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帝派他去查案,他竟遭歹人隐秘杀害,凶手很狡猾

皇帝派他去查案,他竟遭歹人隐秘杀害,凶手很狡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13 更新时间:2024/1/17 20:08:57

清朝四大冤案之一的淮安奇案,最终因为被平反昭雪而迎来了一个好的结局。但是含冤而死的清官毓昌却在壮年折戟,实在可惜。

“被自杀”一词,是近年来风行于网络的新词语。其大意为:一个没有自杀动机的人,突然因某种变故而死亡;死亡现场呈现自杀的迹象,或被他人安排成自杀的样子。其实,这种致人“非正常死亡”的隐秘杀人方式,并非现代产物,而是中国几千年封建腐朽制度和官僚黑恶气息的残余。历史上,上至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为了掩盖真相、逃避责任,而制造的践踏法律、杀人灭口的案件,不胜枚举。嘉庆年间查赈大员李毓昌之死,就是一起典型的“被自杀”案件。

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号荣轩,山东即墨人,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进士,随后被分配到江苏担任候补知县。是年秋,江淮泛滥,淮安一带饿殍遍野,京师震动。朝廷虽然拨出了40万赈灾银两,但在地方官员的层层克扣下,真正到灾民手中的寥寥无几。恼怒之余,嘉庆皇帝只好再拨调30万白银,同时下令两江总督选派得力官员前赴灾区监督发放,并查清赈灾银被贪污一事。于是,清正廉洁、办事公道的李毓昌,带领李祥、顾祥、马连升三名随从,便踏进了受灾最严重的山阳县。然而,此次之行,竟成为李毓昌死于非命的壮烈之旅。

山阳知县王伸汉在官场混迹多年,经验老道。然而,对于这位新面孔的到来,他还是心有余悸,尤其是得知李毓昌从灾民口中了解到他贪污赈银的蛛丝马迹,从县衙档案查实了他虚报户口的罪证铁证,而且已经秘密拟好了上报总督府的调查报告后,王伸汉开始变得惶惶不安。为了蒙混过关,王伸汉先是李毓昌行贿买平安,遭到拒绝;后又买通李毓昌的随从偷公,也未得逞。情急之下,王伸汉决定杀人灭口。一天夜里,随从李祥在李毓昌喝的茶水中下了毒,接着又伙同其他两名又随从用丝带将李毓昌勒死,然后伪造了“自缢”身亡现场。事后,王伸汉与淮安知府经过密谋,以“自杀”案草草上报了结。

李毓昌的突然死亡,让李家族人顿生疑窦。李毓昌之叔李太清在领运棺椁时,发现死者遗物中有“山阳知县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亲笔文稿;李毓昌之妻在收拾丈夫的衣物时,发现一件随身穿用的皮衣上有斑斑血迹。李家族人怀疑愈重,当即让人开棺检验,见死者指甲青黑,用一根银簪探入喉部,立即变色,擦拭不掉,均是中毒确证。种种迹象表明,李毓昌属于“非正常死亡”。于是,李太清赶赴京师,一纸诉状告到了都察院。嘉庆皇帝听奏后,非常重视,仔细披阅,并迅速向军机处发下渝旨,指出李毓昌之死“疑窦甚多,必有冤抑,亟须昭雪”,命令山东巡抚吉纶把李毓昌尸体运到省城详验,又下令把山阳知县及有关人立即证调集进京,由军机大臣会同刑部直接审讯。

尽管李毓昌的尸身已经腐烂,但在几名非常有经验的老仵作的详细检验下,发现其全身骨骼大部青黑,唯独胸骨暗黄,显然是毒性尚未全部发作即因他故死亡。与此同时,军机大臣们会同刑部官员逐一审讯了王伸汉、包祥、李祥、顾祥、马连升等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们无法抵赖,先后供出了谋杀李毓昌的前因后果及作案手段,情词吻合,昭然若揭。至此,这起沸沸扬扬的查赈大员“被自杀”案件,终于真相大白。随后,嘉庆皇帝对所有涉案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两江总督铁保被革职后发配乌鲁木齐;江苏巡抚汪日章被革职;山阳知县王伸汉处以“斩立决”,其子发配伊犁;淮安知府玉毂处以“绞立决”;王伸汉的仆役包祥,助纣为虐,“著即处斩”;李毓昌的随从李祥、顾祥、马连升,一律“凌迟处死”。其中主犯李祥被押至李毓昌坟前行刑,死后“摘心致祭”。

李毓昌“被自杀”案昭雪后,嘉庆皇帝为了“示准作臣纲”,对李氏家族进行了大大褒奖。特令将李毓昌追封为知府,亲自为李毓昌立嗣并破格赏为“举人”,其叔李太清也被封为“武举”。除此之外,嘉庆皇帝想到李毓昌的壮烈人生和悲惨遭遇,不禁感慨万千,忍不住有话要说。为此,嘉庆皇帝亲作御制诗一首,题为《悯忠诗三十韵》,全诗三百字,夹注九百五十一字。能为一个臣属作这样的长歌细注,这对于平日不怎么动笔的嘉庆皇帝来说,是极其罕见的。诗成之后,嘉庆又渝令山东巡抚吉纶采石造碑,精工刊勒,立在李毓昌墓前。这份哀荣,或许是对李毓昌这样一位刚正不阿的清官最大的安慰了。(刘秉光)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不能挖绝户坟?比如他们挖了唐朝、明朝、清朝的帝陵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中国古代有一些现在看来很无法理解的规矩,在当时却是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现在逐渐被抛弃则是由于时代发展造成的。老一辈的人有一个说法,有四大缺德事:不能踢寡妇门、不能骂哑巴、不能吃月子奶,不能挖绝户坟。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呢?其实就是二个字:厚道。我们做人要厚道。寡妇没男人,我们不能欺负她们。哑巴不

  • 他灭了唐朝,专睡儿媳妇,毛主席读到他,说他比曹操还要狡猾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毛主席读过很多书,尤其对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对于曹操这样一位枭雄,毛泽东是怎样评价的呢?亲们都知道,曹操是个很厉害的人,在三国这样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他对抗董卓、击败袁绍、击溃刘备,活捉吕布,一力对抗孙权刘备联军。也是这个时代牛人太多了,不然把曹操放到其它任何一个时代,可能早就统

  • 武松为什么不杀孙二娘?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说起孙二娘和武松初见,可真是应验了不打不相识这句话,武松乃是真好汉,在了解了孙二娘的过往后,也没有对她想要加害自己的想法过多追究,再加上众多传奇事迹,让人不得不敬佩。水浒传中好汉太多,但真能当得起好汉二字的唯有两人,一人叫做武松,一人叫做鲁达!今日我们只说武松,水浒传当中,武松在众多所谓好汉里,背的

  • 乾隆皇帝为了修房子也是拼了,撬了嘉靖皇帝的木头就跑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如果你是皇帝,在你遇到财政困难的时候,会不会想从前朝皇帝的陵墓中搞点银子出来呢?这个问题乾隆早想到啦!今天跟亲们聊聊乾隆皇帝跟嘉靖皇帝之间的一些事情,这两位,一位是清朝皇帝,一位是明朝皇帝,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的,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曾经挖过嘉靖皇帝的墙角,撬过嘉靖皇帝的柱子。什么柱子呢

  • 这个皇帝(非曹操)先后娶了4个寡妇,还将过世的老婆立为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历史上的帝王有着最高的择偶权,天下的美女都任皇帝享用,但是有这么几位皇帝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癖好,比起更加开放的现代人来说丝毫不逊色。喜欢寡妇,有这种重口味人可不多,何况是古代,更何况是皇帝。谁呢?你大概以为是曹操。错了,他叫郭威,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图注)他的第一任正妻是柴氏,原为唐庄

  • “四菜一汤”原来是一对皇帝夫妻首创的,他们真是节俭的模范啊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说起四菜一汤,已经是我们现代人的家常菜了,早在明朝,为了整治官员的贪污腐败,朱元璋就首创了四菜一汤,杜绝了浪费现象,不愧是乞丐出身的皇帝,真正懂得百姓的疾苦。说起“四菜一汤”,人们都知道它已是公务餐的标准模式,就是吃饭时只需四样菜一碗汤即可,这种吃法既不普涨浪费,也代表了公务员们的廉洁清明,这种用餐

  • 三寸舌强于百万师,但他用三寸舌改朝换代,不然武则天之后无唐朝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武则天大权独揽的时候,曾经一度将国号改为周,不过还好有一位博学多才的能人劝阻,方才将国号改为唐,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立国号为周,想建立起以她开创的武周王朝。武则天圣历二年,武则天想将自己的侄子武三思立为太子,朝廷上下文武百官虽心中不满,但迫于武则天的威权,竟无人敢说句反对的话。

  • 妙龄少女反清,宁肯跳崖也不投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末清初,人民对于外族的统治有着非常强烈的排斥心理,因此反清复明的口号经常出现,其中有一位武艺高强的女英雄,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隆末年,和珅掌权的时候,清王朝十分腐败,地方官吏贪污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当时,在湖北、河南一带,白莲教又盛行起来。有个安徽人刘松,到河南传教,利用给百姓治病的机会,劝

  • 李隆基的童年阴影,生母被武则天杖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我们都知道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但是李隆基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十分凶险,母亲被祖母武则天杀死,自己只能生活在武家的统治下。长寿二年(693年),宫中传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皇嗣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窦氏被武则天召入宫中,最终竟然被杖杀,尸体被随便埋葬。(图)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

  • 揭密康有为“衣带诏”事件的百年真相, 光绪帝并非直接授诏于他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百日维新运动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封闭落后的清王朝敲响了警钟。1898年9月,中国政治大逆转,谭嗣同、康广仁、杨锐等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戛然而止。(图)戊戌六君子在流亡海外那些年,康有为及其追随者的精神支撑是一份文件,这个文件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