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四菜一汤”原来是一对皇帝夫妻首创的,他们真是节俭的模范啊

“四菜一汤”原来是一对皇帝夫妻首创的,他们真是节俭的模范啊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5 更新时间:2024/1/15 20:09:31

说起四菜一汤,已经是我们现代人的家菜了,早在明朝,为了整治官员的贪污腐败,朱元璋就首创了四菜一汤,杜绝了浪费现象,不愧是乞丐出身的皇帝,真正懂得百姓的疾苦。

说起“四菜一汤”,人们都知道它已是公务餐的标准模式,就是吃饭时只需四样菜一碗汤即可,这种吃法既不普涨浪费,也代表了公务员们的廉洁清明,这种用餐模式相传为太祖朱元璋为整治达官贵人穷奢极欲而首创,此后历朝历代多有提倡。

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当上了皇帝,定都南京,当时国家百业待兴,由于连年的征战,大部分人都还吃不饱穿不暖,但他登基没多久,很多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导致百姓生活异常困苦,国家下发的救济粮和款项都到不了老百姓的手里就被贪污完了,虽然朝廷和百姓都很贫困,可达官贵人仍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老百姓怨声载道。

朱元璋本身就出身于贫困之家,小时候亲眼见到家里的亲人饿死冻死的情况,后来他当了和尚,但因为寺院里面有吃的,他连和尚也当不成了,只好出去到处讨饭吃,如今他做了皇帝,但以前经历的困苦还历历在目,所以他对贪污腐败的官员深恶痛绝,下决心要彻底整治官场奢侈之风。

那么四菜一汤这一用餐形式是如定下来的呢?传说这还与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有关,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朱元璋对马皇后非常敬重,称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所以有些国家大事他常常会找马皇后商量。

关于如何警示大臣们廉洁奉公,做节俭生活的榜样,马皇后给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她说到她生日的时候,武百官会纷纷前来贺寿,何不借此之机摆上几桌粗菜淡饭以警示众臣,大家看到我们待客还如此节俭,他们还怎么好意思去奢侈浪费呢?”朱元璋听了觉得这个方法甚妙,就对大臣们放出话来说下个月要为皇后庆祝生日,让大臣们到时候进宫赴宴。

转眼到了马皇后寿诞之日,文武百官纷纷进宫为皇后贺寿,但却发现宫苑里却没有一丝为皇后祝寿的喜庆气氛,都觉得有点纳闷,朱元璋见文武百官全部落座之后,便吩咐寿宴开始。第一道菜很快就上来了,是每桌一盘炒白萝卜。朱元璋随即言道:“萝卜,乃百味药也,这白萝卜更是上品,白而无瑕,请众爱卿一品这清心之良药。”

大臣们不敢不听,就是不想吃,也都赶紧夹了几筷子?随后第二道菜又上来了,是一盘炒韭菜,随后又是两大碗青菜,最后上的是一大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边吃边和大臣们聊天,吃的是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大臣们一看他的样子都不敢不吃,但由于大臣们对素菜多半没有胃口,有些人还在等待山珍海味,结果等了半天后朱元璋都吃饱离席了,也未见有人端上来其他的菜,不由得一个个面面相觑。

这时朱元璋厉声言道:“今日皇后寿筵之规格,为本朝励勤励俭之始,今后众卿往来之餐饮,至多为‘四菜一汤’以行节俭。今日皇后之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大臣们一听,顿时汗淋漓,都知道老朱虽然在吃饭上可以吃素,但在治人上可不是吃素的,他的命令很少有人敢违反,于是从此之后,“四菜一汤”便成为官场上官员们的就餐模式。

朱元璋力推“四菜一汤”之举,史籍中虽然记载较少,但这件事应该是真实的,据《金陵琐记》载:“洪武帝定制‘四菜一汤’,示官吏当例行,为俭德之规样,廉俭之必为”。此后,“四菜一汤”由宫廷传到民间,在明代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鼓励节俭反对奢侈的教化作用。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寸舌强于百万师,但他用三寸舌改朝换代,不然武则天之后无唐朝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武则天大权独揽的时候,曾经一度将国号改为周,不过还好有一位博学多才的能人劝阻,方才将国号改为唐,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立国号为周,想建立起以她开创的武周王朝。武则天圣历二年,武则天想将自己的侄子武三思立为太子,朝廷上下文武百官虽心中不满,但迫于武则天的威权,竟无人敢说句反对的话。

  • 妙龄少女反清,宁肯跳崖也不投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末清初,人民对于外族的统治有着非常强烈的排斥心理,因此反清复明的口号经常出现,其中有一位武艺高强的女英雄,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隆末年,和珅掌权的时候,清王朝十分腐败,地方官吏贪污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当时,在湖北、河南一带,白莲教又盛行起来。有个安徽人刘松,到河南传教,利用给百姓治病的机会,劝

  • 李隆基的童年阴影,生母被武则天杖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我们都知道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但是李隆基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十分凶险,母亲被祖母武则天杀死,自己只能生活在武家的统治下。长寿二年(693年),宫中传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皇嗣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窦氏被武则天召入宫中,最终竟然被杖杀,尸体被随便埋葬。(图)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

  • 揭密康有为“衣带诏”事件的百年真相, 光绪帝并非直接授诏于他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百日维新运动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封闭落后的清王朝敲响了警钟。1898年9月,中国政治大逆转,谭嗣同、康广仁、杨锐等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戛然而止。(图)戊戌六君子在流亡海外那些年,康有为及其追随者的精神支撑是一份文件,这个文件被康

  • 他以父亲被害为由统一了女真族,奠定了大清朝的根基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清王朝能够攻入关内,并统一中国,使中国成为一个前期强盛的国家,与最开始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密不可分,毕竟一个未统一的民族是不可能形成战斗力的。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25岁。正月,明总兵李成梁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引导下攻打古埒城,努尔哈赤父亲和祖父死于战火。(图)清太祖爱

  • “猪仔”“猪花”:一部清末海外华工血泪史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第一批出国闯荡的中国人中,绝大部分经受着非人的待遇,他们被视为奴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任人践踏,这就是弱国人民的悲哀。在南方方言里,“猪仔”“猪花”一般指刚出生的猪崽。然而,在清末民初,也指被卖到国外做苦力的大批中国人,他们沦为人奴、娼妓及开矿等苦力,大多一生都未能再回到祖国,这些海外华工,男的就被

  • 看完惊呆了,原来日本姓氏与和服是这样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相传日本最早是没有姓氏的,因此也就没有宗族观念这一说,由此诞生的关于日本古代起名字的笑谈可真不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搞笑版关于日本姓氏是如何来的,古时日本常年战乱,几乎所有的少壮男丁都被征召去当兵打仗,根本沒有时间结婚生子,所以人丁越来越少。当时一个国主就出了一个国策,让所有的男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可

  •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明朝皇帝其实很无奈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明朝的官职系统很有当时的时代特色,例如巡抚和总督就是为了解决边疆问题设立的官职。边疆问题一直延续到了清朝,这些官职就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总督和巡抚作为封疆大吏,牧一方百姓,握有生杀大权,但巡抚和总督在明初并未设立,到了永乐年间,由于形势需要便出现了了这两个官职。朱元璋建国后,设五军都督府掌管天下军事(

  • 民国考古轶事:日军将唐玄奘头盖骨交给汪伪政府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民国考古轶事:1943年2月13日,日军将唐高僧玄奘头顶盖骨的一部分交给汪伪政府。这一头盖骨是于1942年11月发现的。这天,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旁的日军军工修械厂营造场派出十几名工人,到工厂南首三藏殿后的小山头上平整土地,准备建造所谓“稻荷神社”。上午10时左右,工人们正在卖力地挖掘,听到“咔嚓”一

  • 历史上的陪葬,秦始皇更做到了极致,后宫的不算,他们最可怜!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殉葬制度堪称中国古代最残忍,最严酷,最血腥的制度,通常都是帝王驾死后由于舍不得宠爱的妃嫔,想让她们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于是杀掉她们陪葬,有被杀死或自杀陪葬的,也有活埋的。因为这个残忍制度的存在,不知结束了多少年轻、鲜活、无辜的生命,那些本该在世界上享受着美好与芬芳的年轻美丽的女子,却只能永远沉睡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