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王猛辅佐苻坚开疆扩土统一北方 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他的才能青史可鉴为什么会默默无闻?

王猛辅佐苻坚开疆扩土统一北方 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他的才能青史可鉴为什么会默默无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85 更新时间:2023/12/18 15:52:34

王猛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后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为前秦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

说起古代著名的丞相,可能大家都会想到许多人,一生为蜀鞠躬尽瘁的卧龙;春秋时的治国名相管仲。这些都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而他足以与这些人相提并论,甚至在才能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如此,可以说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就促成了一个王朝的崛起,他便是王猛。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十六国时期助前秦一统的大功臣。虽然对于他的记载实数不多,在历史已经烟消云散的今日,他依然如一颗耀眼的星辰高挂在历史的星空之上。

他出身贫寒,因战乱与家人几经周折来到魏郡定居,由于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年纪尚幼的他不得从小就帮助家里做各种事情。也许他性格里刚强的一面也就是由于小时候的种种经历造就的,或许凡可成大事之人都会有那么一两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因为回首的时候,往往只可忆起的只有悲伤。人的品格不仅与其受的教育有关,所成长的环境也是有着十分巨大的关系的,就像他骨子里的那一份坚韧,便是这么来的。

相传有一次,他为了帮助家里卖已经编制好的竹篮,一路跋涉准备去洛阳,但在路上忽然遇到一个老翁,说是要买下他所有的竹篮。因没随身带银两,所以让他和自己回家拿,结果走到深山之中就看到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他急忙向作揖,可老人却说:王公岂能拜我,随即便给了他十倍的银两,就此离去。

这当然也只是一则小小的轶事,先不管它的真实性到底如何,但这也有力的说明他的才能早在年轻时就已经有慧眼如炬的人发现了。如果要做个对比的话,就好似张良在年轻时遇到过黄石公一样。或许越是传奇的人就越会有一些传奇的经历或者是轶事,尽管大部分的可能都是后人杜撰亦或是编造出来的,但这也是因为他们本身便是可以堪称传奇的人。

在那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才能而急于出世,仍旧隐居于山林之间,继续捧书研读,一边扩充自己的学问,一边看着天下的风云变幻。不得不说,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急于求成往往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一个人的才智再高,如果缺少一份处世的睿智,那么他是肯定不会成功的。其实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情商,有时候智商决定的下限,而情商决定的往往是上限,所以往往可以铸就一番大功业的人,都是两者都兼具的人。或许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那样的乱世中扬名立万,横刀立马。

在他二十五岁之后的数年间,当时北方的战事已经愈演愈烈,百姓也是民不聊生,政局也是瞬息万变。在桓温平乱驻军霸上后,关中的许多百姓都纷纷以酒肉慰劳将士,他听闻此消息后,只是穿了粗布麻衣就前往军队大营求见。受见之后直接就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桓温畅谈国事,不过只言几语,便深深的触动了桓温的心,临行前还赠予他良马华车。

当时的他或许也是有那么一点点动心了,毕竟桓温已经把招揽他的意思表达的十分明显了但他也并不是那种容易被诱惑冲昏头脑的人,在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便又决定再次继续隐居读书。因为他当时要是助于桓温篡位,那可能一生的清誉便就此毁于一旦,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名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

经过漫长的等待,他终于等到了他要等的人,那人就是十六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前秦的天王,苻坚。因为他自幼就学习了汉人的文化,个人也比较崇尚汉人的优秀文化,所以在他听说还有王猛这样一个人之后,多次派人前去请他出山,颇有当时玄德三顾茅庐的风范,最后也是他亲自去请,王猛这才决定出山助他。

两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而得此良才也是对他礼遇有加,十分爱护。所以两人之间的信任也便是在那时起就建立了起来。可别小看这份信任,在之后的众多波澜之中,也正是因为这份君臣之间的信任,才让他们一起度过了众多的难关。

他上任之初不过也只是当了一县的县令,但始平县在当时可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那时的西北门户。而他一上任就开始执行严明的法律,对于当时混乱的局面,有不少触犯法律的人都被他直接处决。不时便有人向苻坚进言说他滥杀无辜、嗜杀成性,苻坚随即便召他入朝质问,他也不做任何解释,只是说如果此时不严法,那么这个社会便一天都别想安定下来,若陛下真觉得我是因为嗜杀而要治罪于我,那么我的这颗头您便拿去。

苻坚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便授意他尽管放手去做,大概意思就是你可以放开了做事,出了事我负责。这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毕竟乱世之中定是比不得太平盛世的,特殊时期就要采取一些不一样的手段与方法,他博览群书又怎么会不知道如此浅显的道理呢,治世之理他早已了然于心。

当时的许多氏族豪强在朝中势力庞大,许多都是无所作为的。在他先后五次升官之后,就有人开始不满了,甚至还说要让他人头落地,这也是皇帝一直在担心的事情。当时为何只让他做个县令,就是因为怕朝中有人为难与他,就是为了保护他,才让他一步步的往上升,避免有些小人刻意针对他。

所以此事一出,皇帝当时也就很不高兴了,于是就直接处死了那个氏族之人,同时也是为了震慑朝中其余的氏族之人,并且也算为了他后期的工作铺了一下道路,正可谓一举两得。其实不仅是皇帝,他在就意识到这些氏族干政对于朝廷是一件不利的事,虽然氏族之中也有些可堪一用的人才,但大多数也都是些扰乱朝纲的人。他与皇帝不时也都会在商议如何解决朝中的氏族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最重要的便是君臣要一条心,也只有这样力才能往一个方向使。他在治国方面的才能是足以比肩管仲的,对于当时的前秦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皇帝也是十分的看重他,甚至对臣下的人说谁要是子虚乌有的污蔑他,是要直接处死的,这也使得他在朝中的地位逐渐的稳固了下来。

而后他便开始着手处理氏族干政一事了,他先是革新律法,从律法上对氏族的势力进行削弱。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仅如此,他还着重革新选官与用官,极力推举有能力与才干的人为官,并且还着重考察他们的才能,让他们可以从事与自己才能相匹配的官职。

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革新,因为他知道,有才能毕竟是有限的,能遇到已经是十分的走运的,所以对于朝廷该如何任用官员,还得从制度上去考虑,而不只是单一的从一个方面去考虑以及改革。因为有了他的一系列革新,社会不久就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当时秦境内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而朝政上也是一派和乐的气象。

他处事果决,凡事都主张一个公平,威信也渐渐的树立了起来,朝中英才云集,国家也是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可谓是国富兵强,苻坚见此景象,内心是十分感激于他的,不时在朝中夸奖他,甚至说自己就像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还时常向皇室之人说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周公

身为一位人臣,能得此待遇,难道还不能算功德圆满了吗?国家因自己的治理国力日益强盛、百姓也因自己安居乐业,而君王也与自己心意相通。且不说自己手中可以有多大的权力,因为那对于他来说,定然是不重要的。因为他想要权力,不是想争权夺势,而是真正的想要为国为民,这是一位君王该有的样子,也是一位臣子该有的样子。之后便是他们统一北方,使整个北方安定了下来,对于征伐,基本都是战无不胜的,霸业也便就此建立,一个欣欣向荣又颇具生气的国家就此屹立于北方。

既可带兵打仗,又能治国安邦,他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对于治国,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律法,他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可以说他的一生,自从为人臣子后,都在忧国忧民,哪怕是在自己病重之时,也不忘告诫帝王国事。顾大局,识大体,可能是对他最好的形容了。赏罚分明,公平正义,堂堂一代丞相在历史上并未有太多留名,实属有些可惜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咸丰帝当上皇帝与他母妃争宠特意使他早产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咸丰帝当上皇帝与他母妃争宠特意使他早产有关吗?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下这个历史的背后故事。清朝是一个出长寿皇帝的朝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短命皇帝扎堆的朝代。清朝前期,出现了康熙和乾隆两位长寿的皇帝,其中乾隆皇帝更是以89岁的高龄,登上了最长寿皇帝的宝座。然而,到了清朝的中后期,皇帝却一个个成了短命鬼——道光

  • 隆庆帝解除海禁 让明朝拥有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一半 隆庆开关为什么能给明朝增加那么多收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公元1567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隆庆元年2月4日,明穆宗朱载垕登基不到一个月,就诏告群臣说:“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福建巡抚

  • 明朝时期的中国版图究竟有多大,朱元璋和朱棣到底谁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更大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明朝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我们都知道明朝永乐年间国力是最强盛的,有人说永乐年间,明朝版图最大;但也有人说,朱元璋时期的版图才是最大。明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大?朱元璋和朱棣到底谁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更大呢?看看两人是如何开疆拓土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是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王朝。清军铁骑入关

  • 这个皇帝怎么了,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最后成了绝户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如果一个皇帝不务正业,整天醉心于一些玩乐之事,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悲哀,对于依附于他的妃子和大臣来说,也是一种悲哀。下面这位皇帝不仅自己绝后,在位期间的朝政处理也是一塌糊涂。把皇位传给弟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死前膝下无子。没有子嗣,不代表他没生过儿子,而是三个儿子全部夭亡,没能活下来;没有子嗣,

  • 为什么提起晋朝很多人都不喜欢,为什么说晋朝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晋朝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为何说晋朝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晋朝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

  • 云南王沐英为什么深受朱元璋的宠爱,沐氏一族为什么能坐镇云南近三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沐英士明朝开国名将,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在云南有一个“黔国公府”,又叫“沐王府”,这个“沐王府”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镇守云南时的府邸,沐

  •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流寇,满清?宦官?东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文/王逸风说起明朝的灭亡,原因大家都能分析出一些,而且都言之有据。宦官说。明朝后期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宦官专权。特别是明后期大太监魏忠贤,排斥异己,把握朝政,阉党得势而正人君子不能受到重用。明朝政治由此堕入黑暗。阉党后来虽然被崇祯帝扑灭,但由阉党与东林党之争引起的党争,却使明后期政治基本都处于内斗状态

  • 一代廉吏,毁于贪婪家人之手,成为中国最后一个被腰斩的官员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俞鸿图,清雍正年间官员,雍正十年出任河南学政。此人虽然不是名臣,却是个人品刚正、才德兼备的人物。当时,科场的总体风气不好,作弊之风甚盛,河南科场尤其败坏。一心要刷新吏治、整顿考风的雍正皇帝,正是看中了俞鸿图勤勉廉洁的品行和办事认真细致的才干才委他出任河南学政的,可想而知,雍正皇帝对他寄予了怎样的厚望

  • 他是与华陀张仲景齐名的三国神医,经历太雷人,却感动三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三国时代,有三位医学界的神奇人物,这三位被标记为“建安三神医”的其中一位是我们也十分熟悉的当之无愧的神医,华佗,另外一位与他齐名的神医张仲景。比起两位的名头,第三位神医的名声可就小了多,他的名字,叫做董奉。董奉所经历的事迹,过于神奇,过于雷人,以至于后人在给他做传的时候,往往将他定位在诸如《神仙传》

  • 男人最爱打老婆的六个国家,亚洲有四个上榜,其中有个很发达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爱打老婆的男人不是好男人,有些男人在外面表现得好好的,回到家跟禽兽一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全世界那些男人最爱打老婆的六个国家。印度印度女性地位很低,这个国家的女人更像男人的附属物。童婚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女孩十一二岁就被卖给别人当老婆,这些小女孩没有地位,常被大她十几岁的老公打骂。去印度是你会发现,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