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董卓的女婿是谁,吕布杀董卓跟他有没有联系?

董卓的女婿是谁,吕布杀董卓跟他有没有联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4/1/17 2:12:29

董卓残暴无度风评极差,女婿同样也是平庸之辈,相传他帐下谋士李儒就是他的女婿,这一点是否有历史依据?吕布杀董卓又是否与他有关系?

三国历史上对董卓的女婿皆有所提及,不少说词称董卓有两个女婿,一个是牛辅,另一个李儒,但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以及这之后的汉书记载中并未明确指出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仅仅提到牛辅是董卓的女婿。

那么李儒到底是不是董卓的女婿呢?世人皆称董卓执政荒唐,多数原因是因为身边有一个坑岳父的谋士李儒,此说法从何而来已难考究,仅在文献资料中,也难以查询到认证李儒就是董卓的女婿,而且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李儒对董卓的称呼多为“丞相”、“太师”、“恩相”,并未有表明岳婿关系的称呼,而且董卓对其家族中人都极为重用,连牛辅都任职中郎将,委以重任,镇守一方,没有道理令同为女婿的李儒仅仅官拜郎中令如此的小官位,尽管董卓将其留在身边出谋划策,但赐予其高官并不与重用他相矛盾啊。

其实《三国演义》中并非对李儒与董卓之间的岳婿关系只字未提,书中有出现过“卓婿谋士”,正是这四个字才使世人认为李儒就是董卓的女婿,但若如此认为,《三国演义》中又有不通顺的内容了,当时董卓因貂蝉与吕布相争,李儒劝其莫因妇人而坏了大局,吕布若倾心貂蝉,赏赐他便是,当时董卓大怒,破口骂道:“若是你的妻子,你甘愿拱手相赠吗?”李儒的妻子不正是董卓的女儿吗,哪有父亲这样拿自己女儿做比喻的,看来要理清此二人间的关系可谓是迷雾重重。

吕布杀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董卓和吕布实为狼狈为奸的父子,原本东汉王朝在其二人的掌控下,早已没有了喘息的机会,更别提推翻其统治了。然而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伙伴,只有永久的利益,司徒王允便是看重了这一点,巧用美人计与连环计打破董卓与吕布之间短暂的平衡,使其二人反目成仇。最后借吕布之手,杀了董卓已除汉室大患。

王允见董卓与吕布二人皆垂涎府上歌女貂蝉的容貌,明面上将貂蝉献于董卓,暗地里允诺吕布成全他们这对鸳鸯。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对董卓极力讨好,但背地里又对吕布暗送秋波,一个是老奸巨猾的奸臣,一个是有勇无谋的猛将,纷纷倒在貂蝉的裙摆之下。

自董卓将貂蝉纳入府中为妾后,吕布心中极为不满,一日趁董卓上朝之际,约见貂蝉,貂蝉借机向吕布诉苦,坦言无奈被董卓霸占之苦,悲从中来,梨花带雨,吕布一介武夫被貂蝉这一哭,哭的束手无措,只是心中对董卓更加怨恨,侍奉董卓回府撞见二人在亭中约会,气得拔剑相向,吕布飞身而逃,自此之后,二人之间互生恨意,加之王允在吕布耳边煽风点火,吕布一怒为红颜,拔戟诛杀董卓,改变了整个东汉王朝的结局。

原本仅仅是红颜之夺,被义父抢去了便是抢去了,只怪吕布有勇无谋,而董卓高傲自大,稍稍在吕布耳边鼓捣几句董卓瞧不起一介武夫之类云云,便足以使其而拔剑相向。使东汉末年最为强大的搭档成为纸老虎。

袁绍董卓之争详细分析

袁绍与董卓二人瓜葛很深,当初董卓奉何进一纸诏书进京领命,便是袁绍向何进进言欲灭宦官必将借郡守之力,故而走出了引狼入室的第一步。

这之后,董卓与袁绍便是一路高唱对台戏,二人水火不容,但这也在情理之中,何进被杀受,袁绍带兵冲进皇宫,杀得鸡飞狗跳,敌我难分,此时时局大乱,竟无人发现少帝已被宦官遣送出宫,正主失踪,这边外戚与宦官斗得鱼死网破,而另一边竟让仅有三千人马的董卓捡了个便宜,成为护送少帝回宫的唯一军队,入主京城,掌控大局。

董卓占了袁绍如此大的便宜,二人自然不能和睦相处,而且一时得势的董卓也丝毫未有与袁绍共分天下的打算,反倒第一招便要废立何进与袁绍一手拥立的少帝,直击袁绍的核心利益。

董卓入京后,手段残暴,无人敢对其肆意妄为的行径当面指责,而袁绍对于废帝一事不得不站出来反对,因为他所在的立场是唯一一位与少帝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官员,虽然袁绍并没有改变最后废帝的结局,愤然离开朝堂。

但公开与董卓作对并非给袁绍带来不好的影响,反倒使其成为反对董卓暴政队伍中的核心人物,成为十八路诸侯联军盟主,地位显赫。在董卓较量的这盘棋袁绍并未输,以何进名下小小的中军校尉一职换来了具有政治名声的盟主地位,在汉末拥有四州之地,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割据势力,这盘棋算得上是赢家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宫女谋杀皇帝的大案,竟然隐藏在清明上河图中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宋代书画名家张择端的代表作,这幅长卷中描绘了宋朝时期民间的风土人情,但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暗藏的很多彩蛋。每个能够称之为经典的题材都是历朝历代艺术家反复演绎、不断完善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即为典型一例。仅仇英版本在全世界就有三十余卷存世。除《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中列为“次等”的

  • 元朝的四等人制度是真的吗,汉人排在最后一位?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现在的印度种姓制度将整个国家的人分为四等,等级阶层严格划分导致人民内部割裂严重,歧视和敌对几乎无处不在,底层的贱民地位与牲畜无异,其实在我国元朝统治时期,采用的也是这样的制度,只不过汉人排在了最后的几位。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实现“大一统”,对于我国疆域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李广之子李敢,真的是死于霍去病之手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古代朝中官员往往会因为政见和理念不合而深陷复杂的派系斗争,而这种现象出现在武将身上,则就更简单粗暴,直接诛杀,霍去病对李广的儿子李敢就是这么做的。李敢是西汉著名的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幼子。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后来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一职,并封关内侯。后因击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李敢以英勇着称,也

  • 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诸葛亮在我们印象中是蜀汉的栋梁,刘备应该对他十分信任才对,但是事实上,刘备虽然在其他方面信任诸葛亮,但是却在军事方面并不看好他,这是为什么呢?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

  • 华国锋如何从县委书记跃升为党政军一把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新中国成立这一年,28岁的华国锋同志南下湖南。从这时到1971年,他长期在湖南工作。那时年轻的他怎么都想不到,今后的自己会在初生的共和国内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1951年6月,当华国锋被从湘阴县调到湘潭县担任县委书记,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湘潭县委书记特殊的重要性——毛泽东正是湘潭县人!1949年8月1

  • 两万太平军悲壮远征 最终全军覆没 为什么说太平军北伐像是一场假北伐,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后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人北伐。太平军北伐,孤军远征,长驱六省,虽为精锐之师,但后援不继,最终全军覆没。北伐,一般都是讨伐帝都,直接奔着皇帝宝座去的。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次北伐。发端于南方的革命力量,往往在占据了南方后,都会

  • 历史上哪个皇帝最能喝?折合32瓶啤酒下肚不失态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你见过的最能喝的人能喝多少酒?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下,酒精度3度到5度的啤酒,能喝一箱就算是很好的酒量了。可下面这位皇帝的酒量,则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历代皇帝中不乏能饮者,如三国的孙皓,南朝的陈叔宝,大辽的耶律璟。孙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照此推断,孙皓本人至少能喝七升,要不然他也

  • 这个皇帝总爱割人鼻子,却因“爬灰”被儿子削去鼻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削鼻子可谓是一项非常具有侮辱性的刑罚了,俗话说,出来混的迟早要还,下面这位皇帝没事就爱削人的鼻子,结果最后被自己的儿子削掉了鼻子,真是惨。在开国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录中,战死沙场的有之,命丧政变的有之,囚禁饿死的有之,为爱殉情的有之。或壮烈,或悲惨,或苍凉,或凄美,因为头上闪耀着开创王朝基业的绚丽光环,

  • 于谦力挽狂澜 挽救大明半壁江山 明英宗为什么却要处死功臣于谦,为什么说明英宗杀于谦杀错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于谦是明朝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土木堡之变后,在于谦的努力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得大明江山转危为安!然而,于谦却在夺门之变后惨遭明英宗清洗。明英宗为何残忍处死功臣于谦?为何说明英宗杀于谦杀错了?于谦,明朝名臣,有经天纬地之才,一人独当一面保卫京师,与岳飞齐名,是明朝有名的民族英雄。说到明朝,难

  •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 令匈奴人闻名丧胆 却一生未被封侯 命运多舛 累及子孙 李广为什么难被封侯?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一生屡经磨难,战功卓越却未得封爵。李广虽然数战匈奴,但却也只是令匈奴惧怕他个人,而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战功,更是常常因为自己的冒进行为,延误战机、缺乏考虑,因此这也是李广一生难以加官进爵、封侯拜相的原因所在。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七绝《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