,一点不难。当然,唯一的前提是,她女儿是一个美貌绝伦又聪慧的女子。不美不能吸引帝王;不聪慧在后宫很快会成为各种势力角逐的炮灰。

其二,独宠椒房手段多

汉武帝是一个文韬武略都很卓绝的帝王,能入他法眼的女人,一定是不简单的。武帝晚年椒房独宠钩弋夫人好几年,甚至连皇后卫子夫都难得见上皇帝一面。这其中钩弋夫人肯定明里暗里使了不少手段。

其三,"母门"可不是摆设

钩弋夫人得汉武帝宠幸后生儿子刘弗陵,据说这孩子在娘胎里呆了十四个月,跟传说中帝尧一样,于是汉武帝将钩弋夫人居住的宫殿门,改为尧母门。汉武帝也从不掩饰自己对小儿子的喜爱,觉得他像自己。汉武帝对钩弋夫人以及小儿子的格外宠爱,让看在眼里的一帮蝇营狗苟的小人有了可趁之机。大将军卫青去世后,皇后卫子夫失去外戚倚仗,色衰爱弛,太子的储位因武帝的疏远变得岌岌可危。钩弋夫人盛宠多年,难免不垂涎后宫主位。

其四,巫蛊之祸幕后主谋

江充为首的一帮小人,给卫太子下套,征和二年(前91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等人遭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败后皇后、太子相继自杀,许多人都受到牵连,包括司马迁的好朋友仁安。"巫蛊之祸"如果说跟钩弋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鬼都不信。试想,谁能给江充那么大胆子,敢嫁祸太子?谁是这个事件的受益者?谁能让堂堂的皇后都见不到汉武帝,太子都被屏蔽在武帝的视听之外?汉武帝派出去核实详情的使者都帮着糊弄武帝。这等细思极恐的事,如果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操盘手,光凭江充能翻得起这样的大浪吗?钩弋夫人怎么逃得了干系,即便钩弋夫人做得滴水不漏,聪明绝顶的武帝等事态平息以后也不可能觉察不到。

因此,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出于担忧子幼母壮,独断专权时是一方面;对于钩弋夫人恃宠而骄,胡作非为的惩罚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标签: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一直以来都是并称,什么是春秋,二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春秋战国混战500多年才统一?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那么,什么是春秋?为什么叫春秋?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春秋战国混战500多年才统一,历时如此之长,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春秋战国时期绝对是不可不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文化形成彻底的奠定时期。要了

  • 清朝妃子走路时为什么要宫女扶着胳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清宫剧中都能看到皇宫内的一些妃子走起路来的时候都是需要有宫女在一旁扶着,而且似乎越高贵的人需要扶的越多,你看慈禧太后走路的时候,旁边一定要有一个太监弯着腰伸着手扶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清朝是一个满族建立的王朝,这个王朝和宋明这样的汉人朝廷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一以贯之得执行了女性相对独立的政策。放在个

  •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他在京城有多少房产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和珅是历史上著名的贪官,在乾隆时期,由于和珅比较有办事能力而且颇会讨皇帝喜欢,所以一直得宠,搜刮了无尽家财。但是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和大人可是“满洲第一俊男”,学富五车呀。历史上的和珅却被称之为大清第一美男子,这也是乾隆爷喜欢他的一个理由。然而被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爷会以貌取人吗?当然不是,他看重的不仅仅

  • 朱元璋多讨厌贪污,就算是驸马也杀,宁愿让女儿守寡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封建王朝都是从贪污腐败开始衰落的,谈到那个开国皇帝最讨厌贪污,那么非朱元璋莫属了,这和朱元璋的经历有关,为此就算是驸马贪污也杀,宁愿让女儿守寡。话说自唐宋以来,中原王朝就利用茶叶与西部的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来换取马匹。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指定了非常严密的政策,由官方来管理茶马贸易,在陕西

  • 清末的时候一支拥有60万士兵的绿营兵为什么消失的悄无声息?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清朝的时候军队大部分都是由八旗组成,但还有一支大约60万人的军队存在,这只队伍全部都是由汉人组成,旗帜因为是绿色的就被称作了绿营兵,但后来这60万的军队却销声匿迹了。在清朝前期,绿营屡立战功,如平定三藩和准噶尔、征讨大小金川,有过气吞万里的辉煌。但是到了晚清,绿营的战斗力已经无从谈起,军纪废弛,营务

  • 古代的官员为什么退休之后都选择告老还乡 而不是选择留在任职的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古代的官员年迈的时候都会向皇帝请辞告老还乡,基本上没有退休的人留在自己任职的地方或者京城,这是为什么呢?留在任职的不是更方便一点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古代人特别在意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几乎所有人都不想自己老了以后死在外地,就算再艰难他们也会想办法回老家,让自己死在出生的地方。就算生前做不到

  • 慈禧与香蕉苹果之间的不解之谜:不吃拿来那她拿来做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说到古代女人的奢侈,那应该非慈禧太后莫属,都知道慈在生活细节上很是讲究,从吃饭到都美容保养,洗澡、上厕所,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方式,然而她还有个特殊癖好,很喜欢香蕉苹果却不吃,那她拿来做什么呢?据说单单负责慈禧吃饭的,就有108间寿善房,每个房间的厨师就有一百多人,算下来单单给慈禧做饭的人就有上万人,

  • 古代的妃嫔和宫女是通过什么方式入宫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现代的选美,各式各样,名称不一,可谓五光十色。其实中国古代也有不同的选美活动。古代皇帝号称后宫佳丽三千,三千虽然是个夸张的数字,但是古代的妃嫔和宫女都是通过选妃或是选宫女进宫的。除了选妃古代的妃嫔和宫女还有什么方式入宫的呢?东汉规定,每年八月要派遣内廷官(中大夫、掖庭丞)和精通相术者,到洛阳乡中阅视

  • 被发配到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清朝,如果有人犯罪,一般不会采取死刑,而是选择流放。可有一个流放之地,人们宁可自杀也不愿前往。那就是坐落在极北之地的宁古塔。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多人怕呢?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是清代东北地区的重镇。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在此建立政权,常年驻军。是满

  • 为什么现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断的从课本中删除,有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朋友都知道,他的作品很有深意,每每读来,觉得精妙无比,那么鲁迅的文章为何近年来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越来越少呢?有什么原因?说起鲁迅,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吧,毕竟我们从小到大的书本里,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甚至到了大学也都能够加到鲁迅的身影,有许许多多他的作品,对于他的作品,都会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