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崇祯帝十分讲究避讳,可为什么不让袁崇焕避讳改名?

崇祯帝十分讲究避讳,可为什么不让袁崇焕避讳改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4/1/16 9:06:05

古代皇帝有父母起的名字、年号、庙号、谥号等众多名字,因此光是名讳就有好多,都记住的话还是很麻烦的。

明思宗朱由检,出生在1611年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刘氏。崇祯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

朱由检与其兄长朱由校在位时间均短,十六岁的崇祯继承帝位。此时大明王朝因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在风雨中飘摇。

刚即位的崇祯,就将魏忠贤安置于凤阳,不久又将他缢死,之后又斩除魏忠贤党徒崔呈秀、冯铨、魏广微籍,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但是,在诛灭魏忠贤势力的同时,崇祯自己也不会想到,明末庞大的文官势力却更加膨胀。

据载,朱由检在选择年号时颇费思量。当时有四个年号供他选择,即乾圣、兴福、咸嘉和崇祯。当有人提议用“咸嘉”时,朱由检是这样回答的:“咸旁为戈,今方欲息干戈,勿用。”可见愿望是多么的美好。乍听起来,此话似乎很有道理,历史上用咸作年号的确实不太平。计有咸熙、咸宁、咸和、咸康、咸亨、咸通、咸平、咸淳、咸雍、咸丰10个。咸熙,是魏元帝曹奂的年号,曹奂被司马炎废为陈留王,魏国灭亡。司马炎则用了“咸宁”作年号。特别是清代的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内忧外患,实在是不太平。

崇祯虽然抛弃了“咸嘉”而用“崇祯”,但并没有避开干戈,明末各地反叛连绵起伏,最终崛起的后金取代了大明而立清。

崇祯皇帝怎么不让袁崇焕避讳改名呢?

实际上,“崇祯”不是谥号,是年号。

名字:朱由检

庙号:明思宗,后改为明毅宗。

年号:崇祯

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庙号和谥号,是死后才有的称呼,而年号是皇帝本人在继位的时候制定的,以表示新纪元开始了。

虽然年号可以用来特指某个皇帝,但它不是皇帝的名字,只是皇帝在位期间纪元的名字,所以是不用避讳的。

古人是十分重视避讳的,崇祯帝是词面上的讳避了,但事实上的讳是“无力回天”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暴君最多,大臣因一个字而被这位皇帝处死,他的残暴无人能比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暴君是中央集权的特定产物,我国历史上有非常多臭名昭著的暴君,他们有的是单纯的变态残暴,有的是有功有过,不过大多数暴君给人民带来的都是弊大于利的。如果谈到暴君,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暴君数量是最多的,有记载指出,明朝的皇帝一共有二十位,而这二十位皇帝中有十七位都是暴君,在这些暴君中

  • 纵观郭子仪的一生 实在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异数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说起唐朝名将,郭子仪要算是最有名的一个,他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将军,对大唐有着非常重大的贡献。郭子仪(公元697年—公元781年)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身长六尺有余,按照唐尺就是1.80以上的身材,他魁梧英俊,少年时期就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左卫长史,又是世家子弟出身(他的父亲郭敬之历任五个州的刺史

  • 揭秘: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成吉思汗作为一代天骄,有着非凡的领导力和超强的军事素养,他统一了蒙古各部,给后来的蒙古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此英武之人自然非常重视自己死后的江山问题,因此他特意立了四道遗嘱。第一道遗嘱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乌孜别克撤马尔罕)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一百名商队人员及多名使者,非

  • 1860-1890晚清经改的那些动荡印记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清朝的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也决定结束闭关锁国的局面,开始进行洋务运动,也就是类似清朝的改革开放运动。1860年至1890年的晚清经济改革的几年,一起来看看这些珍贵史料.图为上海滩(英国1870年代版画)。日本横滨外国人区情景。画面中有多位留辫子的中国人.日本1875年图片。天津机器局战斗当时英国报刊

  • 都知道李清照是个诗人,其实是她还是个好胜的赌徒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李清照是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才情和才华远超当时乃至后世的词人,给我国文学史留下了大量美丽又宝贵的精神财富。除了赵明诚,没什么人知道,李清照是个赌徒。(图)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总是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散淡地照进屋里。夫妻俩

  • 马褂和马甲你能分得清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很多人都会分不清马褂和马甲的区别,这两种是不同的服装,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各有深远的来历,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胡先骕和胡适的长袍马褂马褂的起源产生已经很难考证,它兴于明末盛于清,为清代的“行装”之褂(男性正装“袍褂”的外褂则较长,长及膝盖或更偏下,与短款的马褂不同),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至民国时

  • 张献忠为什么要屠杀光了四川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明朝末期的农民起义不止李自成一家,张献忠也是其中很有势力的一支。1628年(崇祯元年),崇祯皇帝即位,他面临的局面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势危如累卵。北方有努尔哈赤的八旗军,边患不断;内地则天灾频频,盗匪蜂起。此时的大明王朝是一个气数将尽、腐朽衰败的烂摊子。同年,中原大旱,连年荒歉使饥民相继为盗,从者

  • 中国若能把握这两次绝佳的机会,近代史屈辱将不复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我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近代史,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清政府可以用任人鱼肉来形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中国人思想的闭塞和愚昧,以及落后的现代科技,但究其根本,是数千年来统治者养的通病——盲目自大。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次机会,中国如果抓住了,很容易成为世界霸主,但是却都被错过了,十分可惜。这个世界最大的变化,

  • 埃及艳后的身世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神秘的女性统治者,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的一生是传奇的,这样一位一生跌宕起伏的女王,她的身世之谜为什么一直没有揭开呢?克娄巴特拉七世,埃及最后的希腊马其顿女王,生于公元前69年初,是托勒密王朝的后裔。(图)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意为:父亲的荣耀),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

  • 清朝后宫每天要啥四头猪,还要在皇后寝宫杀?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杀猪在我国是一个很古老的行当了,猪是我国民间最为常见的家畜,也是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杀猪的时候场面必定不会很雅观,似乎跟皇后完全没有关系,那么为什么皇后所住的坤宁宫要定期举行杀猪仪式呢?杀猪这活计和一国皇后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违和,不过,这不但是真事儿,而且还是清朝自1655年(顺治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