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第一个被称“万岁”的皇帝是谁,“万岁”最初什么意思?

第一个被称“万岁”的皇帝是谁,“万岁”最初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34 更新时间:2024/1/16 17:35:59

“万岁爷”是对皇帝的尊称,这个称号反映了皇帝想长生不死的美好幻想,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能够永生的,这个称号在科技和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相当可笑,那么第一个使用这个称号的皇帝是谁呢?

无论是读古典小说,还是看历史类电视剧,我们都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臣工和百姓们总是把至高无上的皇帝称作“万岁”或者“万岁爷”。这种近乎荒谬的称谓,在清代显得尤为突出。臣工们在向皇帝汇报工作的时候,首先要恭恭敬敬喊过“禀万岁”或“启奏万岁”之后再说事儿,而且在每次朝会前,更要规规矩矩的齐唰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否则将视为“大不敬”,轻则流放,重则砍头。

即便臣工们喊“万岁”时的表情再严肃、内心再崇敬、声音再洪亮、步调再一致,也阻挡不了岁月对“康熙爷”的风化,更抵挡不住死神对“乾隆爷”的邀请。这两位在历史上名号响当当的“万岁爷”,一个在为时间最久,一个寿命最长,虽然创造了两项不菲的历史记录,但鲜有史料能证明他们曾刻意追求过长生不老。倒是那些热衷于造就自己“金身不坏之身”的前朝皇帝们所做得那些荒诞离奇的事,却让后人贻笑大方。

秦始皇在追求“不死药”的事业上败得很狼狈,人、财、药一个也没得到,最后连命也搭上了。后来的皇帝们显然是从中领悟到一些什么:既然不能长生不老,总可以活得长久一些吧。活多久呢?活它一万岁!这种奢望,这个先河,还是由大名鼎鼎的汉武帝首开的。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正月,武帝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十五年后,也就是太始三年,汉武帝又声称“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

为了能够长久地稳坐江山、享尽富贵,汉武帝竟然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向世人编造了山神和群山向他高呼万岁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神话。明明是破绽百出、纯属虚构,但在“君权神授”的封建王朝,皇帝就这么煞有其事、有板板眼地说了,史官也郑重其事、一五一十地记了,谁有胆量硬生生地跳出来说个“不”字?!从此以后,那些知趣的大臣们便异口同声地把汉武帝喊作“万岁”。让臣工们喊自己“万岁”,无非是汉武帝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听觉上的快感。这种掩耳盗铃式的霎那间的得意,是经不住岁月敲打的。

等年过六旬的汉武帝发现自己的皱纹多了,须发白了,腰背弯了,自己确实老了的时候,才切身感受到“万岁”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于是,汉武帝重蹈秦始皇的覆辙,一味地听信于江湖术士李少君,吞食丹砂“则益寿”,泰山封禅“则不死”,甚至到蓬莱会见仙人。汉武帝这种“一颗恒心,两手准备”的做法,不但没有让他的“梦想照进现实”,反而加速了他的衰老。在丹药的摧残下,在数年的颠簸下,在“万岁”声经久不息的高呼中,汉武帝还是撒手人寰,最终也只活了74岁,离着他活一万岁的梦想还差9926岁。不过,“万岁”成为皇帝的代称却随着历史的惯性延续了下来,从西汉到明清,一直到溥仪袁世凯

话又说回来,“万岁”究竟什么意思?西周、春秋时期的史料中,曾出现过“万年无疆”一词,如《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脐彼公堂,称彼篁觥,万寿无疆”之句,是描写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作后,举杯欢庆时所常用的颂词和祝福语。反映战国时期的《战国策·齐策》记载了孟尝君派遣食客冯援前往封邑薛收取债息时,看到有些贫民实在无力还息,便自作主张“因烧其券,民称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蔺相如奉和氏璧人秦时,“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可见先秦时期的“万岁”,本意是一种欢庆、欢呼用语或者祝贺之辞。

把象征美好意义的,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个词汇,强加在自己的头上,汉武帝的这种垄断的行径岂止是自私、无赖,简直就是强权、霸道。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万岁”一词一旦成为皇帝的专用称呼后,在其它场合是不能随便说的。不知道那些在高兴时被剥夺了随心所欲高喊“万岁”的人们,是多么的郁闷,多么的压抑,更不知道这两千年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把属于人民的“万岁”变成皇帝一个人的“万岁”,人们会真心拥戴你、祝福你吗?汉武帝显然忘记了“与民同乐”的道理。

历史可以产生一种新生事物,也可以尘封一种腐朽事物。已经躺在地下两千多年,说不定此刻还在做着神仙梦的汉武帝,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首创“万岁”称呼,竟然终结于横空出世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五十九年前的开国大典上,当人们发自内心、如潮水般地高呼“毛主席万岁!”的时候,毛泽东却深情而又恰当地回之以“人民万岁!”。一句震耳欲聋的“人民万岁”,其影响力和震撼力,早已胜过被人们糊里糊涂喊了两千多年的“皇帝万岁”!从此,“万岁”一词,已经不再单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属于追求和平和发展的世界人民大团结,属于千千万万个极富智慧和创造力的劳动人民!“人民万岁!”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标签:

更多文章

  • 王猛辅佐苻坚开疆扩土统一北方 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他的才能青史可鉴为什么会默默无闻?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王猛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后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为前秦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说起古代著名的丞相,可能大家都会想到许多人,一生为蜀鞠躬尽瘁的卧龙;春秋时的治国名相管仲。这些都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而他足以与

  • 咸丰帝当上皇帝与他母妃争宠特意使他早产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咸丰帝当上皇帝与他母妃争宠特意使他早产有关吗?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下这个历史的背后故事。清朝是一个出长寿皇帝的朝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短命皇帝扎堆的朝代。清朝前期,出现了康熙和乾隆两位长寿的皇帝,其中乾隆皇帝更是以89岁的高龄,登上了最长寿皇帝的宝座。然而,到了清朝的中后期,皇帝却一个个成了短命鬼——道光

  • 隆庆帝解除海禁 让明朝拥有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一半 隆庆开关为什么能给明朝增加那么多收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公元1567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隆庆元年2月4日,明穆宗朱载垕登基不到一个月,就诏告群臣说:“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福建巡抚

  • 明朝时期的中国版图究竟有多大,朱元璋和朱棣到底谁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更大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明朝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我们都知道明朝永乐年间国力是最强盛的,有人说永乐年间,明朝版图最大;但也有人说,朱元璋时期的版图才是最大。明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大?朱元璋和朱棣到底谁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更大呢?看看两人是如何开疆拓土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是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王朝。清军铁骑入关

  • 这个皇帝怎么了,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最后成了绝户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如果一个皇帝不务正业,整天醉心于一些玩乐之事,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悲哀,对于依附于他的妃子和大臣来说,也是一种悲哀。下面这位皇帝不仅自己绝后,在位期间的朝政处理也是一塌糊涂。把皇位传给弟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死前膝下无子。没有子嗣,不代表他没生过儿子,而是三个儿子全部夭亡,没能活下来;没有子嗣,

  • 为什么提起晋朝很多人都不喜欢,为什么说晋朝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晋朝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为何说晋朝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晋朝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

  • 云南王沐英为什么深受朱元璋的宠爱,沐氏一族为什么能坐镇云南近三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沐英士明朝开国名将,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在云南有一个“黔国公府”,又叫“沐王府”,这个“沐王府”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镇守云南时的府邸,沐

  •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流寇,满清?宦官?东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文/王逸风说起明朝的灭亡,原因大家都能分析出一些,而且都言之有据。宦官说。明朝后期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宦官专权。特别是明后期大太监魏忠贤,排斥异己,把握朝政,阉党得势而正人君子不能受到重用。明朝政治由此堕入黑暗。阉党后来虽然被崇祯帝扑灭,但由阉党与东林党之争引起的党争,却使明后期政治基本都处于内斗状态

  • 一代廉吏,毁于贪婪家人之手,成为中国最后一个被腰斩的官员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俞鸿图,清雍正年间官员,雍正十年出任河南学政。此人虽然不是名臣,却是个人品刚正、才德兼备的人物。当时,科场的总体风气不好,作弊之风甚盛,河南科场尤其败坏。一心要刷新吏治、整顿考风的雍正皇帝,正是看中了俞鸿图勤勉廉洁的品行和办事认真细致的才干才委他出任河南学政的,可想而知,雍正皇帝对他寄予了怎样的厚望

  • 他是与华陀张仲景齐名的三国神医,经历太雷人,却感动三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三国时代,有三位医学界的神奇人物,这三位被标记为“建安三神医”的其中一位是我们也十分熟悉的当之无愧的神医,华佗,另外一位与他齐名的神医张仲景。比起两位的名头,第三位神医的名声可就小了多,他的名字,叫做董奉。董奉所经历的事迹,过于神奇,过于雷人,以至于后人在给他做传的时候,往往将他定位在诸如《神仙传》