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魏国有最强兵种魏武卒 为什么还是败给了秦国?

魏国有最强兵种魏武卒 为什么还是败给了秦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4/1/5 3:39:17

春秋战国时期,魏武卒作为战国七雄中最精锐的力量,魏武卒曾经在吴起手中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辉煌战绩,由此可见魏武卒的强大,那么为何拥有魏武卒的魏国最后被秦国灭了呢?

战国末期,秦国是一家独强,中期的时候是秦、齐双霸,但是在这之前,还要算魏国是一霸。魏国东为齐国,西为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如此四面环敌的情况下,魏国依能震慑天下,其实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魏国的武士。魏国的武卒强。魏国所特有的部队,是魏国自己发明的一种部队。根据《汉书》里面记述的魏国武卒:“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盈)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魏武卒作为战国七雄中最精锐的力量,魏武卒曾经在吴起手中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辉煌战绩,特别是在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凭借5万魏武卒击败了秦国的五十万大军,促使魏武卒名动天下。

看到这里是否为魏国的这种发明感到惊讶?这恐怕是整个战国时期,最强力的武装了。这样的士兵在打仗,敌军岂有不怕的道理?论单打独斗的步兵,放眼整个古代的封建历史,能和魏国武卒单挑的估计也不多。魏国当年就是靠着这样的武卒指哪打哪,打哪哪赢。于是,魏国强大了,是靠着军事力量强大起来的。但是这样的魏国还是输给了秦国,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想一下也很容易理解,魏国要养这样的武士们也是十分困难的,起码在经济能力上的负担就很大。不光是在对武士们的武器装备上投入大,而且制度上也充分地支持了这些武卒。只要是入选了魏国武卒的,他家就可以免除徭役和税收,即使是退役了还可以享受这样的权力。这就是把武卒当贵族来养,虽然和真正的贵族相比还是差很多。当时放眼整个战场,士兵能有这待遇,只有魏国。所以魏国的武卒十分“娇贵”。

一般的诸侯国养士阶层以上的贵族能养个几千人,但是魏国呢?魏国的武卒有几万。一般在春秋的惯例中,有这样的几千就能称霸了,何况是魏国的几万,这不想称霸都难。魏国就是养这些“娇贵”的武卒导致后面有点支撑不住了。

儒家的荀子在谈到魏国武卒的时候就直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中兵制的缺点。这中士卒的供养根本持续不了很久,何况这些士卒能打仗的年纪又有多少?退役的人还享受待遇,国家的税收一面亏损,一面继续熬投入在这些武卒身上,用不了多久魏国必然贫穷。所以荀子评论,其为“危国之兵”,可谓是入木三分。

而且魏武卒的组建也成了问题,在战国中期,齐国和秦国相继崛起。就齐国来说,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击败了魏国大军,不仅击杀了魏国大将庞涓,还让魏武卒元气大伤。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也在河西之地反败为胜,不仅夺回了河西之地,还给予魏国魏武卒以重创。在此基础上,因为多次战役的失利,魏国10多万的魏武卒可谓损失殆尽,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

在此基础上,自战国中期到被秦国消灭,魏国再也没有重新组建一支魏武卒。究其原因,显然是魏国国力严重衰退导致的。魏武卒选拔要求高,训练、装备的成本非常昂贵,维护成本也很高,强盛时期的魏国还是可以负担的。

最后,但是,在战国中期,魏国从秦国手中攻占的河西之地,已经被秦国夺回了。在秦国的步步蚕食下,魏国今山西省一带的疆域几乎都丢失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中原战场,魏国也在和齐国、楚国的较量中丢失疆域。在失去大片疆域后,魏国的经济实力、人口数量都难以回到巅峰时期了。所以,魏国无法在战国中后期重新组建一支魏武卒。

并且,魏武卒的训练和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在战国中期,不仅吴起离开了魏国,一些经验丰富的魏武卒也老去或者在战死沙场。对于身处四战之地的魏国,即便想要强行组建一支魏武卒,周边的秦国、楚国等强国也不会给魏国时间的。

而且魏国的后续君主又是一个不如一个,因为魏武卒失去了锋芒,不久之后白起与韩魏联军交战于伊阙,斩首24万,魏武卒损失殆尽,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但它也是最为不一般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我们都知道唐朝国力的昌盛,在当时是泱泱大国,各国的使臣纷纷前来学习先进的文化,拥有一大批的留学生。唐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今天带大家来看看不一样的唐朝。唐朝是目前公认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而且是当时地域版图最为广大的王朝。提起我们的五

  • 此人当了36年的傻子,还曾被丢进粪坑,称帝后却睿智彪悍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著名皇帝,例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等等,我们今天说的这位皇帝当了36年的傻子,还曾被丢进粪坑,称帝后却睿智彪悍,被称千古一帝,这是怎么回事呢?此人就是唐朝的第16位皇帝李怡。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

  • 史上最短命的两个王朝,创造了太多“第一”,其皇帝无愧为千古一帝,至今都影响着后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中国历史上最短的两个王朝,却创造了许多第一,而它们的皇帝更无愧为千古一帝,至今都影响着后人。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在战国时,秦国如同一匹黑马一样,充满着势不可挡的气势一般日渐强大,而其他各国即便结盟,最后也被秦国打败,等到秦国完全把这些国家吞并,建立大一统的政权时它的国力可以说达到了最高点。谈到这里我

  • 林冲上梁山为什么要纳投名状 其他人却不需要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水浒传被多次翻拍成了电视剧,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好多遍,虽然梁山中好汉众多,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是有门槛的,尤其是对林冲来说,比其他人更难,为何林冲上梁山要投名状其他人则不需要呢?家有家法,行有行规。上梁山并不是说上就能上的,虽然梁山只是个土匪窝,但是土匪也有土匪的规矩,所以看起来上梁山似乎很容易,

  • ​汤若望为什么举荐康熙帝当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华40余年,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康熙帝能够继承大统做皇帝,汤若望起了很大的作用。汤若望是德国贵族,在天文学、数学、物理

  •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黄帝是人还是神?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司马迁笔下的黄帝是完完全全的人,而且,在司马迁看来,黄帝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清朝后期,政治

  • 嘉靖帝和万历帝堪称明朝历史上的两个奇葩皇帝 都曾二十多年不上朝 同样二十多年不上朝,嘉靖跟万历有何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嘉靖帝朱厚熜和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曾经二十多年不上朝。同样二十多年不上朝,嘉靖帝跟万历帝有何不同?嘉靖和万历这祖孙俩,可以称得上是明朝历史上的两个奇葩皇帝。两人在后世人眼中,都不能算是个功载千秋的明君。嘉靖皇帝在位44年,他的孙子万历皇帝在位48年,都

  • 刘邦夺得天下后滥杀功臣,为什么唯独不杀张良,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自己得以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自始至终,张良都深得刘邦的充分信任,在后刘邦时代,张良依然赢得了吕后的足够尊敬。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张良又有何过人手段,能让自己得以善终­?公

  • 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而鞭尸楚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楚王要杀伍子胥父子?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但是因为家族遭到陷害,父兄都被楚平王杀掉,所以才出逃到吴国,并且发誓一定要灭掉楚国以报杀父杀兄之仇,后来伍子胥成为了影响吴国兴亡的关键人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伍家被楚平王大开杀戒?伍子胥的父亲叫做伍奢,他还有一个哥哥叫伍尚,他们父子三人都是楚国重要的人物。其中伍奢是太子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