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给朱允炆一支30万人的军队,为什么最后没用呢?

朱元璋给朱允炆一支30万人的军队,为什么最后没用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3/12/30 23:08:31

大明的统治者特别崇信儒家,认为“长幼有序”,所以朱棣即使再有才能,碍于儒家的礼教,朱元璋也不能将皇位传承给他,所以才有靖难之役的发生。朱元璋给朱允炆一支30万人的军队,为什么最后没用呢?

当朱棣在北平就藩的时候,他才20岁,是个非常年轻的皇子,他也很有军事才能,在他镇守期间,参与了北方的一些军事活动,像制服蒙古乃儿不花等,在一次次真枪实战的锻炼中,他的羽翼逐渐丰满。

天不佑朱元璋,他虽然年轻时候经历了风光,也干掉了陈友谅这种强大敌人,但他的晚年却成了孤家寡人,不但朱标去世了,而且他看中的皇位继承人都离他而去了。所以他只能选朱允炆这个皇长孙当皇帝,这也是他一直期盼的。

当时一句“好皇孙”让他选中朱允炆,在他的心里,皇位早晚是要传给他最疼爱的孙子的,但他需要燕王,只有燕王能帮他镇守北京,抵挡蒙古进攻。

朱元璋对朱棣用之越切,提防之心就越重,他既想让朱棣帮助朱允炆抵挡蒙古铁骑,又怕他势力太大,朱允炆无法镇压,所以朱元璋一确定皇位人选之后就马上在朱棣身边安插很多内奸,秘密的监视着朱棣。

后来朱元璋选中的眼线也离他而去了,朱元璋彻底病倒了,在垂危之际他叫来自己的亲信,说了一句含糊的话,他喘息着抓住亲信的手,努力地说了四个字,他说:燕王已病。

这话很明显,燕王已经必须要根除了,病,要根除,中国的文字还是博大精深的。朱允炆也听到这句遗言,但他并无反应,在他善良的头脑里也许认为没人会是坏人,他不会想到朱棣会害他,毕竟朱棣是他的亲人。

这就是朱棣能谋反成功的原因吧。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朱棣的造反资本。明朝建立之初,政局还不稳定,四周敌对势力也在觊觎中原这片肥沃的土地。朱元璋为了防范外敌的侵略,设立了许多藩王,其中朱棣为燕王。他能勇善战,早已发展了自己的势力。除此之外,周王和齐王等人的势力仍不可小觑。因此当尚不成熟的朱允炆继位之后,朝廷诸臣都已忧心忡忡。而野心勃勃的朱棣早已瞄准了皇位。齐泰等大臣希望能够拆除这些藩王的势力,以求政局的太平。然而他们暗中派出的张信却是朱棣内部的人,朱棣见齐泰等人出手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以诛杀奸臣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

其实朱棣的造反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屡屡受困。然而朱棣朝中的帮衬着实很多,如此里应外合,朱棣便直接向南京攻去。京城兵力空虚,朱允炆见大势已去,便出家逃亡了。至此,朱棣便顺利地登上了皇位。但我们前文提到,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坚实后盾,抵挡朱棣的势力可谓是绰绰有余。这坚实的后盾,便是朱元璋深得器重的沐家军。那么沐家军能忠诚到什么程度呢?朱元璋本是一个贫苦的农民,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此时便遇见了沐家军的将领沐英。当时的沐英只是一个年仅8岁的流浪儿,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可以说朱元璋就是沐英的救命恩人。

随后沐英也一直在跟随朱元璋征兵作战,沐英不仅战斗力强悍,在军事战略上也很有见地和主见,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心腹,在起义军中一直担任着要职。当朱元璋一统天下,登基皇位后,陪伴朱元璋打下江山的沐英,频繁升职,后来成为了大都督府的同知。当时明朝那里有战乱,沐英便会义不容辞地去平定硝烟。西南一地频发争端,当昆明危在旦夕的时候,是沐英拯救了昆明。同时,沐英和朱标的感情也非常深厚,两个人比亲兄弟的感情还要深厚。据说沐英的离世,就是因为朱标的死亡。沐家军对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又怎会不忠心呢?当时,沐家军一直留在西南守卫那里的和平,兵力高达30万。

只要朱允炆一声令下,他们定然前仆后继,怎么可能打不过朱棣的势力呢?那么朱允炆明明拥有一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至死都未调用?笔者认为,朱允炆不是没有想过沐家军的援助,只不过他已经没有下令的机会了。当时朱棣的军队已经紧逼京城,他此前的优柔寡断和善良已然毁灭了这一切。他崇尚儒家的仁义,也一直主张仁义治国。其实当朱允炆登基的那一天,他与朱棣的战争便开始了。朱允炆本可以一举拿下朱棣,但每当朱棣被困住之时,朱允炆便不忍心对其压制,期盼朱棣能改过自新。正是由于朱允炆的宅心仁厚,令朱棣谋反成功。而当时朝廷的重臣,也都被晚年时期多疑的朱元璋所诛杀,留下的大臣还有很多都是朱棣的势力,使得朱棣能够轻易篡权。

标签:

更多文章

  • 樗里疾究竟做了什么 深受三代秦王器重 被秦国人称为智囊 樗里疾为什么又叫赢疾,最后又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樗里疾是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基。樗里疾在史册中有几个不同的名字,比如嬴疾,因为他姓赢,名疾,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母亲是韩国人,所以他才会比较袒护韩国。他这个人口才

  • 成语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中说到的庆父都干了哪些坏事,孔子为什么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庆父是春秋时期鲁国上卿,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只要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结束。那么庆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都干了哪些坏事

  • 秦朝的士兵连最基本的军饷都没有是靠什么统一的六国,难道当时的士兵都是傻子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都知道秦朝统一六国靠的是犹如虎狼一般的秦军,能够让当时候士兵那么卖命的杀敌相比待遇一定很好,但实际上当时的秦军就连最基本的军饷都没有,那众多的秦军怎么还能那么卖命的杀敌呢?虽然当时的秦国非常贫困,但是士兵都非常英勇,每次打仗都是豁出命去,最后回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因此,商鞅当时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

  • 日本A级战犯,东条英机罪恶的一生,死前在断头台上竟大小便失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中国近代历史上,二战时期可谓是全世界都参与的战争,而作为侵略者的日本,有许多罪行,其中有些激进的将领人物,其罪行更是罄竹难书,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位日本A级战犯,东条英机罪恶的一生,他死前在断头台上竟大小便失禁。东条英机,1884年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曾发动过甲午中日战争,东条英机

  • 济公念的咒语“唵嘛呢叭呢吽”到底是什么意思,跟佛语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相信在我们当中有很多是看《济公活佛》长大的,对于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形象早已深入到我们心中,看完它的朋友们肯定记得,每次他施法的时候嘴里会念叨“唵嘛呢叭呢吽”,但是你知道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吗?相传济公活佛是西天如来佛跟前的降龙和尚,在一次神仙大会上,受到了梅艳芳扮演的九天玄女的号召,

  • 历史上同样是对妇女的束缚,中西方的方法却不一样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都是比较底下的,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古代女子的缠足的习俗上。众所周知,缠足的目的是限制脚的成长,并把已长成的脚拗折弯曲,缠足可以说要从娃娃抓起,但是考虑到太早又怕它脚好了不会走路,而且无法忍受疼痛,所以一般女子选择从三岁开始缠足。三岁的孩子懂什么美不美,限制自己的脚生长,硬生

  • 清朝的一品大员年薪是多少,相当于现代多少钱?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随着清剧的不断热播,我们可以从电视剧中看到清朝的官员日常生活相当奢华,不仅住着豪宅,每日锦衣玉食妻妾成群,官越大这情况就愈加明显,那么,清朝的一品大员年薪是多少?相当于现代多少钱?根据《大清五朝会典》中所记载的资料,清朝工资最高的是亲王,每年俸银10000两,禄米10000斛(1斛等于5斗)。而在百

  • 豪格讨好皇太极而杀妻,后世是如何评价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作为帮助皇太极征战天下的得力干将,皇太极长子豪格有着很高的战功和威信,同时还能够对皇太极忠诚,那为什么他后来没有坐上皇位呢?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其母是皇太极的第二任福晋乌喇纳喇氏,隶属满洲正蓝旗。豪格是清初的著名将领,为大清帝国的建立,和清军入关后稳定关内局势,剪除明朝旧势力做出显著贡献。豪格

  • 赵普为相十年兢兢业业,芳名留千古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宰相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到明朝废除宰相之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流芳千古的宰相,北宋赵普就是这样一位。赵普是当时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宰相,在朝堂之中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世芳名。赵普独自一人当了十年的宰相,在北宋时期可以说是有很多的丰功伟绩,因此一直被后人们所

  • 李道宗是谁,江夏王李道宗为什么被描绘成奸臣?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开国功臣功高盖主,因此历史上的皇帝在成就大业之后往往会对这些权势超过自己的功臣进行清洗,以巩固皇权,维持国家的稳定。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王李韶。论辈分江夏王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叔父,但是他的年纪却又跟李世民相仿。高祖李渊登上皇位后,封李道宗为略阳郡公。当时唐朝守军和贼寇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