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南朝第一帝刘裕 一生杀了六位皇帝 刘裕屠尽司马宗室 谋朝篡位 为什么还能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南朝第一帝刘裕 一生杀了六位皇帝 刘裕屠尽司马宗室 谋朝篡位 为什么还能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0 更新时间:2024/1/10 1:27:02

刘裕是南北朝刘宋的初代皇帝,本为北府兵将领的刘裕,以其赫赫功业代晋建宋,历史由此进入南朝。刘裕代晋的意义,不止是改朝换代而已,也标志着门阀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结束。刘裕谋朝篡位,为何还被后人夸誉为“南朝第一帝”?

自古以来,谋权篡位者皆被世人唾骂成乱臣贼子,纵使是一代枭雄曹操,也曾背负这样的骂名,最终也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敢动分毫。可历史上却偏偏有这样一个人,他幼年时穷困潦倒,以卖草鞋为生,长大后他毅然选择参军入征。等他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他竟然公开逼迫皇帝禅位,他做出这等谋朝篡位之举,朝廷大臣及世人竟无人斥责其是乱臣贼子,你可知这是为何?

南宋辛弃疾曾著有一首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提及刘裕,丝毫不提其谋朝篡位,更不提及是乱臣贼子,反而加大夸耀他的功绩,耿直如辛弃疾,尚且对他如此推崇,由此便可得知世人对他的态度。刘裕自称为楚王的后人,他的祖上是刘邦的弟弟,凭这样的身份,他本可以享受一生荣华富贵,可这都因汉朝灭亡,父亲早逝,最终成了泡影。年幼的刘裕只能草草结束养尊处优的生活,年纪轻轻便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刘裕少有大志,不甘心卖一辈子草鞋,为谋求出路,他便毅然选择参军,刚开始时,他虽然只是个下级军官,处处受人限制,可他非但没有埋怨,反而乐在其中。隆安三年,孙恩等人起兵反晋,刘裕被将军看中,被封为参府军事,作战期间,刘裕身先士卒,进献奇计,屡屡立下战功,在他的谋划下,孙恩浩浩荡荡起义被终结了。孙恩的谋反成就了刘裕封侯拜相的机会,经此一战,刘裕名声大噪,被封为武将军。

元兴三年,刘裕又奉命讨伐篡位的楚帝桓玄,此时的晋朝正逢兵荒马乱之年,就这频繁的谋反来看,晋朝皇帝的不作为早已激起民怨。在刘裕从军的二十多年里,在内,他先后平定了孙恩、恒玄等人的谋反,在外,他攻取巴蜀灭掉后秦,作为一个将领,他的功绩可谓是卓越,可身为一个臣子他便过分倨傲了。自405年起,刘裕便一步步蚕食各方势力,在大权的加持下,皇帝在他眼中形同虚设。

永初元年,刘裕自恃劳苦功高,不再满足于将军之位,便生出请皇帝禅让,自己做皇帝的心思,为求名正言顺地继位,不留下千古骂名,他宴请群臣,试探当朝大臣们的意思。《宋书·卷一·本纪第一》曾有记载:酒过三巡,刘裕举杯说道:“恒玄篡位,鼎命已移,我首唱大义,兴复汉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成业著,遂荷九锡。今年将衰暮,崇及如此,物忌盛满,非可久安;今欲奉还爵位,还老京师。”

刘裕这招以退为进,看似精妙,可在场大臣,却无一人理解其言外之意。酒宴散后,刘裕看大臣毫无反应,便想断绝了做皇帝的心思,可中书令傅亮却去而复返。傅亮开口第一句话便是:“臣暂宜还都”。刘裕一听,便知晓他这是愿意拥护自己称帝的意思,此刻,他那颗壮志难酬的心,再次滚烫起来。两人还都一事并未经过细密的谋划,仅仅是一句“须几人自送?”“数十人可也”,如此轻描淡写的数十人,便把刘裕的号召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俩人言尽于此,我们便已知晓刘裕、傅亮两人对夺得皇位一事,早已胸有成竹。傅亮走出宫门后,只见浩瀚月色中有一道流星划过,当即便感叹道:“我常不信天文,今姑验矣。”傅亮一语成箴,刘裕最终果然登基称帝。同年四月,刘裕入宫后,晋恭帝便下召让他辅佐皇帝,刘裕就此接近权势中心。六月,傅亮便进宫劝说晋恭帝,让他将皇位让给刘裕,甚是拿出自己已经拟好的退位诏书,让晋恭帝临摹。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里有载:晋恭帝受到如此逼迫不怒,反笑说道:“恒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近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就此,刘裕名正言顺地做了皇帝,建立刘宋王朝。自古谋权夺位者,大多不得人心,身负乱臣贼子骂名,刘裕之所以没有背负乱臣贼子骂名,还能名正言顺地当了皇帝,原因有五:

其一,晋恭帝自知能力不足,甘心退位。晋恭帝在刘裕初入宫时,便给予他辅佐朝政之权,这便早已经侧面昭告天下,刘裕的不同之处,天下百姓对刘裕登基一事,也早已有了准备。

其二,晋恭帝在位时,朝局动荡,百姓早已经厌倦了战乱之苦,他们心中早已期待有能人志士取代晋恭帝之位,刘裕登基便是顺应民意。

其三,便是晋朝平定战乱,每次都有刘裕的功劳,在百姓心中,刘裕早已是不败神话,相比于高高在上的晋恭帝,他们更信任多次平定战乱,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大将军。刘裕多次平定战乱,虽是功高震主引起各方忌惮,可于百姓而言,他便是上天派来的救世主,结束了多年战乱与颠沛流离,此刻的百姓,早已忘记忌惮皇权,所以此时登基也算是顺应民意。

其四,刘裕登基之后善待晋恭帝,他登基后,封晋恭帝为零陵王,不仅给他丰富的赏赐,还为其修筑宫殿,褚后也被封为王妃。大臣们虽支持刘裕登基,可也有少数迂腐之人,信奉忠臣不事二主,刘裕对晋恭帝礼遇,便堵住这些迂腐之人之口。虽然在称帝第二年便将晋恭帝杀害,但他这表面功夫便做的十分到位。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裕是刘邦的后人,晋朝的皇位由魏元帝禅让而来,魏朝皇位是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而来,皇位兜兜转转又回到刘家人手中,也算是名正言顺。

正如诗中所言,“气吞万里如虎”,刘裕登基后,功绩卓越,他率领军队先后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将国家版图进一步扩大。刘裕建立刘宋,称帝后第二年,他便派亲信用棉被将晋恭帝司马德文闷死,此后相沿成习,禅位的君主都保不了性命。比如后来的齐王萧道成,要求宋顺帝刘准禅位,萧道成称帝不久,也将刘准杀害。但是在刘裕代晋建宋前,前代的禅位君主,都能得以保全性命,刘裕是首开恶习。

但是他在执政期间,他改革利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果断用寒门子弟,打击乡绅土豪,为朝廷注入了新的活力。南朝百姓也看到了新的希望,此时的国家,比在晋恭帝治理时期不知优渥多少,刘裕也因此被后人夸誉为“南朝第一帝”。

历史上对他的文韬武略有着很高的评价,而近代学者,则更是把他与汉高祖、秦皇汉武相提并论。史书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若非刘裕取得如此功绩,他也无法获得这千古美名,在百姓生活安乐,国家欣欣向荣面前,晋恭帝的下场,便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标签:

更多文章

  • 祖母芈八子,生母唐八子,悲催的他只当了三天国君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八子是秦朝宫廷女性的一个称号,与娘娘贵妃类似,其地位并不是很高,如果皇帝的母亲是八子,那么皇帝多半是要追封母亲更高的封号的。秦朝就有这么一位皇帝,做了很多年的太子,终于等到先皇驾崩了,结果自己只做了三天皇帝就死了,实在是可怜。电视剧《芈月传》中,编剧称芈月是楚国公主,嫁给秦惠文王,在后宫的封号为“八

  • 楚庄王三年不飞 一飞冲天 饮马黄河 问鼎中原 楚庄王称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最终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

  • 同治皇帝的年号有着如何的来历?又有何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自顺治帝以来的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因此史称同治帝。载淳于咸丰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在位13年(1861-1874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崩于皇宫养心殿,终年

  • 末代皇后婉容 竟然因为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死去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封建制度的国度,婉容作为末代最后一个皇后,新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旧道德的相互撕裂碰撞,夹在两种力量夹缝中的婉容,注定是一个悲剧的牺牲品!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探究婉容悲剧背后不为人知的原因。第一、早年宫中生活的不幸:夫妻生活不和谐,精神极度空虚从而抽食鸦片。婉容是正白旗郭布罗氏

  • 皇帝命他作文,他一夕爆款,鬓发皆白,千年后此文仍火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们小时候都接触过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背得下来,但是却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这篇《千字文》就是出自下面这位大家之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篇作于萧梁时期、传颂千年的《千字文》,相信大家都能背得下来,

  • 唐朝有个“捡破烂的”成了土豪巨商,还当了副部级高官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从一介平民到商业巨贾,再到副部级干部,下面这位的人生经历称得上传奇,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俗语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什么,只要精明强干,方法得当,总会有出人头地之时。唐朝人裴明礼就是一个典范。据《御史台记》记载:裴明礼,河东(今山西)人氏。山西人自古经商有道,裴明礼虽然也有经商头脑,“善

  • 秦灭巴蜀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惠文王当时为什么选择攻打巴蜀而非韩国?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蜀,占领秦岭外广大地区,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尔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秦灭巴蜀之前,秦国内部有一次关于先攻韩,还是先攻占巴蜀的问题上的不同意见。秦惠文王为何选择攻打巴蜀而非韩国?战国时代是一个比拼综合

  • 夷陵之战中 陆逊火烧连营 大败来犯的蜀军 陆逊是如何以少胜多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东吴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斩杀关羽后,刘备卧薪尝胆准备两年,亲率数万精兵东征,要为关羽报仇雪恨,夺回荆州,却在夷陵之战被吴将陆逊大败。此战,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陆逊是如何完成军事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壮举?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

  • 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想害死贾瑞,贾瑞之前怎么她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王熙凤的绰号叫“凤辣子”,确实名副其实。她心狠手辣,“至少有一万个心眼子”,什么样的坏事也敢想敢做,在小说《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就交代了她曾经害死了多条人命,其心机深重、阴险毒辣的行径,让无数读者发指!王熙凤每次害人都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例如,她为了“坐享三千两银子”,让长安节度使云光逼死了张金哥一

  • 庞涓谋害孙膑使其膝盖骨被削 庞涓为什么迫害孙膑,而孙膑则逼得庞涓自刎 庞涓是如何被孙膑打败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孙膑和庞涓同为战国时期军事家,二人共同从师于鬼谷子。孙膑和庞涓本该是相亲相爱的师兄弟,却最终成为了相杀的政治敌人。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去膝盖骨,孙膑最终如何报复他?庞涓为什么会对孙膑下手?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想必很多人会想到“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他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地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