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什么要杀死那么多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什么要杀死那么多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93 更新时间:2024/1/15 20:27:03

在古代朝代更迭的时候一些开国皇帝等到江山稳固之后首先下手的绝对是当初的那些开国功臣,明朝的朱元璋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屈指可数,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杀那么多的开国功臣呢?

简单的说,就是你和一批人打出一片天下,你做了老大,跟着的几个人,功劳都很大,甚至可以盖主,都是潜在的危险,跟何况有些开国功臣仗着功高飞扬跋扈,结党专营,必然是要被铲除的。

朱元璋是乞丐、放牛娃出身,气量也很小。谓予不信,请看他给官员们开的工资:一品大员年薪一千零四十四石,正七品知县一年只有九十石米。一个知县月薪七石半米,要养活老婆孩子一家子,还要养活一大批手下,大明县长兼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路政建设总经理,县长没三头六臂,一个人干不了这么多的活,只有养一批手下:门政大爷(看门的)、稿签大爷(签押房磨墨的)、下面是一群二爷,什么发审、值堂、用印,每个重要部门知县都会派人看着,还有自己的厨师、师爷,以上都要县令养活,可见朱元璋并不是大气之人。

公爵李善长年俸四千石,刘基是伯爵中最低的,年薪也达二百四十石,这一大批文臣武将可以不干活,就享受这么高的俸禄,有的还能世袭,打江山时需要靠他们,现在坐江山了,每年每月对老朱伯伯来讲都是笔沉重的负担,老朱伯伯穷人出身,当年父亲下葬连找一块地一口棺材也相当困难,现在看着一批老功臣们白吃白喝,老朱伯伯心里在滴血!留下一两个老实巴交的密友做做厚待功臣的样板,如汤和,其余的咔嚓了算了!

功臣们居功而骄、横行不法、甚至结党营私的大有人在。

以开国大将朱亮祖为例,镇广州,被封为永嘉侯。番禺县县令道同为官清廉、执法严厉,当地土豪对他恨之入骨,想拉虎皮做大旗,拉拢朱侯爷下水。朱亮祖和道同势同水火,道同抓了恶霸罗氏兄弟,朱亮祖竟动用军队强抢人犯,诬告道同。结果县令道同被错杀。朱元璋发现真相后,下令鞭死朱亮祖及其子朱暹。

胡惟庸继李善长之后任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开国公爵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都被他拉下水,胡惟庸结党营私。文臣武将勾结,犯了历朝历代皇帝的共同大忌!

蓝玉灭了北元,功高盖世,强奸元帝妃,夜间攻击喜峰关口入城,朱元璋碍于他的军功不能不封,后由梁国公改封凉国公以示警告,但蓝玉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私自任命军界官员,朱元璋封他太子太傅,蓝田居然大叫:我不堪太师耶?骄横狂傲至极!

朱元璋见皇太孙朱允炆大小,不像太子朱标,经历过开国时期艰苦的考验,没有驾驭群臣的手段。

蓝玉等开国功臣们文韬武略、能谋善断,朱元璋怕他死后,孙子震不住他们,江山易手,就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念。

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对他大开杀戒不以为然,曾数次劝谏。一次,朱元璋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放到朱标面前,让太子朱标去拿,朱标畏惧不敢伸手。于是朱元璋就对自己大杀文武功臣进行解释:“汝弗能执与,使我润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险人也,除以燕汝,福莫大焉!”就是说,我杀人就是像去掉荆棘上的尖刺一样,这样你将来才可以安坐天下。

外有强敌,内有功臣,但是太子性情又比较脆弱,皇太孙更甚。而这班随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许多还年青,更兼武将飞扬跋扈,自己在的时分还能压得住,要是自己死了,留下不争气的皇太孙显然不能定心,主弱臣强,定然要出事,而且此时蓝玉又被爆出欺辱元妃,胡惟庸结党谋私这些事来,对于朱元璋来说这可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当然就坡下驴干掉这些不省心不听话的功勋了,可是,他在为子孙扫除障碍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后来,他的孙子建文帝锐意削藩,燕王朱棣立即起兵“靖难”,夺取天下。假使当时蓝玉等能征惯战的开国功臣还在,朱棣未必敢兴兵,建文帝也不用“逊国”了。

朱元璋不仅屠戮功臣,也注意严肃整顿吏治。这与他来自底层,看到元朝因吏治腐败导致灭亡的教训有关。他在明初实行以猛治国的政策,认为乱世须用重典,法外用刑的情况很严重,遭到惩处的官吏很多。

标签:

更多文章

  • 关羽和张飞在遇到刘备之前一个是卖枣的 一个是杀猪的 从来没有学过武功 但为什么他们两个武功那么好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三国时期战乱四起,各地英雄层出不穷,刘关张三人除却刘备是汉室后裔之外其余两人在之前都是无名之辈,一个是卖枣的,一个是杀猪的,但他们两个都没有拜师学艺,那他们的功夫是哪里来的呢?总不能是自学成才吧,如果都这么聪明,那还何至于做小买卖呢。其实我们细细品读,还是能从书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首先我们都知道在

  • 在古代圣旨的权利那么大为什么却没有人去伪造?看看开头的第一个字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皇帝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如铁令一般,从而演变出了圣旨,既然圣旨的用处那么大难道就不会有人伪造圣旨吗?对此专家说了一句话:“不是你想伪造便能伪造的”。圣旨,是皇帝下达给普通百姓亦或者是朝廷官员的命令,接旨之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就是藐视皇权,会被判处死罪。首先,圣旨其实

  • 观看诸葛亮,你会发现他打仗总是坐轮椅,这是为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我们在观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诸葛亮他在剧中的造型就是一把鹅毛扇子和四轮手推车是他的标准,打仗时摇着他的羽毛扇子,好像他胸有成竹,非常有说服力。那我们就会奇怪,为什么四肢健全的他要坐轮椅上呢?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他出生于官吏之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 春秋时期比西施更美的美人,她是沉鱼的原始形象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在春秋时期说到美人,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西施,可是有一人比之更美,她才是沉鱼的原始形象。西施多美?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

  • 古代皇帝穿的龙袍多久洗一次,还是说穿一次不洗就直接扔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主宰着天下所有的东西,生活中所用之物都是顶尖上品,就连穿的衣服也是如此,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龙袍,那珍贵的龙袍能经常洗吗?皇帝虽然为天下之主,享有无尽的财富与权力,但也不是说真的就财大气粗,将龙袍穿一次就扔掉的。龙袍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材料,金丝银线,各色珠宝,应有尽有,此外,

  • 如果吴三桂不引清军入关,清军能顺利入关吗,为什么说没有吴三桂,清军依旧具有入关的实力?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公元1644年,随着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大开山海关城门引清军入关。从此清军拉开了入主中原的序幕。那么,如果当时吴三桂不引清军入关,清军能顺利入关吗?明朝末年,前后两次抗倭援朝使得国力消耗巨大,而且国内外矛盾日益激化,从而疏忽了对于努尔哈赤的防范,使得他在东北迅速做大做强。而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

  • 闯王李自成拥有百万大军推翻了明朝 但为什么却打不过清军?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朝末期的时候驿站存在诸多的弊端,崇祯登基以后进行了一次改革,当时身在其中的李自成也因此失业,又因为家里的一些原因李自成被迫走上了起兵之路。虽然最后他成功灭亡了明朝,但他的创业之路却颇为不顺。明朝再怎么说也是立国两百多年的王朝,军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虽然打不过满清的骑兵,但打打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绰

  • 爷爷被称为第一奸臣,死后人人唾骂,孙子却是爱国志士,为了洗刷家族的耻辱,为南宋战斗到最后一刻!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中国历史上但凡名留千史的,要不是忠臣或民族英雄,要不就是大奸臣或民族的罪人,可是你知道么,有一对祖孙,爷爷被称为第一奸臣,死后人人唾骂,孙子却是爱国志士,为了洗刷家族的耻辱,为南宋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就是秦桧,清朝时期,一位姓秦的状元来到岳飞的墓前,觉得自己因为姓秦而羞愧,更为这位大英雄而发出了一些令

  • 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张作霖在当时又是什么态度?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1912年时溥仪的退位诏书被公布于众,但是溥仪依然在紫禁城内生活着,这段时间可以说他过的是非常自在,不仅享受着超人的待遇还不用关心国家事,1922年,溥仪大婚时,北洋政府众多政要纷纷厚礼相赠,还有大批的军警为其站岗护卫,可谓是风光一时。但这种日子才仅仅过了两年溥仪以就被驱逐出紫禁城了,溥仪被驱逐紫禁

  • 盘点三国时期八大特种部队,个个战绩惊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部队,但是它毕竟是小说其中,有些部队和历史不符如董卓的"飞熊军"就并不存在,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八大特种部队。一,白马义从按照时间排序,可能最早成军的王牌部队就是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了。公孙瓒年轻时,"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