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遇上这些奇葩清代考官,再牛的学霸也要跪!

遇上这些奇葩清代考官,再牛的学霸也要跪!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35 更新时间:2023/12/24 7:41:27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作为中国古代史的独家招牌,一千五百年传统的科举制度,爱与恨的争议都从来多。

但唯独没争议的却是一条:公平。

在交织着权谋诡计的中国古代权力场上,自科举诞生的第一天起,哪怕最乱最黑的年代里,这都是无可争议的一块净土。无论平日多么蝇营狗苟的人物,权倾天下的威风,进了科举这一亩三分地,都要乖乖夹起尾巴。

比如明代那位“九千岁”刘瑾,号称“立皇帝”,出名呼风唤雨,谁得罪了他,轻则坐牢充军,重了家破人亡。如此天字第二号(仅次于皇帝)惹不起,干孙子焦黄中要科考,求考官通融未果,跑来找他做主,谁知却被他一顿骂:就你这熊孩子那笔破诗,给个名次就算看得起你,别给我找麻烦。

九千岁都不敢找霉头,可见科举这个战场上,竞赛方式多公平:拼爹拼爷爷都不靠谱,好好学习才是王道。

但这么公平的制度,却也有一件事,比营私舞弊还叫考生们担心到抓狂:遇上奇葩考官怎么办?

素来隆重严肃的科举史上,真有这样几位极品到哭笑不得的考官,哪怕再好的才华与抛头颅洒热血的刻苦,遇上他们,也得仰天长啸怨命苦。

1,文盲考官

科举既是为国选材,那考官的选取,同样不能马虎,不说学富五车,也要墨水十足。

偏偏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华亭县考主考官武某,别问读过多少书,字都认不到几个,十足文盲一枚。

如此文盲,咋进入了考官队伍?全亏跟对了人,身为名将左宗棠部下,出生入死立了不少功。好容易打完仗,立刻趁热打铁给领导要赏:武将俺当腻了,您给我换个文官?

于是在左宗棠力捧下,武某官运亨通,当上华亭县令,一上任就赶上县考。他也有自知之明,提前把找人拟好的考题藏靴筒里,谁知开考时却忘记了。这下武县令抓了瞎,想考题想不起,找考题找不着,眼看一群考生眼巴巴望着,急的直跳脚。

有机灵部下提示:您还能想起考题是啥吗?武县令吭哧半天说,考题里应该有个“马”字,他这一说,大家更云山雾罩。直到一通折腾,总算找出了考题: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题目一亮出,现场顿时笑喷,原来武县令字认得不多,竟就把个“焉”字认成了“马”字。

见大家乐了,武县令自己还很得意,指着“焉”字给大家炫耀:你看本官记性不错吧,明明就有个“马”字嘛!

2,错字考官

比起认不全字的武某,同时代的吴县县考主考曹益三,也强不到哪去。

这位曹考官,原本就是济南历城县一个看门小吏,攒了半辈子黑钱,心思也活络了,竟一门心思打通关节,想花钱买个官当当,也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捐来个吴县知县,上任就遇考验:县学岁考。

比起武某来,曹大人的文化水平也高不到哪去。以至于按照规矩,岁考时知县要挨个先点考生名字,放在曹益三这里就抓瞎,还好曹考官够机灵,当场装起瞎子来,推说害了眼病看不清名单,找师爷代念糊弄过去了。

但接下来的事,就不好糊弄了:以清代规矩,岁考开考前,县令要亲笔把考题现场写出,公示给各位考生,以示考试公平。放曹益三这里就难办了,还好考题字不多,就三个字“暮春者”,事前又反复练过好些遍。于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曹主考,硬着头皮亲自来了。

不想刚写完,现场考生们瞬间就呆了:就这么简单三个字“暮春者”,竟就叫曹考官写成了“暮春在”!这还了得?现场不但是哈哈大笑,笑完了考生们更纷纷罢考,拼着前途不要也不考,丢不起这人!

3,烟壶考官

千万不要以为,奇葩考官只有基层才有,高层也难免,比如道光年间的重臣穆彰阿

这位清末重臣,爱国主义影视剧里常露脸,是禁烟英雄林则徐的死对头,鸦片战争的丧权辱国,公认有他“大功”。

而他人生里另一大坑事,就是当主考。

他老人家其实水平不低,正宗的进士出身,官场上出名学问好,诗词书画造诣都不低。但如此高水平,出任科举主考时,去基本是混事。

他阅卷的方式,简单到发指:既不审查考卷,也不推敲字句,就是在口袋里放两个鼻烟壶,一个白玉的一个琥珀的。阅卷前先焚香拜文曲星,然后嘴里念念有词,手放口袋里摸索,摸出的若是琥珀鼻烟壶,那就说明这考生好命,哪怕卷子狗屁不通,也是立刻录取。倘要是个白玉鼻烟壶,管你才高八斗,一概落榜没商量。

搞笑的是,就这极品工作方式,竟一瞒就是一辈子,每次当完主考,还常被道光皇帝表彰奖赏,直到他最后垮台倒霉,如此荒唐录取法,才算大白天下。

以清朝文学家李宝嘉的感慨:只从穆彰阿当主考这事看,大清打不赢鸦片战争,真心是很正常的。

4,孝子考官

做考官像穆彰阿一样糊弄,确实很极品,但有时候若太认真,却是更极品。

光绪年间的考官裕德就是例子。

他可不是穆彰阿这样的混人,学问极强,写奏折的文笔出名强,光绪皇帝就曾当场表扬:最爱看裕德的奏折。

这位的工作态度,也是出名认真,干啥事都抓细节,样样任务都完成的好,由于长期表现优良,也终于当上了主考。

可就在主考任上,无数考生欲哭无泪的抓狂了:裕德大人的品德才华都没的说,可就有一条:太较真了。

因为这位裕主考,不但是有名的忠臣,还是出名的孝子,对家庭从来孝顺,更把这孝顺之情带到阅卷上:不管再苦再忙,每张试卷都细致批改,谁的卷子上要出个“裕”字,那就是犯了他家的名讳。于是一道阅卷的考官们,见到了他们考官生涯的惊悚一幕。

只见裕大人郑重的起身,整理好衣服恭恭敬敬的一拜,然后甩手一批:犯我家名讳,考卷落榜!

以裕德的同僚统计,裕大人最勤劳的时候,每天阅卷要下拜二十多次,累的腰都快断掉。多少考生倒霉落榜,可想而知。

5,扫黄考官

若说裕德大人的批卷作风,还属孝顺心切。那么谁要是碰上末代皇帝溥仪的同宗哥哥溥良做考官,那真是躺着也中枪。

因为这位溥良大人最标榜的事,就是作风正派。

只要他当主考,那么优先狠抓的,就是考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专门从考生答卷的字里行间里,推断考生的品质如何。

所以如果有哪个考生,考卷上出现“珠”“翠”一类的字,那就只能认倒霉了:以溥良先生的观点,这几个破字,都与女性的首饰有关,谁要是敢写这几个字,就说明这人肯定作风不正,长期沉溺好色享乐,所以哪怕文笔再好,也要坚决拿下。

但最讽刺的,却是《清俾类钞》里的吐槽:这位溥良考官,满嘴仁义道德,最恨好色荒淫,可他个人的私生活,却怎一个乱字了得,自己妻妾成群,且大小老婆各个满身珠光宝气,还尤其喜欢珠玉,啥叫说一套做一套,看这个溥良就知道。

6,糊涂考官

对于考生们来说,有时候另一种倒霉情况,就是碰上考官昏头。

几个考官,批几百份考卷,一张试卷就是一个考生一辈子,稍犯个糊涂,可能就是大事。

比较倒霉的,比如道光年间的考生吴廷珪,乡试时水平发挥得极赞,惹得考官叫好,早定了他做解元。谁知一个不留神,考官拿他的考卷随手欣赏,竟就忘记放哪里,闹得填榜都没法填,倒霉的吴廷珪,非但没中了解元,精神还深受打击,一蹶不振二十年。

7,乌龙考官

古代哪个行业,公认学问最高:帝师!

特别是如果有谁,能给两位皇帝做过老师,那在旁人眼里,更是学问深得不得了。以清朝的俗话说:两代帝师,好比亚圣人。

曾给同治帝和光绪帝做过老师的清末名臣翁同龢,就是个公认的亚圣人,但作为考官,一样闹出大笑话。

光绪十八年,翁同龢担任廷试主考,阅卷里正拿到一张好卷子,左看右看都喜欢,可就是里面有个词搞不懂:闾面。大家研究半天,还是一头雾水。

却还是“亚圣人”翁同龢水平高,当场摇头晃脑解答:这词你们都不知道?古人以“闾面”对“簪牙”,就是讲装饰品的意思嘛。你们哪,真该多读读书。大家听了纷纷点头,真把这考卷录了。

等到中榜考生们亮相,大家才知道,这个写“闾面”的,正是清末文学家文廷式。翁同龢立刻上来夸赞,连说文大才子考卷里的“闾面”一词用的好,谁知文廷式尴尬的说:您别笑话我了,我本来是想写“闾阎”,谁知一紧张写错了,这几天心里直打鼓,就怕查到错字按规矩不录我了,谁知还真把我录取了。

不懂偏要装懂的翁同龢,闹了个大笑话。

8,惜才考官

清末考官里,潘祖荫也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此人不但是一代名臣,更是一代学问家,经史子集都精通,书画收藏也造诣深,公认文化名流。

这位名流还有一大好品质,正是爱才。光绪十五年他主持会试,听说了他一直极赏识的青年才俊张謇,这次也来赴考,立刻喜出望外,早早下定了决心:绝不让这位怀才不遇的好青年再落榜。

▵张謇

为了这决心,潘主考也早行动,特意叮嘱考官们,绝对不能漏过张謇这样的大才子。发现像张謇的试卷,立刻报到自己这里来(当时阅卷都是糊名的,考官看不到考生名字)。谁知这样忙活一场,张謇竟还是又一次落榜了。

潘祖荫这下大怒,严令追查哪个糊涂考官害了张謇落榜,结果查到了考官熙麟初头上:张謇的考卷正是熙麟初经手的。这下潘祖荫来了精神,把熙麟初一顿怒骂,说熙麟初学问差,耽误人才。熙麟初给骂的狗血淋头,终于嘟囔了一句:张謇的试卷我早发现了推荐给你了,是你亲手把他刷掉的好吧?

潘祖荫哪里肯信,谁知再核查,真怪不得熙麟初,人家早把张謇的试卷选出来了,是潘主考自己犯糊涂,误把张謇的试卷给黜落了。好好一个俊才,竟是差点毁在自己手里。

标签:

更多文章

  • 实拍晚清酷刑:是上是下,是生是死,都在衙役的一念之间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本组照片反映了晚清中国泯灭人性的酷刑,这些酷刑让犯人生不如死,受刑的犯人生死都在衙役的一念之间。图片中这名人犯手脚被绑,结果上不得下不得,最后被活活饿死。图:戴着木枷锁的犯人n古代的枷锁十分沉重,即使最小的枷锁都在七斤以上。戴枷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束缚双手的。这种方式,囚犯可以用手拖着枷锁,以减缓

  • 为什么每天都会有人在这里消失?揭秘中国神秘的无人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无人区这三个人光从字面上看就已经感受到一股冷峻了,是大自然不可亵渎的挑战。然后每年都有大量的驴友前赴后继地赶去那里,想要挑战那个神秘的地域。为什么会有无人区这样的地方呢?无人区总有人消失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说说中国的无人区。中国有四大令人闻风丧胆的无人区,他们不仅人烟稀少,更因为众多的传说故事在广

  • 瓦剌人送给大明朝一个巨大阴谋,让景泰皇帝措手不及,心乱如麻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前期的一场大动乱。在这次事变中,数十万大军伤亡殆尽,就连御驾亲征的皇帝朱祁镇本人都被蒙古瓦剌部俘虏,在瓦剌军中滞留了整整一年才重新回到京城。在这一年中,为了抗击瓦剌,明朝的大臣们早已推举了朱祁镇之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皇帝。所以,等到朱祁镇回来时,他已只能挂一个有名无实的“太上皇”

  • 他的死亡在多年前埋下伏笔,揭秘大清首贪和珅的穷途末路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原创保护:未经授权允许,严禁转载。】导读:和珅为清代大贪官,他不是清朝最大的贪官,却是最有名的一个。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诛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珅。近些年来,和珅的形象频频在戏曲舞台上和电视剧中出现,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由于这些是文艺作品,难免有“戏说”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历

  • 揭秘慈禧墓被盗时怪事不断 棺盖竟是七星板?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慈禧墓当年建造时,仅三殿所用的叶子就高达5000多两银子,可以说是古代最之前的古墓,在慈禧去世后孙殿英带众人将慈禧墓洗劫一空,据说,当时发生了很多怪事,慈禧棺盖上突然出现七星图案,还有诅咒,与七星巨棺有关吗?根据史料《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

  • 北宋亡国后靖康耻给亡国女留下什么教训?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北宋亡国留下一个著名的历史名词:“靖康耻”。为什么一场“国难”,被人寒彻心股地称为“耻”呢?很多史书,不吝笔墨书写了这场战争历史意义,却忽略了这场国难的源头,以及带给广大汉民族尤其是汉族女人的巨大屈辱。让我们从头说起。北宋初期,与中原汉族王朝并存于中国的塞外王朝中,数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势力最强。他们经

  • 三国不靠谱:温酒斩华雄的竟然是孙坚!(图)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节选自《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中国工人出版社如前所述,和刘备刘玄德比,曹操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但与老一辈们相比,曹操却仍然不过是个小玩弄。至少,直到天下英雄大讨董的时候,曹操因为所带兵马数量太少,最多不过是个游击队长。而在当时,和曹操一块玩大的袁绍,却已经是天下盟主了。袁绍出任讨董大盟主,那是因为董卓

  • 历史上那些不能通婚的姓氏:认真你就输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文|张云泽转自《文史博览》2014年第8期(id:wsbl1960),本文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今,中国还存在某些姓氏之间不通婚的例子,而之所以不通婚,大都源于历史或小说中的国仇家恨,演绎至今,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秦、岳不通婚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媒体报道:在合肥,载入族谱的岳飞后人有

  • 梅妃是谁?梅妃江采萍死亡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梅妃,姓江名采萍,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唐玄宗早期宠妃。出生于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父亲江仲逊,家族世代为医。其体态清秀,稍瘦,并且好淡妆雅服。多才多艺的江采萍,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杨贵妃入宫忌妒又有心机,梅妃性格柔和善良、远非对手,最后竟被杨

  • 西域楼兰古国真的存在吗,为什么又消失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最近在逛街的时候,偶然听到一首歌《我的楼兰》特别好听,这让我对楼兰古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翻遍资料才发现其实楼兰古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后来为什么消失了呢?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研究发现楼兰古国位于现在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七公里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