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伯温能力出众为什么朱元璋两次要他出任在想之位都被他拒绝了呢?而且也不推荐别人来做

刘伯温能力出众为什么朱元璋两次要他出任在想之位都被他拒绝了呢?而且也不推荐别人来做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81 更新时间:2023/12/30 12:36:31

明朝时期的刘伯是能掐会算的奇人异士,曾经还想和逝世已久的诸葛亮来一场跨时空的较量,但是却以失败告终,但不代表他的能力不行,朱元璋曾经多次要刘伯温出任宰相但他每次都是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次是在刚刚建国不久。当时的右丞相是李善长。李善长是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封他为右丞相的。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对李善长不满,想要撤销他宰相的职务,于是找来刘伯温商量。刘伯温说,李善长功劳很大,又能调和诸将的矛盾,用他当宰相是合适的。朱元璋说,李善长数次想加害于你,你还为他说话?不行,我想用你为宰相。刘伯温说,换宰相相当于给房子换柱头。必须要用大木头,细木头是不行的。刘伯温的意思是说自己是细木头,不能当宰相。

第二次是在朱元璋多次表达对李善长不满,李善长辞官归故里以后。当时朱元璋又找刘伯温商量宰相的人选,说想立杨宪为宰相。杨宪和刘伯温关系很好,但刘伯温还是说杨宪缺乏气量,不能当宰相。朱元璋又说,那就用汪广洋当宰相如何?刘伯温说,汪广洋的气量比杨宪还狭窄,更不行。朱元璋又问,胡惟庸怎样?刘伯温说,宰相是驾车的马,用胡惟庸驾车,那是会把车拖翻的。于是朱元璋说,我看就只有你当宰相合适了,你来当吧。刘伯温说,我这个人性格不好,嫉恶如仇,也不合适啊。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并不是朱元璋不让刘伯温当宰相。而是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都推辞了。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为什么都要推辞呢?是他真的不想当宰相吗?

一个政治人物,怎么会不想当宰相呢?刘伯温在元朝的时候,他都多次当官。只是不满元朝的黑暗,他才辞官归隐。明朝刚刚建国,一切都欣欣向荣,刘伯温似乎并没有辞官归隐的理由啊。

而且,就算刘伯温不想当宰相,他为什么不推荐一个恰当的人选?尤其是第二次,当朱元璋说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的时候,刘伯温都说不行。既然不行,他就应该推荐一个行的呀。为什么他一直不推荐呢?

我认为,虽然两次刘伯温都推辞了。不过,两次推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朱元璋想撤换李善长,让刘伯温接任,刘伯温无论如何是不敢接任的。为什么呢?因为之前李善长和刘伯温发生过矛盾。当时刘伯温执掌法令,杀了李善长一个不守法令的部下。李善长亲自向刘伯温求情,刘伯温也不同意,还是坚持把那个部下杀了。可以说,李善长丢了人又丢了面子,他对刘伯温是相当痛恨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刘伯温怎么敢答应朱元璋呢?一方面,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刘伯温很怀疑这是朱元璋试探他的。一旦他答应,朱元璋也有可能不让他当宰相。另一方面,即使朱元璋真的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也当不好。因为他确实性格比较急,同时朝廷中很多都是李善长的人,他们不会买刘伯温的账。

所以,刘伯温明确地拒绝了。

第二次刘伯温拒绝,情况又有不同。

回到之前的问题,当时朱元璋询问刘伯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乃至询问刘伯温自己合不合适,刘伯温都说不合适。不合适,为什么刘伯温不给朱元璋推荐一个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候,朱元璋已经有了取消宰相这个职位的想法。虽然他并没有明说出来,但是,聪明的刘伯温已经察觉出来了。

既然朱元璋是想取消宰相职位,刘伯温为什么还要给朱元璋推荐人选呢?他推荐人选,不是害那个人吗?刘伯温当然也不会答应朱元璋当宰相,因为他还想多活几年。

事实上,朱元璋说要任命为宰相,接替李善长的那三个人,后来朱元璋都让他们当了宰相,但很快都被朱元璋给处死了。

可以说,刘伯温当初想救他们一命,极力阻止朱元璋任命他们为宰相。但是,他们并没有刘伯温的睿智,留念官位,最后死于非命。

最可悲的是胡惟庸。刘伯温阻止他当宰相,本来是救他。但是他却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在刘伯温生病的时候,反而派御医下药,把刘伯温给毒死了。

如此“恩将仇报”又看不透,最后也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标签:

更多文章

  • 魏国有最强兵种魏武卒 为什么还是败给了秦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魏武卒作为战国七雄中最精锐的力量,魏武卒曾经在吴起手中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辉煌战绩,由此可见魏武卒的强大,那么为何拥有魏武卒的魏国最后被秦国灭了呢?战国末期,秦国是一家独强,中期的时候是秦、齐双霸,但是在这之前,还要算魏国是一霸。魏国东为齐国,西为秦

  •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但它也是最为不一般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我们都知道唐朝国力的昌盛,在当时是泱泱大国,各国的使臣纷纷前来学习先进的文化,拥有一大批的留学生。唐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今天带大家来看看不一样的唐朝。唐朝是目前公认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而且是当时地域版图最为广大的王朝。提起我们的五

  • 此人当了36年的傻子,还曾被丢进粪坑,称帝后却睿智彪悍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著名皇帝,例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等等,我们今天说的这位皇帝当了36年的傻子,还曾被丢进粪坑,称帝后却睿智彪悍,被称千古一帝,这是怎么回事呢?此人就是唐朝的第16位皇帝李怡。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

  • 史上最短命的两个王朝,创造了太多“第一”,其皇帝无愧为千古一帝,至今都影响着后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中国历史上最短的两个王朝,却创造了许多第一,而它们的皇帝更无愧为千古一帝,至今都影响着后人。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在战国时,秦国如同一匹黑马一样,充满着势不可挡的气势一般日渐强大,而其他各国即便结盟,最后也被秦国打败,等到秦国完全把这些国家吞并,建立大一统的政权时它的国力可以说达到了最高点。谈到这里我

  • 林冲上梁山为什么要纳投名状 其他人却不需要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水浒传被多次翻拍成了电视剧,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好多遍,虽然梁山中好汉众多,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是有门槛的,尤其是对林冲来说,比其他人更难,为何林冲上梁山要投名状其他人则不需要呢?家有家法,行有行规。上梁山并不是说上就能上的,虽然梁山只是个土匪窝,但是土匪也有土匪的规矩,所以看起来上梁山似乎很容易,

  • ​汤若望为什么举荐康熙帝当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华40余年,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康熙帝能够继承大统做皇帝,汤若望起了很大的作用。汤若望是德国贵族,在天文学、数学、物理

  •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黄帝是人还是神?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司马迁笔下的黄帝是完完全全的人,而且,在司马迁看来,黄帝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清朝后期,政治

  • 嘉靖帝和万历帝堪称明朝历史上的两个奇葩皇帝 都曾二十多年不上朝 同样二十多年不上朝,嘉靖跟万历有何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嘉靖帝朱厚熜和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曾经二十多年不上朝。同样二十多年不上朝,嘉靖帝跟万历帝有何不同?嘉靖和万历这祖孙俩,可以称得上是明朝历史上的两个奇葩皇帝。两人在后世人眼中,都不能算是个功载千秋的明君。嘉靖皇帝在位44年,他的孙子万历皇帝在位48年,都

  • 刘邦夺得天下后滥杀功臣,为什么唯独不杀张良,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自己得以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自始至终,张良都深得刘邦的充分信任,在后刘邦时代,张良依然赢得了吕后的足够尊敬。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张良又有何过人手段,能让自己得以善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