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樗里疾究竟做了什么 深受三代秦王器重 被秦国人称为智囊 樗里疾为什么又叫赢疾,最后又是如何死的?

樗里疾究竟做了什么 深受三代秦王器重 被秦国人称为智囊 樗里疾为什么又叫赢疾,最后又是如何死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64 更新时间:2024/1/2 12:50:15

樗里疾是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基。

樗里疾在史册中有几个不同的名字,比如嬴疾,因为他姓赢,名疾,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母亲是韩国人,所以他才会比较袒护韩国。他这个人口才很好,擅长待人接物,而且还足智多谋,秦国人都称他为智囊。他除了叫嬴疾外,又叫樗里疾,因为他在樗里这个地方居住,所以叫樗里疾。此外因为他担任过庶长的职务,所以在某个时期又被称为庶长疾。后来因为他被分封于蜀郡的严道,号严君,所以又被称为严君疾。樗里疾擅长军事外交,在修鱼之战中他率军打败韩国和赵国的军队,斩杀了八万二千人。

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让他率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他不仅占领了曲沃,还驱逐了那里的魏国人。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又让他率军进攻赵国,他俘虏了赵国的将军赵豹,占领了赵国的蔺邑。第二年,他又协助大将魏章一起攻打楚国,他们打败楚军,俘虏了楚国大将屈匄,夺取了汉中,因为这次的功劳,他被哥哥分封于严道,号严君。

我们不难看出,樗里疾的军事才能不是一般的强,可谓是弹无虚发。这个时候,张仪因为担心他取代自己的地位,就在秦惠文王面前装出一副很尊重樗里疾的样子,然后让他出使楚国。而且他还让楚怀王请求秦惠文王任用樗里疾做国相。一切都办妥之后,张仪对秦惠文王说:臣因为尊重樗里疾,所以才让他做使者去出使楚国,是想让他为秦楚两国交好出点力。可是现在他身在楚国,楚王还替他向您请求担任秦国的国相。我听说他曾对楚王说楚王想让张仪在秦国陷入困境的话,他可以帮忙。

楚王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才替他向您请求做国相,现在大王如果听了楚王的意见而任用樗里疾做国相,那他一定会出卖秦国而去侍奉楚王的。秦惠文王听了之后非常生气,没想到自己的兄弟也会叛国,樗里疾没办法,只好逃离了秦国。

自古皇帝大多是疑心很重的,特别是对自己的兄弟,因为他们害怕兄弟谋权篡位,所以但凡有人说他们的不好,他多多少少都会心生疑虑而远离甚至下罪他们。所以说,在皇室兄弟亲情就像一张纸,轻轻一捅就破。秦武王做国君之后,樗里疾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右丞相。当甘茂打下宜阳之后,秦武王就让樗里疾带领百辆战车前往东周的都城洛邑。这个时候周赧王摸不清秦军这次来到底是要干吗,但是人家秦国的王叔兼丞相来了,总不能装作不知道啊,不如招呼周到一点,这样秦军就算想借机寻衅生事也找不到理由,就派士兵列队迎接樗里疾,态度非常地恭敬。

楚怀王一看周天子居然对自己的仇人这么尊敬,非常生气就派人去责骂周赧王,觉得他不应该如此尊敬秦国人。周赧王知道不能让楚怀王怨恨自己,就派了一个叫游腾的人去忽悠楚怀王说:从前智伯攻打仇犹的时候,用赠送大车的办法,趁机让军队跟在后面,结果仇犹就被灭掉了,这都是因为没有防备啊。齐桓公攻打蔡国的时候,表面上声称要讨伐楚国,而实际上却是要对蔡国进行偷袭。

秦国这样的虎狼之国派自己的右丞相带着百辆战车进入周天子的都城,很明显是不怀好意,而周天子是从仇犹、蔡国的教训来看待这件事的啊,所以才会派手里拿着长戟的士兵站在前面,然后让装备有强弓的士兵在后边列队,表面上是在保护樗里疾,其实就是将他看管起来,以防不测。再说,周天子又怎么会不担心周朝的天下呢?而且他还担心一旦亡国而给您带来麻烦。

楚怀王听了他的话觉得合情合理,又高兴起来,便没有继续追究,就这样周王室又避免了一场灾祸。小编觉得,楚怀王真的是非常好骗,不仅被秦国骗。现在又被周天子骗。秦昭襄王做国君之后,樗里疾这位王叔就更加受到尊重了。公元前306年,他率军进攻蒲城。蒲城的官吏非常害怕,请了一个叫胡衍的人帮忙想想办法。

于是胡衍出面替蒲城的官吏游说樗里疾说:您现在急着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如果您是为了魏国,那我也就没什么话说了;如果您这样做是为了秦国,那我可以告诉您,这样做其实对秦国来说未必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卫国之所以现在还是一个国家,那都是因为有蒲城的存在,您如果把蒲城的人逼急了,那他们势必会投靠魏国,这样一来整个卫国都会倒向魏国。从前魏国失去了西河之外的城池却没有办法再夺回来,根本原因在于其兵力薄弱。

现在您如果不肯放过蒲城,那么卫国就肯定会并入魏国,这样一来魏国就会再次强大起来。魏国强大起来的那一天,也就是贵国失去西河之外土地的日子啊。况且,秦王一定会认真观察您的举动,如果您的举动有害于秦国而让魏国得利,那么秦王是一定会怪罪您的,还是请您好好考虑一下吧。

樗里疾听了之后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就说:那你说该怎么办呢?胡衍看樗里疾松口了,就赶紧说:您如果放弃了攻打蒲城的打算,那我就试着到蒲城把您的意思给他们传达一下,一定让卫国的国君记住您的恩德。于是,樗里疾就同意了。胡衍回到蒲城之后,就对蒲城的官员说:樗里疾已经了解蒲城的实际情况了,他说一定要拿下蒲城。不过,我有办法能让他放弃进攻蒲城。开始蒲城的长官听说樗里疾声称一定会拿下蒲城而恐惧,这时听胡衍说能救蒲城,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对他拜了又拜说:求您行行好,帮一下我们。

这些官员当然也明白只说空话是不行的,送给胡衍三百斤金,并对他说:秦国的军队如果真的撤走了,那么我一定会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卫君,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就这样,胡衍从蒲城得到了重金,而且又让自己成为了卫国的显贵,这个时候樗里疾已经率军离开了蒲城,回兵与楚国的军队一起攻打魏国的皮氏。

不得不说,胡衍这招一石二鸟的招数使得很好,既解了蒲城之围,还让自己进入朝堂之上,实现自己的价值。魏国因为抵挡不住秦军和楚军的进攻,就让太子到楚国做人质,并且派人劝说楚怀王和魏国一起打击秦国,于是楚怀王就同意了,就这样楚国背叛了秦国。得知消息的樗里疾非常生气,骗楚怀王说秦国将要割让土地给楚国,只要楚国将魏国的太子送回去。这时贪心的楚怀王因为想要得到土地,所以就把魏国的太子送回去了。但是樗里疾并没有给楚国土地,而是与魏国联合一起攻打楚国。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死,秦昭襄王即位,樗里子更受倚重。公元前306年,樗里子率兵攻打卫国蒲城,蒲城卫军心中恐惧,恳请胡衍出面向樗里子讲和。胡衍以攻蒲弊多利少来说樗里子,指出卫国之所以为卫国,全在有蒲城这一屏障。在战国时代,“智囊”曾专用以来形容樗里子的机智,智囊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后人便用智囊来比喻机智的人。历史记载,樗里子除了智慧过人,还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周赧王十五年,樗里子卒于秦,葬在渭南章台之东。晚年的时候,樗里子自择墓地,说“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来夹我墓”。果然在他卒后百岁,刘邦建立汉朝。于渭南建宫殿,其中长乐宫在其墓之东,未央宫在其西,印证了樗里子的预言不假。于是后世的堪舆家皆奉樗里子为相地术正宗,尊之为神。

标签:

更多文章

  • 成语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中说到的庆父都干了哪些坏事,孔子为什么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庆父是春秋时期鲁国上卿,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只要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结束。那么庆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都干了哪些坏事

  • 秦朝的士兵连最基本的军饷都没有是靠什么统一的六国,难道当时的士兵都是傻子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都知道秦朝统一六国靠的是犹如虎狼一般的秦军,能够让当时候士兵那么卖命的杀敌相比待遇一定很好,但实际上当时的秦军就连最基本的军饷都没有,那众多的秦军怎么还能那么卖命的杀敌呢?虽然当时的秦国非常贫困,但是士兵都非常英勇,每次打仗都是豁出命去,最后回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因此,商鞅当时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

  • 日本A级战犯,东条英机罪恶的一生,死前在断头台上竟大小便失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中国近代历史上,二战时期可谓是全世界都参与的战争,而作为侵略者的日本,有许多罪行,其中有些激进的将领人物,其罪行更是罄竹难书,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位日本A级战犯,东条英机罪恶的一生,他死前在断头台上竟大小便失禁。东条英机,1884年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曾发动过甲午中日战争,东条英机

  • 济公念的咒语“唵嘛呢叭呢吽”到底是什么意思,跟佛语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相信在我们当中有很多是看《济公活佛》长大的,对于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形象早已深入到我们心中,看完它的朋友们肯定记得,每次他施法的时候嘴里会念叨“唵嘛呢叭呢吽”,但是你知道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吗?相传济公活佛是西天如来佛跟前的降龙和尚,在一次神仙大会上,受到了梅艳芳扮演的九天玄女的号召,

  • 历史上同样是对妇女的束缚,中西方的方法却不一样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都是比较底下的,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古代女子的缠足的习俗上。众所周知,缠足的目的是限制脚的成长,并把已长成的脚拗折弯曲,缠足可以说要从娃娃抓起,但是考虑到太早又怕它脚好了不会走路,而且无法忍受疼痛,所以一般女子选择从三岁开始缠足。三岁的孩子懂什么美不美,限制自己的脚生长,硬生

  • 清朝的一品大员年薪是多少,相当于现代多少钱?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随着清剧的不断热播,我们可以从电视剧中看到清朝的官员日常生活相当奢华,不仅住着豪宅,每日锦衣玉食妻妾成群,官越大这情况就愈加明显,那么,清朝的一品大员年薪是多少?相当于现代多少钱?根据《大清五朝会典》中所记载的资料,清朝工资最高的是亲王,每年俸银10000两,禄米10000斛(1斛等于5斗)。而在百

  • 豪格讨好皇太极而杀妻,后世是如何评价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作为帮助皇太极征战天下的得力干将,皇太极长子豪格有着很高的战功和威信,同时还能够对皇太极忠诚,那为什么他后来没有坐上皇位呢?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其母是皇太极的第二任福晋乌喇纳喇氏,隶属满洲正蓝旗。豪格是清初的著名将领,为大清帝国的建立,和清军入关后稳定关内局势,剪除明朝旧势力做出显著贡献。豪格

  • 赵普为相十年兢兢业业,芳名留千古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宰相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到明朝废除宰相之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流芳千古的宰相,北宋赵普就是这样一位。赵普是当时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宰相,在朝堂之中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世芳名。赵普独自一人当了十年的宰相,在北宋时期可以说是有很多的丰功伟绩,因此一直被后人们所

  • 李道宗是谁,江夏王李道宗为什么被描绘成奸臣?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开国功臣功高盖主,因此历史上的皇帝在成就大业之后往往会对这些权势超过自己的功臣进行清洗,以巩固皇权,维持国家的稳定。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王李韶。论辈分江夏王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叔父,但是他的年纪却又跟李世民相仿。高祖李渊登上皇位后,封李道宗为略阳郡公。当时唐朝守军和贼寇刘

  •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竟然是假的,为什么有这种说法?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贞观之治是我国唐朝初期的一段国家富强的盛世,也是我国历史上强盛时期的代表,但是现在却有说法提出,贞观之治并非盛世,其中有后世很多的夸大成分,这种说法可信吗?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